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 刘迪 李盼道
[提要] 贫困地区脱贫已成为小康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贫困人口分布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历史性的特点,且以农村人口居多。精准脱贫路径设计已成为现有贫困地区人口实现全部脱贫的根本,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地调查,了解贫困地区所面临的生活困境,探求导致其贫困的根源,提出脱贫路径,以实现脱贫目标。
关键词:贫困地区;多元化;精准脱贫;路径设计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收錄日期:2018年12月11日
我国扶贫政策的颁布实施加快了贫困地区的脱贫进程,实现了农村贫困人口数量的大幅度减少,交通、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农村居民人均收入逐步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逐步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脱贫路径。当前,为实现国际扶贫开发的两大目标,即终结极度贫困和促进共享繁荣,对贫困地区精准脱贫的多元化路径进行设计成为当前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家对扶贫工作的重视、扶贫政策的颁布落实以及对贫困问题的深入研究,我国的扶贫工作顺利推进,但由于贫困地区复杂特殊的地理、人文、经济环境及体制机制不健全等因素限制,使得精准扶贫脱贫工作面临诸多瓶颈。
(一)国内扶贫脱贫施策效果。随着我国扶贫政策的颁布和实施,我国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逐步下降。我国贫困状况已从普遍贫困转变为区域贫困进而到基本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扶贫政策的制定根据扶贫进程的动态变化和减贫形势不断进行调整。从1978年开始,我国陆续制定相关政策改善贫困状况,扶贫政策成效显著。1978~2010年间,扶贫标准1,274元以下的我国的贫困人口数量为2,688万人。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成为中央指定的新年度的国家扶贫标准,新标准下,精准扶贫成为工作重心,到2014年底,基于2,300元扶贫的标准,贫困人口减至7,071万人。
贫困人口的不断减少加之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效地降低了我国居民食品支出所占个人消费的比重。2008年我国城镇总体已达小康标准,而农村地区恩格尔系数距离达到小康水平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到2011年,我国农村地区已基本达到小康水平,将面临着新时期做好巩固扶贫成效、加快经济发展、摆脱贫困的新一轮扶贫任务。从2011年起,我国城镇和农村的恩格尔系数逐渐趋于相等。
(二)贫困地区扶贫脱贫存在的问题
1、贫困地区地理环境恶劣,发展空间狭小。持续贫困地区大部分分布在生存环境极度恶劣的区域,这些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中西部,其中深山区等区域泥石流、洪涝灾害严重;荒漠区旱灾、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频发。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六盘山区、四川省藏区、西藏自治区、新疆南疆三地州等14个区域是中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其中,我国中部贫困聚集区最多,这些地区大多暴雨洪水灾害频繁,种种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得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面临巨大的挑战,增加了扶贫成本,延缓了扶贫工作向前推进的步伐。与此同时,基础设施的缺乏与落后使得本地区人口外流愈加严重,脱贫致富所必需的劳动力资源短缺,外来促发展人员吸引力不足,发展能力低下。绿色开发和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兼顾利益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使贫困地区脆弱生态环境下的扶贫发展空间变得异常狭小,可开发利用资源匮乏,产业短板突出,在开发利用当地资源建设的同时,对当地的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给环境保护带来压力。
2、贫困人口教育基础薄弱,扶贫施策效果不佳。贫困地区教育基础设施落后,教育资源数量及质量远不及城镇地区,儿童辍学现象时有发生。长期的贫困生活消磨了他们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意志,他们已逐渐将满足自身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作为生活重心,与其所处的环境达成一种相互契合的状态。产业结构以从事农业为主流方向,生产方式落后,科技化作业无操作基础,生产链短小,经营效益受到限制,“现代性伦理”很大程度上得不到呈现。另外,现代致富伦理存在贫困地区独有文化与目前追求盈利的商业化模式不相吻合的弊端,大势所趋的扶贫思路中无与贫困地区相通的文化内涵,令基于现代性视角的简单说教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贫困人口不能从思想层面彻底转变内心观念,形成单纯以获取物质为主的悖论。贫困地区人民过度依赖政府,主动脱贫积极性不高,政府长期的扶持政策致使贫困人口产生长期惰性思维,怕苦怕累消极思想根深蒂固,摘帽难现象显著,贫困人口风险承受能力不足,新政策新措施难以实施。一些地区主抓扶贫的人员急于求成,注重短期效益,缺乏长远发展的眼光,发展能力长效机制不健全,扶贫资金滥用浪费现象严重,对于扶贫成效持悲观态度。自上而下垂直式的顶层设计、繁琐复杂的工作流程、扶贫政策的朝令夕改,使得扶贫干部疲于应对。贫困信息的识别困难,扶贫政策的宣传不足以及现阶段普遍性贫困的不复存在令社会力量体会不到贫困地区扶贫的迫切性,参与扶贫开发的意识不强,精准扶贫难度加大,扶贫政策实施的效果将会差强人意。
3、扶贫制度体系缺位,扶贫工作进展艰难。扶贫政策的有效落实建立在贫困县考核机制、退出机制、精准扶贫机制、内源扶贫机制、社会扶贫机制等多个机制协调完善运行的体系基础之上,随着扶贫工作的开展,诸多问题逐渐显现。贫困县考核机制方面,扶贫成效的考核标准不符合贫困地区自身的发展特点,片面盲目地追求与发达地区相同的脱贫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考核结果的进一步运用没有落到实处,贫困地区退出机制有待研究。脱贫激励政策的缺失和扶贫政策的优待又使得贫困地区争穷抢穷现象严重,一些已达到最低扶贫标准的地区迟迟不愿摘掉贫困帽子。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开发结合机制方面,大扶贫战略格局强调政府、市场、社区三方力量相向、协同推进扶贫工作,但是由于我国各行政区域和部门的内部自我管理以及体制制度上的欠缺,导致与其他机构的协作难以顺利有效开展。另外,在开展扶贫工作所建立的资金分配使用机制方面,扶贫资金的使用指向不明,监管体系存在漏洞,使得扶贫工作离理想扶贫成果距离甚远。
4、扶贫技术落后,扶贫信息精准识别、分析、管理困难。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过去所运用的扶贫技术已变为扶贫进程中的阻碍。一方面过去的技术不能对数据进行科学性的分析,而现阶段我国的扶贫工作的开展需要建立在足够精准的基础之上,因而远远不能达到要求。贫困人口识别数据的失真,扶贫工作对象的不明确、底数不清、基础不牢等导致部分真正贫困人员得不到脱贫帮扶,难以受惠于扶贫项目;另一方面我国贫困人口数量的变化不能及时在信息监管系统中体现,因此数据管理平台将不能对当前的贫困现状与扶贫进程相结合。政府间垂直型的行政结构,横向信息封闭性的结构性弊端突出,令部门间的沟通变得尤为困难,不能将获取的不断变化的扶贫信息和总结出的经验成果运用到接下来的扶贫工作中。
脱贫路径的设计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通过对诸多贫困地区致贫原因深入分析,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变得至关重要。
(一)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推动脱贫工作。一个国家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全国人民拥有良好生活质量的保证,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最基本的需求为生理需求,只有生理需求得到满足才会转变为更高级别的需求。根据西方经济学家从福利视角提出的大力改善基础设施从而激发贫困人口潜在发展能力的理论来讲,完善有关交通、医疗、卫生等设施建设是实现扶贫脱贫的首要基础。一个地区的交通发达程度影响着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想致富先修路是亙古不变的至理名言,发达的交通加深了城乡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城乡资源的融合,促进资金的流动,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提供必要资金的支持,以保证扶贫工作的顺利进展。同时,城乡资源的融合进一步优化了教育资源,推动贫困地区教育水平与质量向城镇看齐。教育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当地人民的文化素养,有助于扶贫工作中重难点措施的进一步理解与落实。
(二)推进科技深度融合,实现精准定位发展,推动脱贫工作。了解我国贫困人口具体的数量对早日完成扶贫脱贫任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贫困信息的收集、整合、分析和存储等工作要保证做到万无一失。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给人们带来更加方便快捷的生活,将“互联网+”与扶贫相联系,成为解决问题最有效的办法。伴随着政府电子政务水平的提高,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打破原有的互不相通格局,进行数据共享,拓宽了民众与政府沟通交流的渠道,实现了对农村贫困状况的数据信息和扶贫政策开展的效果的准确把握。大数据的应用将会助推贫困识别、分析等的精准化,根据贫困人口信息、所属区域、贫困类型、致贫原因等制定政策,为特殊贫困地区寻求特定的解决问题的措施。贫困信息的精准识别分析是反贫困工作开展的根基所在,信息的准确定位保证每一措施都行之有效,加快扶贫脱贫建设的进程,节约了资源。
(三)推进文化产业结合,实现产业规模化发展,推动脱贫工作。贫困地区多为偏远交通不便的山区,几乎处于一种与世隔绝的状态,自古至今传承的文化不易受到现代快节奏生活和速食文化的影响,不少居民仍保留着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精致手艺,这对于我国博大精深文化的宣传和传承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对此部分人群,应该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培训,强化他们的主体意识。西方学者从发展经济学视角提出提高本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从而满足本地区的消费需求,因此可以分批带动脱贫,优先发展手艺精湛的居民,给他们提供基础资金帮扶或小额信贷,利用现代电商途径为其独特手艺和产品推广宣传,打开销路,在不断改进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寻找适合从事该行业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慢慢将该地区独有的手艺发展为产业化的规模。与此同时,在打开销路的基础上逐步生成自有品牌,加大知名度,应用好品牌效应。可以通过外界形式的帮扶,如扶贫开发公司等平台,以入股的方式让贫困群众参与开发建设,以此获取股权收益,实现脱贫增收。
(四)推进第三方考核评估融合,实现信息动态化管理,推动脱贫工作。要实现精准扶贫预定的目标,必须建立完善的扶贫体系。扶贫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为国家贫困人口数量的减少助力,但是随着扶贫措施的采取,贫困人口所聚集的区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此时,针对扶贫成效的精准管理、贫困县的退出方式,建立完善全面的制度成为必然选择。贫困对象退出机制应包含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县退出的评定标准、审核程序和后续管理等规定,通过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让扶贫工作在全体社会成员的视野下开展,增加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监督并及时对扶贫成效进行考核评估,实现扶贫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加快扶贫脱贫进程。
脱贫攻坚是实现2020年我国社会达到小康水平并如期全面脱贫的主要任务。完成这一宏伟任务将会使全体社会成员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缩短与“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这一宏伟目标的距离。中国独特的贫困环境决定了中国农村地区的脱贫事业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为加快脱贫进程,要努力寻求扶贫脱贫的多元化路径,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运用互联网,合理利用资源,发展规模化的产业经济并进行有效评估,最终实现脱贫目标。
(指导老师:李盼道)
[1]余芳东.中国贫困人口大幅减少[J].四川省情,2015(6).
[2]陈永堂.切实加快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J].理论与当代,2014(4).
[3]罗伯特.14个集中连片贫困区[N].农民日报,2015.4.1.
[4]李小云.把深度性贫困的治理作为精准扶贫的重中之重[EB/OL].光明网专论,2017.4.25.
[5]何成东.人力资本与京津冀地区经济协调发展[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1).
[6]莫光辉.大数据在精准扶贫过程中的应用及实践创新[J].求实,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