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联动和科研学术平台融合的高校本科教学改革实践

2019-03-04 21:03郭福涛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本科课程讲座消防

郭福涛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2)

一、课程联动思想的来源与发展

课程联动设计的基础源于美国研究型大学上世纪提出的课程整合。长期以来知识的分散、零碎状态使得美国研究型大学颇为焦虑,曾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长(1952-1958)的克拉克·克尔认为针对这种知识分散、零碎的状态迫切需要对知识进行一次新的整合,提倡整体的知识观①。他说:“每个学生应该有一种‘宽阔的学习经验’,这种经验鼓励在某一宽阔的领域的整体思考和在狭窄领域的深层的专门化知识一起进行”。不仅克拉克·克尔,德里克·博克,尼尔·陆登庭等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也都认为整体的知识观在20 世纪90年代后乃至21 世纪,将在大学课程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②。所谓整体的知识观即:认为全部知识是相互关联的并且可以整合成为一个统一的知识体系③。在这个课程理论的指导下各个研究型大学在全面评估本校本科教育的基础上,经过深入思考和大量研究以整体知识观为理论指导,结合各自特点改革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将二者融为一体,出现了课程整合,主要表现为跨学科的学习。

在整合教育思想的影响下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课程的普通教育课程与主修专业课程形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课程结构④,在课程目标上将知识传授、研究方法和研究能力在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整体结构或个性选择,强调知识的广度与深度的结合。课程结构上淘汰不合时宜的陈旧课程,缩短最新科学技术进入课程的时间,提高课程的集成度和整体性。使得课程有了根本性的改革,建立了许多的跨学科课程以及多学科间的研究项目。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适应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科研学术平台对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作用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具有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⑤。”而科研平台正是为一部分具有创新潜力的同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这直接提升了本科教学质量。高校科研平台拥有各种高精端的仪器和资源,这对于加强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具有比较好的优势。另一方面,高校科研平台有很好的学术氛围,会举办多学科的学术前沿讲座,讲座邀请的主讲嘉宾多为国内外知名学者。本科生多参加此类学术讲座,有着丰富专业知识、了解科技前沿、领略学者风范、激励科研兴趣的作用。

三、我国高校本科课程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1、跨学科课程设置不足

我国高校虽然学科齐全但并没有为学生在某些重要的知识领域组织不同学科的教师通过合作的方式来提供一种真正整合性通识教育课程。目前通识课程多是由高校的各院系独自开设,以致成为结构松散的子课程集合,不同的通识教育学科课程支离破碎,缺乏实质性融合。由此导致大多数本科毕业生缺少跨学科或跨专业的知识底蕴和储备。同时,学生对每门课“孤立式”的学习使他们很难融汇所学,并进一步建立起科研的视角和能力也不利于研究性人才梯队的培养和建设。

2、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前言衔接不紧

目前国内高校本科课程设置的另一个问题是与本专业科学前言衔接不够紧密。学生的教材多依靠教育部审核编订的专业教材,依靠制定教材进行教学的优点是系统性比较强,但存在教学内容与科研发展衔接不紧密、专业领域前沿信息更新不及时的不足。长期依赖指定教材的课程教学会使学生逐渐缺少学习动力以及对专业领域的科研兴趣。此外,本科生课程考核多以闭卷考试为主,客观上缺少让本科生自主学习和知识拓展的激励措施。

综上所述,我国关于本科课程内容设置缺少对不同课程尤其跨学科课程的交叉整合,科研平台利用程度不高。高校课程的设置内容应体现通识教育的本质属性,促使学生形成广阔的知识面、广阔的学术视野和扎实的理论基础为研究生教育做好知识准备。但是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课程内容不能很好地适应人才培养的“转型”。学者们认为大学课程应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优势,积极引导、鼓励学生、教师利用科研平台促进课程教学。针对以上高校本科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团队实施了基于课程联动和科研学术平台的本科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四、课程联动和科研学术平台的本科课程教改实践

1、课程联动实践方案

将林学院森林保护系《森林消防》课程同林学院水土保持系的《土壤侵蚀原理》和《环境监测学》两门课程以共同设计综合型试验的方式进行联动结合。提高和拓宽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广度。具体内容:(1)将森林保护系《森林消防》课程中火对土壤环境影响部分与水土保持系课程《土壤侵蚀原理》通过土壤团粒结构组成测定实验相结合。同《土壤侵蚀原理》授课教师合作,将其课程原来实验进行调整,变为火烧前后土壤结构测定。(2)将森林保护系《森林消防》课程中火对大气环境的影响部分与自然地理系课程《环境监测学》通过森林可燃物燃烧烟气成分测定实验相连接。同《环境监测学》授课教师合作,将两门课实验部分进行整合,联合推出综合实验使双方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了解彼此课程并从中受益。

2、学术平台与本科教学的融合实践

《森林消防》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涉及到森林生态学、土壤学、大气环境、植物、林业管理等多个方向。然而该课程的授课学时仅有40 个学时,相比涉及到的知识内容来说明显不足。高校的科研学术平台可以很好地弥补学时短、拓展不充分的问题。近年来,随着高校国际化进程的推进,高校的学术平台越来越丰富、专家层次也逐渐国际化。每年,学校都会邀请不同学科知名学者进行学术讲座。以往这些讲座的听众多为科研人员和研究生,本科生往往觉得知识结构差距较大而少有参与。

鉴于此,教学团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将课程教学与学校的学术平台相融合,具体为:(1)在《森林消防》课程开设之初,将课程各章节主要内容以提纲的形式发给学生,要求学生针对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在一学期内,根据学校各类学术平台发布的学术讲座信息,选择参加不少于1 次学术讲座并进行提问,会后写一篇学术讲座心得,重点表述学术讲座内容与《森林消防》课程内容的关系。(2)要求学生在课程开设学期内,寻找课程中涉及的至少1 个科学问题,并通过电子邮件形式向国内外该领域专家进行请教,成功得到回复后,将问题及专家答复总结上交,作为一次课堂作业。(3)将学生以3-5 人为一组,要求各组在开课学期主动联系学校科研团队或学术平台,参与一项《森林消防》课程涵盖的科研项目,并在学期末写一篇参与科研项目情况的总结报告。

五、教学改革实践效果与经验总结

通过为期两年(四学期)的教学实践,共有不同年级的两个专业学生参加了教改课程。实践结果主要通过学生出勤率、课堂气氛、学生实验报告、学生期末总成绩、调查问卷、学生评教结果等形式反映出来。结果表明学生出勤率和学习状态明显改善,课后学生主动联系授课教师讨论课程作业解决方案的次数显著增加。调查问卷显示学生对教改措施的满意度98%以上,对授课教师的评教结果也明显上升。课程结束后,仍有部分同学继续在科研平台中进行学习和试验操作,部分同学开始参与到导师团队的科研项目中。此外,调查问卷还显示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和对本专业的认同感明显增加,有意愿考研或从事科研工作的学生比例达到60%。此外,除了主要实践课程《森林消防》外,其他参与课程联动的课程学生满意度和学习状态也都明显改善,说明课程联动具有很好的连带效应,受众范围大。但值得说明的一点是,课程联动和科研平台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任课教师工作量会比单一课程大2-3 倍,因此需要学校在工作量认定与核算上给予实践课程教师支持以保证教师积极性和教改的可持续进行。

注 释:

①徐丹.克拉克·克尔的高等教育实践与思想研究[D].厦门大学,2006.

②郭德红.20 世纪美国大学课程思想演变[D].河北大学,2005.

③闫玮.以整体知识观引导本科教育[J].成才之路,2009(29):10.

④郭德红.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的发展动态[J].衡水学院学报,2008(02):103-105.

⑤郑秀芳.科研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J].价值工程,2011,30(31):189-190.

猜你喜欢
本科课程讲座消防
《消防界》征稿启事
喜讯!南华大学2021年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再创佳绩!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漫画说消防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法学本科课程教学考后复盘评析短课设置研究
消防也幽默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方案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