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莎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我国是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大国,在漫长的发展的积淀下无数的传统文化资源,并且得到教学领域的深入挖掘。当前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而将我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意义重大,不仅可以实现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还可以实现教育体系的创新、搭建教育平台,进而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
首先,对创业教育缺乏明确的认识,部分高校只是把创业教育当做就业指导的一项工作,这就导致教育流于形式,学生的创业意识不足。其次,部分高校没有形成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很多学生没有认知到创业的重要性,更多的是想在毕业后寻求一份稳定的工作。再次,社会和家庭对大学生的创业也存在误解,认为大学生创业是浪费时间、荒废学业,同时很多家长更希望孩子找到稳定的工作,不支持其创业。最后,高校认为教学的侧重点在专业知识的教学上,忽视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即使是开展创新创业教学,也是利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没有注重实践,并且课时较少,教师团队缺乏教经验都是导致创新教育不能深入开展的重要原因。
英国知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讲到所说,人类有26 种文化形态,但是真正得到延续和发展的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化。这说明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凭借其较强的适应力和调整能力可以延续至今,并且始终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发挥着我国传统文化的作用。
先秦时期和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思想流派诸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而文化的多样性也使得我国传统文化兼容并包的发展。纵观世界各国文化的发展,从多样化的角度来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与我国相比。文化多样性可以统一共存,也存在共存中的冲突,比如“有为”和“无为”文化的共存;“德”文化与“利”文化的冲突。
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兼容并包的特征,主张变革,适应时代的发展,而不同的主流传统思想也是我国文化不断发展的动力。再如佛教文化也是我国吸取外国的文化发展形成,而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吸收其文化精髓后实现了与本土文化的和谐共生,赋予更深的文化内涵。新时期下,我国的依旧带着开放的眼光看世界,吸取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因素,而当前国际意识形态诸多,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容易收到受到其它文化强烈冲击,需要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自我调整,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发展中,始终关注人的发展,并且利用其中的思想引导人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重视人文伦理,这也是我国诸多优秀文化发展至今的重要原因。当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对于创业教育而言,传统文化的影响也要一分为二的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用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意义重大,不仅可以丰富学校的创新创新创业理念,更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人文精神的激发。具体说来,首先要丰富大学生创新创业理念。在国家创新战略的驱动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正在快速发展。同时我国传统文化中很多的思想对学生创业创业教育有着重要促进作用,比如与时俱进的思想和实事求是思想等,把这些核心思想融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和创新思想。其次,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道德规范。当前国家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将其融入到创新创业教学有利于学生充分吸收其中的营养。比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引导大学生努力实现民族复兴;“成由勤俭败由奢”指引学生树立勤俭节约的美德;“见利思义”阐述正确的义利观;“民无信不立”告诫大学生坚守诚信的原则等等。最后,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很多大学生过于关注经济效益,追求市场价值,这些狭隘的思想会导致不和谐的创新创业风气。而创新创业精神表达出学生的精神追求,使大学生在创新创业道路上更好的前行。
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在于课堂教育环节,因此需要高校打造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丰富文化课程内容,把我国的传统文化内容融于课堂体系,完善教学计划,增加创新创业教育的比重。同时,还要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丰富创新创业内容,提升教育内涵,并加强《创新创业基础》、《创业概论》等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教师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中也要合理融入传统文化知识,使学生心中具备中华传统美德,在今后的创业中具备人文精神,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可以借助这些优秀的文化解决问题,并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创新创业观。
常言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想培养出创新创业人才,只是进行理论讲解远远不够,需要通过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开辟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沿阵地,让对学生真正把想法付诸于行动。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7 中国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后给大学生回信,鼓励大学生借助创新创业平台增长自己的才干,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因此,要想充分发挥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效用,就不仅要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领域进行开发,加大对传统手工艺品、各地区方言等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还要鼓励大学生开展文艺创作,比如设计民族服饰、开发文化景点、弘扬传统体育项目等,并且充分利用多媒体加强宣传。
创新创业平台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重要模式,比如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大学生创业园等,利用这些平台可以更好的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便于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首先,在平台的设计上要遵循传统文化,可以在外观以及内涵上引入古典元素,打造浓郁的创新创业氛围。其次,在布局的细节上,可以通过显示屏、展板、橱窗体现传统文化元素,将现代文化元素和传统文化元素结合其起来,去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的言行。同时,高校要搭建文化展示平台,使学生的创业成果得到展示的机会,不仅让学生关注可能实现的经济利益,还要注重加强文化建设,使学生具备文化创新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传统文化开创自己的品牌特色,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更好的发展。
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而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同样需要好的环境,从社会环境角度来说,需要综合运用互联网、电视台、广播、书刊和报纸等资源,实现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在校园的景观建设中,可以从学生舍区、学校的教学设施等营造好的教学环境,使大学生具备乐于、勇于和善于创新创业的想法。此外,高校还要做好思想宣传,把传统文化融于创新创业,打造出系列产品,使校园形成浓郁的创新创业氛围。
广大教师使创新创业队伍的带头人和主要实施者,因此教师队伍的知识储备、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对学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部分创新创业教师队伍思想较为陈旧、教育方法较为单一,不能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必须对教师队伍加强培训,高校可以通过带领教师参观和学习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或者对教师加大培训力度,使教师队伍提升文化底蕴,可以紧跟时代的发展,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服务。同时学生还可以聘请知名的专家和学者进行讲授,分析传统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引导学校开创创新创业教育新局面。此外,高校需要在教师队伍对实践经验丰富、创新创业能力强的教师作为创业项目的指导教师,为大学生创新创业保驾护航。
综上所述,把传统文化融于高校创新创业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并不乐观,需要打造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创新创业平台,营造创新创业的环境,并建设创新创业队伍。新形势下,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固步自封,要合理吸收国外的优秀文化,做到为我所用,创建符合高校实际情况的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