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思华 孙慧敏 栗晓冬 李 娜
(山东农业大学,山东 泰安 271018)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迅猛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势头强劲,自高校扩招以来,多数农科高校均设立外语类专业。但近年来多数农科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却呈现低素养率、低发展率等问题,面对模糊的就业前景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多数在校学生呈现心理亚健康状态。
大一作为高三到大学的关键过渡期,在学业规划、人际交往、生活体验、情感领域等适应性方面更易出现情绪障碍问题,导致学习、工作、生活及交际能力的减退。此背景下,当务之急应挖掘出应对新生情绪障碍的长效应对策略。
考虑到新生情绪障碍的阶段性和普遍性,本文将脱离传统病理心理学对心理问题的矫正方式,而采用积极心理学视角更多关注对新生积极心理素质的培育,以积极正向的能量辅导替代创伤性病态畸形的修补,帮助学生更快过度大学这段“延缓偿付期”。
积极心理学术语最早出现于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一书,美国前任心理学会主席Seligman 在美国心理学会上将其真正付诸实践,首次提出积极心理学,倡导积极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代表着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新方向,区别于传统矫正疾病的方式,积极心理学以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为研究核心,利用积极元素帮助对象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力从而获得幸福,其研究内容包括“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品质、积极的组织环境”。诸多实践表明,积极心理学所提倡的积极心理品质培育,能有效帮助大学生以积极心态面对大学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获得主观幸福感。
新生适应性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常因环境改变或新生的不良个性而出现一些情绪反应及生理功能障碍,并导致学习、工作、生活及交际能力的减退,常表现于抑郁、焦虑、行为障碍、躯体不适、社会性退缩等。如今新媒体、新技术、新思想更新迅疾,科技革命下的青年学生一方面思维灵活、知识接受能力强,另一方面在高竞争环境下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负荷。外语学院2017 级新生中女生群体占85.2%,高于学校平均水平32.6 个百分点;外省生源学生占23.3%,高于学校平均水平6.6 个百分点;少数民族学生占4.4%,高于学校平均水平1.9 个百分点;单亲孤儿学生占6.7%,高于学校平均水平3.4 个百分点。以前的学生工作经验表明这些群体在学业、人际、情感等方面更易出现情绪障碍问题。
为此,学院通过问卷形式专题调研了2017 级新生情绪障碍问题,分析成因,精准施策。学院共发放问卷272 份,回收272 份,有效率100%,问卷内容涉及对于大学的适应程度、导致产生抑郁和焦虑情绪的重要因素、情绪障碍解决方法等。
调研结果显示,58.12%的学生表示出现适应性障碍问题,其中59.44%学生会感到焦虑,如在许多方面紧张不安、心慌气短、无所适从等,15.81%的学生感到抑郁,如考上大学的激情荡然无存,对一切不感兴趣、自卑、自责,或出现睡眠障碍、食欲减退等,另外少量24.75%的学生则会出现行为障碍、躯体不适、社会性退缩等情况。可见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占比高达75.25%成为新生最大的适应性障碍表现。
在导致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上,55.15%的学生出现在学习方面,如成绩不理想、对专业成绩期待过高、学习方法不恰当等;25%则认为在人际交往方面,如无所适从、关系处理不当等;16.54%的学生出现在生活方面,如远离家乡、思念亲人、水土不服、处理问题等;3.31%的学生表示在情感方面,如单亲家庭、独生子女、感情问题等。
(1)生涯期待迷茫,专业学习适应困难
学院仅有11.03%的新生对学习不感到焦虑、抑郁,55.15%学生的最大情绪障碍出现在学习方面,其中没有合适的学习方法,不知如何做学习及职业生涯规划及学习自制力差的学生比例各占29.04%、27.57%及22.79%。从大一生源情况来看,新生中农村生源占比达到61.7%,大多数学生外语基础偏差,步入大学后高强度的专业课程设置及课下作业令部分学生跟不上节奏,加之学生普遍对自我学习期待过高,又苦于没有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此陷入对学习的焦虑之中。另外,不超过十八岁的学生占到65.44%的比例,三观树立尚未成型,对自己尚未有清晰的生涯规划,甚至会对自己的专业产生怀疑心理,数据显示,37.13%的学生因为自己的专业选择产生不适心理,更有49.26%的学生因为身处农业院校学习外语而在生涯规划上产生负面情绪。
(2)生活环境突变,自我管控能力欠缺
大一新生所处阶段即从高中走向大学的过渡时期,高中阶段,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几乎占据全部时间与精力,而进入大学之后,生活环境突变,学生需要独立自主生活,3.68%的学生出现了难以迅速适应大学生活的状况,如学生远离家乡、思念亲人、水土不服等问题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学生的情绪。学生要在短时间内适应不同的校园文化环境,15.81%的学生坦言因此出现情绪障碍。其次,学生业余时间增多,学习在学生大学生活中所占比重降低,对于刚脱离题海的、自控能力较弱的大一新生而言,合理分配学习与课余时间成为一大问题,较多学生不确定如何有效安排时间,易造成学生方向迷茫、时间浪费等现象,同时2.94%的新生坦言在行为上产生障碍,出现旷课、迟到、早退等寻求刺激的行为来排解焦虑心理。
(3)人际交往需求变化,群体性行为不适
进入大学之后,学生的交往对象增多,同时各形各色的社交活动出现,新生一边渴望拥有融洽的人际关系,一边又缺乏人际交往技巧,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由于没有正确处理人际关系,26.84%的新生出现社会性退缩等现象,表现为逃避现实、独来独往、效率低下、回避社交活动等。出现问题的学生中,40.81%的学生发现与人交往过程中出现陌生感、不愿主动,同时少数学生坦言当自己的意愿不被老师和同学认可时,在心理上难免出现压抑、困惑,进而远离群体,排斥参加社交或集体活动。另一方面,新生来自五湖四海,地区差异导致文化差异,同时个人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生活规律大相径庭,同学之间因性格等原因,冲突与摩擦不可避免,关系处理不当容易产生焦虑、烦躁、厌学等消极情绪,容易产生小集体,又无法尽快融入大集体。
(4)成长背景嵌刻下的个体性格因素
新生中存在不少孤儿或单亲家庭,由于家庭背景差异,其更多出现心理自卑等情况。此类新生中27.8%存在着因父母离异等背景下产生的焦虑与抑郁问题,单亲家庭或孤儿背景下,学生的内心较脆弱敏感,由于生活动荡,心灵受到极大伤害,于是表现出易悲伤、易动怒、易多疑等问题,对于他们素质提高及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等方面均产生不利影响。
独生子女则易产生依赖、自私等性格问题,从小成长环境稳定,受到家庭、学校的呵护,没有遇到过大挫折,致使初入大学遇到困难时不知道如何应对,学习积极性与非独生子女相比较弱,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内心不稳定。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学习活动主要是通过观察他人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审视他人所接受的强化,把他人的示范作为媒介的模仿活动。积极心理学指导的榜样示范引领作为新生适应性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学院教育中已逐渐系统化、规模化:一是遵循模仿学习规律,帮助新生选择合适的榜样,学院通过“我与优秀学子面对面”活动,邀请高年级优秀学子和优秀校友开展学习讲座和学业规划报告,为新生导航;邀请学生党员进班级,进宿舍,引领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实施优秀大学生培养计划,让导师对学生“一对一”指导,服务他们成长成才;选先树优,对新生中涌现的优良学风先进典型进行表彰,让学生学游榜样,赶有标杆,激励他们制定目标,努力奋进。
在研究和实践中发现,积极心理干预能够减轻个体的抑郁症状,与此同时能够改善个体的生活满意度。新生初入大学,面对全新的环境和陌生的同学,会产生一系列焦虑和陌生心理,而朋辈辅导渗透性、互动性等特点,以其亲近性、认同性和安全感等优势将利于塑造新生积极向上的心理情绪。在全面摸排、了解和掌握学生适应情况基础上,学院积极做好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学院利用朋辈辅导优势,及时调整朋辈辅导活动内容,在互动项目中,及时根据新生群体特点,新增项目“众志成城”,培养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新生入校后,累计开展团体辅导54 班组次,针对贫困生群体、外省学生群体等学生个人成长团体辅导6 组次。积极心理学下的团体辅导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沟通平台,经过一系列团体辅导,有效改善了新生人际交往的焦虑和抑郁问题。
心理干预,即运用心理学专门的知识和技术,对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心理问题施加影响,使其朝向预期目标变化的方法。以叙事为主要方式进行的辅助法是积极心理学在教育实践领域所提倡的方法之一,认为运用讲故事的手段对心理问题的调试具有良好效果。大一新生往往表现出日益独立的个性,在心理上抗拒面对面交谈,但通过网络媒介和学生进行“讲故事”式交流,更易于让学生“走心”,接受有关建议。微信公众平台根据其平台特性可以成为一种讲好故事的有效媒介,通过公众号文章发布,引起学生心理共鸣,达到与学生共情的目的。学院辅导员先后成立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内容区别于传统式的思政说教,创新性地以讲故事方式实现思政共情引导,内容贴近学生兴趣点,风格温暖走心、诙谐有趣,这种方式备受学生关注和认可。师生还能通过后台留言互动,实现思政共情引导,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积极心理学认为,反思“是一种思考,一种对事物的关注,一种对人性的倾听,周全的反思是对生命、生活、生存意义的探寻。”新生在个体认知参与过程中,对事物的体验和理解过程蕴含一定程度的过程价值和创生性价值,而合理的反思方式则会深化过程感知中的积极情感体验,反之则会背道而驰。情绪ABC 理论的创始者埃利斯认为: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如果这些不合理的信念长久得不到更正,还会引起情绪障碍。新生初入大学会遇到各种超越自我认知的疑难情景,如若得不到合理疏导和排解,则内心郁结日渐浓厚,危害亦日益加剧。调查显示,对于新生出现适应性障碍,高达51.1%的新生更倾向于自我调节。这就存在一个很大的隐性危害,新生自我排解往往会得不到根源上的良性解决,一定程度会导致更多的消极情绪体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有意识地与新生建立平等对话关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融入积极情感体验法的反思性谈话策略进行交谈,引导新生合理“分析”、“审视”、“评价”,通过平等的谈心沟通实现“个体反思结果的共享”,引导新生在个体反思体验和他人反思体验的过程中生成新的理解,提升个体积极情感体验。
积极组织系统法强调,教育作为一项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并非一项孤立的事业,而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大学生心理建设存在差异,是因为积极的学校、积极的家庭、积极的活动组织等不同积极组织系统对学生心理情绪的影响不同。积极情绪主张研究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体验,大学生在树立正确思想意识的道路上,需要家庭以及学校等单位协同合作。以信件为桥梁,学院定期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将学生学业情况、思想状况反馈给学生家庭,家长充分了解学院教学动态与学生在校情况,对学校和学生做出教学意见反馈,积极稳步地推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实现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合力。寒暑假期间学院辅导员队伍通过前期调研,摸排特殊学生家庭情况,积极走访困难学生家庭,带去物资支持和精神鼓励,搭建与困难学生家庭沟通桥梁,主动协助完善困难学生的家庭组织系统,共同承担大学生积极心理构建的责任。利用网络渠道,搭建微信、QQ 等沟通平台,为教师与家长的直接有效沟通提供了便利,实现实时互动交流、资源共享,促进家校一体化,满足积极心理学强调的积极组织系统对个体积极人格、品德的有效影响,使大学生不断丰富自身积极体验,更好融入大学学习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