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青年”的形成机理及引导策略

2019-03-05 20:17雨,
关键词:佛系群体学生

郑 雨, 吴 楠

(北京化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29)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1]。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当代青年尤其是高校青年学生,更应将个体发展融入到国家发展的伟大征程中,以饱满的热情和脚踏实地的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而奋斗。但是,2017年一股名为“佛系”的网络文化思潮使得“佛系青年”在高校青年学生群体中的规模逐步扩大。他们自我标榜与世无争、万事随缘,“可以、都行、没关系”成为口头禅。这种不走心的形象塑造引发了从专家学者到普通民众、从《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到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的全方位关注,或批判,或吐槽,或推崇,众说纷纭。

在“佛系青年”逐渐演化为众人关注的社会现象过程中,学术界也给予高度关注,学者们对其发展历程、产生原因及引导策略进行了多维度解读,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是着重分析其发展历程。以陈赛金、陈超俊为代表的学者指出,“佛系青年”一词源于日本,在2017年经过中国一些媒介的传播而迅速演变为一种社会热潮。

二是从现实表征入手,深入分析其形成机理,进行深层次的理论探寻。如,柳丽的《新时代佛系青年的形成、解读和引导策略》一文从心理、思想、情感以及行为四个维度分析其现实特征;蒋建国、李颖在《“佛系”亚文化的动向、样态与社会观照》一文中指出,社会压力、网络媒体以及个人心态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佛系心态”,进而产生了“佛系青年”群体。

三是从社会、学校、个体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应对之策。如,陶志欢在《“佛系”青年的生成机理与引导路径》一文中指出,应从自我意识的培养、价值观念的树立、理想信念的确立和责任意识的训练着手,教育、引导这一群体;卜建华等人在《“佛系青年”群像的社会心态诊断与支持》一文中指出,应围绕解决青年思想实际问题、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三个方面引导“佛系青年”走出“佛系人生”。

综上所述,前人的研究为笔者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借鉴。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高质量的人才,就需要各方主动作为,齐抓共管,激发高校青年学生的热情与创造活力,以此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

一、 “佛系青年”的“出世”

2017年底,“佛系”一词经过媒体的推波助澜而广为人知,越来越多的高校青年学生标榜自己是“佛系青年”。原本积极向上的高校青年学生披上“消极、颓废”的外衣,以“出世”的态度对待物质和精神,摆出一副对所有事情无动于衷的样子。一时间,“佛系青年”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整个“90后”青年群体的负面标签。社会大众的质疑与高校青年学生群体广泛推崇之间的强烈反差引发热烈争论。“《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8)》显示,在所有年龄段中,21~30岁的年轻人在‘当前获得体验’一项得分最高,在‘未来获得预期’一项同样位居前列。”[2]该报告表明,中国青年不甘平庸、锐意进取的积极心态成为社会对“90后”青年群体误读的有力回应。从实际情况来看,“佛系青年”的“出世”应辩证看待,不可一概而论。

(一) “佛系青年”的基本特征

“佛系青年”一词来源于2014年日本杂志《non-no》创造的“佛系男”概念,“佛系男”具有执着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秉持自己独特的世界观等特点[3],更为积极、乐观。而在中国流行的“佛系青年”思潮,代表一种“怎样都行、看淡一切”的“出世”活法,反映一种消极待世的人生态度。“佛系青年”的基本特征是似“佛”非“佛”,反映在现实行为中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无欲无求、顺其自然的“不作为”。这一群体主张凡事顺其自然,有无均可,安于现状,不过度追求物质生活,但其实这只是掩饰欲望的一种伪装,或者是堕落的一种借口。

二是不争不抢、现实行动的“慢作为”。这主要体现在部分高校青年学生对待学业和校园活动上的态度——不主动。这一群体认为努力是无价值的,不愿努力去改变现状,只要在现有基础上不出错就行,丢弃了高校青年学生应有的那种拼搏精神和竞争动力。

三是表里不一、面对压力的“退作为”。他们在预感到未来可能失败时,以“不是我得不到,而是我不想得到”“我得不到是因为我不在乎”等作为自己失败的体面借口,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和体面。这其实是逃避现实、推卸责任的一种表现。

(二) 如何看待“佛系青年”的“出世”

“佛系青年”的“出世”其实与佛教淡然处世的教义大不相同,其“无所谓,一切随缘”的人生态度承载的多是负面意义。因此,应在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指导下理性看待“佛系青年”的“出世”。

一方面,“佛系青年”的“出世”有其积极适应性的一面。从社会层面来说,“佛系青年”的存在有其现实根基和必然性。进入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群体将关注点转向对微观个体生活意义的探寻及对人生幸福的追问。同时,学校的应试教育与家庭、亲人的过度呵护等因素,导致其缺乏克服困难的应对能力。面对生活压力沉重却又难以改变这一境况,部分高校青年学生表现出重自我、轻外在的“佛系”人生态度。这是个体面对外在风险时采取的带有“内卷化效应”的自我保护行为。从个体层面来说,高校青年学生自诩“佛系青年”是为了舒缓现实压力而采取的一种软性反抗。对于刚迈入成年人群体的高校青年学生来说,他们在突破身份限制、阶层固化等方面面临比上几代人更多的困难,对未来迷惘、无所适从;但同时,金融、演艺界等领域一些人一夜成名的经历又给他们带来草根逆袭的希望。在理想与现实的痛苦拉扯中,他们通过自嘲为“佛系青年”来降低内心的期望,以达到纾解压力,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生活的考验与挑战的目的。

另一方面,不能忽视“佛系青年”“出世”的消极影响。从社会层面来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4]。我国发展历史已经证明,离开广大青年的不懈努力,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所取得的成就也就无从谈起。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不断满足的需要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也就是说,当“佛系青年”这种有无均可、与世无争、万事随缘的消极生活态度为社会大多数人所认同时,由此带来的消极的社会态度会阻碍社会的发展,严重时可能导致社会发展停滞。从个体层面来说,“佛系青年”无所谓的态度是面对自身理想世界和残酷现实世界对立时采取逃避与妥协态度的典型表现。当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群体归属到“佛系青年”这一群体之中,其无欲无求、散漫妥协的生活态度会使个体逐渐消弭向上的斗志,会阻碍个体发展。此外,“佛系”作为亚文化的一个分支,同样具有解构主流文化的负面作用。这会影响青年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树立,从而对个人乃至社会都产生消极影响。

二、 “佛系青年”缘起探析

“佛系青年”的存在样态、发展趋向等都是亟需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与美国、日本出现的“垮掉的一代”“蛰居族”等类似,我国“佛系青年”是在特定社会条件下内外因素共同交织、相互作用下的时代产物。透过“佛系青年”的现实表征,深入到这一群体的内心世界可以发现,这其实是青年在面对沉重现实压力以及对未来感到迷茫背景下而采用的一种应对手段,折射出社会转型期青年群体复杂的心理。

(一) 骨感社会现实下温和的反抗

马克思曾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认识为我们解读“佛系青年”提供新的切入视角。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猛,物质条件极大丰富,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人们渴望追求更好的物质、精神生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中,年轻一代对未来抱有更大的期待,希望通过施展个人才能实现个体价值,但他们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方面,他们面临房价过高、就业、赡养老人等多重现实压力却又无力改变;另一方面,“社会资本的代际传递性逐渐增强,阶层上升通道愈发狭窄”[6],消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不同价值观甚嚣尘上,多重负面内容的传播模糊了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在巨大的现实落差面前,高校青年学生的无助感与不安全感加重其焦灼情绪。心态积极的高校青年学生敢于正视社会压力,将其视为自我发展的必经之路;心态消极者则视之如洪水猛兽,感到前途渺茫。消极者中一部分人会怀疑主流意识形态理论的科学性,进而产生价值观的迷茫和动摇。他们认为,既然真理不存在,那不如选择放弃之前的奋力拼搏,得过且过,甚至有一部分人公然挑战道德和法律底线,做出害人害己的行为。“佛系”“丧文化”等一夜爆红正是因为击中了现代社会青年的痛点,进而引发青年广泛的情感共鸣。这是当代高校青年学生群体内心的无奈表达和残酷的现实写照。

(二) 逐利媒介推动下焦虑的映射

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曾提出“媒介即人的延伸”这一观点。他认为,媒介不仅延伸了人的感官体验,也会影响人对于外部事物的看法与认知。对于高校青年学生群体来说,他们对媒介的依赖程度较高,沉溺于“说网话、做网事、过网日”的生活状态,进而将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所阐释的媒介技术的转变对人的智力、意识、思想与信仰的影响推向更加令人深思的境地。高校青年学生群体虽然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但极易受到外界同化。这为媒介助力“佛系”的蔓延提供了条件。

一是各类媒体的推波助澜加重了高校青年学生群体的自我焦虑,他们以“佛系”之名寻求情感归属和身份认同,“佛系青年”这一现象由此在高校青年学生群体中迅速传播。自媒体时代,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成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平台,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及时性、交互性等特点使任何一种社会现象都能迅速为人所知晓。“佛系”在中国的传播和蔓延自然也离不开自媒体的积极参与。“佛系”一开始只是“新世相”这类商业性网络公众平台制造出的噱头,《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文章一出便在社交媒体及网站上迅速流传,获得上百万浏览量,“佛系青年”由此迅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为了提升点击率,其他媒体纷纷投入到渲染青年焦虑的助推大潮中,相继发表标题新颖的相关文章,带来了“1+1>2”的流量效果。《第一批90后已经秃头了》《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等文章通过点赞、转发等途径引发了不少青年的哀怨情绪,使得“佛系”这一文化样态逐步演变为“佛系青年”的亚文化浪潮。

二是媒体助力消费“佛系”符号获利的同时,也使得高校青年学生群体无意识地受到“佛系”文化的浸润,自我标榜为“佛系青年”,助推了“佛系热”现象。一些商家看到“佛系”这一文化样态流行之后,商业利益驱使他们在经营中将消费“佛系”流行符号作为营利工具,进而将“佛系”价值转嫁到物品中,如宣扬简约式大耳环、棉麻背包等为“佛系女孩”的必备物品等,以获得更多青年群体的关注,从而获取经济收益。恰如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所指出的那样:“人们从来不消费物的本身(使用价值)——人们总是把物(从广义的角度)当作能够突出你的符号,或用来让你加入视为理想的团体,或作为一个地位更高的团体的参照来摆脱本团体。”[7]青年群体被消费俘获而不自知。但是,当青年消费完这些“佛系”符号之后,又迅速感到心无所归、情无所寄。正如一位作家所说,“在‘佛性’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时代焦虑,遁入空门并无法消除这些焦虑,折射出每一代人对于这种匮乏不同的心理应对机制”[8]。为掩盖自己的成长焦虑,越来越多的高校青年学生群体借称自己是“佛系青年”。这种趋同行为助推“佛系热”的集体狂欢。

(三) 负面个体情绪下消极的防卫

人的思想意识是不断持续发展的。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的“生命周期理论”,危机存在于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个体只有在克服上一阶段的危机之后才能顺利地进入到下一个阶段,进而实现个人的成长。反之,个体就无法实现自我意识的成长。高校青年学生正处于自我角色与价值认知、社会认知的混乱状态,其心理与思维也处于剧烈变化和波动中,亟待克服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相冲突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多数人能够较好地化解这一阶段的心理认知失调问题,但也存在部分难以调适心理认知而导致行为偏差的例子。部分高校青年学生在经历连续性挫折和失败后,会产生自暴自弃和无能为力的想法,即塞林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提出的“习得性无助”,人的意义感、价值感逐渐丧失。这为“佛系”的心理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此时,具有一定表演性的“佛系”表达作为消极心态合理化的一个工具,迎合了青年群体在社会舞台上掩饰自我、传达情绪的需求,也自然而然成为他们在面临激烈社会竞争时自我泄压的一个挡箭牌。这会对高校青年学生群体的信仰产生严重影响。此外,个体盲目从众也使得“佛系青年”队伍愈加庞大。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的“佛系青年”并没有那么多,许多高校青年学生只是跟风,看到这个词流行才自称为“佛系青年”。这种趋同现象也是高校青年学生内心希望获得社会认同的另类表达。

三、 “佛系青年”的“入世”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依靠一代又一代有为青年的接力奋斗才能最终实现。因此,应立足社会现实与青年实际,从国家、社会、学校以及个体等多维层面发力,对“佛系青年”进行正向引导,使其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成为新时代积极“入世”的“有为青年”。

(一) 国家层面:软宣传与硬约束共同发力,筑牢发展外部保障

高校青年学生作为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其发展与国家的支持和帮助紧密相连。因此,引导青年正向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助力。

一方面,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上发力,指引青年成长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要求青少年“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9]。高校青年学生思想多元混杂,而自身固有的价值系统又无法对现实中所遇到的问题给予合理解释,思想的混乱容易导致行为的偏差。只有弘扬主旋律,用正确的价值观念武装学生,鼓励高校青年学生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新时代青年,才能激发高校青年学生的内生驱动力,进而为中国梦的实现努力奋斗。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榜样的激励作用。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了榜样的力量和作用。可以通过选树高校青年学生模范和典型,如2019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北大学生宋玺等,引导高校青年学生向榜样学习,充分弘扬榜样身上的主流价值观、道德观,帮助他们消除错误思想的影响,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另一方面,要从制度规范上发力,满足青年群体的发展诉求。对于高校青年学生来说,就业是他们热切关注的焦点。“佛系青年”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青年利益诉求未得到满足所致。因此,政府及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完善相关就业政策、加快就业信息网的建设等途径,解决他们在就业、婚恋、社会保障等方面面临的实际困难,将青年“焦虑”“无奈”等消极态度转化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激发青年追求理想、努力奋斗的进取心。此外,要与高校、企业等机构搭建常态合作平台,加大对高校青年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科学研究、社会调研的支持力度,为高校青年学生提供自由、宽松、积极的社会氛围,给予仍处在迷茫中的高校青年学生更多的政策支持。

(二) 社会层面:线上与线下协同治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环境的关系理论告诉我们,人在实践过程中可以不断改变环境,使之更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同时,环境反过来也可以影响人,对人的成长和发展产生影响。高校青年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养成极易受到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呈现出多样、易变的特征。社会弘扬什么、抑制什么,对高校青年学生群体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有较大影响。因此,引领高校青年学生群体健康成长,必须从源头上净化其所处的社会环境。这就需要社会各部门通过线上与线下协同治理,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以主流价值观涵育高校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是巩固和壮大主流媒体宣传这一重要阵地。主流媒体通过转换宣传方式和手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催人奋进、乐观向上的社会氛围,以有效扭转少数高校青年学生的“佛系心理”。另外,针对高校青年学生关注的贫富差距、房价飞涨等社会热点问题,要敢于积极发声,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加以应对,占据舆论主导权,逃避、推诿只会起到反作用。

二是牢牢把握网络空间舆论治理这个重点。当前,“佛系”文化借助网络媒体迅速传播,对高校青年学生群体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商业利益驱动下,网络运营商只顾眼球效益的做法使得青年更加容易沉溺于无穷无尽的消费与娱乐中,进而影响高校青年学生群体正面的话语建构和外在行为。鉴于此,有必要为高校青年学生构建引导价值观的良性话语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将网上舆论工作视为重要任务,创新、改进网上宣传,把握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政府应加大对微媒体平台的管理力度,规范微媒体的运作流程,通过有效设置对应性议题、创建价值分享与传递平台等途径,提升主流文化的影响力,降低“佛系”文化思潮对高校青年学生的消极影响,强化高校青年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感和获得感。

(三) 高校层面:教育与引导精准发力,引领青年健康成长

高校承担着铸魂育人的主要任务。对于正处于人生重要阶段的高校青年学生来说,高校应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主流价值观对高校青年学生的凝聚和引领作用,促进其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

一是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的重大法宝,也是支撑个人克服困难、顺利成长的重要精神力量。没有理想和目标的人容易偏离航向,过随波逐流的生活。因此,要激发高校青年学生的奋斗意识,首先就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在教育过程中,要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到具体的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当中,帮助其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正确看待理想和现实,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去弱化“佛系”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进一步提升青年学生的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

二是要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提高高校青年学生心理调适能力。从心理层面对高校青年学生实施干预引导,培育积极健康的心态是应对“佛系”文化负面影响的有效措施之一。目前,我国高校对青年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有很大提升,但课程体系不完善以及教师队伍力量弱等问题仍然影响其实效性。在实践中,各高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的建设,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如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更多的心理疏导等元素,教育引导高校青年学生树立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在有条件的基础上,可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现实诉求等,精心制定“一对一”的心理应对档案,努力做到对高校青年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都有相应的解决方案,藉此增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四) 个体层面:知行合一,提升个体应对能力

高校青年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是物质、精神、心理等各方面相协调的过程,这一过程既离不开国家、社会、高校等提供的支持,更需要个体有清醒的认知与不懈的奋斗。“佛系青年”的出现反映了高校青年学生价值观的迷失与行为的偏差,也突显了高校青年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要明白战胜挫折是实现梦想的必经之路。“强者,总是从挫折中不断奋起、永不气馁。”[1]当代青年学生生活在较为安逸的环境中,他们较少遭遇挫折;同时,在功利化教育之下,高校对学生的抗挫折训练不够重视,这使得他们容易在受挫时陷入极度自卑和怀疑的泥潭。在社会压力、家庭压力、朋辈压力等多重压力叠加的境况中,部分高校青年学生容易在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产生消极避世的“佛系”心态。事实证明,青年时期多经历挫折有助于走好一生的路。只有正视挫折,沉着应对遇到的艰难险阻,才能不断跨越实现梦想的障碍,从而实现最终目标。

其次,要明白不断学习是实现梦想的必要条件。在社会快节奏发展的背景下,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只有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拥有过硬的知识本领,提高创新能力,增强自身综合素质,才能为实现梦想打下坚实基础。

最后,以行促知,在实践中完善自我。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高校青年学生要积极参与学生社团、暑期社会实践、志愿者组织活动,从亲身实践中获得生活体悟并内化为价值观,不断坚定自身的价值观判断和选择,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素质。

猜你喜欢
佛系群体学生
Z世代:拒绝内卷,不再佛系
法系妈&佛系爸
别让“佛系”成为你不努力的借口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赶不走的学生
佛系
学生写话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