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蕾
(北方工业大学 文法学院, 北京 100144)
词语的时间概念普遍来源于对于空间概念的隐喻。吕叔湘先生说:“时间本无前后,前后是人类主观认知的结果。”[1]132“前”和“后”最初表示的是空间概念,被归为“方位词”一类。“前”指“在正面的”,跟“后”相对。人面对的方向称为“前方”,与之相反,人的背面则为“后方”。这是人类用他们的身体与环境接触后获得的一种直接体验。认知心理学家莱柯夫与约翰逊(Lakoff & Johnson)将它称之为“肉体基础”(physical basis)。[2]111人类从自身“肉体基础”的体验中获得了空间方位概念,然后又将这种空间方位概念映射到时间概念中去。当然,这种“映射”不是随意产生的,而是我们的身体和无序空间产生联系后的一种“概念隐喻”。莱柯夫与约翰逊认为:“这不仅仅是用一个概念来构建另一个概念,而代之以参照一个概念体系来组织另一个概念体系。”[2]212
隐喻是人类认知的重要且基本的方式之一。人类的空间隐喻就是以空间为始源域,将空间域的意象图式结构映射到非空间的、抽象域之上,使得我们可以通过空间概念来理解、思考和谈论非空间概念。比如,未来就在我们前方,过去被抛在身后。这一组隐喻赋予时间一个前/后的空间方位。[3]122事实上,在时间概念体系中用表示空间方位的词来表达时间的先后顺序的现象相当普遍,时间词中的大多数都与空间方位有关。空间位置在“前”就被隐喻为时间在“前”,而位置在“后”就被隐喻为时间在“后”。
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里,语言学界对于空间隐喻的研究非常活跃。不少学者就方位词“前”“后”的空间隐喻做了细致的研究。例如:张黎探讨了表时的“前”和“后”由于说话人时间参考点选择的不同而可能引起的歧义现象。[4]胡培安重点关注了“前”“后”构成的时间词语的基准问题及其研究价值。[5]韩晓明从认知角度来解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前”“后”运用的歧义现象。[6]龚波指出前后空间关系中的认知策略投射到时间过程中时会产生时间“前”“后”关系判定中的种种矛盾现象等等。[7]这些研究主要是从汉语思维的角度来分析“前”“后”的空间隐喻认知特点,本文试图从英语思维的角度出发,对表示时间的“前”“后”及其构成词语进行梳理,并由此进一步指出,汉英语言在表时的“前”“后”使用上是存在思维差异的。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8]指出,方位词“前”和“后”除在个别情况下用如名词外,一般同名词、动词或小句组成方位词组表示时间和处所。“前”和“后”单独使用时,可以表达空间概念,也可以表示时间概念,不需要其他副助词。例如:
(1)前有商场,后有医院。(表达空间概念)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达时间概念)
关于《八百词》中表时的“前”和“后”同其他名词、动词或小句组成方位词组表示时间的用法,有学者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分类:[4]
(1)时间词后:春节前/后 国庆前/后
(2)数量词/时间名词后:1957年前/后
(3)过程名词后:饭前/后 会前/后
(4)动词后:睡前/后 出发前/后
(5)谓词性结构,包括动宾短语、动补短语等之后:开枪前/后(动宾) 修好前/后(动补)
(6)小句后:小王来前/后 太阳升起前/后
“前”“后”属于单纯方位词,还可以加上“以”或“之”构成合成方位词,如“以前”“以后”“之前”“之后”等。“以前”“以后”是一个纯表时间的方位词,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和参照成分同时使用。如:
(7)开发房地产以前,这里曾是一片菜地。
(8)以前这里是一片菜地,现在可是高楼林立。
例(7)中,“以前”可以用“之前”替换,但例(8)中“以前”就不用“之前”替换。 这是因为“之前”“之后”虽然也主要表达时间概念,但常常要求参照成分同时出现,如:
(9) 上课之前先点名。
(10) 考试之后再分班。
例(9)中,“之前”的参照点是“上课”。例(10)中,“之后”的参照点是“考试”。通常情况下,参照点作为一个时间基准出现,但有时当上下文中隐含一个时间基准时,“之前”和“之后”也会独立出现。
所谓基准,《辞海》的解释是:
①某个自然量的基本标准。
②机械零件上的某一个点、线或面,以它作为基础来确定其他点、线或面的相对位置或尺寸。
这个解释指出了基准的两个基本元素,一个是测量的标准单位,另一个是测量的起始位置。将这两个元素和时间关联起来,就产生了时间基准。时间基准就是指确定一个时间词语所指的时间的量度或确定在时间流中的位置的基本标准。[5]110由“前”“后”组成的时间词语都有一个基准,理解这个基准是理解时间词语的关键。下面举例说明容易对留学生产生困惑的时间词语:
1.“前天(年)”“后天(年)”和“前一天(年)”和 “后一天(年)”
“前天”“后天”有一个共同的基准,就是说话时间所在的“今天”;“前年”“后年”的共同基准是“今年”。例如:
(11)前天张医生出门诊,这两天她休息,下次出门诊要到后天了。
从“前天”到“后天”的时间间隔是五天,即前天、昨天、今天、明天、后天;从“前年”到“后年”之间的时间间隔是五年,即前年、去年、今年、明年、后年;而“前一天”“后一天”的共同基准是某两天的中间点;“前一年”“后一年”的共同基准是某两年的中间点。这个基准是人为基准,和当前说话的时间无关。如:
(12)期末考试的前一天,他生病了。
“前一天”指的是前面提到的“期末考试”的前一天,而不是与当前的时间有关,因此句中的“前一天”不能替换为“昨天”。从“前一天”到“后一天”的时间间隔只有两天,从“前一年”到“后一年”的时间间隔只有两年。“后一天(年)”只能和“前一天(年)”对举使用,一般不能单独使用。
2.“前+T”和“T+前”
“T”代表表示时间长短的数量结构或数量名结构,是计量性质的词组。[9]142“前+T”表示“前两天”“前几个月”等这样的结构,“T+前”则是逆序结构,如“三天前”“一个星期前”等。
“T+前”只有当前基准,也就是说话人所指的当前时间为基准。
(13)六个月前,该基金的股票市值为600亿,如今缩水至300亿元人民币。
以当前时间为基准,“六个月前”指从现在往前数六个月的时间。如果现在是8月,“六个月前”指2月;如果现在是10月,“六个月前”指4月。所指时间根据当前时间变化而变化。
“前+T”往往和“后+T”共有一个基准。
(14)今年前六个月,国民生产总值同比上升1%。
“前六个月”和“后六个月”的分界点作为共有基准,把一年分成两段,所指时间不随当前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不能说“今年六个月前,国民生产总值同比上升1%”。
(15)2012年的前半年,他就发表了三篇论文。
“前半年”和“后半年”共有一个基准。不能说“2012年的半年前,他发表了三篇论文”。
“前+T”和“T+前”单独使用时,“前+T”还可以作为中心语,前面可出现另外的时间修饰语,而“T+前”的基准是当前基准,另外表示时间的词语不出现。如:
(16)2013年的前半年已经过去了。
(17)来到中国的前半年,她就开始学习中文了。
“前半年”的时间基准是前面出现的2013年,而不是2012年或其他年份。例(17)中“前半年”的时间基准就是“来到中国”的那一年。
值得注意的是,在现代汉语中“前两天”已经口语化了,它所指并非确指,而是泛指不久前的一段时间。如:
(18)前两天他刚从美国回来。
(19)两天前他刚从美国回来。
这两个句子含意略有不同。“前两天”所表示的时间不是精确的,而是约数,“两天前”比较精确,不是昨天,不是前天,而是大前天。
3.“前+T”“后+T”和“T+前”“T+后”
“前+T”和“后+T”可以对举使用。
(20)前半生做奴隶,后半生做主人。
对举使用时,“前+T”和“后+T”所指的时间段共有一个基准点,即两个时间段所表示的时间的中间分割点,而“T+前”和“T+后”对举使用时,并不是共有一个基准点,而是互为基准。如:
(21) 十年前她刚二十出头,待字闺中,十年后她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
例中的“十年前”“十年后”对举使用,所指的时间总量只有十年,而不是二十年。
参考吕叔湘先生用的例子:
(22)二十年前他还是个给地主放羊的苦孩子,二十年后他已经是个群众拥戴的生产队长。
“二十年前”是从现在算起,往前推,“二十年后”是从那个时候算到现在。前者的起点是后者的终点,后者的起点是前者的终点。
还有一种情况,如在“T+后”修饰的分句中出现表示将来的时间副词,则两个时间用的是当前基准,而不是互为基准。如:
(23)三十年前,“文革”结束,中国步入了经济快速发展的轨道,三十年后,中国将成为一个中等发达国家。
例(23)中的时间跨度是六十年,表示的是时间的两个分量,说话的当前时间作为基准。如果后半个分句改成“再过三十年,中国就将成为一个中等发达国家了”表达就更为清楚了。
4.T1前/后T2
如果把过程性名词、过程性动词和过程性动词短语所涉及的时间标记为T1,把时量词标记为T2,那么产生歧义的条件是T1>T2,例如:
(24)考试(T1)前十分钟(T2)
这句话有两种理解:
a.考试 / 前十分钟
b.考试前 / 十分钟
a.理解为考试开始后的十分钟,即考试已经开始了;b. 理解为考试开始之前十分钟,即考试还没有开始。出现歧义的原因在于T1为过程性的名词或动词,即完成这个过程需要一段时间,如手术、开会、讨论、调查等等。但是,当T1 (25)考试前一个月。 按照客观常理来说,考试时间大于十分钟,因此,例(24)易产生歧义,可以用重音、停顿区分意义。考试时间肯定小于一个月,即T1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认为,任何语言中都包含有相互联系的、常规的隐喻表达方式系统,它们共同体现基本的概念性隐喻。人们对于时间的感知和一般具体事物不同,对于时间的表达多借用人们对于空间方位的隐喻,而不同民族间存在隐喻上的细微差异。现代汉语中表达时间概念的“前”“后”及其构成的词语不是与英语中的before /after的简单对应,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将易产生歧义的高频词“前”和“后”进行对比分析十分必要,能够使汉语“零起点”的留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表达时间概念的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