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修辞对汉语复音词的影响

2019-03-05 09:45叶瑞玲
现代语文 2019年12期
关键词:城府比喻汉语

叶瑞玲

摘  要:修辞是对语言进行综合的艺术加工,属于言语现象。修辞手法对汉语词汇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影响。在言语交际中,使用修辞可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词汇为形成具体的修辞方式提供必要条件,而修辞的运用也可以反过来促使新词新义的产生。从汉语修辞入手,探讨修辞现象在汉语复音词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分析由修辞手法的运用而产生的新词的独特性。

关键词:修辞;复音词;影响

请看下面的例句: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东晋陶潜《桃花源记》)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唐代刘禹锡《陋室铭》)

(3)当涂者升青云,失路者委沟渠。(西汉扬雄《解嘲》)

(4)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以上四例都使用了修辞手法。其中,例(1)、例(2)是借代,“黄发垂髫”是借用老人和小孩的形象特征来指代老人和小孩。古代的乐器多由“丝竹”制成,便用来代指“音乐”这一比较抽象的概念。例(3)是隐喻,“当涂”比喻得志,“失路”比喻失志,“青云”比喻高位。例(4)是迂回,即用典故来表现。这短短四句,就用了四个典故:“酌贪泉”出自《晋书·吴隐之传》;“处涸辙”出自《庄子·外物》;“北海虽赊,扶摇可接”出自《庄子·逍遥游》;“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出自《后汉书·冯异传》。

陶渊明、刘禹锡、扬雄和王勃都是文学家,由于他们在文章中使用了修辞,“黄发垂髫”“丝竹”“青云”“当涂”“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均已固定成词,成为汉语词汇系统中的一员。这就涉及到本文的议题——修辞对汉语复音词的影响。我们首先探讨一下修辞的定义。

一、关于修辞的界定

最早有文献记载“修辞”二字的当属《易·乾·文言》:“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不过,这里“修”和“辞”虽然连用,却是两个不同的词,还不是今日“修辞”之义。《说文解字·彡部》:“修,饰也。”段玉裁注:“修之从彡者,洒刷之也,藻绘之也。”《论语·宪问》:“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可见,“修”和“饰”是同义词。《说文解字·辛部》:“辞,说也。”《易·系辞下》:“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礼记·表记》:“情欲信,辞欲巧。”可见,“辞”和“说”词义相近,后引申为一切的言词。“修辞”的本义是修饰言论,也就是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利用多种手段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由此引申出我们现在所说的“修辞”或“修辞学”。

从本质上讲,修辞是一种语言实践活动,它是在特定的语境中,选择最佳表达形式来传达思想内容。而词汇是修辞最基本的语言材料,这就要求筛选、锤炼词语。汉语修辞方式主要有引用、借代、隐喻、迂回、委婉、夸张等。在特定的情景语境中,为了提高言语交际活动的表达效果而使用修辞手法,在一定程度上能促使复音词的形成和发展。有些语素或词语就是在修辞手法的作用下,经历了从偶用到常用再到固定成词的演进过程。

二、修辞是汉语复音词形成的重要途径

我们知道,在古代汉语中,单音词曾经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与此同时,从上古到中古,复音词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促使复音词形成的原因除了同义单音词连用、古代书面语发生变化及吸收口语因素之外,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是复音词形成的重要途径。下面就以比喻、借代、用典、委婉为例,来探讨修辞手法对汉语复音词形成的影响。

(一)比喻

比喻,也称“譬喻”,是用本质不同却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或者说明道理的辞格。陈骙在《文则》中将比喻划分为十种:直喻、隐喻、类喻、诘喻、对喻、博喻、简喻、详喻、引喻、虚喻。因比喻辞格的运用而形成的复音词很多。比如“城府”。“城”和“府”原本是两个单音词。城,原指都邑四周用作防守的墙垣,内称城,外称郭。《说文解字·土部》:“城,以盛民也。从土从成,成亦声。”府,原指储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说文解字·广部》:“府,文书藏也。从广付声。”东晋干宝《晋纪·总论》:“昔高祖宣皇帝……性深阻有如城府,而能宽绰以容纳。”这里“城”和“府”临时连用,比喻司马懿深藏心机。由于二字经常连用,之后“城府”逐渐固定为一个复音词,由比喻而新增的临时义成为它的常用义。城府,比喻待人处事的心机。《宋史·傅尧俞传》:“尧俞厚重寡言,遇人不设城府,人自不忍欺。”《明史·张居正传》:“然深沉有城府,莫能测也。”沙汀《淘金记》第二章:“本是一个城府很深的人,见过的局面也不少了,他是能够沉住气的。”当代歌手许嵩在其专辑《自定义》中有一首歌曲名为《城府》,其中唱到:“你的城府有多深,我爱的有多蠢,不想再问,也无法去恨,毕竟你是我最爱的人。”又如“器量”。器,《说文解字·?部》:“器,皿也。”量,《说文解字·重部》:“量,稱轻重也。”《周礼·天官·酒正》:“唯齐酒不贰,皆有器量。”这里“器量”连用,使用的是其本义,指酒器的容量。东汉蔡邑《郭有道碑》:“夫其器量弘深,姿度广大,浩浩焉,汪汪焉,奥乎不可测已。”这里是比喻人的器量,能容纳不同的意见。唐代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宪宗朝,则有杜邠公之器量,郑少保之清俭……亦各行其是也。”吴晗《朱元璋传》第七章:“杨宪是刘基的好朋友,但是刘基认为杨宪虽有相才,但器量不够。”再如“鱼肉”。鱼,《说文解字·鱼部》:“鱼,水虫也。”肉,是供食用的禽兽肉。“鱼肉”的本义是鱼和肉,泛指荤腥之食。由于“鱼”“肉”任人宰割,由此引申出多种含义。《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这里是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这里是比喻受欺凌者。《后汉书·仲长统传》:“鱼肉百姓,以盈其欲。”这里则是比喻欺凌、残害。“鱼”“肉”经常连用,可作动词充当谓语,便逐渐固定为复音词。其他如“水火”“领袖”“心腹”“手足”等,都是由比喻修辞而形成的复音词。

(二)借代

借代,也称“换名”,指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代替的辞格。借代注重事物的相关性,这样的艺术换名可引人联想,在语言表达上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古汉语的借代有一部分具有复音词的特点,相习沿用,遂固定为复音词。如:“布衣”,古时的“布”,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麻”。它的本义是指用麻布做的衣服。《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中》:“布衣不完,蔬食不饱,蓬户穴牖,日孜孜上仁。”《后汉书·礼仪志下》:“佐史以下,布衣冠帻。”由于古时平民百姓只能穿麻布衣服,不能衣锦绣,故借指平民。《荀子·大略》:“古之贤人,贱为布衣,贫为匹夫。”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唐代李白《与韩荆州书》:“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清代李渔《玉搔头·缔盟》:“多应是皂盖填门多显辈,因此上错认了风尘一布衣。”又如“朱门”。朱,指大红色,古代称为正色。《广雅·释器》:“朱,赤也。”古代王侯贵族以朱漆涂饰门户,以示尊贵,便转指贵族豪门之家。晋代郭璞《游仙诗》其一:“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东晋葛洪《抱朴子外篇·嘉遯》:“背朝华于朱门,保恬寂乎蓬户。”唐代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清代吴伟业《芦州行》:“金戈铁马过江来,朱门大第谁能顾。”再如“东宫”。东宫即东边的宫殿,为太子居住的地方,遂成为太子的代称。《诗经·卫风·硕人》:“东宫之妹,邢侯之姨。”毛传:“东宫,齐太子也。”孔颖达疏:“太子居东宫,因以东宫表太子。” 这里的东宫即是指齐国太子得臣。《晋书·杨济传》:“难发之夕,东宫召济。”这里的东宫是指晋惠帝的长子司马遹(曾立为太子)。当代作家匪我思存曾著有长篇爱情小说《东宫》, 并改编成同名电影、电视剧,小说中的主人公是太子李承鄞,故以《东宫》命名。“驸马”一词亦是如此。汉代设有“驸马都尉”的官职,掌管副车之马(皇帝出行时,皇帝乘坐的车称为正车,其余随行的车均为副车)。后来皇帝的女婿经常担任这一职位,三国时的何晏以及晋代的杜预和王济都曾经以帝婿的身份授官驸马都尉一职。魏晋之后,帝婿按照惯例均加驸马都尉称号,简称“驸马”,因此,“驸马”一词就成为皇帝女婿的专称。

(三)用典

用典就是使用典故。典故可以是来自古书上的某一句话,或取自某个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古人说话或作文时喜欢引用典故,并用典型的关键词语或故事中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来表示这个典故,这样的词一般是复音词。由此而形成的复音词最多的就是成语。如“精卫填海”,出自《山海经·北山经》:“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又如“望梅止渴”,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讥谑》:“吴人多谓梅子为‘曹公,以其尝望梅止渴也。”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与“画饼充饥”之义相近。明代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一回:“官人今日见一文也无,提甚三五两银子,正是教俺望梅止渴,画饼充饥!”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三十四卷:“鸾拆书看了,虽然不曾定个来期,也当画饼充饥,望梅止渴。”再如“四面楚歌”,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后用以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在这四面楚歌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其他如“推敲”“矛盾”“垂青”“东道主”等词,也是由于用典而形成的复音词。

(四)委婉

委婉,也叫“婉转”,不直说某事物,借用与其相应的同义语委婉曲折地表达出来,即“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我国是礼仪之邦,汉语文化崇尚礼貌、谦让,敬语和谦语特别多。在日常生活交往中,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谦称和敬称的词语都不少,这些词就是使用委婉修辞的体现。如:“鄙人”“不才”“荆妇”“内人”“不穀”“寡人”“哀家”等。除了这些称谓语,还有一些是因为忌讳而使用的复音词。如“更衣”,排泄是不雅、污浊之事,古人讳言之,遂以“更衣”代称。东汉王充《论衡·四讳》:“夫更衣之室,可谓臭矣;鲍鱼之肉,可谓腐矣。”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六十五:“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又如“物故”,是死的委婉语。《汉书·苏武传》:“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颜师古注:“物故谓死也,言其同于鬼物而故也。一说,不欲斥言,但云其所服用之物皆已故耳。”我们知道,人类对死亡怀有恐惧、对生命心存敬畏,不愿意直接说“死”这一字眼。因此,汉语(包括方言和普通话)中有许多关于死的委婉语,如:“仙逝、辞世、过了、走了、没了”等。再如“阿堵”是钱的委婉语。这一典故出自《世说新语·规箴》:“王夷甫雅尚玄远,常嫉其妇贪浊,口未尝言钱字。妇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见钱阂行,呼婢曰:‘举却阿堵物。”南宋陸游《岁暮贫甚戏书》:“阿堵元知不受呼,忍贫闭户亦良图。”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雨钱》:“顷之,入室取用,则阿堵化为乌有,惟母钱十余枚尚在。”

在上文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将在比喻、借代、用典、委婉这四种修辞手法影响下形成的汉语复音词,制成了表格,如表1所示:

三、由修辞形成的复音词的特点

汉语复音词形成与发展的原因,除了修辞手法的运用之外,还与古代书面语的变化与发展、不断吸收口语及古汉语外来词的增多有关。就此而言,由修辞形成的复音词的特点,是与其他原因形成的复音词的比较之中显示出来的。

(一)结构多为联合型和偏正型

汉语合成词的结构类型主要有五种:联合型、偏正型、中补型、动宾型、主谓型。由修辞形成的复音词中,联合型和偏正型所占比重较大。联合型的如城府、器量、鱼肉、领袖、纲领、规矩、矛盾、推敲等。偏正型的如朱门、东宫、布衣、内人、鄙人等。同时也有其他结构类型,如在成语中五种结构都有,光明磊落(联合型)、世外桃源(偏正型)、墨守成规(动宾型)、流芳百世(中补型)、毛遂自荐(主谓型)。

(二)语义凝练而丰富

我们知道,修辞是对语言进行综合的艺术加工,因此,由修辞形成的复音词在书面语体中的使用频率要比口语交际中更为突出。如:缙绅、友于、墨守、璧谢、染指、问鼎、东道主等,很少在当下的口语中使用。同时,由修辞形成的复音词是从某个特定的语境中提炼或压缩而来的,其词义所表达的不只是字面义或概念义,往往还具有更深层的引申意义/比喻意义与情感色彩。如“闻鸡起舞”的字面义是听到鸡鸣就起床舞剑,往往借以比喻有志之士及时奋发。相比之下,由古代书面语的变化与发展形成的复音词,词义则更为具体。古籍艰涩难懂的原因之一是多用单音词,单音词的多义性容易引起歧义。因此,后世学者在采用上古语料时将许多单音词换成了复音词,这些复音词的词义则更为精确具体,有助于理解。而来自西域和佛教的外来词所形成的复音词,多为事物的名称,如葡萄、石榴、狮子、菩萨、罗汉、夜叉等,这些词的词义主要是概念义,表义明确。

(三)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由修辞形成的复音词中,很多都体现出浓厚的中华传统观念和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如鄙人、不才、内人、荆妇、犬子等谦称,表现了人们崇尚谦虚、贬己尊人的思想。再如长眠、仙逝、物故、更衣、阿堵等委婉词,反映了人们避免直言消极的、负面的、敏感的、不雅的事物和现象,以照顾他人的心理感受。汉语复音词的民族性具有不均衡性,其中,由翻译外来词而形成的复音词尤为典型,它们更多的具有外来文化、外来文明的痕迹。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修辞对汉语复音词的影响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复音词的发展过程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促使两个或多个单音词连用,从开始的偶然为之,到逐渐固定下来,最终定型为一个复音词。在这个新的复音词里,原本的单音词是作为一个构词语素而起作用的,如:“春”和“秋”、“綱”和“领”、“推”和“敲”、“规”和“范”等,构成了春秋、纲领、推敲、规范等复音词。二是修辞的运用还有可能使词义发生变化。众所周知,一个词语往往有本义,也有引申义,修辞正是引申义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如:“虎”,它的本义是兽名,由于虎性凶猛,喜夜行,捕食动物,有时甚至伤人性命,人们常用“虎”来比喻威武勇猛或残酷凶暴。《易·乾》:“云从龙,风从虎。”《诗经·小雅·巷伯》:“投畀豺虎,豺虎不食。”《礼记·檀弓下》:“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这三处用的是“虎”的本义,即猛兽。《诗经·鲁颂·泮水》:“矫矫虎臣,在泮献馘。”《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这两处用的是比喻义,比喻威武勇猛。西汉扬雄《法言·渊骞》:“或问酷吏。曰:‘虎哉!虎哉!角而翼者也。”唐代欧阳玭《野人献日赋》:“上或逼于狼政,下或临于虎吏。”这两处用的也是引申义,比喻残酷凶暴。此外,如虎将、兵雄将虎、虎劲、虎彪彪、虎视眈眈等用的也是比喻义。

参考文献:

[1]赵克勤.古代汉语词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2][宋]陈骙.文则[M].刘明晖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3][宋]陈骙,刘彦成注译.文则注译[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

[4]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5][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6]周洪波.修辞现象的词汇化——新词语产生的重要途径[J].语言文字应用,1994,(1).

[7]赵克勤.浅析古汉语修辞与汉语词汇的发展[J].秘书工作,2011,(1).

[8]黎渝林.修辞现象词汇化的拓展分析[J].百色学院学报,2008,(2).

[9]吴晓峰.修辞现象词汇化:新词新义产生的重要途径[J].益阳师专学报,1998,(4).

猜你喜欢
城府比喻汉语
动物喻人的惯用语
学汉语
买椟dú还珠
第一眼看到什么测你是否是一个有城府的人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与拼音
比喻
浅谈汉语学习中的“听”与“说”
吹牛与城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