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仿真模拟教学对护生护理能力影响测评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2019-03-08 07:41:56王会会苗亚杰陆敏敏王君俏
上海护理 2019年2期
关键词:效度护患信度

王会会,苗亚杰,陆敏敏,梁 燕,王君俏

(复旦大学护理学院,上海 200032)

高仿真模拟教学是指通过计算机控制,使高仿真模拟人表现出相应的症状和体征,代替真实临床案例进行实践训练的教学方法[1]。近些年该教学方法越来越多地被引入到护理专业课程教学中,以弥补护生临床实践机会的不足[2-3]。但其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教学环节的设计,若能更清晰地评估学生是否从教学中充分获益,有助于发现存在的问题,此是持续改进教学方法和提升教学效果的基础。目前国内外有一些用于评价高仿真模拟教学的工具,但均不够成熟[4-5]。本研究基于文献研究,编制适用于我国的高仿真模拟教学对护生护理能力影响测评表,并测定其性能,以期为该新型的教学方法提供一种合适的效果检测工具。现报道如下。

1 研究方法

1.1 测评表的编制 根据以往高仿真模拟教学效果评价研究的相关资料,确立本测评表应包含“评估、护理实践、护患沟通、健康宣教能力、团队合作”几大方面,据此编制了包含32个条目的初稿。之后经过3名熟悉高仿真模拟教学的教育专家二轮修订,最终形成了6个方面、33个条目的测评表,其中包括病情评估能力、临床决策能力、护理操作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健康宣教能力。专家咨询修订的具体项目如下:增加了“我能够识别患者的首要护理问题”,“我掌握了护患沟通的要点”,“我了解了如何进行针对性的健康宣教”3个条目;删减了“我认为我可以在临床工作中与患者及其家属有效沟通交流,通过高仿真模拟教学,我掌握护患沟通技巧”,“我认为我可以在临床工作中与医疗团队有效沟通交流”,“我认为我可以在临床工作中与患者及其家属有效沟通交流”3个条目;且对剩余条目中的11个条目进行了修订。该测评表采用等级计分法,1~5分别代表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总分范围为33~165分,得分越高,表示教学效果越好。

1.2 信度与效度检验

1.2.1 研究对象 按样本量为量表条目数的5~10倍计算,样本量为165~330。本研究最终纳入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于本院参与过高仿真模拟教学的全日制护生213名。其中,本科生102名,高职生111名;二年级111名,三年级78名,四年级24名。

1.2.2 资料收集方法 资料收集由专人负责,向学生介绍调查目的、填写方法后,当场发放并收回,及时补漏、纠错,以保证测评表较高的合格率。重测信度检测为抽取23名护生,间隔3周复测。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题项与总分相关系数、条目临界比率值(CR值)评价条目的合适性;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EFA)、各维度之间及各维度与总分的相关系数评价测评表的结构效度;采用重测信度系数、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评价测评表的信度。

2 结果

2.1 条目分析

2.1.1 题项与总分相关性分析 相关分析显示,33个条目与测评表总分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86~0.723之间(P < 0.01)。

2.1.2 临界比率值(CR值) 按测评表总分从低到高,前27%的受试者代表低分组,后27%的受试者代表高分组。在每个条目上对高低两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算各条目的CR值,结果显示,高分组在所有条目的得分均高于低分组(P<0.01)。

2.2 效度分析

2.2.1 因子分析 将33个条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其KMO值为0.931,Bartlett球形检验值5110.062(P<0.001),适合做因子分析[6]。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最大变异法行正交旋转,特征值 >1,产生7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72.74%。因第7公因子只包含2个条目,且这2个条目在其他公因子中的载荷均大于第7公因子,又因依据按特征值 >1的原则,抽取了过多的共同因子,在统计分析时可限定因素抽取数目,以和文献理论相互匹配,所以舍去第7公因子。之后限定提取6个公因子进行因子分析,获得6个公因子的特征根为1.148,累计方差贡献率69.40%。将因子载荷<0.45作为条目删除标准,33个条目因子无双载荷,载荷范围在0.565~0.792。根据条目内容,6个公因子所反映的内容均与此研究预先设定的6个方面所涵盖的内容相符,将6个公因子与6个方面对应,确立6个维度,包括病情评估能力、临床决策能力、护理操作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健康宣教能力。见表1。

2.2.2 各维度之间及各维度与总分的相关分析 各条目与自身维度Pearson相关系数为0.725~0.888,而各条目与其他维度的相关系数为0.260~0.614,均低于条目与自身维度的相关系数。6个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78~0.652,各维度与总表的相关系数为0.777~0.83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2.2.3 区分度分析 各维度与总测评的区分度采用维度临界比率值(CR值),计算各维度的CR值,结果显示,所有维度的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测评表因子分析的因子载荷与命名情况 (N=213)

2.3 信度分析 总量表的 Cronbach’s α系数为0.959,病情观察评估、临床决策、护理操作、护患沟通、团队合作、健康宣教6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87、0.875、0.896、0.902、0.893、0.915(P 值均 < 0.05)。23名护生间隔3周复测,总量表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938,6个 维 度 的 重 测 信 度 系 数 为 0.832、0.786、0.851、0.775、0.798、0.757(P 值均 < 0.05)。

3 讨论

高仿真模拟教学是当前医学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之一,在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沟通交流和团队合作等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7-8],可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好地应用于实践[9],并提高学生的自信心[10]。但目前国内外缺少对高仿真模拟情景教学统一的评价工具,对能力提升的测评多采用临床考核、访谈或问卷调查,且大部分量表均缺失其信效度[11-12]。随着高仿真模拟教学在我国护理教育领域的广泛开展,应发展适合于本国的有效的效果评价工具,以更好的推广与应用高仿真模拟这种教学方式。本研究基于文献基础,结合我国模拟教学的实际情况,发展了“高仿真模拟教学对学生护理能力影响测评表”,具有较好的心理测量学特性。

3.1 测评表具有良好的效度 在探索性因子分析中,理想的构念要求公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40%以上,同时每个条目都应在其中一个公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而在其他因子上的载荷值较低[13]。本测评表的因子分析结果显示,33个条目的因子载荷均>0.45,且均无双载荷。得出的6个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9.40%,大于40%。且因子分析所得测评表结构与最初量表编制时预设维度的涵盖内容一致,为“病情评估能力”、“临床决策能力”、“护理操作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健康宣教能力”。此外,结构效度良好的测评表,其维度与总表的相关度应高于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度。此测评表6个维度之间相关系数为0.478~0.652,各维度与总表的相关系数为 0.777~0.831,维度与总表的相关高于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度。这些均说明该测评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条目编制合理,能较好地反映所要测量的变量。再者,本研究通过213名学生的测试,测评表的各条目及维度均达到显著水平,说明测评表的各条目及维度均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能够较好地评价学生从该教学方法中的获益情况。

3.2 测评表具有良好的信度 内部一致性信度是反映由多个条目组成的量表的重要信度指标,理想的测量工具要求总量表的Cronbach’s α≥0.80,分量表的Cronbach’s α ≥ 0.60[13]。本测评表的总 Cronbach’s α 系数为 0.959,6 个 因 子 的 Cronbach’s α 系 数 为 0.875~0.915,表明本测评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重测信度反映量表测得结果的稳定性,是另一重要信度指标。一般认为重测信度系数>0.7,信度好[13]。本测评表对23名护生进行间隔3周的重复测量,得到总表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938,6个维度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757~0.851,说明使用本测评表进行高仿真模拟教学效果的衡量,其测得值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3 测评表的应用价值与使用建议 高仿真模拟教学是培养护理学生临床胜任力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水平、训练目标,选择合适的案例和创设适宜的场景,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每次训练目标可以是设为提升综合能力,也可以是某一方面的能力。本测评表包含病情评估、临床决策、护理操作、护患沟通、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健康宣教6个方面,因此,使用时可根据教学目标和案例,使用总表或仅使用某一个维度。本测评表不仅可用于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分析不同学生的差异,也可用于反思现行高仿真模拟教学的内容、方法、教学流程的合适性,即教师可根据测评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策略。此外,该测评表也可用于形成性评价中的学生自我评价,促进学生反思未达成的学习目标和原因,帮助其寻找有待改进之处,提升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效度护患信度
《广东地区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慈善募捐规制中的国家与社会:兼论《慈善法》的效度和限度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科技成果评价的信度分析及模型优化
管理现代化(2016年6期)2016-01-23 02:10:58
体育社会调查问卷信度检验的方法学探索——基于中文核心体育期刊163篇文章分析
被看重感指数在中国大学生中的构念效度
心理学探新(2015年4期)2015-12-10 12:54:02
外语形成性评估的效度验证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