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摘要】各高校开始了“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建设工作。文章通过阐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视角下教师党支部存在的问题及重要意义,提出了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有效途径,即坚持以德为先,发挥“头雁”作用,优化机制建设,加强“双带头人”培养,充分做好基层教师党支部的建设。
【关键词】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基层党建
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高校基层延伸的重要制度设计,是推进高校教师党支部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推进高校的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加强教师党支部的建设,要求支部建设思路举措有效、科学、严密,使教师党支部真正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团结群众的核心。
一、教师党支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党建工作基础薄弱
目前,高等学校虽然对党建工作十分重视,但并没有建立合理的考评激励机制,无法将其量化到教学、科研等指标体系中去绩效考评。高校教师教学考核压力大,完成教学任务和科研指标是广大教师重视的,所以教师就会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科研上,教师党支部就会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问题。要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就要提升基层教师的政治素养,凝聚广大教师的力量,发挥基层组织的活力,夯实其战斗堡垒作用。
(二)“头雁”带动作用不明显
党支部书记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领导者,对整个学校的党组织建设队伍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其个人能力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支部建设发展水平的高低。支部书记作为“双带头人”,其业务工作很繁重,会出现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两张皮的现象,党建工作只是为了完成工作而工作,并没有深刻领会基层党建工作的初衷。支部教师对党建工作主动学习的意识也不强,思想意识工作无法量化考核;支部书记忽视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引导,具体落实工作中有一定难度。主要原因还在于缺乏对于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培养和指导,造成了基层党支部书记工作具体落地时参差不齐的现象。
(三)教育形式单一
教师教学、科研活动任务很重,时间也比较松散,不固定,大家统一学习的时间有限,通常的学习方式就是看视频,读文件,学精神,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并没有结合实际认真研究设计组织活动的各项实施过程。支部教师疲于应付,没能深入体会组织生活的活动初心,活动流于形式,不能够起到凝心聚力的作用,影响了普通党员教师对组织生活的信任感,不利于形成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教育形式的单一也反映出学校党建工作的整个体系机制没有完全形成,基层党组织的动力没有调动起来。各党支部的教育形式要以发挥党员教师敢为人先的责任意识和先锋模范作用为载体,强化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笔者认为,党员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根据教师个人发展的特点和需求,从内容、形式、激发内在动力上有目标、有计划地开展工作。
(四)思想教育成果不明显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初心在于“为师生服务”,教师党支部肩负着对党员教师教育培养的责任。受社会环境的影响,部分党员教师会有急功近利、过分计较个人得失的思想,在工作中缺乏担当意识,不能很好地为师生服务,起不到带头模范的作用。分析原因是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工作目标不明确,没有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使命感作为党员教师教育的落脚点,没有将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为学校的建设发展服务。构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是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有效载体。况且随着高校办学职能的社会服务性日益凸显,教师党员更应该投入到基层的社会服务中来,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有效地推进党员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二、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意义
“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建设就是党的建设和业务工作双促进,旨在要求党支部书记在成为“党建带头人”的基础上努力成为“学术带头人”,或者将“党建带头人”培养成“学术带头人”,更好地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必须以党的一切工作落实到支部作为导向,坚持不懈地把党支部建设作为学校党建工作最重要的任务,全面从严治党。把思想政治工作引领落实到支部,把从严管理教育党员落实到支部。充分发挥支部的政治引领、组织生活、凝心聚力、服务中心工作等各方面的主体作用,把教师党支部建设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使广大教师党员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表率。
三、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坚持以德为先,选强配优“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
教师党支部书记的遴选必须以德为先,要坚持“思想政治素质好、党务工作能力强、学术科研能力强”三个条件,选配要求既要具备过硬思想政治素质,又要专业能力强,具备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各方面的綜合能力。中层干部、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是重点人群,同时兼顾个人实际情况,将以上人群选配为支部书记。各学院根据自己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发展培养对象,将科研骨干、专业带头人中的优秀分子发展成党员,采用主动上门引导的方式,为大家做好服务保障,让这些高端骨干人群感受到基层党组织的关心,增强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加强“双带头人”培养,保障党建业务工作共发展
“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配备好后,要通过分类指导、分层培养的方式提供各种岗前培训,主要以各种主题教育、党校培训、挂职锻炼等专项培训方式,结合学习强国线上线下的学习模式,理解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意义,提高党支部书记的思想境界、工作能力和服务意识。 同时,对于具备学术发展潜力的党支部书记,要在科研、教学、国际视野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创造条件,为其专业培养构建成长平台,不断提高其党建、教学、科技等综合素质,构建教师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和业务工作共同发展的联动机制。
(三)优化机制建设,为“双带头人”工作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优化内部设置,尽量按照教工党员的学科、专业和重点研究方向,结合党员实际数量,科学合理地设置特点不同的教工党支部,同时,要考虑到“双带头人”可能人选在各个党支部的合理分配。加强支部骨干力量建设,为支部书记配好支部委员,实行动态、阶梯管理,并对骨干进行专业培训,协助书记开展工作。配合总支干事,协助指导党建工作。随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的常态化,党的组织建设工作朝着更加职业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跟踪掌握高校党建工作中的新情况,及时为基层组织提供必要的业务指导。同时,优化健全教师党支部书记的考核评价机制,将定性评价和定量的工作要求相结合。增加教师党支部书记的话语权,给予一定的决策权,可以让其参与党政联席会议讨论本部门的各项事务,反馈广大师生的合理诉求,充分发挥党支部的纽带作用,确保教师党支部书记的职务晋升和工作待遇,如计算工作量,纳入绩效考核,发放津贴等。
(四)发挥“头雁”作用,充分发挥“双带头人”的引领表率作用
要发挥“双带头人”的“头雁”作用,就要加强作风建设,培养务实的精神,让支部的工作落实、落细、落小。一是强化党务工作的重要性,率先垂范,高度重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激发支部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围绕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国家政策工作。三是营造良好的氛围,以身作则,用言传身教的方式开展党建工作。
四、结束语
高校教师“双带头人”党支部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紧密围绕党的中心工作,通过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充分发挥高校党支部的桥梁纽带和战斗堡垒作用,形成基层党支部党建和专业的双融合局面,并且将支部书记的“头雁”效应有力彰显,从而带动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胡树飞.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遵循[J].知识经济,2019(02):44-45.
[2]刘瑞,周海亮.以立德树人為根基的高校“三全育人”工作机制建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2):31-32.
[3]赵晖.“课程思政”推行中的若干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2):12-13.
[4]胡树飞.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遵循[J].知识经济,2019(0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