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微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19)
某尾矿库位于浙江省龙泉市,库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型,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常年气温为16℃~25℃。全年有两个雨季:5月~6月为梅雨期,8月~9月为台风雨期。年平均降水量1500mm~1800mm。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为西南风,库区下游地表水系发育。
尾矿库1988年建成投产,初期坝采用碾压堆石坝,坝顶标高282m,坝高24m。后期采用尾砂上游法堆坝,尾矿平均堆积边坡1:4,尾矿最终堆积标高360m,总坝高102m,总库容278×104m3。因其下游有重要设施,原设计时将其等级提升为二等。
库内排洪系统采用D=1.4m排水斜槽-D=2m连接井-D=1.2m排水管,库内排水斜槽和排水管的结构强度均按尾矿后期堆积至360m标高考虑。
尾矿库的尾矿堆至约351m标高时,对尾矿库排洪系统(斜槽—排水管)进行检测,检测报告表明排洪系统部分段有破损情况,存在安全隐患,一旦结构强度不能承受将会发生垮塌、溃坝等事故。如若对排洪系统进行内衬加固,会使得排洪系统尺寸缩小,不能满足原设计防洪能力要求,因此只能新建排洪系统以满足尾矿库正常运行需求。
改建考虑了新建排水井—隧洞系统和新建排水井—排水管系统两种方案。
尾矿库的尾矿堆至约351m标高时,对尾矿库排洪系统(斜槽—排水管)进行检测,检测报告表明排洪系统部分段有破损情况,存在安全隐患,一旦结构强度不能承受将会发生垮塌、溃坝等事故。如若对排洪系统进行内衬加固,会使得排洪系统尺寸缩小,不能满足原设计防洪能力要求,因此只能新建排洪系统以满足尾矿库正常运行需求。
改建考虑了新建排水井—隧洞系统和新建排水井—排水管系统两种方案。
新建排水井接隧洞方案:在库尾现有斜槽进口处建D=3.0m排水井接B×H=2.0m×2.0m排水隧洞,隧洞沿库区左岸山体通往堆积坝下游然后接坝肩明渠,隧洞全长约440m,后接明渠长度约360m。
新建排水井—排水管方案:在库尾现有斜槽处建D=3.0m排水井接D=1.5m排水管沿库左岸地形线通往堆积坝下游,出最上子坝以后排水管出口接坝肩明渠。其中排水管全长约357m,后接明渠长度约400m。
设计综合比较两种排洪系统方案,原排洪系统部分段有破损情况,存在安全隐患,须尽快建成新排洪系统以降低风险,而隧洞施工工期相对较长;隧洞施工对岩石条件要求较高,排水管施工在地表较安全便捷。因此,本次设计拟采用新建排水井—排水管作为新的排水系统。
根据《尾矿设施设计规范》(GB50863-2013)[1],尾矿库防洪标准按1000年一遇,尾矿库地形特征系数如表1所示,设计暴雨参数参照《浙江省短历时暴雨》(浙江省水文勘测局,2003年2月)。
表1 尾矿库地形特征系数表
根据尾矿库地形特征系数和暴雨参数,计算该尾矿库库内洪水如表2。
表2 洪水计算结果表
沉积滩平均坡度结合原设计及实测数据,本次设计取2%,死水位取357.0m。调洪库容计算结果如表3。
表3 调洪库容计算表
通过内径3.0m排水井和内径1.5m排水管排洪,泄流过程线如图1所示,调洪演算结果见表4。
图1 泄流过程曲线图
表4 调洪演算结果表
调洪演算结果干滩长度大于100m,安全超高大于1.0m,满足二等库最小安全超高和最小干滩长度要求。
新建排水管出口接坝肩明渠,明渠全长约400m,经过子坝坝坡段一般断面为B×H=1.5m×1.2m,平台段一般断面为B×H=1.5m×1.6m,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中明渠平台段最小坡度为3%,坝坡段及经过山坡段最小坡度为10%。水位安全超高取根据《溢洪道设计规范》(SL253-2018)取0.5m。截水沟沟断面设计均按相应洪峰流量考虑,泄流能力采用明渠均匀流泄流公式Q=1/nAi0.5R0.667进行计算。明渠水力计算结果见表5。
表5 明渠水力计算结果表
经计算,坝坡段明渠过流能力9.92m3/s,平台段明渠过流能力9.81m3/s,均大于设计频率排水管最大下泄流量9.31m3/s,泄流能力满足排洪要求。
排洪系统作为尾矿库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其可靠度直接影响尾矿库的防洪安全及稳定安全。对某尾矿库库内排洪系统工程进行改建,采用新建排水井—排水管作为库内排洪系统,及时解决了现库内排洪系统存在破损情况的安全隐患。同时改建后的排洪系统在设计频率洪水情况下,安全超高和干滩长度富余度更大,使得尾矿库的防洪安全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