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在论争中确立的广阔思想平台,“五四”是包容多种不同思想诉求,现代中国诸阶层、诸文化相互对话的平台,无论是文化保守抑或激进、全盘西化抑或固守国粹,这些不同流派、不同背景的学术思想自由论争,成为中西混合、新旧交错时代文化思想激荡的缩影,也进而成为各方话语借以表达自己的资源。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一百年之际,摒弃各方偏见,重返历史现场,重新考察论争各方在探索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发展道路上的独特思考,方能真正理解“五四”何以不灭的火炬照亮中国文化与文学的发展方向。本期专栏的三篇文章于理解与认识“五四”多有助益:吴辰《〈新青年〉和新青年之间的对话:作为策略的“读者通信”》讨论《新青年》杂志设立“读者通信”栏对新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虽然该栏目设立的背后是新文化先驱对新文化刊物如何生存的思考,其设置和运营都有着一定的策略性,但这样一种与青年保持对话的姿态,不断地调整自己办刊思路进而达到思想论争与市场间平衡的文化策略,有效地激发了新文化刊物的机能性,对“新文化”应对复杂多变的文化场域大有裨益,促进了新文化运动从理论向实践层面的转化。 乔雨菲《说理方式的交锋——林纾与蔡元培之争新探》则从林纾与蔡元培著名书信论争的文本话语逻辑入手,探讨二人在思想逻辑、表达策略上的异同及各自局限,进而揭示林纾铺陈、宏大、感性、笼统的传统“檄文”面对蔡元培具体、求真、理性、缜密的现代说理方式时难以有效还击,尽管林纾的观点并非都是错误的,个别观点甚至颇富预见性。该文超越了一般观点之正误,深入语言文化的内部肌理,有效阐释了“五四新文学”建构中国文学新的表达形式这一著名论断。张益智《从绝望走出的“五四”邂逅——论〈女神〉的“死亡”书写》尝试从郭沫若“女神时期”相关诗作中的“死亡”意象入手,探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文学在现代生存体验中的“死亡”表达与叙事,在古今、中西诸种文化语境的文本细读与比较中展现“五四新文学”在现代生存价值和生命方式上的新探索与新追求。
主持人
李怡,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学术丛刊主编,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周文,文学博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