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凤杰,江苏省苏州市第三中学教科处主任,高级教师;苏州市政治学科带头人,获苏州市政府人才培养项目“姑苏教育青年拔尖人才”稱号。在苏州市初中教学改革实验项目中,执教初中学段的思想品德课和拓展课程“中国儿童哲学课”;与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国安共同研究国学与哲学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模式,并编写了校本教材《中国儿童哲学课》。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对初中生开展与尊严和生命有关的教育,让他们学会正确处理尊严和生命的关系非常重要。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尊严观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儿童哲学课”作为江苏省苏州市第三中学的校本课程,首先确定了适合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哲学思辨性主题;然后选取合适的文言文,依托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儿童的哲学思维,体现了儿童哲学的“中国性”。学生在阅读和思考中,将哲学主题和文言文融合在一起,自主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体现出儿童哲学的“思辨性”。在此,以笔者执教的初一年级哲学课中“尊严与生命”的主题教学为例加以说明。
一、依托国学,选择文本
尊严是指一个人的权利和人格受到了尊重;生命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失去了就不会再回来。当生命和尊严发生冲突时,我们是为了维护尊严而牺牲生命,还是为了保存生命而放弃尊严呢?这是一个两难抉择,从古至今,有无数人在尊严和生命的两极做出了不同选择。不同背景下的不同选择,彰显了不同的人生意义,代表了不同的价值标准。为此,教师以《礼记·檀弓下》中一段关于“嗟来之食”的古文作为引导。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针对上文,教师给出了讨论主题:尊严与生命。在学生自主阅读后,教师请学生将文本故事化,即根据文本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一个故事。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诵读、翻译和阐释,以加深对文本精神内涵的理解。最后,还要留出一定的时间思考和讨论,请学生根据文本故事,围绕主题自主提问,挖掘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二、自主思考,提出问题
学生经过思考和课堂讨论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提出了以下一些问题。例如:在尊严和生命的天平两端,究竟哪一个更重?该不该接受施舍而活命?为什么要牺牲生命而保持尊严?如何在给予施舍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受施者的尊严?曾子的观点“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对吗?“接受施舍,本来就失去了尊严,干嘛还要在乎施舍者的态度”这样的观点对吗?在严酷的社会中,选择了尊严,就会失去生命吗?如果是这样,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呢?接不接受施舍的食物,会不会因人而异?牺牲生命保留尊严,是否好胜心太强?是否偏执?是否合适?在什么情况下才值得称颂呢?
三、教师引导,师生共议
1.确定核心问题
在以上一系列问题中,所围绕的核心其实是第一个问题,即尊严和生命哪一个更重要?这也是需要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思考和讨论要得出最终结论的问题。
2.选择赞同的观点
在展开讨论之前,可以先请每位学生选择一种观点:尊严和生命,孰轻孰重?你赞同尊严高于生命,或是生命高于尊严吗?
3.链接相关白话文
让学生在课堂上利用StarC云教室搜索吴晗的《谈骨气》,并通过电子双屏呈现出来,细读原文后就“尊严与生命”的主题自由发表感想。“不食嗟来之食”常常用来称赞饿者有气节,为了保持尊严而宁愿舍弃生命。在《谈骨气》这篇文章中,吴晗对饿者持赞赏态度,显然是“尊严派”。吴晗的文意在于激发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概,号召人民克服困难、团结奋斗。
4.引导讨论的方向
教师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提炼出一条问题主线,以此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步步深入,最终得出结论。
(1)人该不该接受施舍而活命
吴晗对嗟来之食的探讨,是否还有商讨的余地?吴晗在《谈骨气》中写道:“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学生就此提出问题:“那人一定不会白白施舍吗?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如果就吴晗说的这种可能性,饿者该不该接受施舍?如果黔敖是一个真正的慈善家,饿者该不该接受他的施舍而保全生命?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应该接受施舍,在什么情况下不应该接受施舍?”学生经过讨论,初步得出一个结论:若以要求受施者做违背原则的事为代价,那就不应该接受施舍;否则,应该接受施舍而保全生命。
(2)分析饿者的行为和心理
饿者的自尊心是否正常?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这样引导学生:“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刻板印象”,是指在人的头脑中存在的对某人或某一类人比较固定的印象。饿者的刻板印象在何时产生?当黔敖做出积极的改变时,饿者有没有做出相应的改变和正确的判断?因此,能否将饿者宁肯牺牲生命而不食嗟来之食的原因完全归之于尊严?”
饿者的刻板印象,在黔敖说“嗟!来食”时就已经产生了。饿者认定黔敖和以前遇到的那些施舍者或者假慈善家是一样的嘴脸,即便黔敖做出了积极的改变,也没能消除他的刻板印象。通过逐渐深入的自主讨论和教师的引导,学生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导致饿者死亡的真实原因是他偏执的自尊心,他对黔敖产生了刻板印象,固执地用旧眼光看人,当黔敖做出积极改变时,他并没有做出相应的改变和正确的判断。大部分学生认同了这样一个观点:饿者之死,并非完全死于对尊严的维护,他的死是不值得的。
(3)比较文天祥和饿者的行为
在课堂上,教师还可通过设疑对学生进行引导。如:文天祥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他维护的是什么样的尊严?当个人尊严和国家尊严、民族尊严联系在一起时,尊严和生命孰轻孰重?对于“嗟来之食”中的饿者而言,尊严和生命哪一个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