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和方法,它能使人的思维过程清晰、脉落分明,它是有效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工具,虽然简单,但是它对高中记叙文的写作有重要帮助,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发散学生的写作思维,拓宽写作思路,使作文变得不再“艰难”,能帮助学生积累和整理写作素材,使学生拥有更多写作素材,运用思维导图还能帮助学生正确审题,使立意更深刻,有利于理清作文的写作结构,更好地安排作文主次关系,有利于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在高中记叙文写作中,审题立意是写作的关键,只有正确审题,明白了写作的主题要求,才能保证作文不跑题,符合写作要求。而在评价一篇作文质量的高低时,起关键作用的是作文的立意,它是整个作文的灵魂,只有立意高远、深刻、新颖,才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随着近几年新材料作文在高考中的出现,增加了学生审题和立意的难度,教师要让学生根据所给出的材料,正确审题和确立新颖深远的立意。运用思维导图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多样化的审题,提高学生立意的深刻性。
由于思维导图能培养人们发散的思维方式,在审题立意时通过对写作要求中的关键词语进行选择和提炼,就能培养学生多样化的审题视角,即以关键词作为导图的中心词向各个方面发散,能帮助学生全面审题,巧妙立意。例如,在以“( )的记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时,首先从题目要求中寻找关键词,把关键词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词,可把“记忆”作为中心词。然后根据写作要求来确定主题,本题目可以从对“某人”的记忆、“某事”的记忆、“某物”的记忆等之中来选择主题,并将这些主题词作为一级分支来建立思维导图。如果要写对“某物”的记忆,则可对该一级分支继续细化,以此来深化主题内涵,可以写自己对一本书的记忆,再接着对书的内容、记忆深刻的原因等进行细分,就可找到写作的主题内容,就能较好地完成审题和立意的过程。
谋篇布局是写好记叙文的重要环节,好的记叙文既要有优美的语言、新颖的立意,还必须设计好各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把材料巧妙地安排在恰当的位置,也就是要做好写作的谋篇布局工作。运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进行谋篇布局,能让学生从整体上、全局上掌握文章结构、材料运用等各种方法,同时运用思维导图既能显示出写作构思中的共性,还能巧妙地安排和运用个性化材料,以避免写作构思出现千篇一律的情况。
记叙文的写作模式有基本模式、倒叙模式、插叙模式等,运用思维导图就可安排文章结构。例如,对于基本模式记叙文的结构,可运用思维导图依次安排四个一级分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在“开端”分支下可设置悬念来引发思考,在“发展”分支下可写矛盾的产生来引起波澜,在“高潮”分支下表达尖锐矛盾来突出个性,在“结局”这个分支下叙述解决矛盾以升华主题。许多学生在写作中,要么思路不清晰,要么思路时断时续,形不成清晰连续有条理的思路,运用思维导图并围绕中心主题就可建立起清晰的写作思路,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写作中出现思路混乱的情况。
例如,在让学生写“让心底盛开一朵花”这样一篇记叙文时,一些学生写了“坚强之花”、“乐观之花”、“善良之花”等,表面看似乎没问题,但从思维导图的方式来看,都没有围绕“一朵花”这个中心来写,写作思路不够清晰。如果以“一朵善良之花”为中心词,以“正面事例”、“反面事例”为一级分支来建立思维导图。“正面事例”可运用名人之爱、凡人之爱进行描写。“反面事例”可运用社会上一些不良的人或事来论述或描写,就能形成完整的思路。
素材是写作的基础,没有丰富的素材,作文写作就会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情形,而运用思维导图就能有效帮助学生整理归纳写作素材,使学生有更多的素材可用。学生在作文写作时,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围绕写作主题来归纳整理素材。导图的分支越多、越细,素材的内容就会越丰富。由于思维导图的分支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的,这些素材都可作为作文有用的素材,能增加材料运用的选择性。
例如,以“高尚人格”为主题(中心词)整理素材,一级分支可选择“爱国爱民”、“坚持原则,追求真理”、“独立自强”、“自爱自尊”等,在每个一级分支下可选择相应的人物或具体事例来支撑该分主题,这样就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择写作素材;还可以运用联想链接法整理素材,便于对素材的记忆。可对教材课文中的人物或事例进行联想链接,也能为学生提供许多写作素材。例如,可从教材中烛之武的“夜缒而出”体现的对国家的热爱,想到“尚能饭否”的廉颇、牧羊十九年的苏武,这些都是爱国方面的重要素材。
总之,在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发散思维的有效工具和方法,教师可以从作文的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素材选择等方面合理运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写作思路,丰富写作内容,从而提高记叙文写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