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燕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2)
思想政治教育是“特定的社会阶级或组织运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3.18 思政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目前,在成人远程教育中也已开设了思政课,如在开放大学的专科和本科层次思政课都作为必修课而被列入到教学规则中。
接受远程教育的学习者多为成人在职的学生。他们的世界观多已形成,对这样一个群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世界观正在形成的初高中学生,更不同于世界观已初步形成的大学生,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上都应适合成人的学习特点,不能机械地照搬普通高校的教学逻辑和规则。何况普通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也在不断地改革和探索之中。
如何通过远程教育开展思政课教学?如何对世界观已然形成的成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是远程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远程教育,也称现代远程教育,为网络教育,是成人教育学历中的一种,是指使用电视及互联网等传播媒体的教学模式,它突破了时空的界线,有别于传统的在校住宿的教学模式。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后产生的新概念,即运用网络技术与环境开展的教育。招生对象不受年龄和先前学历限制,为广大已步入社会的群众提供了学历提升的机会。”
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课程很多时候注重灌输和说教,且模式化的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学习者对思政课教育内容的接受和内化。而远程教育的受教育对象有别于大学生,是有一定工作经历和人生阅历的成年人,远程教育教学模式与普通学校最大的不同就是师生异地,时空分离,以学习者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因此,对其进行思政课教学会有以下难点:
接受远程教育的学习者多为成人在职学生,他们与大学生不同,有着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在多年的求学和工作生活中大多已定型,对知识学习除被动地接受外,还伴随着对现实的思考和质疑。其思想和精神世界相比于年轻人复杂得多也深刻得多。对这样的群体进行思政课教育,不仅仅是要他们接受所传授的知识,还要改变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而三观的形成是要有一个过程的,它同一个人的年龄、经历和受教育程度紧密相连。想通过几堂课就改变它,其难度可想而知。所以,远程教育要想思政课发挥它的实效性,达到教学目的,仅仅从学理上说服学习者是不够的,还应直面现实,不回避现实,将学理与现实相关联,这样才能使学习者从思想深处接受思想政治课的理论内涵。
首先,理论课的特点决定了其高深性、逻辑性和枯燥性,其生动性、趣味性远弱于其它专业课。它的理论较为抽象,同时也更为系统,它需无论是讲授者还是学习者应具备一定的抽象理论思维能力,这对政治理论课的教师而言都有一定的难度,对讲授者绝对是一种上课功力的考验,更何况是成人学习者呢?
其次,接受远程教育的成人学习者,大多受教育背景复杂,理论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因此,理论课的逻辑性说教性很难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最后,在远程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学习者大多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网络给学习者带来的疏离感,更会叠加理论课的难度。
思政课是共同课,所以它将以最大的统一性来对接最复杂的多样性,这将不可避免地使它面临一个众口难调的困境。网络时代,不管是在校的学生,还是在职的求学者,他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呈现多元化趋势。远程教育的成人学习者来自各行各业,因经历不同、专业背景各异,所以学习需求复杂,学习兴趣广泛。同时专业基础的差异更会产生对课程难易程度要求的不同。年龄差异也会导致接受能力各异。要将这种种差异和不同统一到思想政治理论下其难度可想而知。这对思政课来讲是一个重大的考验和挑战。另一方面,在以往的各阶段教育中,除政治学专业外它都被定义为非专业课程。这样的定位导致学习者产生了一个误区,那就是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即可,不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内驱力弱化,主动学习的兴趣就会大为缩减。
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是师生异地,时空分离。相对于传统的课堂面授教学缺乏教师人格感召力的影响。教师亲切的话语、各具风采的讲课风度、独特的人格魅力,这些都被屏幕隔离了。而这些对于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都是不可替代的重要因素。“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谈的就是教师的感召力。而远程教育无疑在这一点上是有所缺失的,学习者主要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短暂的面授辅导时间不足以满足学习者同教师充分交流的需求,因此这对于远程教育的思政课教学构成了一个最大的难点。
远程教育以学习者通过网络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所以不能及时地对社会现实问题做出有针对性的解释,更不能及时地对国际形势和热点问题予以科学的回应,特别是对网络舆论热潮的规律性把握不足,这就导致教师所教与学习者所需不相匹配,因而也就降低了思政课的时效性。
为了提高远程教育成人学习者思政课教学的时效性,引领学习者正确认清国内国际形势,坚定四个自信,必须在新形势下抓好远程教育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针对思政课的教学难点,着力创新教学模式,以此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有效性,达到思政育人的目的。
要想上好思政课,除了遵循习总书记所说的“八个统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创新教学模式,以此为改进思政课教学的主要抓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微博、微信、qq 等新媒体已日益成为现代人获取资讯与信息的主要途径和渠道。”远程教育依托网络进行教学的特点无疑在当今的这一背景下占据有利地位。所以远程教育的思政课应充分发挥与利用自身的优势,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内容深度整合。除了建设开发一批高质量的网络课程、微课之外,还可以建设专门的“红色网站”、“名师工作室”等针对国内外重大热点时政问题及时发声,还可建立思政课微信学习群,加深学习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以此传播网络教育正能量,同时,发挥好远程教育网络育人的优势,并且与课堂育人相配合,共同完成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当今世界成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呈多元化趋势,接受的讯息也更为纷繁和复杂,思政课教学如还是按着以往的方式以说教为主空谈理论,脱离学习者的内心关注,结果往往会遭到学习者的抵触和反感,教学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为此远程教育的思政课可以以专题式、互动式教学打破陈规,将理论与现实问题的解决相关联,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课程讨论区在一定的时间里选择一个或二个同思政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引人关注的网络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与互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但不一定很快给出结论,学习者畅所欲言,不怕争论,在争论中明辨是非,看清事物的本质,一步步达到教学目的。这样的教学生动有趣,不回避问题,会大大增加学习者的学习体验。
通过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构建生动鲜活的校外思政课堂。远程教育的思政课教学每个学期可设置一次到两次的社会实践课,可以根据理论授课内容设计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实践教学基地,听红色故事,还可以依托当地的红色教育资源重走红军路、抗联路,打造思政课的第二课堂,实现思政课教学活动的延伸和扩展。“通过现场教学和体验教学,使思政课教学和地方的传统文化得到很好的融合,使大学生思想实现真正的“内化”。
思想政治课毕竟是理论课,是有一定理论深度的。而远程教育的思政课从教者在专业研究上还是有所欠缺的,同时,远程教育的学习者大多理论基础知识薄弱,要想在其原有水平上加深和提高,并非易事。而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师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水平显然更胜一筹。因而学校可以在每学期给出一个计划,聘请高校的学养深厚的思政课专家就社会的热点问题或是一些使人困惑的问题开展一些专题讲座,还可以就思政课的一些前沿问题给做一些介绍,以此弥补远程教育思政教师专业水平不足的问题。另外,也可弥补远程教学教师与学习者时空分离的短板,起到让教师的人格魅力唤起学习者的精神情感共鸣的作用。
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以学习者通过网络自主学习为主,自主学习又是建立在一门课程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基础之上的。思政课的网络学习资源建设除了要遵循一般课程资源建设的规律,还应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首先以资源丰富性来满足学习者的多样化学习需求,一是学习资源内容的多样化,学习者通过对学习资源的学习能基本完成学科要求的学习任务;二是学习资源形式的多样化,不仅要有文本资源,还应有视频资源;不仅要有定期的学习辅导,还应有专题的教学讨论;不仅有教材的解难答疑,还要有当下热点问题的关注与时评;不仅有名师讲坛,还应有与思想政治知名网站的无障碍链接。总之,以各种形式建设一个独具魅力和吸引力的思政课网上课堂和学习资源库。
其次以资源的科学性带给学习者严谨的理论知识,教师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应依据教材同时又不仅仅局限于教材,因此在选材上一定要注重从正规严谨的网站上下载或链接。
最后以资源的时效性给学习者最新的学科资讯。教师应随时关注时事新闻和报道,随时更新上传平台上的教学资源,以保证学习者的思政课学习不过时不落伍。
学科的考核也是教学的一部分。传统教学的考试显然已不能适应远程教育的学习了。现在远程教育的各个学科大多以网考取代终结性考试,取得很好的效果,也颇受远程学习者欢迎。以远程教育为主要教学手段的国家开放大学的大部分思政课也采取了阶段性形考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网考方式,效果良好。只是它还有改进的必要。众所周知,移动学习的形式越来越受到学习者的青睐,因此思政课也可以尝试通过手机app 来学习和答题,累积分数,以取得思政课课程学分。
远程教育中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远程教育者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以适应思政课的教学规律,并最终为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