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专家组核心成员、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崔峦曾坦言: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前提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要使处处牵着学生走的教师主宰式,变为顺着学生的学来“导”的启发引导式。因势利导和因生施教一直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主张,其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满足学生的全面终身发展需要,多给学生更多自我认知积累和主动尝试的机会,帮助他们在感受语文清新和清香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心灵慰藉,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其中不同寻常的温度。
人文精神是任何文本表达中不可偏离的方向,也是研究人文的重要前提。从文本中读出人文精神,应该是读者首先予以关注的。文中的人文精神需要读者在慢嚼细咽的过程中把握,需要学生在主动深入品味的过程中找到丰富的认知感悟,需要学生在接受精神洗礼的过程中产生灵感,在产生共鸣中不断提高自我。
这种人文是对社会的一种关注,更是一种热乎乎的温度。如,在《最后一课》的教学中,结合小弗朗士、韩麦尔、镇上人物等不同角色,不妨建议学生思考:为何镇上的人们对最后一课是如此的青睐?这样的问题,需要从爱国的角度来深入品味,需要学生从小弗朗士、韩麦尔等人的认知心理角度深入揣摩。因为这种爱国并不是虚无主义不存在的,而是真真切切看得见,摸得着的。对此,很多同学在研读中透过一定的字里行间主动找出相应的词汇和语句,像“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告诉我们,法国语言是联系人民思想的纽带,能使人民不忘记祖国,团结起来和侵略者斗争,从这个意义上讲,语言好比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其中的人文精神能够将无形的爱国,转化为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从中发现更多的表达精华和要点。
语文中的人文精神,需要学生深入品味主动琢磨,需要学生在相应的文字中感受到作者的匠心,需要学生在主动融入语境中获得不一样的感触。以人文精神为指引,多给学生相应的提示与引导,定能够让学生在不断抒发自身认知思维情感中获得不一样的深刻感知体验,且这样的体验充满着热量。
跳出单纯依赖教学的模式,多给学生相应的讨论争辩机会,利于学生在主动建言献策的基础上获得深层次理解感知。这种自由,不仅能凸显文本的扩散效应,更能使学生在彼此讨论争辩中把握核心要点,展现不一样的活力和张力。
讨论争辩,能够给学生更多的深度交流和广度协作的体验,让学生成为课堂上充满活力的靓丽“风景线”。如,在《我的叔叔于勒》教学中,针对菲利普夫妇全家对于勒的态度变化,要求学生从中体味“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是教师以及编撰者希望学生掌握的,从这样的角度分析无可厚非,里面的人物角色心理更有不同,因为菲利普夫妇不仅希望于勒有钱并能资助自己、要回曾经帮助于勒的钱,更希望于勒能够让两个侄女风光地嫁出去,可谓是一家人的福音。“我”则是跳出他们的希望,在给卖牡蛎的于勒叔叔10个铜子的小费后,默默念到“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与大人们的思想似乎不一致,但里面所体现的“亲情远比金钱更有价值,更值得怀念”的思想值得我们好好品味和深思一番。
互动讨论,能够给学生更多的启发和深思,让学生在深有感触的基础上形成敏锐语感,让学生在突破自我局限中深化感悟认知。越是激烈的讨论争辩,越能够让学生在畅所欲言的过程中体现自身的价值意义,获得更多的深度感悟体验。
激情展示,能够让学生在主动转变学习认知思维方法中强化识记运用,增强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激情展示,能够给学生更多的启发和放飞自我的机会。如,在《范进中举》学习中,围绕“范进为何中举后变得癫疯”的情形,不妨建议学生运用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来展示文本描述的内容。有的同学运用角色模拟展示的形式,表现了胡屠户、范进、邻居等不同人物的言行和心理,再现了当时的社会情形。有的同学尝试运用相声的形式,口述了当时惊心动魄的场景,让读者在聆听中深受启发。有的同学则是运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展现了当时不一样的人物内心情感世界,等等。这些展示,能够让学生主动从阅读者向实践者转变,能够让学生从中形成更为丰富的认知体验。
综前所述,语文课堂是学生认识语文和使用语文的重要阵地和乐园,更是学生积淀丰富文化知识和表达技能的重要渠道。以此为契机,多给学生相应的提示和引导,多从人文的角度来深入剖析文本,定会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动力与激情,让语文课堂散发出浓浓的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