浅析我国高中生校园法律学习现状

2019-03-08 02:50张瀚文
西部论丛 2019年4期
关键词:现状分析高中生

张瀚文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法律也在不断建立、修改并日趋完善。高中生是国家的未来,是国家发展储蓄的力量,这就要求高中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还要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然而,在我国,高中生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将自身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当中,没有多余的时间与精力去学习法律,因此我国高中生法律意识普遍淡薄。在高中生成年之前,学习法律有助于树立和培养高中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为未来高中生的建立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奠定了基础,现在就这样,所以高中生学习法律知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高中生学习法律的现状及其重要性,并提供一些途径增加高中生学习法律的机会。

关键词:高中生;法律学习;现状分析

现代的中国,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都非常迅速,在白驹过隙间就能创造巨大的财富,在如此物产丰富的时代,为了建设更美好的中国社会,要求人们具有高素质高修养,好品德与基本法律意识。一个人的价值观形成道德修养的养成主要是在青少年时期,在中年时期以后,才会逐渐完善并无稳固下来。高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间阶段,是学习法律知识的最佳阶段,因此高中生对法律的认识与理解非常重要的。

一、认识法律

(一)法律含义

法律是以实现国家统治和管理为目的,经过一定的立法程序所颁布的规则条例。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根据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法律规定人民的权利与义务,法律保护人民的利益同時也强制人民的进行义务活动。法律虽然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但目前法律的条文正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进行修改和完善。

(二)法律的主要特征

1.由国家制定或认可;2.国家确认权利和义务;3.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4.用于调整社会关系;

(三)法律的主要作用

1.明示作用:明确的告诉人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2.矫正作用:将错误的与不法的行为校正;3.预防作用:将违法犯罪的后果明确告知人们,避免人们进行违法行为;4.最终作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群众的人身安全与利益;

二、高中生学习法律的现状

对于高中生学习法律的现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高中生自身角度

经过小学和初中的义务教育阶段后,高中生所处的高中阶段最终将会面临一场选拔性考试——高考。在中国,数百万的考生同时进行竞争,虽然各大院校及大学扩大了招生规模和数量,但由于每年考生数量的增多及考生想要进入较好的大学的愿望等因素的影响,都在无形中增加了高中生的升学压力。高中生将精力和时间几乎都用在了学习上,每天24个小时,有的高中生甚至花费12小时去学习,高中生每天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生活中除了基本吃饭、睡觉,最多的就是学习。因此,高中生的升学压力和高中生精力时间的限制,都是高中生不能更好的认识和理解法律知识。对于法律的认识,只停留在社会、家庭影响和老师的言传身教中,没有正规的去学习法律。所以高中生的法律意识淡薄,无法明确判断行为是合法还是违法,这就导致高中生在不知法的情况下可能进行违法行为,或者会在法律的边缘进行嬉笑试探,一旦发生了违法行为,对高中生的影响将会是终身的。

(二)教师角度

在全国的高中学校中,大多数的高中教师基本上是以提高升学率为目的进行教学,高中教师只注重高中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学生的法律教育。虽然高中教师只注重高中生的学习成绩,但他们也是为高中生的未来发展着想,所以他们也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法律教育,通过法律教育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和素质,使学生将来做一名合法公民。

(三)家庭角度

除了学校,家庭是高中生接触最多的集体场所。家庭教育对于高中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高中生从小受到家庭教育的熏陶,自然而然带有自家的行为和特点。不同家庭有不同的教育方式,不同家庭的孩子也因此有所差别。然而家庭教育内容主要是教孩子如何做人,如何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仅有极少的家庭会进行法律教育,所以高中生无法在家庭中建立法律意识。

(四)学校角度

在小学,初中和高中,学校都会安排思想品德课,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好的良好习惯和个人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思想品德课程虽然涉及到了法律,但只是笼统的介绍和概括了法律,对于具体的法律条文或者对公民具体规定的权利与义务,课本中并没有涉及,那么学生对于法律的认识只是停留在了表面,没有对法律的权威和力度有深刻的认识。并且在学校生活中,每个学生的表现不同,教师对学生的关注程度就不一样,对于关注程度低的学生来说,学校和老师对学生的了解甚少,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就可能会偏离正确的轨道,倘若学校增加有关法律的课程,让所有学生都正确认识法律及明确触犯法律的后果,学生就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约束。

(五)社会角度

现代社会,互联网蓬勃发展,手机通信业务也发展迅速,不断更新换代,这些发明创造的出现不仅带给人们生活上的便利,也在某些方面存在漏洞。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传播违法信息,通过电子设备,发送到用户终端,其中用户也包括高中生,这就对高中生的思想和三观产生了不良影响。另外社会是个大熔炉,包含各种各样的是非善恶,高中生在高中阶段不会过早接触社会,但在高中毕业后升入的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所以如果在进入社会之前,进行法律教育,树立一定的法制观念,高中生将会明确法律界限,在法律规定范围内进行活动,减少大学生被骗进入传销组织等现象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高中阶段,学生拥有法律的学习机会少之又少,所以学生对法律的认识程度较浅,在面临法律问题时,往往会不知所措。由于我国对未来人才标准的要求,法律教育对高中生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学校、老师、家庭和社会都应注重高中生的法律教育学习。

参考文献:

[1]张正.高中生法律学习与建议[J].法治与社会,2017(10).

猜你喜欢
现状分析高中生
第十九届“新作文杯”高中生放胆作文征集活动获奖名单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助你高考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