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农村无职党员作用的机制探索

2019-03-05 02:55孙秋红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基层党建

孙秋红

[摘要]探索农村无职党员教育管理新机制,促使其充分发挥作用,是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题中应有之义。许昌市前宋村创造性地搭建“一编三定”新载体,有效解决了无职党员无“位”、无“为”、无“骨”、无“力”等问题,为破解农村无职党员发挥作用难题找到了突破口和着力点。

[关键词]“一编三定”;无职党员;基层党建

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必须紧紧依靠农村党员这一基本队伍和政治力量。当前,相当一部分农村无职党员存在带头表率不明显、体现先进无压力、发挥作用无平台等现象。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椹涧乡前宋村通过搭建“一编三定”这个新载体,切实解决无职党员“无权管事、无岗履责、无需理事”的问题,唤起党员责任感和荣誉感,调动无职党员参与村集体事务的积极性,有效破解了农村无职党员作用发挥的难题。

一、前宋村通过“一编三定”管理无职党员的机理分析

上世纪80年代,为解决村庄规划中党支部班子人少,工作难以推动的难题,前宋村党支部筛选了一部分思想觉悟高、有能力为群众服务的无职党员,组成“村庄规划组”,帮助村“两委”开展工作。该组成立后,无职党员迅速进入角色,党员主体作用得到彰显,有效解决了村庄规划中诸多的问题。村党支部敏感地意识到无职党员作用发挥的这个载体的有效性,结合本村实际逐步又设立“安全稳定组”“财务监督组”等,把无职党员逐一编进这些组,逐渐形成对无职党员实施有效管理的“一编三定”工作机制。“一编”即编员进组,把认领相同岗位的党员编成一个组,选出一名组长;村“两委”干部每人分包1个或多个组。“三定”即定岗位、定责任、定奖惩。“一编三定”实现了对农村无职党员管理的载体创新。

(一)从实际出发设岗立岗,解决无职党员无“位”问题

根据本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党员队伍教育管理的需求,遵循“发展稳定需要什么就设置什么岗位,群众关心什么就设置什么岗位”的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做到按需设岗,因事立岗。目前全村共设置“两委”参谋岗、村庄规划岗、经济发展岗、文明建设岗、安全稳定岗、民事调解岗、信息开发岗、财务监督岗、关爱老人岗、关爱儿童岗等岗位,使广大无职党员管事有了“名分”,说话有了底气,做事有了信心,能够“有权管事、有心理事、有力办事”。

(二)严格程序定岗定责,解决无职党员无“为”问题

在定岗程序上实行双向选择,规范运行,力求把党员放到最合适的岗位:第一,无职党员申报选岗。第二,村党支部议岗定岗。第三,公示明岗。通过这样“定向投放”“量身定做”,村党支部精准安排岗位,保证流动党员人尽其才、才尽所用。做到每个党员身上有任务、肩上有担子、心中有责任,为两委班子分忧,为广大群众解难。

(三)两委引领编组包组,解决无职党员无“骨”问题

村党支部是引导无职党员履行岗位职责、发挥作用的核心,是无职党员的“主心骨”,也是无职党员履行职责的“筋骨”。前宋村建立了“组长负责制”和“两委分包制”两项制度。组长负责制,每组选出一名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甘于奉献的党员任组长,具体负责本组计划制定、活动开展、与分包干部的联络沟通等工作。两委分包制,村“两委”干部每人对口联系分包一个或多个组,负责定期召开所包各组成员会议,听取党员履岗情况汇报,帮助研究解决遇到的问题,做好与村“两委”班子的衔接沟通。无职党员有了主心骨和筋骨,目标更加明确,工作更有方向。

(四)建立机制评岗管岗,解决无职党员无“力”问题

采取定期汇报、定期评议、定期奖惩等制度对无职党员实行动态管理,推进设岗定责的规范化、持久化。对履职能力差的,由村“两委”干部和优秀党员进行帮带,帮助其提升能力素质,尽快适应岗位职责;对不适应岗位的党员及时调整到合适岗位。通过定期评岗、动态管理,实现了目标有落实、工作有考评、服务有评议,激发了无职党员立足岗位、争先创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活力。

二、前宋村通过“一编三定”管理无职党员的价值分析

前宋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一编三定”,至今已30多年,始终保持旺盛活力和持久生命力。“一编三定”的探索实践,为我们破解农村无职党员发挥作用难题找到了突破口和着力点,蕴含着丰富的价值意义。

(一)开辟了一条发挥农村无职党员作用、争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的实践路径

农村工作任务繁重,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和普通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都需要充分发挥。前宋村通过“一编三定”,使无职党员“想干事有机会、想出力有平台、想管事有名份”,解决了过去无职党员“不愿、不能、不會”发挥作用的问题,走出了一条无职党员保持先进性、争做合格党员的新路径,有效增强了党员自豪感、荣誉感和责任感。通过组织搭台、党员唱戏,“党员不办事就不合格”在前宋村已蔚然成风。

(二)掌握了一个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强化领导核心作用的有力抓手

基层党组织是核心,党员队伍是基层党组织“大堡垒”下的若干“支撑点”。设岗定责,把广大无职党员推向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一是发挥联络员的作用。村干部能够及时掌握村情民意。二是发挥宣传员的作用。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三是发挥监督员的作用。扩大群众对村务财务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有了这个好帮手,村两委就可以集中精力抓大事、谋发展、强服务。

(三)搭建了一座树立党的威信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桥梁

实行“一编三定”后,前宋村无职党员围绕如何履行岗位职责动脑筋、想办法,自觉从群众最急、最怨、最盼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帮民富、解民忧、排民难,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树立了党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群众有事找党员,党员在岗位职责内能解决的马上解决,解决不了的再找党支部;党支部有了任务找党员,由党员去做群众工作,这样就在党支部和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三、前宋村通过“一编三定”管理无职党员的机制分析

通过“一编三定”,前宋村激活党员小细胞,汇聚起了组织大能量。对于全面提升基层组织的组织力,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一)注重教育,解决党员思想素质和精神境界问题,是实行“一编三定”工作法的坚实基础

“一编三定”的参与者和践行者是党员,党员的素质高低、能力强弱,直接决定这项工作能否顺利持续开展。调研中,我们感到前宋村党员素质普遍较高,对上级有关决策部署、基层党建的有关要求都比较熟悉,党员的精神境界和面貌也很好。村党支部书记宋子贤介绍,多年来前宋村一直都很重视党员教育,针对性制定学习计划,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并实行了支部成员轮流上党课制度。村里还建立了包括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的微信群,并明确专人管理,定期发布学习内容。同时,建立党员“政治生日贺信谈话”制度,开展“共产党员之家”挂牌活动等。通过把党员教育抓在日常、严在经常,严肃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持续强化党员教育管理,有力提高了党员素质,为其履岗尽责奠定了基础。

(二)突出引领,强化村党支部和两委干部的核心作用,是实行“一编三定”工作法的有力保障

前宋村“一编三定”工作之所以能顺利实施,离不开村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也得益于村两委班子成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村党支部成员多年来团结协作,凝成了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村党支部书记宋子贤还是许昌市评选的“燕振昌式”好书记之一。村支部坚强有力,为“一编三定”工作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两委分包制”为无职党员发挥作用提供了坚强后盾。村庄规划组组长宋江涛介绍,村两委班子成员非常支持他们的工作,包组干部在交任务的同时也经常教方法,并鼓励他们不怕事、敢干事、干成事,为他们撑腰鼓劲。无职党员工作遇到困难和问题,他们都能及时帮助解决,遇重大问题提交村两委会研究。村党支部和两委成员的示范带动,为无职党员发挥作用树立了标杆,激发了无职党员“想作为”“争作为”“有作为”的积极性。

(三)围绕发展,密切关注村民所盼回应群众诉求,是实行“一编三定”工作法的根本要义

发展需要、群众期盼,是前宋村实行“一编三定”、发挥农村无职党员作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座谈中了解到,前宋村设立的每个无职党员岗位,都不是“拍脑袋”决定的,而是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充分考虑群众诉求设立的。1981年参观完大邱庄后,回来准备搞村庄规划,改善村容村貌,就成立了村庄规划组;1985年開发沙场,有了集体经济,为了把钱管好,就成立了财务监督组;1988年社会治安不好,偷盗、打架现象突出,就成立了安全稳定组;1990年后,要大力发展经济,就成立了经济发展组;外出打工的多了,就成立关爱老人儿童组、信息开发组等。几十年来,前宋村的无职党员岗位越来越多,但把发展需要、群众期盼作为出发点设立岗位的原则一直没变,群众的拥护支持一直没变。

(四)激活动力,建立健全履岗尽责的动态管理机制,是实行“一编三定”工作法的关键举措

有效的激励约束是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前宋村“一编三定”能得以长期坚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建立了“定期评岗、动态管理”工作机制,通过定期汇报、定期评议、定期奖惩、定期调整,保持了无职党员队伍生机和活力,激发和调动了履职尽责积极性。村里对无职党员的奖补尽管很少,但大家的积极性依然很高,根本原因一是大家发挥作用的出发点就是讲奉献、不是来索取的。二是党员更看重的是政治荣誉,排名在前受到表彰,排名落后要表态发言,有时还调整岗位,并且张榜公布,激励正能量,鞭笞负能量。正因为建立了一套让无职党员自我加压、自我提高的良好机制,使他们学有榜样、干有目标、比有对手,才有效激发了无职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促使他们尽职履责、奋发有为、争当先进。

“一编三定”为农村无职党员建立起了一个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有效机制,党员在岗有责、在岗爱岗、在岗谋事、在岗敬业,增强了村党支部战斗堡垒,密切了党群关系,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猜你喜欢
基层党建
水利建设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浅谈
信息化时代基层党建如何“牵手”互联网
企业文化与基层党建工作的关系及其融合策略分析
全面深化公安改革下新疆公安机关基层党建创新研究
简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严”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