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级微信群的有效管理

2019-03-04 23:39霞浦县实验幼儿园陈华丽
幼儿教育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信群群里笔者

霞浦县实验幼儿园 陈华丽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密切合作,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指出,幼儿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的确,幼儿的培养需要家长和教师长期的相互配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成效。

班级家长工作的形式多样,归纳起来常用的主要有电话、面谈、家访、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家长工作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不同家长的需求。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深受年轻家长和幼儿教师喜爱的是班级微信群。班级微信群作为一种新型的即时通信工具,打破了教师与家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流限制,具有迅速传递图像、声音、文字信息的优势,为教师开展班级家长工作提供了便利。然而,在实践中笔者对本园各年龄班近五个月以来使用班级微信群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反思后,发现在班级微信群中教师与家长不能形成正面积极的互动,存在以下问题:教师对微信群疏于管理,只顾用微信群发布通知,对家长发布的各种信息置之不理;家长局限于用微信群请假以及在群里发布无用信息给教师和其他家长造成困扰。如何提升班级微信群中家长与教师以及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有效互动?这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班级微信群现状分析

(一)教师让微信群变通告板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有些班级微信群,教师疏于管理,只是用于在班级微信群中发布通知,对家长发布的各种信息置之不理。由此,笔者组织我园各班教师围绕班级微信群“为什么教师只是用于发布通知,而没有其他方面的交流?”这一问题展开交流、讨论。通过谈话,笔者发现教师无视班级微信群管理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种:一是教师在管理班级微信群时会产生主从观念,认为自己是“专业人员”,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幼儿好,只要家长严格按照通知给予配合,即可推进教育,由此不自觉地使用“发号施令”的方式与家长进行交流。二是年轻教师还没升级为家长,不能从家长的角度进行思考,一味地站在理论的层面来进行沟通交流,未能明确家长所需。三是年长的教师除了幼儿园各项繁忙的工作外,还有诸多的家庭琐事,实在难以抽出时间与家长进行通知之外的互动交流。

(二)家长让微信群变请假条

笔者发现,家长还没有认识到班级微信群里自己与教师、其他家长的有效互动对于自己孩子发展的重要性,仅仅是将班级微信群用于孩子的请假。笔者对每个班级微信群的内容进行分析后,分别邀请班级微信群里的“活跃家长”“潜水家长”围绕“您平常参与班级微信群的发言、讨论吗?教师在微信上发通知、要配合,您是如何看待和怎样做的?”等问题展开交流、讨论。通过交流,笔者了解到多数家长是以旁观者的状态参与班级微信群,只是在微信群里请假。其主要原因是班级教师在建群之初就告知家长,请假只要在微信群@老师就可以了。除了需要请假,绝大多数家长较少参与群聊。“活跃家长”和“潜水家长”的区别只是在于,“活跃家长”会在教师发布通知后,询问需要家长配合的具体工作内容,避免执行错误,或者回复“收到”“谢谢”等信息,并无另外关于幼儿成长方面的交流。究其原因,一是在家长心里,班级教师的教育经验无疑是正确而且丰富的,促进幼儿在各方面发展主要是教师的任务,作为家长只要加以配合就可以了;二是有的家长不能理解和认同教师在群里发的各种通知,但作为家长不会在群里进一步去追究这个问题,觉得能配合就配合,多数家长持小心谨慎的态度,觉得尽量不跟教师“较真”。

(三)闲聊让微信群变骚扰器

调查中,笔者还了解到由于教师的疏于管理,有的班级微信群会日渐显现出一种混乱的状况,出现部分家长“漫不经心”的闲聊现象,甚至有时班级教师也会在群里发布一些与班级工作无关的信息。让家长和教师认为是“被骚扰”的闲聊,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教师在班级群里发布重要通知,被部分“活跃家长”用“收到”“谢谢”“老师您辛苦了”等各种文字信息以及图片刷屏。不能第一时间看手机的家长,要想看通知,还得不断向前翻阅,也有个别家长因此错过教师发布的重要信息。另一种是家长甚至教师在班级群里发布各种赢奖品、拉票评选的链接。家长和教师反感此类行为,但很多时候又碍于情面,不能直接发表反对意见,左右为难,增加不少烦恼。闲聊式信息的发布,不仅阻碍了班级微信群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使得班级教师和家长双方都觉得被骚扰了,降低了教师和家长对微信群的预期。

二、班级微信群有效互动提升策略

在访谈中,笔者了解到家长实际上是非常希望班级教师和优秀家长能够提供、分享更多关于科学育儿方面的内容和信息,也希望班级微信群的氛围不要过于拘谨、严肃,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关系能够更为融洽和自然。

针对班级微信群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家长的需求,笔者深入反思,并在本园的班级微信群管理方面进行调整,希望促进班级微信群里教师与家长的有效互动。

(一)分角色——分工合作、各司其职齐出力

创建微信群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家园合作,故而该群的作用在于形成一种教育合力。班主任单纯凭借自己的能力是无法独自承担这一管理职责的。管理班级微信群,需要班级教师发动家长代表、配班教师、保育教师以及园内外的幼教专家共同承担。笔者建议班级教师以分工合作的形式,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班级微信群管理,明确参与者各自在微信群中的职责,拓展班级微信群的活动内容,改变原来微信群中班级教师“一言堂”的氛围。例如,教师通过专题家长会或调查问卷的形式,广泛征集家长意见和建议,依据家长需求和工作需要设置“活动视频”“育儿经验”“活动通告”“活动追踪”四个栏目。周一的“活动视频”栏目,由班级的保育教师将幼儿上一周在幼儿园学习、游戏、生活的内容,制作成各类短视频并整理发送到班级微信群,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园的学习、游戏状态。周二的“育儿经验”由家长代表收集家长们近期关注的教育要点和需要解决的教育疑惑等信息,发给园内外的幼教专家,以便专家及时有效地回答家长的各种疑难问题。周三的“活动通告”栏目,由教师将近期幼儿学习的重点、预设开展的游戏活动中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内容,在微信群里通告家长,给家长宽裕的时间做好充分的准备。周四的“活动追踪”栏目,由教师实时向家长反馈幼儿近期学习要点,追踪活动开展的情况,让家长知道自己的配合为幼儿的游戏和学习带来了哪些便利和成效。教师在寻求家长配合时,需要让家长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才能使家长对配合保持其应有的热情。

实践证明,微信群的分角色策略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日常交流由原来的“若即若离”状态推向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状态,让家长切实参与幼儿教育的方方面面,进而带动了原本不太重视幼儿教育的家长,同时也有效减轻了班级教师的负担,提升了家园共育的效果,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二)制群规——规范管理、有效互动更轻松

班级微信群作为一个群体的交流平台,需要有一定的规则。班级教师应当在建群之前就制订合理的班级微信群规,这样就可避免后期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使家长和教师在使用班级微信群时能够“有章可循”。

笔者尝试以专题家长会的形式郑重地组建班级微信群,让家长意识到教师对于班级微信群的重视。首先,笔者通过短信、电话、书面通知等多种形式收集家长对于班级微信群管理的建议、意见或者感受,让家长参与“班级微信群管理”专题家长会的筹备工作,在心理上为“班级微信群管理”专题家长会“预热”。接着,根据收集到的资料,笔者与家长逐个约谈,鼓励家长积极地参与班级微信群的管理工作。最后,笔者将家长对微信群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全体家长,大家再共同研讨、协商,合理安排班级微信群的互动栏目、制订班级微信群规。班级微信群规的制订,应注重以幼儿发展的内容为主,不是单单针对家长或者教师的规则。譬如,教师需要遵守的规则有:一是教师发布信息时应注意语言描述,做到简洁明了;二是教师上传幼儿学习、活动照片时应做到面向全体;三是教师在班级微信群不点名批评、表扬。家长需要遵守的规则有:一是每名幼儿允许两位家长进群,最好是爸爸妈妈,进群后修改群名片为“×××妈妈”等;二是教师发布通知后,无须回复,避免大量不必要信息的骚扰,有异议的可以私聊;三是及时保存需要的照片、文件等,以免文件过期。群友需要共同遵守的规则是严禁在群里发布拉票等无关信息。

在制订班级微信群规的过程中,教师应始终给予家长真诚、耐心的回答,尽量消除家长怕得罪教师的顾虑,用耐心感动家长,让家长乐于遵守群规、乐于与教师沟通,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教师与家长共同制订的群规,会让家长和教师由此产生一种共同的责任感。值得一提的是,家长在商讨微信群建设的过程中,不仅教育意识得到了提高,而且也感觉到班级微信群是班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到班级微信群能有效加强家园合作并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进而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班级开通微信群,为班级家长工作搭建了一个超越时空界限的网络平台,为家园双方创设了方便、快捷的沟通交流渠道。微信群对促进教师和家长双方的协作有着显著效果。但是,微信群只是班级家长工作中的一种方式,它不可能完全取代家长会、家访和家长开放日等传统的面对面的班级家长工作方式。微信群和其他传统的班级家长工作形式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如果教师能够恰到好处地运用班级家长工作的多种方式,定会取得家园共育的理想效果,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猜你喜欢
信群群里笔者
奶茶群里戏精多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金主爸爸的炫酷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警惕以微信群为媒介的诈骗
假如亡国之君有微信群
一滴水
人兽表演
利用微信群营销猕猴桃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