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甲午战争中有线电报的困境及其对策

2019-03-05 20:17孙洪军
关键词:盛宣怀清军电报

孙洪军

(江苏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3)

关于甲午战争前后的中国电报业,学者多从军务、政务、商务、外交、防汛、邮政等方面论述,成果颇多。就甲午战争中的有线电报而言,论者对电报局的作为以及李鸿章、盛宣怀诸人的功过等论述较为充分,而对于电报面临的窘境、中方积极的应对措施、历史的启迪等方面,或疏于关注、言语支离,或失于粗疏、浅尝辄止,总感意犹未尽,不够尽兴。正如罗志田先生所说:“视角的转换常可以,盘活许多原不为人所重视的史料。”[1]因此,笔者拟作点滴尝试,以收抛砖引玉之效。

洋务派创办电报事业之目的首先在于服务军事需要,《中国电报局章程》对此有明确规定:“中国兴造电线,固以传递军报为第一要务。”[2]洋务派首领李鸿章对电报重要性的阐释最具代表性:用兵之道贵在神速,既包括军队行动的快速,也包括军报传递的迅捷。战时传递军报,如果敌人使用电报而我方使用驿马,“彼等外国军信速于中国,利害已判若径庭”[3]1518。鉴于此,在甲午战争爆发前,清政府投入巨资,基本建立起覆盖全国重要地区的电报网络。在甲午战争中,电报起到了重要作用。如1894年9月17日,李鸿章在《奏报前敌军情折》中说:“自倭人构衅,征调频繁,军情紧急,瞬息百端。前敌各军及海防水陆各将领,相距远者至二千余里,但使电线可通,消息顷刻能达。凡有探报商请各事,俱由电线来往,较之文牍灵捷万分。”[3]2892有线电报虽然快速、便捷,但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甲午战争期间中国的电报通讯遭遇严重困难,陷于穷于应付的窘境。

一、 战时电报遭遇的困难

有线电报必须通过预先架设的电线传递信息,一旦电线中断,电报便失去传递信息的功能,因此有线电报通讯具有脆弱性的一面。由于外部因素、内部因素、自然因素的影响,有线电报在服务战事需要的过程中面临重重困难。

(一) 外部因素的影响

外部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日军、日特的破坏以及地方对我电报的利用两个方面。

1.日军和日特的蓄意破坏

朝鲜是中国的藩属国,清政府电报总局在朝鲜的电报管理机构朝鲜电报总局设在汉城,由中国至朝鲜的奉韩线、由汉城至釜山的京釜线及由汉城到仁川的京仁线均在此汇合,其通讯中心地位十分重要。1894年6月中旬,日军控制了汉城,电报总局及所属电线直接处于日军的监控与威胁之下,朝鲜总局总办李毓森忧心忡忡地说:“现尚义和,全赖电报灵捷……若一转瞬间稍露决裂,虽有管、葛之才,亦难保此一线,其时直如死地无异。”[4]46正是看到有线电报的这一弱点,日军、日特肆意破坏清军的电线,企图中断清军的通讯。

在朝鲜之战中,日人大肆破坏清军的电报通讯。1894年7月3日,电报总局委员洪熙抵达汉城。他发现,“倭兵高踞南山,营帐鳞次,所架钢炮,直对中国商署、电局两处”[4]20。中国电报局、电报线路受到日军的严密监视与严重威胁。日军心怀鬼胎,其驻扎汉城的部队均紧靠中国电杆扎营,蓄意进行“暗中破坏”[4]42。1894年7月23日,平汉电线被日特破坏,汉城消息不通。然而,清军叶志超部驻扎牙山,聂士成部驻扎成欢驿,皆以汉城电报局与后方联系,日人邪恶用心一目了然。 “电线不通,对清廷极为不利。”[5]两天后,日军攻击驻扎在牙山的清军,甲午战争正式爆发,叶部孤军作战,又与后方联系中断,最终溃败奔逃。

汉城失守,平壤成为清军的战略与通讯枢纽。1894年7月31日,日本陆军步兵中尉町口熊槌率领的特务队与骑兵少尉竹内英男率领的骑兵队商定:“趁清军大队到达平壤之前,先将平壤电报局破坏,以绝清军之通讯。”[6]94因清军预先控制了大同江上的渡船,日军因无法渡江而作罢。1894年9月14日,李鸿章向总理衙门转告叶志超电报,“韩奸太多,后路电线恐被割断”,“后路过长,虽安州、肃州各有防兵,中间空处,电杆设被日韩兵割断,信息将阻”[3]6077。1894年9月15日,日军总攻平壤,果然首先破坏了清军的电线。这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清军军心,造成军事指挥上的混乱,导致平壤战败。清军一夕狂奔数百里退回国内,战火延烧到辽东半岛。

在辽东半岛之战中,日人也大肆破坏清军的电报通讯。1894年10月24日,日本第一军渡过鸭绿江侵入中国境内,第二军在辽东半岛登陆,辽东半岛之战打响。在登陆中国之前,日军即预先计划破坏清军的电报通讯,“第一次上陆之后,务速破坏由金州至盖平之电线,以断绝敌之联络之目的”[7]110。日军疯狂进攻金州、大连湾,致使清军不能从容自营口、大连湾南下,以减轻普兰店日军压境之压力,日军“对此方面之危险最须顾虑,故必于上陆之初,派出一支队至普兰店,破坏电线,使于军之西进间掩护侧背”[7]107。

旅顺是北洋舰队的基地,是李鸿章用重金打造的坚固防御工事,号称“东亚第一坚垒”,其陆上通讯主要依靠电报。盛宣怀极为担忧旅顺与外界的联系,故于1894年10月27日提醒旅顺清军统帅龚照屿:“尤恐奸细断线。”[8]157不出所料,在金旅战役中,日军故伎重演,“斋藤少佐派一队骑兵去复州大道,割断敌军的通信电线”[9]107,导致清军丧失斗志,迅速溃败,旅顺、大连湾相继失守。1894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海城后立即切断营口至辽沈的电线[10]1549,造成清军战地通讯中断。1895年1月3日,摩天岭的文林禀报:“前据沈局与卑局工头修营线回称,福来屯、白旗堡、丁家桥、苏马可等处,共坏电杆十二根,内有二根已修好,复为倭所坏。”[11]338

在山东半岛之战中,日人对清军电报通讯的破坏同样存在。1895年1月20日,日本联合舰队主力护送第一批运兵船共19艘到达荣成湾,其预先派出的先遣舰队八重山、摩耶等四艘军舰已先期到达,日本海军大尉大泽喜七郎“下令切断清军的电线”[6]388。据日军记载,当时“岸边的二、三只舢板,一只是八重山舰派出的……外加决死队七人。决死队是为了割断敌人电线而誓死战斗的人,据说是八重山舰的士兵”[9]179。据日军供认,“我军在登陆以前,先派了电信技师登陆,并带了几名兵士到荣成县,割断了荣成通往芝罘和威海卫的电线,然后进入电信局,检查了各种文件”[9]185。

以上丰富的中日档案资料显示,在甲午战争的各个阶段,日军和日特肆意破坏清军的电报线路。这是影响清军电报通讯的最主要原因。

2.敌方对我电报的利用

中法战争时期,法军将领孤拔与法国驻华公使巴德诺利用清政府电报谋划攻击台湾,清政府电报局不仅不加阻止,还为其发送电报13通[12],其放纵行为令人难以置信。参与此事的谢家福强烈要求禁阻敌人的暗码电报,认为法军“打鸡笼调船装兵各电,我既一一代发,则实代彼效力”[13]504。甲午战争时期,清政府电报局同样存在这种为敌利用的可能性,故早在战前的1894年6月24日,谢家福建议盛宣怀停止收发日人电报[8]80。据记载,在甲午战争中,“日人狡诈,常乔装侦探,用密码发电,大碍军情”[12]。如何禁阻日人利用清政府电报,又不妨碍其他各国正常的甚至有益于清政府的电报,是清政府电报管制部门面临的一个棘手难题。

(二) 内部因素的影响

影响电报发挥应有效能的内部因素主要表现在电报局局员素质低下、技术人才奇缺、电报器材短缺和电报线路布局的局限性等方面。

1.电报局员的腐败怯弱

晚晴时期,政治腐败,官场黑暗,官员腐败无能,贪生怕死者大有人在。李毓森身为朝鲜局总办,面对日益紧张的局势,不是想着如何尽职尽责地保证电报系统高效运转,而是优先考虑自己的退路,欲把电报局交给朝鲜官方代为经理。他认为:“倭必决裂,先拿电局,森与诸生必无可逃,伏求宪恩止兵保全。”[11]6正因如此,1894年7月20日,盛宣怀嘱咐叶志超“兵事勿告仁、汉”[11]11,以避免仁川、汉城两地电报局官员临阵脱逃,贻误军机。尽管李毓森数次提议将电报局转交朝外署暂管,盛宣怀始终不予允准[5]。不能坚守岗位、履行职责是电报局局员渎职的一种表现。1894年7月31日,天津的佘昌宇致函盛宣怀:“奉省分局复称,义州听不应,是义局报房无人,非中途断线也。近日官线尚无断阻,各局工头早已添人帮忙。除电饬奉局查修外,应请饬知义局机勿离人,免误要报。”[4]1001894年9月2日,平壤的盛星怀致电盛宣怀,举报义州电报局官员的渎职行为:“义局张令居心尖巧,被逼逢迎,所来明码电报,均系驻义各营官私相问答,一等军报由此耽延。该令与学生大半吃烟,平电不能直达盛京,将来如有错误,行军处不任其咎。”[11]127大东沟之战后,中国失去了制海权,北洋水师退守旅顺、威海卫军港,保持威海电线畅通直接关系到北洋舰队的安全。但是,潍县电报局的刘炳勋老迈无能,对电报局疏于管理且旷职懈怠,导致潍县境内电报线路经常中断,李鸿章异常气愤,将贻误军机的刘炳勋“记大过,摘去顶戴,限日修好,如迟定照军法从事”[4]528。据《日清战争实记选译》记载,1895年1月15日,日军在荣成湾登陆前,破坏清军电线的电信技师首先割断了荣成通往威海和烟台的电报线,然后进入荣成电报局,然而局员早已逃散。日军检查了各种文件,在收到威海卫发来询问是否有日军登陆消息的问询电报后回复“没有一个日本人”,威海卫电报局不加分辨,信以为真。对于威海卫守军、电报局局员只把力量集中于一方而不顾及其他要害的愚蠢行为,日军“只能付之一笑”[9]185。

2.专业技术人员的紧缺

较之依靠驿马传递公文的传统通讯方式,有线电报是现代化通讯工具,需要掌握专门电讯技术的人员操作方能发挥其转瞬之间千里立达的效果。为此,洋务派的盛宣怀创办了天津电报学堂,培养了一批电报技术人才。但是,甲午战争爆发后,行营电报和了望报房剧增,该学堂培养的学生供不应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军报传递的效率。

1894年9月6日,天津电报学堂总办张云逵致函盛宣怀:“平壤各军尚须调派学生,理应遵办。惟敝堂额数仅有四十八名,数年教育,学始有成。自倭韩构衅及新疆各处调用,先后出堂,毋乃太夥。目下皆余新生,学需渐进,非特缓不济急,亦恐有误军政,且学问无真足信者,不敢冒举。阁下总司电局,各局报生唯命是听,似尚不难调遣。斟酌缓急,挹彼注兹,较为妥便。若仅取诸堂一隅,正所谓竭泽而渔矣。望与佘澂翁熟商,另为设法,庶免贻误。弟处一俟学生稍有成就,即当奉告也。”[4]195

时任北洋电报总局督办的佘昌宇致信盛宣怀诉说自己的苦衷,“敝局老手派出者派出,害病者害病”,人手短缺,只好用新手发报,结果,只有一百多字的电报,竟然“收至一点钟之久”[4]73。这肯定影响电报收发效率。至于各地的电报局(房),人手也十分紧缺。清军退守九连城时,由于报生被抽调到各营随营发报,致使“局中值班不敷”[11]92,如果有机要电报需要收发,必定贻误大事。摩天岭电报局、辽阳电报局情况亦是如此:“摩岭只一生。辽局三生,二受伤。”该二局亦请示速派报生增援,因为“军报甚多,生少万难支持”[11]253。而威海方面则出现“三幅机器一生接报”的情况,真是“殊来不易”[4]127。由于各地电报生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使“学堂业已调遣一空”[4]202,已经没有电报生可以派出。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由于电报技术人才短缺,军报收发受到影响,致使“电报迅速传递信息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14]25。当然,电报技术人员的缺乏与清军溃败、电报局员被日军俘获也有关系。1895年8月至9月,日本送还清军俘虏974名中即有“山东电报局一名,平壤电报局二名,朝鲜电报局一名”[4]463。

3.电报器材的相对缺乏

有线电报器材在当时的中国属于高科技产品,清政府洋务企业没有能力自己制造,因而完全依赖进口。由于财力有限,储备器材不多,和平时期尚能勉强应付。甲午之役变起仓促,电报总局未能提前储备足够的电报器材。当战争爆发时,已经购备不及。加之战场上清军迅速溃败,大量军备物资包括有线电报器材、电报工作人员被俘获,因而器材、人员更是不敷调度。如上所述,在战争初期,清军拟设平壤行营电报总局及各军营电报局,为此盛星怀向盛宣怀提出申请。1894年9月1日,盛宣怀致电盛星怀及洪熙予以坚决拒绝:“奉相谕,断难各营俱设电报,请拨学生卅名,机器线物如此之多,太不量力。洪令岂不知学堂光景,机器外国办来,亦必数月,缓不济急。已另电叶总统筹议。义局学生断不能调。”[11]125最终此事无果而终。 平壤战败后,清军溃退回国,在摩天岭构筑新的防线,设置行军电报“仍然是困难重重,报员和材料紧缺”[5]。

4.早期线路布局的缺陷

电报作为新兴的信息传递方式,其快捷性能是中国古代驿传无法比拟的,这引起“师夷长技以制夷”[15]207实践者——洋务派的极大兴趣,并毅然付诸实施。1880年至1894年,清廷基本上建成了联通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中、华东、华南各地区的电报网络和电报局。“此外,电报线还延及藩国朝鲜、越南以及邻国俄国等。”[5]甲午战前,清廷在朝鲜设立中国电报局朝鲜局总局,在朝鲜半岛由北向南依次设立义州电报局、平壤电报局、汉城电报局、仁川电报局,委派总办、委员分管总局和分局的电报业务。尽管如此,由于战争系统的复杂特性与战场态势的瞬息万变,规模初具的中国电报网络仍然无法满足战争需要,主要表现在设置随营电报局方面遇到的线路、电报生、机器的短缺上。

1894年7月上旬,各路清军纷纷入朝,平壤驻军马、卫、左、叶多路,便有设置行营电报总局统筹驻军电报之议。由于事起仓促,意见不一,盛宣怀认为此议之实施是“徒滋糜费”[11]111,又恐电报局学生“只知迎合统领,不受总局节制,收报接报必致争先恐后,彼此阻电”[11]114。况且,设置行营电报,“万不能不设干线,与各路联络接应”[11]120。最终,“因为财力、人力、物力等方面的不足,行营总局仍未能另立”[5]。

(三) 自然因素的影响

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对有线电报通讯的影响较大,有时会中断电报通讯,影响要电的传输。尤其在有线电报发展的早期阶段,这种情况更为明显。甲午战争中清军的有线电报通讯深受这些自然灾害的困扰。

1.大风吹倒电杆

1894年7月15日,汉城李毓森致盛宣怀电报告说:“初七八九日雨势甚大,沿路线杆有水淹根株朽烂者,一经大风摇动,势不能支。洪令亲自督饬工头巡兵等换易十余根。”[4]41

2.雨水冲断电线

1894年7月22日,日本驻朝鲜公使大鸟因牙山清军告示有侮辱日本之嫌疑,与唐绍仪辩驳,限令驻朝清军于24日前举行会议给予确实答复。李鸿章不敢专断,立即请示,“再已电,叶帅防备云。适因雨水线断,顷始接到。计本人即西历二十二拟电,复设词缓之,恐已无及”[3] 6014-6015。1895年4月30日,署理直隶总督王文韶奏报:“初四日竟日风狂雨暴,海水漫溢,冲溃宏存、武定等营。铁路不通,电线四路俱不通。赶紧整理,今早勉通。”[16]159

3.雷击损毁电机

1894年7月31日, 盛京电报局致电报总局盛宣怀等:“今午后四点,东边大雷雨,塞子入地。五点三十六分,收凤局寄裕帅官电。局又雷雨入地。至七点,线不通。测量约一百四十二里,即派两巡丁持灯冒雨连夜赶往查修。图禀。”[11]501894年8月31日,平壤电局致电报总局盛宣怀等:“雷雨连宵,山水大发,博川挡雷机被雷击坏。”[11]120

如果说日军与日特破坏是人祸,风雨雷电的损害则属天灾,其对有线电报通讯的危害令人无可奈何。

面对以上种种困难,清政府电报管理部门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尽力保证电报的安全性,以满足军队的通讯需要。

二、清政府的应对措施

战场态势发展迅速,军情需要及时上报,军令必须迅速传达,因而保持电报线路畅通、设备正常运转至关重要。为此,清政府电报总局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

(一) 应对外部挑战的措施

1.饬令保护电线

有线电报必须依靠电线传导信息,一旦电线中断,即无法传递军报。时任电报总局总办的盛宣怀充分认识到保护线路、保持电线畅通的极端重要性,1894年7月21日他电告各省督抚提督:“现值倭事紧急,朝廷区画,疆帅征调,全资电报,以期迅速。各省线路若有阻滞,恐误大局,除饬局员多派工头巡修外,地方辽阔,难保无奸细破坏电杆,断我消息,乞速密饬沿线路各营、县,责成地方董保,各按地界认真保护,俾免疏虞。”[11]13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日军进攻驻扎在牙山的清军,中日在海上、陆上全面开战。山东半岛位于黄海之中,战略位置十分重要,面临遭受日军进攻的危险,盛宣怀电告山东各地报局,中日谈判已经失败,威海为北洋水师驻地,天津至威海线路不容稍阻,为未雨绸缪之计,“除电请东抚立札地方官保护外,即望各局添雇巡丁,日夜梭巡,不得片刻阻滞,赏罚严明,均勿自误”[11]29。

1894年8月初,清军进驻平壤,为保证信息畅通,清廷谕令盛宣怀、佘昌宇“责成各局员严饬工巡,不分昼夜,实力巡护”,并允许各局添加巡工,由此产生的费用由国家财政给予充分保证:“其添用经费不拘定例,准其作正项开支。”[8]118在电报局加大电线保护力度的同时,地方政府也行动起来。据1894年8月21日《申报》“慎防电线”一文报道,直隶总督李鸿章饬令盛宣怀函电沿海各省督抚,除加派勇丁时常巡逻外,“所有设立电杆之处,除派差协保防护外,仰附近居民人等一律小心防守,如电杆有损断之处即提究,绝不宽贷”[17]。清廷及李鸿章的一再告诫转化为电报总局的实际行动。1894年12月19日,上海电报局总办经元善致电苏州电报局委员谢家福,要他保证苏沪线路的安全,每两段添派优秀工匠一名,并多备材料,以便及时修复毁损之处,又禀商兼署两江总督张之洞,责成电线经过营汛日夜协同巡护[18]147。

2.完善报局运行规则

洋务派创办的中国电报事业首先是满足国防建设与军事斗争的需要,其次才是满足商务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中日进行生死决战的关键时刻,以盛宣怀为首的电报总局官员及时提高电报局科学管理的水平,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最大限度服务于军事斗争的需要。

其一,优先拍发军报。电报局在创办之初即规定,在和平时期,将电报按照轻重缓急划分为四个等级,即“军机处、总理衙门、各省督抚、出使各国大臣,如寄洋务、军务电报,于信纸上盖印验明转发,是谓头等官报”[19]337;“各省提镇司道,及防营局所炮台兵船、各路印委官员寄报,照三四等章程”[10]1349;一旦战事来临,“如各路统兵将帅及各局所、炮台、兵船、侦探、转运委员,均以洋务军务,列作头等官报,以免迟误”[10]1141。

平常时节,政府官报、中外商报皆可发送。随着中日关系日益紧张,1894年7月21日电报局规定:“只传中国官报及公务报,候关照再接商报。”[4]20战时,调拨军队、运送饷械、下达指令等电报飞驰,异常繁忙,为了保密起见,电报局优先发送军报;待军报发送完毕,其他电报方“可照常通报”[11]524。1894年7月27日战争爆发以后,电报局又作出新的规定:只要是商报,不论华文洋文密码,一概不收。此后进一步规定:明码商报有碍中国者一概停收。

其二,严格审核官报。为防止日谍利用电报传递情报,电报局规定:自7月27日起,“中国有印官报及驻洋各钦差官报密码照发”[11]33,“督办、总办有印公报,密码照发留底备查”,而“明码各电应听电局派员细看,如有关涉军务立即退还”[11]34;“至各国公使及总税务司、津税务司有益中国之密电,京总署、津督署特允发者,请由两署加印饬局代发”,“各国来报,亦须奉两署特饬准收,仍送两署转交。此外密电概不准收”[11]34。

其三,实行密码发报。使用密码收发电报,可以增加电报的保密性,有利于严守军事秘密。为此,前线对密电码本的需求量增大。 1894年7月,盛宣怀致函叶志超,因知道叶军无密码本,特地抄录一份寄去,“以后如有敝处往来密电,请照此本查译。中堂处以及东行各军皆用此密本,务望秘之为要”[8]83。1894年10月9日,李鸿章因各路将领索要《电报新法》密码本,请总署再寄10本。10月12日,总署如数寄出[10]1534。军事行动对电码本的更新提出了要求,为满足保密需要,经元善曾组织上海电报局骨干编写新的电报密码本《义字密本》,为“伫盼德音,即将密码电本寄呈”[18]144。可惜的是,这种新的密码本并未大量推广使用。

(二) 弥补内部缺陷的举措

甲午战争时期,盛宣怀身兼津海关道、电报总局总办、轮船招商局督办、总理后路转运事宜等职,作为李鸿章最得力的助手,协助办理“外交、军事、运输、电信等工作”[20]230。他利用自己的多种身份,采取有效措施,弥补了有线电报存在的种种缺陷。

1.强化责任意识

盛宣怀一再告诫电报局工作人员,两国交兵,军报繁多,电报关涉战场胜败,责任尤其重大,报局工作人员务必遵照电报局章程规则行事,“如有违误,定惟局员、领班是问”[11]34。1894年7月25日战争爆发,为震慑贪生怕死、意欲逃跑的中国电报局平壤局委员王锡祉,盛宣怀向平壤电报局传达李鸿章的命令:“王锡祉如敢违令退走,即谕统领军法从事。”[11]27郑观应亦向盛宣怀提议,严禁电报局员与日人往来,严禁为日人发电报及向日人泄露电报内容,委派专人严密核查,如局内人员违反以上规定,“即照军法从事,不可稍为徇纵”[21]811。

2.调配工程技术人员

各电报局包括朝鲜境内的电报局是中国电报总局的分支机构,为最大限度服务于战争,总局在人才、器材等方面统筹兼顾,合理调配,发挥了积极作用。战争初期,“朝鲜牙山驻军叶志超部急缺报员,盛宣怀即刻派送学生”[5]。平壤电报局危急时,盛宣怀立即“添派洪令到平”[11]22,与王锡祉会商办理,以增强平壤局的领导力量。因朝鲜战场急需电报生,而电报学堂学生学业未精,且千里之遥,缓不济急,1894年9月19日,天津的佘昌宇致函盛宣怀,提出补救措施:“查仁川、汉城、平壤各局学生均退至义州,既已无所事,可否移缓就急,就近饬拨两名,速至东边局听用,薪水由东边局请东边道示发拨。”[4]215

特殊时期,需要实行特殊的薪俸政策,以激励电报技术人才服务军需、共赴国难。1894年7月19日,朝鲜电报局总办李毓森禀告盛宣怀等,从烟台调赴朝鲜的王、陈两位电报生“已定薪廿一两”,而原定薪俸十六两的韩、王两生“已照津学堂派出四名,定薪廿两”,以“作为冒险者劝”[11]6。总体而言,有线电报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不利的局势下,电报局以国家利益为重,做了大量有益事宜”[5]。

3.启用传统通讯方式

其一,调用轮船递送军报。当陆线截断、信息不通时,盛宣怀利用职务便利调派船舶递送紧急军报。1894年7月23日汉城报局电线中断,清政府雇用英国轮船“北河”号从牙山、仁川传递电报给烟台税务司并转交烟台电报局。国内发往朝鲜的军事要电亦由烟台电报局接收,“包封送交税务司转交‘北河’带赴牙、仁”[4]526。1895年1月5日辽东半岛战事正酣,金州电线中断,清政府调用北洋舰队的鱼雷艇传递烟台至金州的军报。1月8日,李鸿章致总理衙门电报告知,旅顺驻军派鱼雷艇递送专电,报告守将徐邦道部送出的战况通报:“金州昨晚八点已失。湾、台俱困,南关岭营盘已失。”[3]6154

其二,使用传统方式递送军报。我国古代创立了驿站制度,用驿马传递军政公文。晚清时期,电报作为新的通讯方式逐渐取代了驿马传递公文的功能,驿站的驿传功能逐渐降低。但是,有线电报依赖于电线的持续畅通、机器的正常运行、职员的正确操作方能有效,而任何一方面出现错误即致前功尽弃,具有一定弊端。相对而言,传统的驿传更可靠、更灵活。正因如此,使用驿马、军马传递情报,是对战时情报传递的很好补充。战争爆发前,叶志超部奉调入朝。1894年6月16日汉城电报局电线中断,汉城与后方平壤的通信联系只能依靠军马传递。1894年7月15日平壤报局电线中断,王锡祉使用快马传递军报。在辽东半岛战役中,辽沈线必经之地海城失守,电线被日军割断,1894年10月15日李鸿章报告说:“辽阳大高岭各军信息亦阻,殊为焦虑。现拟令锦局专马送军报至沈,路远遽达。”[22]251894年12月18日,李鸿章指令将电报局挪移到锦州,在石山设站点,“请专马密饬聂、吕等军回顾,与毅军夹攻海股,且可。截走沈之路。电成,务速与吴提督商设马拨,递报至沈、辽”[3]6202。1895年4月30日,钦差大臣刘坤一与署理直隶总督王文韶在唐山召开会议,此时停战议和,而京津电线中断,信息不通。他们上谕指示:“现在和战之计,立候决断。著刘坤一、王文韶即将所发电奏照录,由六百里驰递来京。并著王文韶饬令天津电局接到许景澄电信,如电线尚未修通,即将原码由六百里递至总理衙门为要。”[16]161

1894年7月25日,日军攻击驻扎在牙山的清军。7月30日,因牙山不通电报,盛宣怀指令平壤电报局的王锡祉用重金雇用做事踏实的3名朝鲜人,分别从旱路与水路送往牙山,如大营转移,亦要前往送达[12]。“倘能取得回信送平,或送安局,许给重赏银两若干。此电纸或藏匣底,或缝衣里,须缜密。”[8]97

4.设置随军电报以应急需

甲午战争时期,清政府已经尝试在前线驻军中设置行营电线以通军报。如战前1894年6月5日,叶志超部入朝镇压东学党起义时即创设行营电报,派汉城电报局的厉汝登携带机器随军驻扎成欢驿。部队前出牙山,牙山电报用快马送至公州,公州有电线直通汉城。甲午战争爆发后,设置随军电报的提议再次被提出,后因电报器材、技术人员短缺等原因未能实施。在辽东半岛之战中,大军驻守摩天岭,报局创设行军电线,总局委派技术骨干朱伯增为总办,一方面从营口赶运电报器材;另一方面截留从九连城、凤凰城逃出的报务员,急速设线成立报局,该报局的设立“在清军后期作战中起到了积极作用”[5]。

5.采取紧急应对措施

其一,在朝鲜添新局、架新线。在修复断线、使用传统通讯方式加以弥补的同时,架设新线、设置新局以应急需也是一种有效的补救方式。 当汉城电报局电线被日人切断时,清政府执行替代方案,增设开城电报局“以防意外之变”[4]20。汉城陷落、电线中断后,开城电局就成为前后方的中转站。不久,日军进占开城,南线电报局只有平壤局可通信息。平壤局委员王锡祉向盛宣怀建议在安州设一分局,以备不时之需。盛宣怀即派电报学堂二学生到安州先行设局。

其二,在辽鲁战地设局架线。1894年7月25日,甲午战争正式爆发的当日,盛宣怀电示奉天东边兵备道宜麟:“拟将电线接至东沟,以便转运。”[11]26于是,电报局调集机器、电线、学生搭乘轮船赶赴东沟,拟设大东沟报房。此后,因日本军舰在附近游弋,为规避风险,电局转赴营口,后至义州。1894年9月12日,盛宣怀仍令义州报局将大东沟电线接通,并设置报局。因平壤战役爆发,义州报局吃紧,“东沟线赶设不及”[11]65。烟台至济宁的电报原为单线,为提高效率以应军需,烟台电报局委员谢庭芝建议“将至济宁之电机上线与刘公岛机上线接连”[11]36,将刘公岛—烟台—济宁的间接传输模式改变为刘公岛—济宁的直达模式,免去了由烟台报局转达的麻烦,减轻了烟台报局的负担。1894年9月,因东沟报局未能及时设立,遵照电报局督办佘昌宇的倡议,设立九连城报房。平壤战败,清军溃退义州,而九连城是义州的后方基地,地位上升,故报房升格为报局,以满足军事通讯需要。义州失守,清军败走九连城、凤凰城,辽阳成为其后方转运要地,设立报局势在必行,“从八月二十六日至九月十六日,辽阳报局得以设成”[5]。

清军败退撤回中国后,盛宣怀指令在“榆关、锦州、辽阳、边门分设四局”[11]170。在整个辽东半岛战役中,清政府先后设立了九连城、凤凰城、摩天岭、新民等电报局(房),基本上做到了战线在哪里,电报线就架到哪里;前线统领进退到何方,电报分局就转到何方[14]。

其三,设置了望报局。了望报局是清政府在具有重要军事意义的地点设置的简陋报局或报房,是了望敌情、及时通报讯息的通讯机构。在甲午战争中设置的主要了望报房有对面沙江防了望报局、成山海防了望报局和渤海中的老铁山了望报房、猴鸡岛了望报房、长山岛了望报房等。 根据盛宣怀的提议,在长江口狼山对面沙设置了江防了望报局,以防日舰窜入长江骚扰:“吴淞至江阴防营,现经添设电线,遇有警信,立时灵通,可以先事戒备。”[23]143-144成山头位于山东半岛的最东端,濒临黄海,视野开阔,是战略要地,经盛宣怀提议,设置了成山头了望报局。1894年8月3日,潍县电报局致电盛宣怀通报成山电线架设工程进展情况:“开工以来,雷雨时行,山道石坚,施钻不易。早已重加赏号,换班轮流昼夜催赶。今日工过荣成,明日准抵成山。”[11]56该了望报局严密监测黄海上日舰的行踪,在战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 抗击自然灾害的措施

这一措施主要是及时修复断线。一旦电线中断,电报就会受阻,即需及时修复。1894年6月20日,济南至周村段线路中断,经检查发现系损毁电杆所致,故很快得以修复。8月20日,义州报局“电线忽阻,测量在四十里,即派学生前往”[11]108修复。10月24日,凤凰城至九连城电线中断,凤凰城报局迅即委派“多人赶修”[23]412。营口至辽沈线被日军截断后,北洋电报局多次责令营口、奉天电报分局委员乔装打扮,设法抢修。因中日激烈交锋,电线屡接屡断,引起清廷震怒,1895年1月29日清廷颁布上谕:“著李鸿章转饬电局,赶紧派员前往接线,俾前敌军情得以迅达京师,切勿迟误。”李鸿章赶紧饬令佘昌宇派员前往抢修[10]1549。

三、 电报际遇的历史启迪

甲午战争加快了中国有线电报的发展步伐。战争期间,为了使军报不至梗阻,仅在国内架设干线即达2 700余里,“工巨费繁,为全国最。此外造成之线,不能里数,其所裨殆非浅鲜矣”[24]4467。军政电报的使用更加频繁,据统计,1893年谕旨类电报档有8条,综合类电报档有694条;1894年谕旨类电报档猛增至631条,综合类电报档亦增至1 991条。究其原因,是因为爆发了中日战争,“该年电报档90%以上的内容都围绕着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可见,电报在军事应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5]。在甲午战争中,电报在传递军情、下达指令、调配军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战时的实际需要,值得肯定。受当时社会条件的限制,有线电报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其成功与经验、不足和遗憾给后世以深刻启示。

(一) 动员人民保护通讯中心

日本帝国主义者为了称霸东亚、争雄世界,将战火燃烧到中国领土上,在中国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激起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慨,战地百姓群起自卫。1894年11月,日军攻陷旅顺、海城、析木城,辽阳震动。辽阳知州徐庆璋因清军官兵屡战屡败不可依恃,开始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委任徐珍为吉洞峪民团练总,举办民团,联络凤城、岫岩、海城等地民团七八万人协同作战,共同抵抗日军侵略,造成民团“皆唯璋令是听,大为可用”的有利局面[20]228。令人惋惜的是,“清军纪律太差,损害民团利益,双方发生摩擦,1895年2月民团被官府解散”[26]。

封建统治阶级为维护其阶级利益,对人民群众非常忌惮,极力压制人民的反侵略热情,不敢放手发动人民群众参加抗日战争,只依靠政府和军队进行反侵略战争,最终丧师失地,祸国殃民,其教训是深刻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正是认识到“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27],因而制定了党的群众路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并且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二) 掌握绝对的通讯管制权

盛宣怀认为在战时“查禁密码电报皆系自主之权”[28]10308,其他国家无权干涉。1894年7月27日,开战三天后,盛宣怀为防止日人请托他国发送密电,向总理衙门提出,按照国际惯例禁发一切密报。他指示各报局,无论华文、洋文、商报均不准收;各国公使与总税务司收发密电,必须将密码本送电报局查验,请示京师总署与天津督署允准,方可收发。此举立刻遭到洋人抗议,福州的各国商人认为不准发送密电会阻碍商务,“甚为不愿”[28]10298。迫于列强的压力,中方只好让步,要洋商将密电译成明电,将所用密码本送电报局核对后方准代发,于是其他洋商纷纷效仿。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战后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给予列强在中国领事裁判权和片面的最惠国待遇。这些特权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和治权,危害了国家安全,影响了国防与军事行动的正常进行。在甲午战争中,洋商为一己私利而与中国政府、军队抢夺有限的电报资源、危害我国国家安全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中国要想绝对掌握通讯管治权,要想绝对掌握自己的命运,就必须实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舍此一途,别无他法。

(三) 制定严格的工作纪律

1.严守规章制度

甲午战争期间,军情瞬息万变,军报频繁收发,需要电报局局员有强烈的责任心,严守工作纪律,坚守工作岗位,如此才能不误公事。但是,令人愤慨的是,个别局员玩忽职守,不值夜班,影响了要电的发送;有的报生临阵脱逃,放弃职守,致使重要军报不能收发;一些重要的了望报房形同虚设、敷衍了事,不能及时提供情报,“如长山了望报房让税务司派人了望,很长时间无电报”[5]。这些渎职、失职人员应该受到严厉的惩罚。

2.严守保密制度

电报局在保密方面亦有漏洞。中日战争期间,清军使用的仍是1888年由张德彝编写、总署修订的官方专用的《电信新法》密码本。1894年7月2日,日本破译了清朝驻日公使王凤藻与总理衙门的全部往返密电,掌握了清朝在朝鲜问题上的态度与应对措施。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清廷毫无觉察,从而在整个战争中,官方一直未编订新的密电本,以致在马关议和期间李鸿章与总署的22件往来密电也全被破译”[29]。日本因此掌握了李鸿章的谈判策略、计划以及清政府的态度和底线,牢牢掌握了中日谈判的主动权,“中国因电报技术管理问题付出惨痛代价”[12]。

当然,对于密码问题并非所有人都粗心大意。1894年10月6日御史易俊上书指出,日特在中国大肆活动,而总署与各省督抚提镇所用密码本各地电报局均有,一旦为日特获得将贻害无穷。他强烈建议,“请饬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另备电报密码,分寄各省应用,庶几机谋不至漏泄矣”[23]319。易俊的提醒没有引起清廷的高度重视,令人遗憾。经元善组织编写新的电报密码本《义字密本》,只是送给少数朋友使用,并未作为清军通用密码本,因而对战争全局来说影响甚微。

清政府在电报布局上的短板、管理能力的缺陷制约了这种先进通讯技术功能的发挥。从深层次看,中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之中,“守旧思想与势力对新兴技术发展的困遏与阻滞,它透视出的是那个时期的中国,传统与近代的矛盾与冲突”[12]。

(四) 培养充足的通讯技术人才

1.取人之长,与时俱进

清政府架设电线初期,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不得不高薪雇用洋匠,曲意笼络,以求获得技术支持。据统计,1861年至1895年,电报局共聘请洋人雇员32名[30],这种发展路径确属无奈之举,“是落后国家搞近代化的常规”[2]。技术上受制于人终非长久之计,为摆脱洋人的控制,尽快掌握先进技术,洋务派于1880年创设天津电报学堂,1882年开办上海电报学堂,均雇用丹麦人为教习,以培养本土电讯技师。本着“主权在我”的精神,清政府始终掌握洋人技师、教师的用人权,严格禁止他们干预电报局行政事务和地方公务。据统计,1861年至1895年,两电报学堂有名字的洋人教师共5名[30]。这些服务于电报局、电报学堂的洋员如弥伦斯、博来、博怡生、麦拉等,他们为清廷的电报业提供了某些技术援助,作出了一定贡献[5]。

2.大力发展学校教育

在甲午战争前,以电报学堂为中心的电报技术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形成。如前所述,以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天津电报学堂为例,到甲午战争前夕,每届仅招生48人,经过数年培养成才,方可承担收发电报的职责。但由于战时电报技术人才需求剧增,结果仍是“缓不济急”[4]195。显而易见的是,这些电报局、电报学堂培养的技术人才数量是十分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战时对电报人才急剧增长的需求。

鉴于此,当局应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增加投资,多设学堂,扩大招生员额,培养、储备数量充足、质量上乘的各种实用技术人才。唯有如此,才能满足社会的日常需求,才能满足战时对技术人才的特殊需求。

(五) 构建系统完备的通讯网络

1.建立发达的通讯网络

中国电报事业起步较晚,限于当时的社会条件,短时间内难以形成严密的通讯体系和成熟的运作模式。如在线路设计方面,一些重要防区未能架线设局,给军事行动带来不便,“这使得清政府在其后的对外战争中对之的取用亦有众多显见的不足”[12]。电信产业是一个战略性产业,不仅服务于经济建设,还要满足国防建设、国家安全的实际需要。因此,执政者要未雨绸缪,提前规划,重点投资,建立覆盖全国的通讯网络,从都城到省城、府城、州县城市,逐级建立通讯中心,将战略要地、经济中心、交通要冲、通商口岸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地点连成密集网络,以实现信息的及时反馈。这样一旦有军情,即可上通下达,不至贻误军机。

2.建立权威的领导机构

甲午战争前,电报总局形成以盛宣怀、佘昌宇、谢家福、郑观应、经元善等人为核心的领导层以及以早期留美学生牛尚周、朱宝奎、周万鹏等为代表的技术人才队伍[5]。从理论上说,电报总局领导层应该高瞻远瞩,正确预测局势发展趋向,作出前瞻性规划,采取预防性措施,这样才能从容应对内外突发事件。甲午战前,中日局势日趋紧张,汉城电报局委员李毓森曾敏锐地指出:“倭人视电政为重,恐中、日失和,而日必损我中线。”[8]242结果不幸言中,此后日军破坏我国电线的事件不胜枚举。从全局来说,电报局领导层把脉不准,举措失当,警惕性不够,战前没有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让电报局“照常收发倭电”[11]1。战争爆发后方如梦方醒,“令各局停收倭报”[11]28。电报局领导层需要建立权威,使指令能够严格执行。这方面也有教训,如在建立平壤行营电报局一事上,盛宣怀与盛星怀、洪熙等意见不一,终未建成。

3.建立专门的军事通讯系统

甲午战争前,清朝电报架线设局多实行官督商办,有官报局、商报局之别,但“往往一线,官办商办,参互错综,大率以官办补商办之不足”[24]4466。因此,具体划分哪些是官办电线、哪些是商办电线实属不易。无论是官报局还是商报局,“在战争时期,它们的职能和作用是相通的,都以战争需要为首要任务,且盛宣怀统管商局和官局,使报局的战时作用得到有效发挥”[5]。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兴行业不断涌现,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就电报通讯而言,军用电报和民用电报的服务对象、技术要求、保密等级是不一样的,其重要性亦相差甚远。为有效服务于国防建设,建立军事通讯系统势在必行。在这方面,日军走在了清军的前边。1894年7月7日,日本为发动侵略战争成立大本营,其所属运输通信部下即设“野战高等电讯部”[6]26。在战争中,日本军队行踪所及亦其行军电线架设的终端所及,日本电报服务于军事行动的能力远超清军。这也是清军节节败退的原因之一。

吸取历史教训,设置军事报局,架设军事专线,形成满足国防建设、服务军事斗争需要的军事通讯系统,严守军事秘密,提高通讯效率,这是甲午战争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迪。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的通讯技术不断涌现,走军民融合的发展道路,撷取最新发展成果服务于军事通信,以不断增强军事通讯紧跟时代步伐的能力。

甲午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争夺东亚主导权、扩大生存空间而发动的一场疯狂侵略中国的不义战争。战争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中华民族面临更加严峻的生存危机。战争改变了日本的命运,勒索中国的巨额赔款大大增强了日本的综合实力,割让台湾极大地刺激了日本军阀开疆拓土的野心,促使日本走上军国主义侵略的疯狂之路。战争也改变了东亚的政治版图,甚至改变了东西方列强争夺世界霸权的格局。这场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锥心泣血的痛苦与耻辱,在愤怒指斥清政府的腐败与堕落、热情歌颂爱国官兵为民族生存浴血奋战、流血牺牲的同时,其深刻的历史教训值得汲取。就战争中的有线电报通讯而言,清军采取种种措施以保证电线的畅通,有线电报在服务于清军抵抗日本侵略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暴露出其因天时人事原因而导致的种种不足与缺憾。这些经验与教训给此后中国军事通讯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有益启迪。

猜你喜欢
盛宣怀清军电报
电报方程的正双周期解:存在性、唯一性、多重性和渐近性
毛泽东的绝密电报与湖南和平解放
走错了路,起步即是末路
走错了路,起步即是末路
乾隆年间清军的第三次出征准噶尔考辨
传“电报”
汉冶萍公司与日本债务关系之双向考察
论康熙末年清军入藏及阿拉善和硕特的作用
采用多种手段创造和捕捉战机的范例——学习《关于平津战役的电报》
一个“围魏救赵”的出色战例——太平军歼灭清军江南大营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