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彤彤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文化领域也随之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网络科技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极大程度得催生了一种新的文化的产生。近年来,手机已经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成为了“第五媒体”,随着智能手机发展起来的微博、微信、支付宝等业务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引领了“拇指文化”的发展和繁荣。高校校园崇尚自由、倡导包容,大学生年轻、富有活力,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同样敢于接受挑战,面对同样年轻、丰富的拇指文化,大学生最先成为了其拥护者,这一现象不仅对高校校园文化格局产生了影响,也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带来了挑战。
研究“拇指文化”影响下的当今高校校园文化,首先应当厘清“拇指文化”的概念,“拇指文化”指的是在日新月异发展的手机信息交流手段影响下,人们靠拇指在手机上完成交流的一种文化现象。“拇指文化”带来了高校多元文化格局的新变化,形成了继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网络文化、青年文化后的第六种文化形态,这六种文化共同构成了当前高校的多元文化格局。
主流文化指的是在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文化,对于社会发展、国家富强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高校对于主流文化引领十分看重,尤其注重传统文化方面的宣传引导,但是由于大学生这一群体思想变化快、容易受到新文化影响,主流文化在高校有些遇冷。精英文化是知识分子及其中的精英阶层创造的文化,表达了少数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的审美特点、价值判断和社会认知。精英文化可以说是受到网络、通讯工具等冲击最大的文化,它本是一种在受众者心中极为高雅的文化,随着手机等带来的信息娱乐化趋势的影响,精英文化在校园逐渐被冷落。大众文化是指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文化,是一种按照商品市场规律运作、旨在让普通市民身心愉悦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和信息革命,大众文化在校园里颇受欢迎,超越了精英文化在校园中的地位。网络文化,顾名思义,是一种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在网络这种虚拟空间形成的文化,网络文化在大学校园虽不如前些年这么火爆,但依然方兴未艾。青年文化则是一种在青年中流行的多元、开放的文化,它在大学校园中会受到一些特定人群的追捧,尤其是所谓“文艺青年”对于青年文化更加情有独钟。以上五种文化与“拇指文化”一起,形成了当前多元并存、繁荣发展的校园文化格局。
不同文化之间一般有文化冲突、文化融合和文化整合这三种相处模式。文化冲突是一种最常见的不同文化间的相处模式,因为不同的文化一定蕴含着不同的价值观,因此几乎不可能完全和谐共处,新文化的出现一定是对原有旧文化的破而后立的过程,因此可以说文化冲突是不同文化相处的常态。文化融合,是一种不同文化之间互相影响和借鉴之后形成新文化的过程。文化融合是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的重要途径,由于不同文化蕴含着不同的价值观,也就可以从不同视角去解决某种问题,当某件问题用现有文化无法解决的时候,受到多种文化影响的人就会努力寻求一种新文化,这就是文化融合的过程。文化整合是一种非常积极的文化相处模式,它是一个伴随人类进步不断扬弃的过程,是一种持续进行的状态,它会不断地把一些独立、零散和不同的文化整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文化,这种整合过程一定是符合人类整体利益的,产生的也是一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积极向上的文化。
“拇指文化”与前文所述的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网络文化、青年文化并存,它们既相互冲突,又不断的融合和整合,共同形成了当前校园文化的多元文化格局,也共同影响着高校学生的价值判断、处事原则,这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挑战,要求高校学生工作者主动占领价值观教育阵地,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拇指文化”对于大学生带来的影响和转变可谓是方方面面,根据某调研机构对某一线城市几所高校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超过80%的学生每天使用手机时间超过五小时,其中还有10%左右的学生使用手机超过八小时;73%的同学每周使用手机叫外卖或者其他消费10次以上;65.7%的同学主要通过手机获得资讯”。由此可见,随着手机催生的“拇指文化”对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影响深远,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互联网的开发使得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改变了“80后”大学生的生活状态,足不出户就可知天下万事,然而手机的普及带来的“拇指文化”真真正正的改变了现今大学生的生活。他们随时随地都可以上网,真正达到了一种管制生活到某种自由生活的转变,并且使得更多的同学变得更加宅,吃饭、购物都可以用拇指点击发送,即可一站式完成,有的同学可以一天不出宿舍就通过手机实现了吃饭、购物、娱乐甚至学习。大学生们通过手机打破过去家庭中教条的管束,在“拇指文化”中追求自我做主的生活状态,勇于探索,追求属于自己的冒险生活。由此可见,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可以使得大学生更加具有创新精神,更独立自主,但也会影响甚至改变他们的价值观,使得他们更加强调自我、追求自由,集体意识和规则意识淡化,这无疑增加了高校管理工作的难度。
“拇指文化”大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它可以极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过去的学习更注重老师的讲授和个人的理解,现在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查找相关知识,自主学习,达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转变。但是手机和手机网络的应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堂管理,“课堂低头族”应用而生,使得一种“上的是课,刷的是流量”的不良现象随之产生。因此需要课堂教师也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创新课堂方式,提升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课堂教学的效果,真正让学生发自内心的主动“抬起头来”。
“拇指文化”可以说对大学生交友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可能同学们只与本班级、本专业或者是共同在一个学生组织的同学交流沟通,随着手机QQ、微信的盛行,你可以认识任何一个学校、任何一种专业的同学,现在新生来校报到之前,群组早就已经线上建好,有的同学就是在家乡就约着老乡一起来校报到的。“拇指文化”使得大学生的交流范围突破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时空局限,这无疑对大学生的视野会有极大的提升和改变,但是对于线上交流的依赖可能会使得一些同学在线下更加不善于与人交流沟通,并且有可能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学校和教师加强学生手机交友安全方面的教育引导。
“拇指文化”可以说给了大学生思想上的自由,网络技术带来的生活环境的改变自然会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可以给他们提供不一样的视野,充实他们的课外生活,但多元文化的交流也会在某种程度冲击甚至打破原来的价值观。“拇指文化”带来的各种转变无疑都是双刃剑,但是在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尤其应该引起高校学生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加以引导教育,树立主流价值观,引导学生在享受“拇指文化”带来的自由开放的同时懂得明辨是非,有所坚守。
面对“拇指文化”盛行对于大学生带来的转变及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利用好新媒体,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语言传播主流价值观,用传统文化滋养学生心灵,这就成为了当前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重点。做好这一工作要求我们不断地思考、总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做到工作内容接地气、工作方法软着陆,在做好学生知心朋友的同时努力发挥人生导师的引领作用。
高校思政工作者应当根据新形势研究新对策,面对“拇指文化”对大学生们的影响,既要趋利避害,又要因势利导,积极在这种文化中寻求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大学对于校风、学风甚至班风的建设应当常抓不懈,因为这是大学的一种主流文化,也是被大学生们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一种共同的心理定势,应当寻求此种文化与“拇指文化”的共通之处,借助“拇指文化”中的载体和方式,弘扬传统主流文化,大学生们长期耳濡目染,自然会起到润物无声般的影响和教育的作用。另外可以加强对榜样人物的寻找和发掘,通过手机载体和新媒体方式进行大力宣传,让学生们打开手机即可以感受到榜样的力量等等,都可以成为校园文化营造的重要部分,真正的对于“拇指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拇指文化”的盛行使得大学生生活、学习甚至交友都以其为依托,高校工作者也应该以此为载体,积极建设微博、微信,成为手机达人,让同学们感受到师生间现实虚拟都有交流,感受到辅导员的亦师亦友,并通过发表一些让学生们感同身受的微博微信,对他们的成长进行正能量的影响,编织一个教育网络,自然会对他们产生水滴石穿的影响。除此之外,高校学生工作者还应该培养好学生干部的队伍,积极推动主要学生干部进行班级博客、虚拟社区的建设,让同学们线上线下都有交流,还可以根据此定期对建设好的班级进行评奖评优,引导广大学生在“拇指文化”影响中深刻感受到教育的力量。
“拇指文化”使得大学生们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因此可能会形成一些特殊的对问题的看法,但是高校学生工作者的教育对象就是这些文化影响下的具有 独立人格的大学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关键点也是如何在这种文化影响下帮助学生追寻初心、坚定信念,因此我们要在工作中深刻挖掘他们在新形势下的新特点,培养他们独立自主能力的同时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并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把工作做到每个人心里才是我们工作的落脚点,我们赞赏学生在“拇指文化”影响下学会的尊重和包容,也应当适时的对其中的不安全及不稳定因素对学生进行提醒,应当遵循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真正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一种文化的盛行一定有其积极意义,也有其消极影响,面对“拇指文化”影响下的当今校园,面对充满朝气、思想多元的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主动了解这种文化,主动走进大学生,熟悉和掌握这种文化的特点。除此之外,应当在宏观上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在中观上积极运用行之有效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新载体,在微观上大力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意识,做好大学生的价值引领和教育管理工作,为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