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头排版,不分页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远期疗效观察

2019-03-06 14:50何慧斌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期
关键词:远期疗效股骨颈骨折

何慧斌

【摘要】目的: 探究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中的远期疗效。方法: 将我院90例股骨颈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Harris评分优良率为80.0%,观察组为95.5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后进行长期观察,发现其具有良好的治愈效果,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人工股骨头置换;股骨颈骨折;远期疗效

【中图分类号】R36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2-038-01

前言

股骨颈骨折可出现于任何年龄段,多发于老年人,老年人骨折主要是由骨强度下降造成的骨質疏松,加之股骨颈上区滋养血管孔密布,引发的股骨颈生物力学结构削弱。青年人产生股骨颈骨折多因交通事故或高处跌落所致。相比青年人,老年人产生股骨颈骨折则并不需要强大的外力,往往仅因轻微摔跌甚至负重劳动、行走也可产生骨折。由于股骨颈骨折容易引发疼痛、畸形、功能障碍等,因此,目前临床上更提倡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做出如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90例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在50—73岁之间,平均(64.28±3.59)岁;男性21例,女性24例;致伤因素:交通事故24例、高处跌落18例、疲劳骨折3例;该组予以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年龄在50—72岁之间,平均(63.04±3.37)岁;男性22例,女性23例;致伤因素:交通事故25例、高处跌落17例、疲劳骨折3例;该组予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发现均无明显差异(P>0.05),因此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

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手术治疗,严格按手术流程进行麻醉、对骨折处进行复位、采用加压空心钉固定、取髂骨植骨、关闭缝合切口。

予以观察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具体操作为:①指导患者呈侧卧位施行腰硬联合麻醉,控制患者血压在100/70mmHg;②呈T字型将髋关节前方关节囊切开,将圆韧带与股骨头切离,取出股骨头;③对股骨头的体积进行测量,随后将骨水泥灌注进髓内,并置入等同患者股骨头体积的人工假体(无骨质疏松患者可植入生物型假体);④对髋内逐渐加压,观察复位后有无脱位倾向,置入负压引流管,最后进行常规切口封闭缝合。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6个月,通过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来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估。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的主要项目包括:疼痛(0—44分);功能(0-44分);畸形(0-4分);活动度(0-5分)。Harris髋关节功能总分≥90分则视患者恢复情况为优良;80-90分为较好;70-79分为一般;<70分则为差。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如果P<0.05则可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的Harris评分优良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下表:

3讨论

本文中对照组采用的常规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的治愈患者的股骨颈骨折,此方法可防止骨折断端旋转、增加骨折断端的稳定性,但缺点是总的牢固强度较弱,仅适合骨质尚可的无移位骨折,且治疗后患肢常常不足以支撑身体的重量,患者早期不可负重活动,还必须定期复查X线片,如想要进行康复训练必须经过医生允许并在其指导下进行。且由于股骨颈骨折多发于老年人,老年人群自身自愈能力低下且骨质量较差,自身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因此术后恢复期间非常容易出现畸形、压疮、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因此上述方法易导致患者出现病程延长、预后不佳、干扰正常生活的情况[1]。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的Harris评分优良率为80%,显著低于观察组的优良率95.56%(P>0.05)。目前,临床上较为提倡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股骨颈骨折。相较于使用常规手术治疗的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时间相比较短,出血量也较少,能够更大程度上的降低手术风险,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患者可及时展开功能锻炼,增强自身体质以促进患肢恢复,显著的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此外,该治疗术对于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不愈合,股骨颈粉碎性骨折,股骨颈部骨质已吸收的这些本身骨质量极为脆弱的患者,以及全身行动不便如患偏瘫、帕金森的患者具有很好的适应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90分者有16例,≥95分者有27例,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最后,需注意如患者本身患有严重糖尿病、髋关节化脓性感染、髋臼破坏较重或已明显退行性变以及全身情况不具备手术条件,应禁止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在股骨颈骨折的远期疗效中具有显著的促进恢复作用,是一种行之有效、适应性佳且能够缩短患者病程、降低并发症风险的治疗方法,建议临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郭建博.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传统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07):123-124.

[2]张建新,邓永忠.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3):42-44.

猜你喜欢
远期疗效股骨颈骨折
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对比
髋关节置换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
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
老年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的康复护理
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疗效差异
恶性青光眼手术治疗远期疗效观察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实施颈分区性清扫术治疗的远期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