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能”,领改革开放之先

2019-03-04 19:23:11陈向国,武德俊
节能与环保 2019年8期
关键词:办电改革开放煤炭

能源领域的改革起自内部体制机制改革,然后是对外开放。首先是煤炭——这是因为煤炭的主导地位所决定的。

煤炭内改

改革开放首先是对内改革。肖新建在《改革开放40年能源发展:从跟随到引领》的文章中说,从1978年到1992年是我国从改革开放初期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确立的时期,“这一时期是全面加强能源行业基础工作阶段,能源各行业不同程度和进度上实施政企分工,释放改革活力,开始由计划经济向有计划商品经济、再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尤其是煤炭行业的市场化改革,成为我国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先行领域。煤炭行业转换经营机制、实施有水快流,提倡创汇争优,支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支撑我国经济朝着市场化的大方向进步。”实践证明,改革开放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释放了我国经济发展活力。《改革开放40年能源发展:从跟随到引领》一文介绍说,针对文化大革命时期造成的煤炭矿区与矿井接替脱节、后劲不足、安全欠账多、煤炭供应短缺等系列问题,1979~1980年,我国煤炭工业开始了全面调整和整顿,取得了较大成效。为了缓解国内煤炭供应不足的矛盾,我国煤炭工业调整发展思路,采取有水快流、大中小煤矿并举的发展方针。1982年党的十二大后,为实现“煤炭翻一番保经济翻两番”的战略目标,煤炭行业在生产经营、工资分配、销售、用工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国家也大力推动了煤炭行业管理体制改革,为全面改革发展奠定了基础。1983年4月,国务院批转煤炭部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小煤矿八项措施的报告》,坚持“两条腿走路”。鼓励政策出台,极大地促进了乡镇小煤矿的发展。1984年乡镇小煤矿产量比上年增加4300多万吨,超过国家统配煤矿的产量。从1985年开始,对原统配煤矿实行投入产出总承包。实行总承包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调动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煤炭产量稳步增长,企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经济技术指标有较大的提升。1994年国有重点煤矿产量达到4.89亿吨,较1984年增长近1亿吨。同时,为保障对外开放引进技术的资金需要,煤炭工业还大力提倡创汇争优,加大煤炭产品出口,换取改革开放之初宝贵的外汇资源,支援其他部门经济建设。1991年,我国煤炭出口首次超过2000万吨,达到2012万吨,有力地服务了改革开放大局。

海洋石油带动煤炭、陆上石油对外开放

“中国能源行业的改革开放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历程。”徐锭明说。他向记者讲述了“能源领域对外开放是卖国主义还是爱国主义”的大讨论经过。我国大的改革开放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在此之前,我国进行了一个重大的理论探讨,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大讨论,让人们的思想回归到坚持实事求是当中,这场大讨论把我们的思想大大向前推动了一步。能源行业有一个类似的思想解放过程,就是能源领域的对外开放是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

电力体制改革起航

义?当时有一部分人认为,如果把我国的能源领域对外开放,那就是卖国主义,并且给中央写了信。小平同志作了重要批示,批复给了余秋里、谷牧同志,请他们组织专家讨论、论证。讨论的氛围是非常开放的,持不同意见的同志,可以平等参加讨论,中央领导也没有压制大家的讨论。我本人有幸参加了这场大讨论,当时我还是一名小兵。经过专家们的思想解放和公开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上报中央——能源领域对外开放是爱国主义。基于此,中央作出重大决策,我国能源领域对外改革开放。

徐锭明讲述了我国海洋石油对外开放的事例。“我国通过吸引外资进行了除渤海湾之外的广阔的海洋地球物理勘探,勘探之后,我们向世界承诺,拿出勘探面积的1/3向全世界公开招标,欢迎国际上能源公司来中国进行海洋石油勘探和开发。为了做好海洋石油对外开放,中央通过全国人大制定并通过了《中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条例》,接着成立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这种先有法规、后有公司的作法得到了西方能源界的好评,他们认为中国海洋石油的对外改革开放最符合国际标准。我们兑现了我们的承诺。世界上百家公司来中国参与中国海洋石油的勘探、开发。这一举措,推动了我国石油领域的发展,中央确定的对外改革开放决策完全正确。接着,陆上石油、煤炭、电力陆续实行对外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初期至1980年代,电力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电力建设资金长期不足,发电装机增长缓慢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电力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这段时间,电力体制改革经历了集资办电、拓宽建设资金渠道的历程,缓解了电力短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1979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内部分地区开始试点电力等基础设施投资由国家拨款改为银行贷款。1985年5月,国务院批转《关于鼓励集资办电和实行多种电价的暂时规定》,把国家统一建设电力和统一电价的办法,改为鼓励地方、部门和企业投资建设电厂。实施“拨改贷”、鼓励“集资办电”,拓宽了电力建设资金渠道,也打破了单一的电价模式。1987年,“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的电力改革与发展“二十字方针”提出,进一步促进了电力行业发展,初步解决了计划经济年代长期缺电的局面。全国电力装机由1978年的5712万千瓦,快速增至1992年的16653万千瓦,年均增长7.9%。但此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效率不高、省间及地区间电力交易发展迟缓,由于垄断使独立电厂受到不公平待遇,小型燃煤电厂迅速发展严重污染了环境等。

猜你喜欢
办电改革开放煤炭
数字赋能跑出办电“新速度”
农电管理(2023年11期)2023-12-05 06:28:20
深化“三零”“三省”服务打造阳光业扩品牌
河南电力(2021年12期)2021-12-27 08:42:42
全面提升办电效率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英语文摘(2021年3期)2021-07-22 06:30:12
龙口集资办电
煤炭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金桥(2018年12期)2019-01-29 02:47:30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快乐语文(2018年7期)2018-05-25 02:3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