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绍继 谢文初
寒冬凛冽,眼见好多城市的白雪已纷飞,北京的雪却迟迟未下。小伙伴们,今年冬天你们那边下雪了吗?记得小时候,冬天里最喜欢的便是和小伙伴们堆雪人、打雪仗,欢乐无比的场景时常浮现在脑海里,现在长大了,随着所在城市下雪的次数越来越少,这样欢乐的时刻便也少了。
那么接下来,就让两位老师带领我们走进课本里的冰雪世界,遍赏雪的旖旎风光吧!
雪
文/鲁迅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
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节选)
名师对对碰:作者以生花妙笔,描绘江南和朔方迥然不同的雪景,表现出对明媚春天的无限向往,对美好事物的缅怀,以及对冷酷现实奋勇抗争的精神。这里节选的两段,即是对江南和朔方雪景的生动描写。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像处子的皮肤太薄太嫩,虽然降雪,可雪下杂草依旧绿着,宝珠山茶血红,单瓣梅花白中隐青,只等太阳一露面,这点薄雪就消逝得无影无踪,春天立马到来,草木顿时萌发;朔方的雪则如粉、如沙,漫天飞舞,旋转升腾,仿佛北方坚强的男子汉,给人以强大的力量。两相对比,作者的喜怒爱憎不言自明。
湖心亭看雪
【明】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节选)
名师对对碰:选段中首段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绝妙的湖山夜雪图。湖上雪光水汽弥漫,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一片,浑然难辨。长长的大堤、湖心亭都只看得出一点痕迹,小舟如草芥一般,舟中人小若豆子,粒粒可数,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这是简约的画,梦幻般的诗,作者锤炼词语的功夫,不得不使我们惊叹。次段记述雪夜奇遇及其感受,在这寒冷的雪夜,二客邀我同饮,大有幸逢知己的感慨。全文结构紧凑,语言简约,一气呵成,令人称绝。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明】施耐庵
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后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节选)
名师对对碰:选文中直接描写雪景的笔墨似乎不多,但又似乎处处都在写雪:写草屋四下里崩坏了,是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之大;写林冲向了一回火仍觉得身上寒冷,是通过人物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之大。作者不管是在描写环境时,还是在描写人物动作、人物感觉时,都不忘“风雪”二字。“碎琼乱玉”是以比喻手法写雪,林冲在雪地里迤逦而行,“迤逦”是缓慢行走之状,形象地写出了落雪之厚,雪势之大;而“那雪正下得紧”这句更是被《水浒》评点专家金圣叹所推崇,他认为“一个紧字,境界全出”。一个“紧”字写出了雪降落的力度、速度、密度,不仅突出了风大雪猛的环境特点,而且暗示出林冲的处境越来越危险。文中的风雪,不仅展示了人物活动的特定环境,渲染了气氛,而且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促成了人物性格的变化。文中的风雪描写体现了我国古代小说中景物描写的艺术特色:寥寥数笔,仿佛是信手点染,却意境深远。
祝福
文/鲁迅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厭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节选)
名师对对碰:选段中的雪景描写有两处,一是“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一是“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它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来描写的:视觉突出积雪之厚,听觉强调雪落之声。作者用反衬的手法,以有声衬托无声,表现冷寂凄凉的气氛,既烘托出祥林嫂死得凄惨悲凉,也衬托了“我”听到祥林嫂死后心境的孤寂沉重,以及无可奈何和无法言说的愤懑。文中的雪景,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自然背景,又营造了一种冷色调的悲凉气氛,使祥林嫂这个勤劳、善良、质朴、坚强的“小人物”的毁灭更显悲剧效果,更能衬托出祥林嫂的无辜与不幸,更显示出社会的冷酷无情。
看完课本里的这些雪景描写,你们眼前是否也呈现出了一幅冬日雪景图?约上小伙伴们一起来看吧!
下期主题阅读你们想看到什么主题呢?欢迎小伙伴们发邮件告诉小编哦(8493064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