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莹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在“互联网+”时代下,找到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机制,利用互联网技术高效率高质量的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探究高效率高质量开展共青团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系统方法,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质量升级,进一步激发社会力量,促进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 志愿服务 互联网+ 社会资本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现存问题
1、主动参与意识不足
通过对曾经有过志愿服务经历的学生调查中了解到,有不少学生并不是自己主动愿意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一部分学生表示是为了推优入党的志愿服务时长的条件限制而不得不去参加志愿服務活动,一部分学生表示只是为了凑热闹或者好奇去参与各种志愿活动,他们并不了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宗旨。此外,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缺乏创新意识,开展主要以去社区打扫、敬老院服务或者小学支教等为主。
2、费难以有效保障
虽然各地政府和高校表示大力支持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并制定出台了相关文件和办法,但是很多志愿服务活动在举办过程中,都会出现经费不足的情况,从而导致活动不能有效或高质量地举办。
3、 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专业化管理的研究正是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专业化的管理必须由始至终贯彻志愿服务活动。如果没有专业化的管理,志愿服务活动的效果就会与预期效果相差甚远。
二、个体在参与过程中彼此联结——社会资本视角
社会资本视角主要关注志愿者个体思维和行为策略的“内在”效应,即参与社会管理的过程本身就具有学校的功能。所谓“社会资本”,是指“嵌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网络中的行动者行动时能够方便得到并利用这种资源”。
通过大量的分析所知,志愿者之间的互动比国家控制、政府管理更能够帮助他们获得参与的积极性和能力。对于志愿服务而言,组织性强、官方牵头的志愿服务固然应该得到重视,但是社会资本视角告诉我们,民间资本组织的志服务以及人们在服务过程中的互动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也应该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三、个人通过社会网络获得支持资源——社会支持网络视角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认为个人的社会网络连接着其他网络成员的资源,个人可以通过不同动机的行动去使用网络资源,并且人们在个人社会网络中还嵌入了信任,增强了整个网络的效率。志愿者可以通过个人社会支持网络获得其需要的资源,投入到社会志愿工作中去。但是,在拥有的支持资源上存在着差异,不同的支持资源会对服务人群的生活产生不同的影响。社会资源是志愿服务工作质量的重要保障。社会支持是指个人或团体通过社会网络(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等)获得的支持资源,这类资源能够解决志愿活动中的资金问题,并维持或改善志愿活动的进行。社会支持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按照社会支持的来源,可以分为正式支持(制度性的支持,如国家、社区和社会组织提供的支持) 和非正式支持(由被服务者血缘、地缘等关系,由家庭成员、邻里朋友等提供的支持);按照支持的内容,可分为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方面。
四、“互联网 + ”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对策
1、搭建互联网交流平台
展示大学生志愿服务当前,高校开辟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网站、微信公众号、QQ 群等各类网络平台。大学生志愿者可以通过这些平台随时随地对志愿服务进行宣传和报道,并获得其他志愿服务团队的意见反馈,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投入志愿者活动。互联网为展示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以及为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需求的便捷搭建沟通的桥梁。另一方面,各所高校志愿服务网站和新媒体平台,要善于发现身边志愿服务典型,并加以宣传,以身边榜样的故事吸引了更多青年大学生关注志愿服务,带动更多大学生投身志愿服务活动。
2、优化互联网资源配置
加强志愿服务组织管理高校可以运用新媒体,促使志愿服务管理模式更加合理。
第一,通过大学生接收的平台,多角度、多形式开展志愿服务宣传。志愿服务的互联网平台,例如:志愿汇 APP,通过这些新媒体手段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志愿服务信息发布、志愿服务反思等内容的交流,为想要参加志愿服务的大学生,提高便利的网络学习条件,将志愿精神渗透到高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增强大学生主动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
第二,在志愿者组织运行机制方面,各个高校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简化招募环节。将大学生志愿者的背景资料更全面、系统地进行储存,形成全国志愿服务的大数据。依照学生专业、个人特点等分类管理,培养志愿服务骨干队伍,提升高校志愿服务水平。第三,髙校志愿者组织可以应用互联网技术加强自身的组织建设。高校志愿服务文化建设的对象不仅仅只有高校自身,还包括提供志愿服务的主体大学生和接受志愿服务的受益群众。通过互联网,各志愿服务组织相互沟通,了解志愿服务接收单位,同时服务受益者也可以参与到高校志愿文化建设中来。这样不仅能促进志愿服务的自身品质的提升,而且有利于高校志愿服务更好地挖掘与充分发挥高学历人才的教育资源力量,提升志愿服务的育人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