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019-03-05 11:36梁渝佳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应用型院校人才

梁渝佳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广东 东莞 523419)

当前每个院校都需要培养具有应用能力和应用实力的高质量人才,尤其是以理论深度学习为主要任务的本科院校。以往本科院校注重于培养工程人才的工程理论能力,要求他们能够成为具有深厚理论基础,能够做好工程目标完善工作的高质量人才。但在国家新课改目标的不断输出下,各个本科院校便开始逐渐更新人才培养计划,于是近年间工程应用型人才便成为了本科院校最核心的人才培养方向。

一、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现存问题

1、理论知识与个人应用能力的培训强度不协调

要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高校必然要做好两方面工作,即理论与实践集合的教育工作和个人素质以及专业素质的培养工作。而在当前对于本科院校工程学部来说,做好理论教育工作和实践教育工作难度不高,但在融合以及递进升级方面却始终存在一定的欠缺点。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与本科院校重理论轻实践具有密切关联。因此在未来阶段中,找到一种能够将工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高度结合和协同并进的教育方式,是工程学部应该着重探讨的研究性课题。同时,工程应用型人才在未来的就业阶段需要直接进入到各个工程项目中,或参与工程建设工作,或负责后方的技术维护与辅助工作。但无论承担哪种工作,都需要大学生们具有一定的专业实力和工匠精神,要有意识以主动性思维承担自己的工作责任。而这种责任心就需要高校负责进行塑造和维护。但当前绝大多数的工程学部都并未在心理建设层面输出较多的教育资源,因此在未来阶段,如何尽快在日常学习和实践工作中完成对大学生个人素养的夯实,也应该被归类在人才培养手段的研究过程中。

2、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严重脱节

理论上,本科院校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具有两个目标。第一种目标是通过科研工作提升校内的科学技术掌控实力,进而在各个高校竞争领域中占领主动位置。第二种目标则是在完成对高质量科学技术的研究后,能够为校内的学生以及正在进行工程实践培训的学生提供高质量技术支持,为其“职业生涯”提供更具价值的科学信息。但实际上,仅有少部分的本科院校能够将科研工作成果输出到课堂教学中。绝大多数情况下科学研究的成果都仍然仅在实验室等场所进行交流,一般身份的教师都无法接触到这些信息,更不要提将科研成果应用到教育教学范围中。故在未来阶段,校方应该在科研方面加以作用,尽量将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加以关联,如此方能提升工程应用型人才培训的实际质量。

3、师资力量存在质量问题

在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过程中,因工程专业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专业教师的教学质量将成为决定人才培养最终质量的重要因素。而当前多数本科院校内部的师资力量均存在两方面问题。即一方面学生需要时刻与行业领先技术进行“交流”,这样才能保证他们的个人能力和知识底蕴也可以与行业更新速度保持同等。但教师往往不会按照固定周期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内容,于是便导致学生所接触到的工程类相关信息也属于相对落后的内容。当教师个人的知识文化无法满足学生需求,学生自然无法成为预期内的高素质和高质量人才。另一方面,教师个人也会存在过于重视理论教学的现象。因部分本科院校内部负责理论和实际的教师往往属于同一批教师队伍,因此当教师们整体的教育教学重点思维停留在理论层面时,实践教学的质量便难以被保证。这同样无法培养出真正专业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4、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出现脱节

首先,设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专业的社会工程人才。绝大多数的本科生在完成本科学业后会直接进入到社会工作中。因此高校工程专业应该为学生提供较新的社会需求类信息。其次,大学生在就业择业和应聘的进程中会面临更多的双向选择,而这时学生若想要进入到综合质量较高的工作单位,除自身需具有专业的工程操作能力外,还需要与时代密切关联,能够明确当前工程行业时代发展方向和相关信息,也就是通俗所讲的具有前瞻性眼光。这样学生才能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且能够真正符合工程项目人才需求。但事实上部分本科院校在教育方面仍然具有“闭门造车”的想法,不注重将教育教学思路与社会需求进行结合。导致学生具有专业能力,但却并未真正符合当前社会对于工程人才的宏观需求。故为了真正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实力,工程院系内部应该尽可能的改良这一现状。

二、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方向

首先,院系方面应该先设定绝对专一的人才培养目标,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工作才能够有序展开。其次,校方需要将所有的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与素质教育进行重要性等分。也就是说在未来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素质教育将与专业教育归属在同一重要性范围内,所有教师以及教学管理人员都应该认真对待。不仅如此,在考核过程中素质教育也应该添加到考核过程中,这样才能真正有力的保证人才培养具有全面性。最后,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设定循序渐进的培养计划,令教育教学行为呈现出相对平衡的状态,不会因为突然改变而影响学生以往的学习习惯。

三、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1、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固有理念

教师首先应该转变人才培养的固有思路,建立“思路决定结果”的教育意识。而后教师根据工程专业的教学特色和具体教学内容来设定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但无论方向上的设定如何变更,培养学生具有工匠精神、团队意识和责任思想都属于必要内容。同时各个专业内教师应该建立稳定的思想,保证无论是在理论课程亦或是实践课程中,教师都需要时刻叮嘱学生要具有责任意识等。只有在细致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后,学生才能够在时间的推移下将教师要求直接转变为个人的行为习惯。

2、以就业和行业发展为主,创设全新培养目标

工程专业内部的教育管理人员应该深入调查当前国家正开展的各个工程项目的主要特征,明确国家对当下科技的发展状态和技术升级水平。而后再以行业的发展信息设定具体的培养内容。针对这一点,如若高校环境中的教师个人经验合格,那么教师可以作为传播相关信息的核心人物。而当教师团队对于工程项目了解较少,那么校方便可以联系一些校外的工程团队,要求他们开通外部学习渠道,内部教师再进入到渠道内部学习相关知识。这样一来,教师便拥有了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特征的相关知识,再将其融入到教育体系中,可为学生提供质量更优的教育教学服务。

3、融合人才培养课程,构建关联升级模式

首先,校方应该尽快与负责科研项目的教授以及教师进行交流,务必要令他们建立坚定的人才培养意识。而后校方可开通科研实验室,邀请一些在专业课方面相对优秀的学生观察和参与到校内科研项目中,真正锻炼自身实际的操作辅助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构建这种关联升级模式具有两点优势,第一点是高校设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在高校范围内进行实践。另一方面在优秀学生的辅助作用下,高校科研工作也可以适当的升级发展速率。因此这种关联升级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双赢性质。

4、校内外同步运行,切实升级知识体系强度

校方应该与外部的工程项目或企业进行关联,最优情况下则应该保持长期合作的关系。这样一来,当本校工程专业学生拥有完善的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后,其便可以直接进入到校外的企业对自身的能力进行实践,直至真正夯实学生的工程应用实力。不仅如此,如若企业认为高校输出的学生资源具有长期应用价值,学生可以通过双向选择直接在企业内部进行就业,这也同样能够构成双赢局面。校方也应该定期组织教师进入到企业内部学习专业的工程新技术,获取行业新知识。这样高校可以完善的升级内部知识体系强度,直至真正升级校内教育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实践教学服务。

5、提升校内师资力量,建立校内实训基地

虽然高校内部的教师资源相对稳定,但高校也应该适时更新教师资源。例如,校方可以直接进行招聘,吸收外界具有工程参与经验的教师人才。同时,校方可以在校内建立功能完善的实训基地,为本校学生提供专业的能力验证地点和考核地点。这样一来,即使部分学生因能力原因无法进入到企业中进行实习,学生们便也可以在校内进行实践,直至夯实自己的应用能力。

结语

综上,文章以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作为核心,对具体的培养模式以及实践方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望文中内容能够为各个本科院校工程学部内部的教育教学人员提供一些人才培养方面的参考资料。

猜你喜欢
应用型院校人才
人才云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