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普通高中个性化教育支持系统建设研究

2019-03-06 12:39胡东平齐光环
基础教育参考 2019年2期
关键词:选课走班支持系统个性化教育

胡东平 齐光环

[摘   要]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是普通高中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我国新时代实现新征程使命的育人要求。以湖北省宜昌市某普通高中人文特色实验班教育探索为例,探讨新形势下普通高中个性化育人面临的问题、成因和对策,为普通高中顺利推进新课改、新高考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普通高中;选课走班;个性化教育;支持系统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是奠定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坚固基石。而处于基础教育终端的普通高中教育,在教育链条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根据新时代新征程育人要求,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是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做准备[1],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当前,普通高中教育正处于深化改革的机遇期,高中学校在完成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任务的同时,积极探索基于学生兴趣特长的个性发展、自主发展、终身发展策略,以“选课走班制”为“标本”的新一轮课改在全国迅速推开。2017年秋季,湖北省宜昌市在市委、市政府的统筹规划下,教育行政部门将城区10所公办普通高中整合为现有的“3+3”模式,即3所综合高中和3所特色高中。3所特色高中分别立足人文艺术、科技和外语开展教育研究,在探索特色育人、多元发展等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在此,以其中一所特色高中的人文特色实验班教育探索为例,介绍其特色化办学做法,分析其存在问题及成因,并提出应对策略,为教育行政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为普通高中顺利进入新课改、新高考[2]提供借鉴。

一、普通高中个性化育人的探索与成效

1.尝试个性化育人招录新举措

根据宜昌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宜昌市某普通高中从2017年4月起开始着手自主招生的筹备工作,制订了《人文特色实验班培养方案》《人文特色实验班招生简章》,划定招生范围及对象:面向宜昌市应届初中毕业生,招收具备一定人文社科素养、具有国学及财经政法从业兴趣和发展需求的特长学生。中考结束后,学校按照教育局下达的人文特色实验班计划数,从最初报名参加考查的606名学生中择优录取了80名学生,编制了2个人文特色实验班。

2.探索个性化育人管理新思路

人文特色实验班(以下简称人文班)的教育教学管理是学校面临的全新课题,为了在探索中少走弯路,学校把师资配备放在首要位置,把好第一关。学校面向全校发布招聘广告,严格按程序择优招聘了2名人文班班主任,依据同样办法优先配置了学科教师。人文班的日常管理,除了执行全校共同遵循的规则外,还在促使学生迅速适应高中生活、挖掘学生文学素养以及个性特长、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方面进行了加强个性化精准管理的探索。倡导“自律慎独、超越自我、民主和谐、坦诚担当、合作共赢”的成长理念,推行“分组学习、合作探究、班级自治”的管理模式,执行常务班长轮值制度。按照“特长相似、学科互补、性格相异”的原则将学生编为六人小组,实施组长负责制,在班级内开展组际成长月评竞争。学生入学后经过一个适应期,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成长导师、生涯导师,实行现代学校管理育人的教师“双轨制”、学生“双导师制”。

3.创新个性化教学服务新体系

为助推学生在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基础上的个性化成长,学校在课程设置与教学方面为人文班进行了“私人定制”。学校为学生提供订单式课程的供给服务,除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必修、选修课程外,还开设了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修习,通过“一生一课表”的多样化选择发展学生个性特质。

学校高度重视人文班培养方案的落地。一是加大人文班个性化教育硬件投入。建设人文实验室,充实人文类报刊、图书、书画、教学设施等。二是加快特色课程的开发步伐,用多样化的课程引领学生多样化发展。学校面向全体教师征集特色课程,通过团队开发建设特色课程。目前,针对学生不同需求开设的选择性必修特色课程包括:货币金融学、民族复兴与大国崛起、中国担当、人格光辉、《论语》精读、《孟子》精读;选修特色课程包括:书法欣赏与实践、演讲与口才、围棋入门、美术基础、播音主持与编导等。三是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学校成立了“学生多元发展指导中心”,搭建生涯规划课程开发与教学专班,让生涯规划指导进入课堂。

4.拓展个性化人才培养新实践

“教育即生活”,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学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把准学情,促进人文班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一是立足学生兴趣特长,助力学生社团发展。充分彰显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性,指导学生成立社团组织,实行社团活动学生自治策略,推动社团活动课程化。二是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健全学生会组织机构,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实现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会为支撑的班集体值周制度,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担当精神。三是开展研学之旅教育,助力研学旅行实践活动。为帮助学生了解国情、開阔眼界、增长知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组织人文班全体学生高质量地完成了一次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学生在班主任与导师的带领下探访屈原故里乐平里,考察屈原祠。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坚持“研学有导、研中有学、学中有旅、研学旅融合”的基本原则,摸索出“学校研学指导+旅行社研学服务+家长合议支持+学生研学实践与成果分享”的四方携手的可持续研学摸式。学生通过研学之旅活动迈入科研殿堂,培养了人文探究精神。四是引导学生投身社会活动,培养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和社会参与素养。在班主任与导师的带领下,学生感受中国诗歌节诗歌大赛活动的震撼,聆听“长江钢琴杯”钢琴比赛现场的优美乐音,接受人文艺术熏陶;来到市图书馆享用高端的人文知识大餐;足不出户地汲取大学教授、知名作家的智慧,提升人文精神品格;在学校、社区服务中争当志愿者,在家中孝老爱亲、分担家务劳动,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二、普通高中个性化育人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亟待解决的问题

学校推出的一系列新举措,让人文特色教育初显生机与活力。学校各部门统一开展的历次月评显示:人文班常规管理量化评价均位居年级前列,较其他班学生的成长优势更显著,学生学科素养与人文精神大幅提升,个性化成长超出预期。但是针对个性化育人这一新课题,在教育实践探索中仍然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教育思想多元,教育合力不足。少数教师和多数家长的个性化教育观念滞后,过度重视学科成绩而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文化课的学习占用了学生太多可支配时间,导致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时间不足。部分学校教师之间、家校之间未形成个性化育人共识,在教育合力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是教育教学新旧转型动能过缓,实践探索有待系统规划。学校课程集群开发卓有成效,但对特色课程学段考量不足、教学略显粗放,存在部门间工作安排冲突、选修课教学常被其他活动冲击、个别特色课程教学流于形式等现象,使个性化教学存在一定的无序性。

三是教育资源捉襟见肘,教育创新活力不足。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目前特色高中个性化教育教学探索主要聚焦校内资源和校内活动,学校对教育资源的挖掘不足,存在着利用社会资源和高校资源较少、教师创新能力不足、教育创新支持政策利用不充分等问题。

四是教育经费投入不够,个性化教育准备不充分。人文班的特色教育短期内存在以下发展瓶颈:软件方面主要包括校内师资结构失衡、课程资源不足、部分课程准备不充分等;硬件方面主要包括特色功能教室建设滞后、社团活动室缺乏、特色育人设施配备未及时跟上等。

2.问题成因

一是高考招生制度的影响。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但家长、社会和其他相关方受传统惯性思维的影响,仍然对学生考入名牌大学情有独钟,专注高中升学准备仍是常态。加之现行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渐进式推进,高校个性化教育招生对接机制有待完善,所以一些高中在重重考虑之下,又把工作中心放回到升学上,对个性化教育的推进力度不够。

二是教育体制机制的制约。面对学生多样化成长需求,学校教育教学服务内容的改变,客观上对原有的教育教学运行机制提出了挑战。为此,学校需要开展基于特色化办学的课题研究,以期在突破传统的前提下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成才的需要。而且现行学校体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队伍培养、社会资源助力、教师薪酬对称等特色发展的必备条件,成为新征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是教育对接不畅的制约。将独具个性特长的学生培养成特色人才需要系统支撑,因为其教学门类需求更广、资源消耗更多、培养难度更大。要实现学生生涯规划供求高效对接、高中与大学教育无缝对接、高中与社会机构合作可持续对接等,仅靠高中学校的微薄之力很难做到,亟需政府部门統筹协调、社会部门鼎力支持、高中与大学的深度合作。

三、新时代普通高中个性化育人策略思考

1.加强新时代特色教育理论研究与学习,用新思想引领新作为

新时代特色教育实践离不开先进教育理论的指导。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发布[3],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以及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等构架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符合教育和人的发展规律的质量标准,引导学生从全面发展到个性发展,开启了中国教育发展的新未来[4]。当下,面对个性化教育实践需求,加强新时代特色教育理论的研究与学习应该成为教师教科研工作的新常态。普通高中教师必须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藩篱中走出来,重点研究新形势下的人才观、质量观、教育观,准确把握各学段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标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教师唯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形成教育共识,才能引领个性化教育新作为。

2.立足学生愿景,推进特色课程开发,用“知行剑”开辟新征程

一是加强特色课程开发,建立个性化教育优质课程群。行动于课程,核心于素养。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建立并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具体做到:以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自主发展为价值追求,按照必修分层、选修分类、特色分项要求开设基础课程(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及选修课程)、校本特色课程。学校应结合特色办学实际需求,加快建设特色优质课程群,构建满足学生不同需求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积极探索以学生职业规划为中心的选课学习模式,实现全面育人目标。

二是加强活动课程开发,搭建多样个性化教育活动舞台。知行合一,方得大成。立足学生成长愿景,针对其兴趣开设各类活动课程,如社团活动、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社会调研等。基于学生兴趣特长开发潜能,让学生在喜爱的学习探索领域寻找成长空间,学会合作、学习交流、体会创新、快乐分享,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自主发展、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积极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文件精神,引导学生将研究性学习与旅行考察融为一体,了解民生社情国情、培养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和研究问题能力,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聚焦教育瓶颈,深化学校管理机制改革,用新举措铸就新辉煌

新时代个性化教育呼唤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决策研究,可将学校无力解决的学生生涯规划软件设施等准备事项统一安排,集中化解共性困难。学校要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调动,要让每一个学生实现个性化成长,就必须结合校情与学情,围绕学生个性化教育特色发展需要,着力推进组织机构改革,加强管理研究;必须突破资源瓶颈,提供丰富多彩、可供学生选择的教育资源;必须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在教师专业成长指导中心的统筹下成立相关学术研究与学生成长指导中心,构建适应新时代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教学支持系统,汇集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的多方力量。

一是加强师资建设,增强导师力量。根据新时代新要求,做到“教师双轨(成长导师、学科导师)”“学生双导师(生涯导师、成长导师)”。设立教师专业成长指导中心,成立工作专班,致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着力打造一支与特色课程开发、设置、开设相适配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构建合乎个性化教育需求的教师培养体系,实现培养与配置相契合,提高教师在学校特色发展中的引领效能。

二是着力抓好学生生涯规划、特色课程开发和学生健康服务工作。设立学生多元发展指导中心,确定机构人员,致力做好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由学生生涯导师履行开设生涯规划课程、提供各种专业信息、指导学生完成自我规划(自我认知—自我设想—自主选课)、高校对接指导等职能,落实“一校一方案、一生一课表”,促成学校教育个性化;设立特色课程开发培训中心,成立工作专班,致力特色课程需求调研、特色课程开发、特色课程执教培训、特色课程分学段渐进统筹安排等工作;设立学生卫生健康服务中心,履行学生身心发展监测与护理职责;进一步提高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质量,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三是推进多元合作治学,探索开放办学新路径。设立个性化教育多元合作中心,积极探索个性化教育新路径,重点抓好高校合作、家校合作、研学合作及与社会机构合作等内应外联工作,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应建立校际合作尤其是高校合作办学机制,利用互联网平台整合校际资源,争取大学图书馆网络端口,利用数字图书馆资源,开通适宜的网络视频课,充实特色课程内容,破解个性化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深化家校合作,开办家长培训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形成家校协商、民主办学的新风尚;开展研学基地比较研究,推进研学合作工作,构建不同层级、不同素养培养要求的教育基地系统,提高研学旅行活动的针对性、时效性、可持续性;加强与社会组织机构的合作,为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社会调研搭建桥梁。

四是加强学生实践活动指导,提升个性化教育实效。设立学生实践活动指导中心,履行好指导、规范、评价实践活动的工作责任;引导学生参与治校、班级自主管理、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社会调研和研学旅行等活动;探索学生自主管理工作机制,健全学生会协助治校制、班集体值周制、常务班长轮值制度;指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科研工作,探索课题立项、问题研究、学术分享办法,培养学生社会担当素养。

五是加大教育设施设备投入,优化个性化教育环境。设立校园环境建设保障中心,遵照各项扶持政策,努力争取资金、设备等资源支持,确保资金专项使用;着力优化校园文化育人环境,抓好教室、特色实验室、社团活动室、成果展览室、学科导师工作室等硬件建設,规范建设、严格纪律,提升校园环境育人效能。

六是加强长效机制建设,促进个性化教育可持续发展。构建个性化教育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关键是加强个性化教育体制机制建设,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学校在提供个性化教学服务的同时,也应重视监测学生个性化成长过程,健全特色培养评价系统,完善评价标准和学期评议办法,用考察维度和标准引领学生自觉成长,用规范和制度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化发展保驾护航。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新时代呼唤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行为,只要普通高中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着力个性化教育的探索,助推学生特色化成长、多样化成才、多元化发展,就一定能在个性化教育新征程中阔步前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华.论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与价值定位[J].教育研究,2013(9):67-71.

[2]屈建成,梁炜.我省今年将出台高中选课走班制[N].武汉晚报,2017-02-17.

[3]赵婀娜,赵婷玉.《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N].人民日报,2016-09-13.

[4]孙先亮.实现核心素养 提升学校品质[J].基础教育课程,2017(2):36-38.

(责任编辑   张慧籽)

猜你喜欢
选课走班支持系统个性化教育
最可靠的支持系统
最可靠的支持系统
谁是你的支持系统
谁是你的支持系统
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选课走班教学思考
选课走班形势下的分层化学课程建设实践研究
模式化教育主导下的个性化教育改革实践研究
浅析大数据在教育中的应用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分层-分类”选课走班复习策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