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樊 鹏 刘彦虎 张玉才
大宗物资物流园区投资主体包括如下几类:流通企业通过设施改造、建设升级等方式进行园区建设,约占70%;大型生产制造企业为实现企业管理的专业化和现代化,满足自身仓储、流通、加工、配送等功能的需求,开始投身园区建设,约占10%;生产制造企业与流通企业为实现生产和流通的有效衔接,共同出资建设园区,约占15%;一些地方政府及有实力的投资机构注资建设园区,约占5%。可见,园区投资主体多元化趋势明显。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牵头开展的全国物流园区调查显示:2012年,列入统计的全国运营物流园区数量为348家,其中办理钢铁、煤炭、矿石等大宗物资业务的物流园区数量约为209家;2015年,列入统计的全国运营物流园区数量为857家,其中办理钢铁、煤炭、矿石等大宗物资业务的物流园区数量约为430家,增长了105.74%;2018年,列入统计的全国运营物流园区数量为1 113家,其中办理钢铁、煤炭、矿石等大宗物资业务的物流园区数量约为540家,增长25.58%。可见,大宗物资物流园区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伴随城镇化的发展,不少大宗物资物流园区所处位置已经成为城市中心城区,城市生活和大宗物流进出互相影响,原有场地发展和改造难度较大,面临腾退搬迁。园区开始外迁至临近城市环城道路等主要交通干道或开发区等更适合发展的位置。外迁新建园区用地比较充足,一般都具备交易加工仓库、露天堆场、商务办公大楼等建筑,整体规模较大,软件硬件齐备,有些还具备港口、铁路专用线等物流优势资源。
物流园区的发展与物流的发展相辅相成,中国物流发展起步较晚,物流园区早期以仓储和运输业务为主;随着物流的发展,物流园区的服务范围扩大,将加工、配送等业务纳入其中;2010年开始,中国物流业步入高速发展期,物流服务功能向专业化、集成化和系列化发展,物流园区也从提供单一性服务向提供综合一体化服务方向转变,服务范围持续扩大,物流园区在做好传统业务的同时,发展了现货交易、期货交割、电子商务、保税、信息、物流金融、咨询等一系列业务,努力为客户提供各种增值服务。
中国大宗物资物流园区间发展水平相差较大。较早建成的园区,硬件设施逐渐老旧,赶不上逐渐增长的物流业务需求;在信息化建设上也很少投入,仅仅是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实现园区的经营组织。而较晚建成的大型综合物流园区,建设理念先进,物流信息化和基础设施同步建设,既有室内仓储、保税库、期货交割库等现代仓储设施,又有现代化的RFID条码技术、PDA手持终端、无人天车、机器人等智能设备。
近些年,大宗物资物流园区的信息化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但园区的智能化仍处于起步阶段,有较大提升空间。大数据分析、智能决策支撑等软件系统缺失;园区内不同模块及不同园区之间信息互联互通性较差,信息孤岛仍然存在,难以形成完整、高效的信息供应链,制约了园区的发展。
目前,很多大宗物流园区仍以仓储、运输、商铺租赁作为主营收入,其比例占到园区总收入的90%以上。这些园区在贸易、物流金融、“互联网+”等业务上仍处于摸索阶段,尚未形成持续稳定的盈利模式。因此,园区的同质化竞争比较激烈,利润率较低。
大宗物流园区早期发展速度很快,但也暴露出需求分析不充分、研究不足、统筹规划缺失、园区闲置高等问题:一些建成园区既无区位优势,又无交通优势,也无足够的物流业务支撑;一些园区虽然实施分期建设策略,但往往一期建成后,业务量不饱满,后续建设搁置;一些园区由于运营模式单一、利润率较低,导致入驻企业流失。
发达国家物流园区基本布局在水运、铁路、公路的交汇之地,一般都具备2种以上的运输方式,运输条件非常优越。而中国的多式联运发展比较滞后,具有多式联运功能的园区比例很小。此外,还有部分园区投资者借兴建园区搞圈地运动,之后或改变土地用途搞房地产项目,或搞融资套利,或占而不用、坐等土地升值,造成园区虚增、虚热,混淆了社会上对园区实际供求关系的认识,给园区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干扰。
在园区开展铁路专用线等基础设施建设时,一方面要简化审批手续;另一方面,应成立专项基金,解决园区建设资金问题,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基础性、公益性的物流基础设施,各级政府应当采取贴息贷款、投资参股、租赁经营等多种方式增加投入。
大力推进园区铁水联运、公铁联运、公水联运等多式联运设施建设,在交通枢纽城市布局物流园区,加快港口码头泊位及中转联运设施、铁路专用线及铁路货场、清洁能源汽车配送等设施建设,提高仓储、中转设施建设水平,实现不同运输方式间的无缝衔接。加强对园区运营的监督,对真正实现多式联运的园区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据德国统计,传统的物流业务利润率只有3%~5%,而物流增值服务利润率可达12%~15%,而德国物流业也成为继汽车和医药产业之后的德国第三大产业。因此,参照发达国家物流增值服务的利润水平,中国物流园区增值服务水平和比重都需要提高。
建议出台政策,鼓励园区物流企业开展增值服务的延伸。由传统的运输、仓储、贸易服务,发展到涵盖物流信息、物流咨询、物流金融等服务功能,从而扩大物流园区利润新的增长点。
重视与推广物流标准化发展模式,对基础设施及装备制定基础性和通用性标准。进出园区的商品都需要通过集装单元、各种装卸搬运、输送机械及专用车辆等。标准的统一,有利于物流设施的通用,提高物流效率,大幅降低物流费用。
在物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宗物资物流园区提高市场竞争力需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方面,要加强硬件和软件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此外,注重物流服务业务的延伸。同时,在园区建设、物流标准化方面也需要得到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