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朗读 促阅读习惯养成

2019-03-07 11:23浙江宁波市奉化区锦屏中心小学韩莉莉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34期
关键词:家长教师学生

浙江宁波市奉化区锦屏中心小学 韩莉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无论在哪个学段都对学生阅读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第一学段要求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第二学段要求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尤其是第三学段,提出了“扩展阅读面。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的高要求。 可是在如今信息化时代,很多学生都无法纯粹、心无旁骛地徜徉在中外名著及名家名作的书海之中。 即便处于一线的高年级语文教师煞费苦心地想着法儿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包括诵读优秀段落、诗歌及美文,但终究效果甚微。 到小学毕业一调查询问,将近有一半学生都没达到规定阅读量。 经仔细观察、问卷调查和个别谈话,发现造成部分学生阅读量不足的主要原因是:

1.家庭不够重视学生的阅读情况。 在晚上做完作业后将近一半学生都没看书, 而是在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或跟弟弟妹妹玩。

2.老师更多的是只推荐好书,缺乏做好阅读推进工作,导致学生的阅读兴趣没有得到有效激发。

那么该如何激发高年级学生全员阅读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自从中央台主持人董卿创办《朗读者》这一栏目以来,此栏目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于是笔者也尝试着以“微”朗读活动为中心,采取“1+N”的阅读模式,开启了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之旅。

一、建立班级“微”朗读群,营造阅读氛围

为了切实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鼓励学生全员阅读,首先与家长委员会成员一起商讨了在微信群开办“‘微’朗读群”的事,得到了大部分家长的大力支持;接着和家委会成员一起制定了一套容易操作的实施方案,让所有的微信群成员明确本栏目的目标、要求、操作流程和评价体系等;再接着又拟定了一份《阅读倡议书》,最后由家委会成员邀请每一位家长加入,建立了“‘微’朗读群”,初步营造了一个浓郁的阅读氛围。

二、开展“微”朗读,推进阅读进程

开展“微”朗读活动中,采取了“1+N”的推荐模式要求学生开展阅读,所谓的“1”是指每个月教师推荐的必读书目,可以是有关于珍惜生命的,或有关于友爱亲情的,或有关于励志的,或有关于探险的,或有关于科普的……要求所有学生都要认真阅读,阅读中,除了要上传精彩片段朗读视频以外,还要求学生做旁注, 或摘录自己喜欢的语段并加赏析;阅读后,或写一篇读后感,或画思维导读图,或是小组内交流自己阅读时遇到的有意思或是不明白的地方。 每个学期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段特点、每册教材的特点及学校开展的读书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有效阅读。 “N”是指学生读完教师推荐的书目外,可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些课标要求的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的书目。 以这样的推荐模式来努力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譬如,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段、四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及学校活动推荐了3~8月份的必读书目:

月份 语文教材特点及学校活动 推荐的必读书目 目的3学校读书节活动, 诵读经典诗文比赛经典诗文 (古诗词、现代名家名作等)积累经典诗文,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精髓, 提升学生的品位4第四单元主题:制止战争,呼吁和平——《夜莺的歌声》和 《小英雄雨来》徐光耀的《小兵张嘎》《小英雄雨来》全文、其他描写小英雄的故事书进一步感受小英雄们的机智勇敢,增强纪律意识, 受到诚信教育等5 第五单元主题:珍惜生命《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张海迪的故事》等珍惜生命的人物传记或故事书加深学生对生命的感悟6第七单元主题:执着追求,取得成功《爱迪生的故事》《居里夫人》 等科学家、艺术家通过不懈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书培养学生坚持不懈、 坚定执着的品质7《中国寓言故事》《中国民间故事》《中国神话故事》《古希腊神话》《一千零一夜》感受故事魅力,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8第八单元主题: 走进故事长廊, 感受故事魅力, 体会其中道理——《纪昌学射》《扁鹊治病》《文成公主进藏》《普罗米修斯》和《渔夫的故事》

然后要求学生按如下流程操作开展“微”朗读活动以推进阅读的进程:每天晚上阅读规定页数(或规定章节) 以上的阅读量——选择一处描写精彩的片段认真朗读后拍成视频并上传——师生家长共同点评。

大家都知道,一个个精彩片段,一段段美文,就是一本书的浓缩,就是一个作家的表达,是一种作家群体的印记,是一种思想、一个民族、一段历史的折射。 让学生选择规定页数中的精彩片段来朗读,虽然显得有点碎片化, 但学生之所以选择这个片段,必定是经过他对文本认真思考的,认真解读的,有的是人物外貌描写特别传神的,有些是动作描写特别细腻的,有的是语言描写特别生动的,如果某个孩子选择朗读这一片段,不但对这一段要细嚼慢咽一番,更多时候需要联系前后内容,并对某些片段做深入的思考后才作出的展示。 因此,这碎片化的阅读, 其本质上却是连贯思维的一个个环节,同时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我悦读中推进某本书的阅读进程,最终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

三、鼓励“微”点评,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为学问之始”。 但在“微”朗读活动的开展中,一开始,有些学生始终没有上传朗读视频,有些学生在面对镜头时非常拘束,有些学生在朗读时目光游离……究其原因, 主要是学生缺乏朗读自信,更缺乏阅读兴趣。 因此,通过“微”点评来增强学生的朗读信心和阅读兴趣非常重要。 于是,笔者从“教师示范点评、鼓励学生点评、欢迎家长点评”三方面开展“‘微’点评”活动:

(一)示范点评,让朗读技巧有依可循

如果没有教师的适当引导、适时点拨、恰如其分的评价,将无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能力的提升,也就无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为此,在每周课内和课外至少各2次的微信朗读视频作业中, 分以下两个阶段做示范点评:

1.前期的点评主要以鼓励为主,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朗读自信。 如,“哇,你把自己的小脸露出来了,真可爱!”“你的声音就像清泉叮咚!”“你在朗读时还能加上合适的动作,真棒! ”……

2.中后期点评以技巧、情感指导为主。如当一学生在慢吞吞地朗读“向导赶紧摘下棒球帽,迅速抓起十多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这句时,婉转地提醒他:“瞧,‘赶紧、迅速、奔去’这些词语都告诉我们向导他们是在抢救幼龟啊。 所以语速要稍快一点,不然,会有更多的幼龟成为海鸟的口中之食哦。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或围绕“小古文如何正确停顿”,或围绕“如何更好地读出作者的情感”,或围绕“如何读出画面感”等方面加以点评,这些评价糅技巧指导和情感点染为一体, 对促进学生的“有感情朗读”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二)生生点评,让学生朗读信心大添

教师在朗读群中的积极点评,不但使家长们开始重视起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更激发了大部分学生的阅读兴趣。 但教师不可能每天几小时地去点评学生的朗读情况,而且如果这个朗读群只一味地上传视频,没有别人对他的肯定鼓励,那么,学生上传朗读视频的热情会慢慢减退,随之阅读课外书的兴趣也会渐渐消退。 因此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参与点评。 虽然一开始,学生因多方顾虑,很少有人能大胆积极地去点评同伴的朗读情况,但最终在教师大力表扬之下, 参与点评的学生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虽学生的点评也会遇到瓶颈期,但在教师的耐心点拨下,精心示范下,他们的点评出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景象。

(三)家长点评,让学生阅读兴趣猛增

“微”朗读中,家长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无论学生在练读精彩片段或拍录视频时,家长都会指点一二。 那么怎样让家长的作用发挥得更大呢? 那就是让他们也参与到朗读点评的队伍中来。 “张露宣,你朗读的片段让我感受到了关羽的重情重义! ”“毛诗诺,你今天朗读《伊索寓言》故事时不但声情并茂,而且还让我们进一步明白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当微信群里传来第一位家长对别家孩子的朗读点评时,群内沸腾了,渐渐地,家长的点评热情被点燃了,他们时而鼓励自己的孩子,时而夸赞别人家的孩子,时而还比较自家孩子和别人家孩子的优缺点。

纵观微信平台长时间的跟进朗读指导和师生、生生、家长点评,发现在认真倾听别人朗读视频的同时能吸取别人朗读中的长处,上传视频的学生会努力读好精彩片段以争取得到老师、家长与同伴的肯定。 渐渐地,就能发现学生的朗读信心在不断增强,学生的朗读水平在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在不断激发。

四、记录“微”足迹,促进阅读习惯的养成

成长的足迹,成长的脚印,都是学生成长路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如果能比较全面地记录学生阅读的足迹,阅读的脚印,那将是一件无与伦比的事。 于是,笔者设计了一本“阅读旅行记”,里面主要涉及一张记录每月阅读情况表,由书名、每天阅读页码、阅读时间、上传视频个数、视频朗读点评次数、读书笔记则数和读后感篇数等七个方面进行记录,规定学生每月初对前一个月的阅读情况进行统计,先由自己根据获奖细则统计大拇指章,然后由组长进行核算统计;其中还设计了一份阅读综合评价表,由学生本人、家长、组长、班主任根据获星细则多角度对学生作出客观公正的综合性评定。

因为有了阅读旅行记对学生的阅读足迹进行有效记录以后, 不但为本学期的评选阅读之星、书香家庭、 书香小队提供了客观的量化考核标准,还让学生保持了阅读兴趣的持久性。

通过大半年的阅读,大部分学生的阅读量在不断地增大, 并渐渐接近甚至超越课标规定的阅读量,还有效促进了学生阅读习惯的真正养成。

猜你喜欢
家长教师学生
最美教师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教师如何说课
我心中的好家长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