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茜
相信很多人都感受到了,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天气寒冷,室内外温差较大,身边感冒咳嗽的人特别多,有的病情严重的发展到了肺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患病人群也不仅局限于老人、儿童等高危人群,就连不少平时身体强壮的中青年人也纷纷遭殃。因此,冬季养生,要注重养肺。下面这份“养肺秘籍”请收好!
肺是人体最“娇嫩”的器官,也是人体最易失守的第一道防线。到了冬季,有3大诱因让肺很“受伤”。
首先,冬季天气寒冷,寒气重,稍不注意就会让寒邪有机可乘,肺脏一旦受到侵袭,就会引发感冒、咳嗽等呼吸道感染。
其次,天气冷,人们聚集在室内活动的时间多,彼此间增加了接触的机会,室内多开空调,且门窗紧闭,空气不流通,有利于病菌的滋生和传播,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体弱人群长期在此环境中,容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再加上春节期间,应酬多,过度疲劳导致抵抗力下降,正气不足,感染寒邪也就不足为奇。
许多人认为冬季养肺就要防寒,其实并非如此。最近呼吸道疾病患者主要以咳喘为主,但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通常出现的如打喷嚏、流鼻涕、感冒、咳嗽等风寒性症状,很多患者还出现了燥的特点。有的患者虽然感冒流涕,但鼻子干燥,严重的甚至出血;有的皮肤干燥,瘙痒难耐,一到夜间病情更为严重;有的感冒的同时还伴有便秘。这些症状其实与中医“肺开窍于鼻,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不谋而合,都是肺燥的典型表现。在治疗调补时,沿用以往温肺祛寒的方法就不适宜,过分温补反而容易伤阴,所以养肺要兼顾防寒润燥。
另外,今年冬季呼吸道疾病合并脾虚夹湿的患者明显偏多,许多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胃胀、腹泻、消化不良、舌苔腻等脾胃症状,润肺时不能一味使用偏凉的药物和食物,还要注意健脾化湿,保护脾胃。
1.增强耐寒训练
肺最怕寒,防寒要循序渐进。对健康人群而言,每天坚持用冷水洗脸、清洗鼻腔也是一种耐寒锻炼。而对于老人等抵抗力较弱人群,要注意防寒保暖,适量、合理地锻炼身体,使机体逐渐适应外面天气的冷热变化,最好在上午9~11点锻炼。
2.食疗
日常预防可用生姜、葱白、银耳、薏仁米一起熬炖并服用。生姜和葱白,味辛性温;银耳滋阴润肺;薏仁米健脾清热,能祛风散寒止咳,润肺祛燥,改善脾胃症状。具体方法是取洗净的生姜6克,葱白5克,银耳10克,薏仁米20克,煮成一碗湯,一天喝上两三次,几天后就可见到明显效果。如果已经感受寒气,出现怕冷、流涕等症状,在此汤基础上加3~5克桂皮;对于老人儿童等体质差的人群,不妨加山药、黄芪各30克;如果感冒的同时出现腹胀等症状,可以加5克陈皮同煮。
每天早晨不妨喝一碗健脾化湿粥,具体做法:取薏仁米30克,橘子皮6克,生姜3片,鸡内金6~10克,加适量水煮粥,可以健脾化湿、理气消胀。
3.中药熏鼻
中药熏蒸法是利用中药煮沸后产生的气雾进行熏蒸,借药力热力直接作用患部皮肤或鼻腔等,从而达到治病效果的一种治疗方法。可取桂枝、大枣、白芍各10克,炙甘草5克,生姜3片,加适量水煎煮半小时,将药液放在胸前,保持距离在20厘米左右,用其热气熏蒸鼻腔5~10分钟,早晚各熏蒸1次,可以有效缓解风寒性流涕、打喷嚏、头痛、鼻塞等症状。
4.中药足浴
体质较差者,日常每晚可用艾叶30克、花椒5克煮水泡脚,以促进血液循环,驱除体内寒气,一定程度上改善睡眠。针对早期感冒出现鼻塞、怕冷、头痛等症状,可选用黄芪30克、生姜6克、防风10克,加适量的水煎煮泡脚,有益气、祛风、温肺的功效。如果病情发展,出现咽痛、干痒,在此基础上增加薄荷、菊花各10克,板蓝根15克。
(摘自《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