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9-03-05 12:10
语文天地 2019年4期
关键词:文天祥高中生德育

古语有云:“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这句话精辟地阐释了语文和德育两者间的辩证关系。语文教学兼具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是一项具有生命性的教育,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需重视学生的生命成长。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教师只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相关的常识是远远不足的,而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思想的健康成长。”高中语文教学需倡导以文育人,运用高中课本中的经典名篇,深入发掘其中的人文精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净化思想、升华情感。

一、探究教材,守住德育渗透的主阵地

高中教材里的文本大多是编者精心遴选且文质兼美的文本,这些文本中生动的故事情节、丰满的人物形象、优美的环境描写等无不是作者的思想和精神的外化,蕴藏着丰富的德育素材资源。语文教师要深入探究教材,挖掘其中德育的因素,搭建文本和学生情感的桥梁,利用渗透融合的办法,有规划、有方向地将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

如学习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教师要让学生感受文天祥的浩然正气和爱国情怀,详细地介绍文天祥的生平和经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深入地理解文本和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爱国情操。笔者引导学生思考文天祥在出使北营时遇到了怎样的情况?他是如何应对的?你们如何看待文天祥隐忍的行为?北行的途中文天祥遇到了怎样难堪的境地?学生经过讨论和分析深刻地理解了文天祥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在默化潜移中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教师要在教授知识点的同时,重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英雄形象深深植入学生的脑海,映照到每个学生的心里,从而照亮他们的人生之路。

二、深入写作,探寻德育渗透的突破口

作文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写作的训练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高考作文的评分细则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立意深刻、思想健康。因此,在进行写作训练时,教师不能忽略训练中的德育渗透。文为心声,学生所写的文章都是他们现有价值观、人生观的反映。教师要指导学生关心生活、热爱生命、流露真情,创作出观点鲜明、思想积极健康的作文。作文教学要探寻德育渗透的突破口,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积极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由于市场经济淡漠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加上高强度的学习氛围,学生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在作文训练中,笔者设计了《沟通》《对你微笑》《那时,我们在一起》等作文题目,希望唤起学生对往昔的追忆,释放学生的情感,缓解紧张的情绪,促进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在高中生的作文里,通常都流露着他们的主观情感和思想倾向,如:“日子如流水般逝去,我们都不断在成长,没有任何退路,当我们独自面对漫漫长夜,再次遇见黎明时,心情是怎样的?”学生在分析作文题目,认真思考,选择素材的过程中,实现了对自己精神的洗礼。

三、拓展实践,挖掘德育渗透的创新点

生活处处是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给学生创设更好的实践氛围,采用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增强他们的语文运用能力。学校要组织和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里灵活地学习和运用语文。实践活动是课堂的延伸,可以弥补有限课堂的不足,更好地渗透德育。

如在讲授《雷雨》时,这篇话剧的德育目标是分析和把握剧本的矛盾冲突,厘清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揭示封建社会的丑恶罪行。由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现在的生活是脱节的,分析这部话剧存在两个难点:一是如何评价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情感。二是怎样看待周萍和蘩漪之间的暧昧关系。为了更好地理解文本,笔者让学生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学生通过反复揣摩文本,多次排练,掌握了人物的个性特点,深入了解了资产阶层虚伪和冷酷无情的本质,对比之中感受到当下的温馨,从而加深了他们对社会主义的热爱。教师可以充分使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来激发高中生的爱国情怀,提升他们的社会荣辱观,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教师还可以利用假期,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然和社会中调查探访、参观访问,在社会实践中增强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热情和创造潜能。另外,教师不能忽视自身品德修养对学生的影响,教师是做好德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因此,在德育渗透过程中,教师要严于律己,严格按照师德的规范去要求自己,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造化学生、塑造学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实施德育至关重要的环节。高中教育工作者需要承担这一重大的责任,结合高中生的特点,深入生活,深入文本,制订出合适的教育教学计划,采取灵活多样、切实有效的教学方式,让高中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之中,逐步接受德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猜你喜欢
文天祥高中生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正气文天祥
正气文天祥
正气文天祥
正气文天祥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