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敬宝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眼科,云南 景洪 666100)
在眼科疾病中,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时有发生。该病主要表现为患者不同程度视力下降。针对该病的治疗,临床上常从减轻黄斑水肿、防止缺血缺氧型新生血管性并发症入手,给予患者激光光凝、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方式[1],这些方式治疗效果有限且有较多的并发症。经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能促进该病的发展,而康柏西普对该因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4]。今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50例,探讨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周边视网膜选择性光凝治疗该病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50例。患者均视力下降,非接触式眼压<21mmHg,OCT提示黄斑区程度不一水肿,中心凹曲线消失,CMT皆>225μm。排除青光眼等眼病患者、曾接受激光光凝与玻璃体内注射治疗患者、其他因素所致黄斑水肿患者、全身系统疾病患者。男30例,女20例,年龄为42至75岁,平均年龄为(58.6±5.2) 岁,病程为1~10月,平均病程为(4.1±0.5)月,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缺血与非缺血患者分别12例与18例)与分支静脉阻塞(缺血与非缺血分别有7例与13例)分别有30例与20例。
二、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非接触式眼压、最佳矫正视力、间接检眼镜、裂隙灯、OCT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等检查。给予术前准备,术前3d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保证4次/d。术前给予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进行散瞳,并给予3次爱尔卡因滴眼液表面麻醉。玻璃体内注射要保证在无菌层流手术室进行。用抽吸针头抽取0.5mg标准为10mg/mL的康柏西普,再应用30G无菌针头将滤过针头替换,避开血管在角膜缘后3.5~4mm睫状体平坦位置穿刺注射。完成注射后使用无菌湿棉签对注射点进行3min的压迫,并用抗生素眼膏进行包眼镜。术后再给予1周的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首次注射后1周,对FFA结果显示视网膜存在无灌注区的患者进行周边选择性视网膜光凝。用Novus Spectra高功率532激光机,将激光光斑直径设置为200~500μm,范围设置为无灌注区全覆盖,保证曝光时间为0.1~0.15s,间隔一个光斑直径,并将视网膜呈灰白色的Ⅲ级轻中度光斑作为标准。每次光凝的极限值为500点,若患者大面积无灌注区,需要给予多次治疗,保证每次间隔7d。首次注射后1月后进行复查,如果黄斑水肿无明显改善或复发则给予重复注射,选取上次注射点以外的点给予相同药物和剂量,若视网膜出现新的无灌注区,则给予激光光凝补充。
三、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特应用SPSS20.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数据资料对比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用卡方检验,若P<0.05,即证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月后的患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显著较高,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均为出现与药物和玻璃体内注射有关的局部或全身型并发症,有2例患者分别出现球结膜下出血、一过性眼压升高,经过局部应用噻吗洛尔眼液后,患者眼压恢复到正常水平,结果见表1。
讨 论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临床常见视网膜血管疾病。该病可引发黄斑水肿,对患者视力与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过去临床常用黄斑光凝治疗方式治疗该病,它虽然能一定程度上减轻黄斑水肿,但却对提高患者视力无明显帮助,特别是基线视力较低或水肿严重患者[5]。经临床研究表明,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继发黄斑水肿后,玻璃体腔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也会增高,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能够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并对血管通透性进行有效调控[6]。康柏西普属于人源化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重组融合蛋白,其结构和阿柏西普较为相同,能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其内源性受体结合,亲和力与作用时效较高。因为该药物单次用量较小,所以需要重复注射来维持疗效,但重复注射会增加并发症的概率。本次研究中,治疗1月后的患眼BCVA显著较高,CMT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均未出现与药物和玻璃体内注射有关的局部或全身型并发症。虽然本次研究无明显并发症,但医师仍需要加强对眼压波动情况的监测[7]。
表1 患者治疗前后的BCVA与CMT对比
综上所述,针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给予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周边视网膜选择性光凝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而且还无明显不良反应,兼具有效性与安全性,临床上应用很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