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虹瑾,朱雅琳
(厦门大学 教育研究院,福建 厦门 36100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面对本科教育“重科研,轻教学”“教学质量不高”的顽瘴痼疾以及新时代大学生的新特征和新需求,大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和根本任务,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因而以学生的发展为第一考虑要素进行教学改革应当是高校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此背景下,“学生中心”教学观被我国教育界引入并广泛运用于高校教学改革之中。不可否认,“学生中心”教学理念被推广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但近几年来,“学生中心”的教学改革似乎受到多方阻力而发展缓慢,尚未取得良好的成效。剖析其背后的阻力来源,探讨如何突破这些困境,将是推动“学生中心”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学生中心”教学观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教育观念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流。研究者基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对“学生中心”理念进行了解读,虽然他们所关注的重点不尽相同,作出的概念界定和特征阐释也莫衷一是,但在“学生中心”的教学本质、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师生角色定位等主要议题的理解把握上,达成了基本的共识。在教学本质上,“学生中心”教学观认为教学不是教师单向的知识传授,学生也不是被动接受灌输的知识容器,教学的本质在于为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1]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学”而非教师的“教”,秉持的是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过程,而是学习者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地构建出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教学不再是传递客观而确定的现成知识,而是需要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活动。[2]186-187在教学方式和手段的选择上,主要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间接教学法。教学手段的运用是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与协作交流。在师生角色定位方面,不再将教师视为课堂中唯一的知识权威,而是将其当作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辅助者;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自主建构者,主宰自己的学习活动。
毋庸置疑,“学生中心”教学理念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己任,拥有扎实的理论依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课堂“忽视学生生命成长的需求,压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1]等积弊,正符合时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契合现代社会大众对教育的美好期望。因此,它被当作破除传统教学之弊的利器,被奉为推进大学教学改革的金科律令,这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也是大势所趋。但学界也有许多反对“学生中心”的声音:有人认为“学生中心”存在好处说得太满,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等顽疾沉疴。[3]有人指摘“学生中心论者倾向于把学生当作潜在的病人, 而不是思想的听众。为了使学生避免感受到威胁、沮丧和消沉, 学生中心论者旨在于给学生成就感, 而不是教育他们”[4]。纵观学界关于“学生中心”的纷争,其争议点主要落在“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的关系讨论以及“学生中心”是否真正能提高教学质量上。支持者窥见了“学生中心”之于教学改革的价值所在,反对者担心“学生中心”矫枉过正,反而降低教学质量。回归现实我们也能发现,在“学生中心”成为普遍追求的当下,“学生中心”教学改革却“雷声大雨点小”,并未取得实质性成效,中国的大学教学仍旧陷在“教师中心”“应试主义”的之中,许多大学生对所谓“学生中心”也颇有微词。在此情形之下,有反对者也是理所当然。
但我们应当认识到,“学生中心”理念的合理性是不可否认的,它确实为教学改革带来了希望和寄托。诚然,每一个理论都不是万能的,“学生中心”理念亦是,有反对的声音不代表它本身存在错误,只是人们在认识和践行的过程中发现不同的问题,遭遇不同的阻力。于是我们不得不反思,究竟是什么阻滞了“学生中心”教学改革的进程?是理论的“水土不服”,还是实践的“消化不良”?
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内部条件和外部客观环境达到“天时地利人和”的状态,而“学生中心”教学改革之所以尚未取得应有的成效,是因为它受到了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阻力。
理论决定实践,认识决定行为,教师与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双主体,他们对“学生中心”理念的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所采取的行为对“学生中心”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成效起着关键影响。遗憾的是,认识的混乱、教师策略使用不当和学生学习习惯的落后阻碍了“学生中心”教学改革的发展。
1.对“学生中心”认识混乱
学界对“学生中心”和“教师中心”两种观点关系的探讨,动辄用“取代”一词,似乎这两个观点有着与生俱来的博弈,因此将“学生中心”与“教师中心”对立看待者不在少数。这便造成了许多教师对“学生中心”产生了认识上的混乱,陷入将“学生中心”理解为否定教师作用的误区,在“学生中心”教学实践中割裂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由于对“学生中心”的认识偏颇,有些教师在奉行“学生中心”教学时,完全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一味顺从学生、肯定学生观点,走入了放任学生自由发展的歧途,渐而演变成一种“无为教育”,教学质量必然下滑。也难怪有学者形容“学生中心”对教师主导作用的忽视是典型的沉疴。[3]
还有一些人过分地推崇“学生中心”理念,把它当作教学改革的万金油,不论任何学科,任何教学内容,都盲目地采取所谓“学生中心”提倡的教学方法,比如问答、讨论、报告等。这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并不是所有知识点都适合用这样互动性较强的方式来教,也不是所有老师都适合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如果教师在没有掌握运用此类“学生中心”教学方法技术要领的情况之下,随意地使用它,反而会把简单的问题变复杂,加重学生的负担,偏离教学目标。不少学者批判时下流行的学生主讲、小组汇报等课堂形式往往如“花瓶”一般有形而无实,正是由于许多教师未能认清“学生中心”教学模式的适用性和技巧所在。
2.教师教学策略的使用不当
有学者总结出广大教师在实践中所使用的“学生中心”的教学策略主要有三:一是教师少讲,学生多讲,把课堂还给学生;二是对学生的观点看法多进行肯定、鼓励和认可,从而保证其学习的积极性;三是用学生的思维来组织课堂。[5]第一种教学策略的常见形式是教师授课与学生汇报各占半个学期。从表面上看是强调了学生主体性,实际上割裂了教师讲课和学生研讨,未必对学生起到帮助。课堂报告对于报告者而言或许是一次深度学习的机会,对于同一课程的其他同学而言却可能只是一次意义不大、收获尚浅的体验,毕竟学生讲得远不如老师讲得清晰、深入。第二种策略看似因材施教,但很有可能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倘若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稍有道理的回答都加以肯定和鼓励,那可能会出现两种不好的后果:一种是学生被认可之后就不再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质疑和审视,这不利于他们批判性思维的习得;另一种可能是学生会陷入“为什么大家都有道理?到底哪个对”的迷茫之中,教师不仅未解答学生的疑惑,反而让学生更加一头雾水。第三种策略中,由于学生的思维具有活跃、跳脱、不稳定等特点,完全遵照学生的思维组织课堂教学容易偏离正确轨道。当然,在实践当中“学生中心”的教学策略远不止这些,也有一些教师取得了比较好的改革成效,但这只是少数。普遍情况是,由于教师对“学生中心”的理念理解存在偏差,或是教师自身的能力素养还不足以良好地践行“学生中心”的理念,他们在教学策略的使用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以致教学行为散乱无序、耗时低效,“学生中心”的价值尚未彰显,课堂教学的质量早已一落千丈。
3.学生受以往学习习惯的钳制
“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有着较高的要求,例如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需要学生每节课进行课前预习、课上讨论、课后复习等,课堂报告、研讨式等教学形式需要学生做好充足的准备。比起以听讲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学生中心”教学要求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如果学生没有充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投入知识建构当中,无法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性,不能独立、创新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那么“学生中心”教学模式的效果必定会大打折扣。但在过往应试教育体系的侵蚀之下,我国大学生的学习行为在进入大学之前已经形成了非常特定的方式,典型特征是“学生一定要上课,上课一定要做作业,学习就是考试,很少关心实际问题,很少自学,教师说什么学生做什么”[6]56。他们习惯于被安排、被管束的被动学习状态,“考试为主,分数至上”的学习追求和“惯于静坐,怯于发言,吝于思考”的学习习惯也已深深烙印在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当中。不论是在观念上还是行为上,他们都更倾向于“教师中心”的教学方式,而难以适应当前“学生中心”的教学改革。甚至有学生对所谓的“学生中心”嗤之以鼻,或是存在抵触情绪,认为这种方式让教师减轻了工作量,却让学生的学习任务量成倍上涨。所以即便学校和教师创造了优良的“学生中心”教学模式的学习条件,学生也不一定能从思想上接受,从行动上跟上。
教师和学生在主观认识和客观行为上表现出对“学生中心”理念的误读和误行,是遏制“学生中心”教学改革的“罪魁祸首”,而外部评价制度、资源条件、社会环境的不足也是重要潜因,不容忽视。
1.评价制度的束缚
一方面,众多高校的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将教师的科研成绩作为考量的硬性指标,教学评价以论文数量为主要内容,而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教书育人的品质、学生的学习成效却是评价的空白点,由是“重科研,轻教学”之风大肆盛行于高等教育领域之中。对于大部分高校教师来说,科研是他们最看重的任务,因为这与个人的自身利益相挂钩,而教学改革会占用他们科研实践的时间,妨碍科研进展,进而有损切身利益,更别说“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甚高,需要教师去琢磨钻研,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这样的考评制度之下,高校教师缺乏教学改革的动力和压力,“学生中心”教学改革进展缓慢、收效甚微。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当下的课程评价制度被“以知识为内核、以考试为手段、以分数为尺度、以升学为导向”的课程评价观所统治,表现出“学生的主体性被知识僭越,学生的能动性被考试消解,学生的发展性被分数异化,学生的差异性被目标遮蔽”的现状[7]。高校评价模式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重评价的甄别、选拔、淘汰,轻反馈、调控、激励;重总结性评价,轻过程性评价;重分数轻思维;重考试轻实践。在这样僵化的评价模式裹挟之下,学生逐渐被规训成由考试分数操控的“提线木偶”,渐而丧失自身的创造力和生命活力,个性发展被严重挫伤。久而久之,学生的主体性愈难激发,“学生中心”的实现更是遥遥无期。
2.资源条件的限制
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而来的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这使得大班授课成为大学教学的必然方式。但在学生数众多的课堂中,由于教师精力有限,他们难以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状态,也无法与每个学生互动交流,因而难以保证每个学生都全身心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学生素质能力的参差和性格特点的差异对实施“学生中心”教学的教师来说也是个巨大的挑战,因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必须要对学生个人有一定的了解,才能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优劣势对其因材施教,最大限度促使他们积极地进行有意义的建构学习。因此,学生数量越多,“学生中心”教学模式实现的难度越大。
而在人口基数大、地方条件差别较大、资源有限的我国,大班教学恰是最基础的、难以改变的教学组织形式。此外,“学生中心”教学模式对学校的教学设备和资源有着较高的要求。其所倡导的研讨式、项目式的教学方式需要有诸如信息技术平台、智慧教室空间、实验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技术、空间、物资各方面设备资源的支撑,才能保证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一些实力雄厚、资金富足的高校可能并不缺乏高科技、高水平的精良设备和丰富物资,但我国大多数高校仍旧面临教育资金有限的难题,无法达到创新型教学模式所要求的基础设备资源条件,这便捆绑住了“以学生中心”教学实践的生长蔓藤。
3.社会环境的浸染
就业市场选拔人才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大学教育的指挥棒。而社会在用人选人时,依然“看文凭,看出身,看证书”,而不是把学生的素质能力作为主要考察点。在这样的社会评价系统的驱使下,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必然会呈现出急功近利的趋势,导致人才培养纬度单一,培养目标功利化,一味追求社会经济效应,使教育异化为一种工具。[8]长此以往,教师和学生会形成“唯学历文凭是举”的思想,认为学生只要混个毕业,拿个文凭就行,而在大学中学什么、怎么学并不重要,反正市场看的也只是一纸证书而已。于是,教师和学生便容易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丧失主动性,表现出不愿主动投入,也不想投入过多的状态,因此也不想进行或是不配合“学生中心”的教学改革。而在学校层面,大学教学改革如同一场“打着‘学生中心’的幌子,目的却是指向‘大学排行榜’的游行”。当今几乎所有高校都声势浩大地喊着“学生中心”的口号,但在功利化、市场化的社会环境当中,很多学校更关心的是大学排行榜的名次,是一流大学的评估。在实际改革中大多高校仍旧围着评估指标转,想方设法评个一流学科,提升大学排行榜,而不是聚焦于学生如何获得最好的成长上。这样的改革注定无法把学生置于办学的中心,学校教育的质量也迟迟未改善。
毋庸讳言,面对当下“学生中心”教学改革的现实困境,我们需要从理念认识上溯本清源,提升内部主体的素质水平来迸发“学生中心”改革的内生力量,同时建构良善的外部环境来呵护“学生中心”教学改革的生长土壤,由内而外、由外向内形成强大的合力,突破“学生中心”改革的现有阻力。
一些人对“学生中心”教学理念存在误读,这才导致教学实践走向了误区。因而,要正确认识“学生中心”的思想,消除误解、纠正理念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1.“学生中心”是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统一
教学活动从来都是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孤立看待任何一方都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我们所说的“学生中心”强调以学生为本,但并非完全否认教师的作用,强调尊重学生的想法,也并非等于对学生放任自流,而是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于“学生中心”的教育教学活动当中,并且呼吁教师角色的转变与升华。
李亚玲指出,即便如罗杰斯这样态度鲜明的批判者,也并非完全否定教师的作用,他否定的是传统教学中忽视学生要求,代替学生思考的指导方式。[9]“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虽然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但并未轻视教师对学生学习起的引导作用,反而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要求教师角色从传统教育的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课堂活动的设计者、管理者等,教师的任务是有针对性地引领、启迪学生学习,促进学生潜能的实现,促进学生的自我主导。
2.“学生中心”教学法不是万能的
虽然传统教学法常受到诟病,但不置可否的是,过往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的高等教育也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可见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必然有自己的闪光点,比如“可以缩短将所有需要学习的知识、概念、方法传递给学生的时间,同时可以保护学生免于遭遇挫败的经验”[10]。同时,李亚玲也指出:“学习者中心的教学法用于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教学效果好于其他学科,而教师中心的教学法用于知识结构化程度较高的学科,如自然学科和数学等,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9],也有学者指出学生中心的极端化会带来诸如学生种种问题,可见“学生中心”教学法不是万能的,对不同的学科来说其效力是有限的,对不同风格的教师来说,其所能发挥的空间也是有限的。由此看来,不论是“教师中心”还是“学生中心”的教学法,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我们倡导“学生中心”,并不是要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法,而应当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选定或组合不同的教学方法,最大化取得教学成效。
1.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个人素养
教师是学生学习中的主导者和引路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个人素养对“学生中心”教学改革的促成有积极作用。
首先,教师应当在正确认识“学生中心”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掌握有效的教学技术方法。这要求教师结合所教科目和内容的性质特点和自身的特长,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组合。比如有些知识适合讲授法,或是教师更擅长讲授法,那教师就不必完全抛弃讲授法,而是应当钻研如何运用讲授法抓住学生的兴趣,给予学生自主权和空间,激发学生主体性。而一些项目式、研讨式的教学课堂,教师则要注意如何掌控教学节奏,如何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而不是完全放任学生自由发展。例如,张学新等人提出的“对分课堂”教学新模式[11],李勇军提出的“大班教学,小班指导教学模式[12],哈佛大学著名教授Eric Mazur创立的课堂交互系统(CRS)教学模式[13],都是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学生中心”教学模式,值得尝试和推广。其次,“学生中心”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比传统教学更高,一方面需要教师从思想上认识到“学生中心”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清自己在其中所扮演的多重角色身份,以饱满的激情投入教学改革当中;另一方面需要教师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全方位地学习和提升自身能力,主动适应“学生中心”教学模式对教师多角色的要求。
2.转变学生的消极意识和不良学习习惯
学生是“学生中心”教学的“中心”所在,是学习的主体,唤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中心”意识和主体性至关重要。
其一,学校要将“学生中心”理念落地,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开设讲座报告、张贴宣传广告等各种途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广大学生充分认识养成创新思维、独立人格和综合能力对他们今后发展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教学改革的思想、做法和预期效果,提高他们对“学生中心”教学模式的认同和参与程度。其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理念引导,让学生明白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是学习的掌舵者。教师可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迸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努力扭转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习惯。其三,学生自身要认清国家需求和现实形势对人才的要求,摆脱固有的不良习惯,增强危机感和使命感。对于新的教学模式,不能因为要付出更多的精力而随意应付或是抵抗排斥,而需要辩证看待,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它,并在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自主学习、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只有当学生从一个被动的受教育者转变为一个主动的自我教育者,“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才能生效。
1.建立以教学质量为指标的教师考核制度
“学生中心”教学改革需要教师投入比传统教学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在传统“重科研,轻教学”的考核制度之下,大部分教师都不愿意放弃科研投身于此。即便有教师怀揣高尚的教育理想,不为名利、殚精竭虑地耕耘于“学生中心”教学改革的这片土地上,他们也会寸步难行。这就呼吁国家和高校建立起以教学质量为指标的教师考核制度。
一是建立优秀课堂教学评选等奖惩机制。对教学成绩优异的教师给予相应奖励,同时提供给他们更丰富的专业发展机会,以此激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二是将教师的教学质量情况作为教师绩效评定、岗位聘任、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从制度给予教师保障,让他们安心卸下利益的捆绑而投身教学;三是要平衡教师的教学与科研,二者不可偏废。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改革中,将教学改革作为科研的试金石,积极推进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四是将学生的学习成效纳入教师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之中。以学生的学习效果来评判教师的教学效果,从“学生怎样能学得更好”为切入点来改进教学。以学生的需求为引擎,发动教师的教学改革,才能真正做到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
2.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
传统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转变评价理念,建立符合“学生中心”教学模式的多元评价体系,是推动教学改革的有力抓手。
第一,评价目的多元。应侧重评价的反馈、调控和激励功能,通过评价诊断学生的学习成效,发现其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反馈、调节与控制,使教育活动向规定的教育目标逼近。第二,评价方式多元。通过问卷、访谈等方法对学生进行诊断性评价,了解学生的起点和基本情况,以便于因材施教;通过讨论、汇报展示、小组作业、心得、日志等方式进行形成性评价,考查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发展性变化,并及时反馈和改进;通过试卷检测、论文报告、项目作业等方式进行终结性评价,检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第三,评价主体多元。教师、家长、学生、专家等各方共同参与评价,通过自评、他评、互评等手段以保证课程评价的多角度、科学性和全面性。其中,学生的自我评价尤为重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进而学会自我教育、自主学习,这是“学生中心”教学模式走向成功的关键一环。
3.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
“在全球化的大潮中,高等教育没有跟上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步伐,教育价值取向偏离社会需求,各类职业培训班等市场力量参与竞争,不断稀释着高等教育的传统价值。高等教育到了非改革创新不可的时候了!”[14]社会各界需要树立这样的共识:在创新是第一驱动力的世界竞争格局之中,在能力、素养和智慧越来越重要的未来,我们当前的高等教育模式还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我们需要深刻的自我革命,国家需要出台相应政策方针来支持 “学生中心”教学观改革;高等教育管理者需要突出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进行教学管理制度的变革;人才招聘者需秉持以学生素养为第一核心要素的招聘观;家长要关心孩子的全面成长而不是唯分数是问……社会各界需重新思考“如何正确理解未来、正确理解学生、正确选择道路并以此帮学生实现开心生活和有竞争力的未来”这个问题[15],需要更新“学生中心”新理念,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营造关爱学生成长、关注学生发展的良好育人环境,自觉主动地给予“学生中心”教学改革支持。
尽管“学生中心”并非万能的灵丹妙药,但却是指引新时代大学教学改革的一道曙光。如何挖掘“学生中心”教学理念的潜在价值,并将其服务于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上,是高校教学改革的追求,也是每一个心系教育之人的期盼。“学生中心”教学改革的阻力重重,突破之路荆榛满目,路漫漫其修远兮,还需每一位关切教育之人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