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平 刘 琳
(白城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吉林 白城 137000)
阿什哈达摩崖石刻是2006 年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吉林市东南郊松花江北岸山上,为两处明代摩崖文字碑,碑文记述了明初辽东都指挥使刘清于永乐十八年(1420 年)、洪熙元年(1425 年)、宣德七年(1432年)三次率军至吉林市造船运粮之事。今吉林市有“船厂”之称,就是因为既是明朝经略东北疆域的造船基地,也是清朝防御沙俄的造船基地,明清时期的吉林船厂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明朝建立(1368 年)后,继续进行统一战争,直至洪武二十年(1387 年),扫除了元朝在东北的残余势力,接管了元朝在东北的大片土地,初步统一了东北地区。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国家统一局面日益巩固,明朝对东北地区的经营管理也取得了显著效果。明成祖时因其根基在北方,更加重视北疆和东北疆的安定,主动派遣外交使团对东北女真人进行招抚,赐官印以及金银、丝绸和生活用品等礼物给部落酋长,如永乐元年(1403 年),派遣邢枢、知县张斌前往奴儿干,到吉列迷诸部进行招抚。吉列迷是金元时期对黑龙江下游和乌苏里江下游广大地区的统称,此后各部酋长相继来朝。到永乐七年(1409年),明朝在从松花江直到乌第河的广大地区陆续设置了一百多个卫所。同年四月,奴儿干头目忽剌冬奴等65 位头领来朝,请求明朝设立元帅府。元朝曾经设东征元帅府以强化对黑龙江下游地区的军事政治统治,并开辟了从大都(今北京)出发直达黑龙江下游奴儿干东征元帅府的驿道,长达几千里,夏行舟船,冬走爬犁,驿道站赤水陆并行。明政府应女真头领请求决定在元朝东征元帅府旧址,即黑龙江入海口附近的特林,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奴儿干都司成为明朝管辖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江流域和库页岛在内广大区域的最高地方行政机构。但是,因为气候寒冷,“地不产五谷,非舟莫至”。即当地居民主要以捕鱼狩猎为生,不生产粮食,要想把建立奴儿干都司衙署的人员和饷银、粮食、布匹以及赏赐等物资运送到目的地,陆路交通运输极为不便,只能考虑走水路。因此,明政府恢复和加强了利用黑龙江、松花江水陆与辽东陆路相连的交通路线。发源于长白山天池的松花江是通往黑龙江下游的主干道,而吉林船厂就是这条主干道上一个重要的中转站,自然也就承担了边疆后勤补给运输的重任。
吉林市地处长白山脉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黑龙江的最大支流松花江绕城而过,有“远迎长白,近绕松花”之势。吉林在当时具备建设船厂的优越条件。一是吉林周边地区人烟稀少,松木等木材资源极为丰富,可为造船提供充足的原料;二是航运比较便利,大船能够从松花江顺流而下直达黑龙江下游;三是地理位置比较适中,南连辽东都司,北通奴儿干都司,是从中原、辽东到黑龙江地区的重要驿站,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四是刘清应“造船之役”到松花江畔扩建船厂督造巨船,为明清时期船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碑文所记刘清,历经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六朝,今安徽人,年少跟随父兄参加朱元璋反元起义,明朝建立后任职富峪卫千户,靖难之役从朱棣因功擢升为山西都指挥佥事,南征交趾又升陕西都指挥使。后“坐事谪戍辽东”,不久又升为辽东都指挥使。这位朱元璋的同乡,因立有军功成为高官,又因工作失误被贬官辽阳,此时正值明朝积极经略东北疆域(包括黑龙江两岸和库页岛一带),刘清应“造船之役”到吉林扩建船厂督造巨船。刘清南征北戍,辛苦终生,领兵造船也是三起三落。刘清第一次领兵造船是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 年),这时船厂已经开始造船,刘清奉命率领明军一千余人扩建船厂,并把吉林城江南阿什哈达到温德河入江口一带,打造成明代经略东北边疆的重要战略物资集散地,使吉林成为当时有名的近水名城。他还建成一座江神庙,敬畏松花江神。刘清第二次到吉林造船是仁宗洪熙元年(1425年),因当年五月仁宗病逝,刘清这次造船时间并不长,他发现江神庙已经坍塌,于是又按吉林民风民俗重建江神庙。刘清第三次领兵造船是宣宗宣德七年(1432 年),这次造船规模大、数量多。刘清因率船押运粮米等物资前往奴儿干都司,途径今黑龙江省汤原县附近遭遇野人女真抢劫而被朝廷判处死刑,后经许多周折,才得以死里逃生,重回辽东指挥使司任上。对于朝廷而言,刘清既是功臣,也是罪人,领兵造船让他青史留名,也让他吃尽人间疾苦,差点丢了性命。对于吉林来说,刘清是外乡人,是功臣,他三次领兵来造船,掌握大量造船技术和管理经验,为船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吉林的经济开发和交通建设做出重要贡献,江南的阿什哈达摩崖绝壁留下了他造船的丰碑。
刘清先后三次领兵造船主要是供钦差大臣亦失哈出巡黑龙江下游奴儿干地区所乘用。从永乐九年(1411 年)到宣德七年(1432 年),亦失哈曾多次奉命巡抚奴儿干地区。从史料记载看,前往奴儿干都司的官员和士兵一般都是以两年轮流一次的。明代官兵能这样频繁的经营遥远的边陲奴儿干地区,和戍将刘清率领广大士兵造船支援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宣德七年(1432 年),刘清第三次到吉林领兵造船供亦失哈最后一次巡抚奴儿干地区,这是明朝最为隆重、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宣抚活动。《明实录》记载:“遣中官亦失哈等往奴儿干处,令都指挥刘清领军松花江造船运粮。”这从阿什哈达摩崖石刻碑文可以得到佐证,“钦委造船总兵骠骑将军辽东都指挥使刘清”,“宣德七年领军至此。”另外,《重建永宁寺记》碑文也印证了这个史实:“七年,上命太监亦失哈同都指挥康福,率官军二千,巨船五十,再至奴儿干。”即原任职奴儿干都指挥使的康旺退休,其子康福接替父职,随亦失哈同时前往赴任,他们所乘用的这50 艘巨船,就是刘清率军在吉林船厂所造。此前巡抚奴儿干时修建的永宁寺已被毁坏,亦失哈便组织力量重建寺院,宣德八年(1433 年)三月,为纪念永宁寺重建,再次刻石立碑,即《重建永宁寺记》,用女真文、蒙古文、藏文和汉文四种文字镶刻,不仅宣扬大明王朝的恩威,更是明朝对黑龙江流域及库页岛实行管辖的历史见证。这两块石碑在日俄战争期间被俄国拆运到海参崴,现藏于海参崴博物馆。
亦失哈北上奴儿干(1411 年至1432 年)与郑和南下西洋(1405 年至1433 年)几乎同时进行,二者一北一南,同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重要的江海之上远航活动。明代中叶以后,受政治、经济等各种因素影响,吉林船厂基本上停止了生产活动。清初,为抗击沙俄对黑龙江流域的侵扰,恢复吉林船厂,修造战船,组建水师。在抵御沙俄侵略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吉林水师营,获得了雅克萨之战胜利,遏制了沙俄的侵略。吉林船厂在保卫祖国边疆,捍卫国家主权、抗击沙俄侵略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吉林船厂作为明清时期造船基地的时间长达数百年,不仅如此,在国家的政治统一、经济交流、民族往来和交通运输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维护王朝对东北的统治。正是因为有吉林船厂建造的大船,才能使亦失哈等多次乘船到黑龙江下游一带进行招抚活动,宣扬大明国威及盛德;使地方部族首领接受明朝的羁縻统治;使明朝加强对黑龙江下游一带的有效管辖,推动国家统一的历史进程。
其次,促进边疆与内地的经济交流。明朝采取赏大于贡的政策,厚赏地方部落首领,使朝贡的队伍不断扩大。女真族纳贡使团将人参、貂皮等皮货、山货和渔猎产品带到中原,不仅获得明朝政府丰厚的金银、粮食、丝绸和其他用品的赏赐,还能得到在中原进行贸易的机会。内地大批的丝绸或丝绸衣物等物品不断地输入黑龙江流域,当地人再与日本进行贸易,中国的丝绸变成了“虾夷锦”,这种交易持续到清朝中叶。
第三,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往来融合。东北地区历来为少数民族聚居地,东部松花江一带为海西女真,西部为达斡尔族、蒙古族,南部为建州女真,北部为通古斯族等。刘清所领军中戍卒大部分为汉人,他们来到吉林造船,同当地民族杂居共处,传播了先进的生产经验和文化,推动了少数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第四,沟通东北亚的交通枢纽。明代设立的驿路是沿用了辽金元时期的东北古道,这是明朝经略东北地区的重要交通要道。其中海西东水陆城站,水路是从今吉林市阿什哈达出发,顺江而下,直抵奴儿干,是明朝经略东北最长也是最重要的交通干线,是松花江、黑龙江下游等地的海西女真以及野人女真进京朝贡的贡道,也是中国丝绸等物品流入日本、俄罗斯的贸易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