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利
作为典范的史论散文,《六国论》立论之鲜明警策,论证之纵横捭阖,很是耐人寻味。可是,在学习过程中,很多人只注重分析其论证思路、阐释论证方法,却忽略作者苏洵自信表达之中的抱负、担当与情怀。文章、情感、人格是三位一体的,阅读经典文章不可忽略其一二。
一、破题与承题之间显自信
文章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总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落笔揭题,斩钉截铁,由于是在排斥了“兵不利”“战不善”的双重因素后突兀而出,所以特别鲜明醒目;“弊在赂秦”四字后加上“赂秦而力亏”的分析,及“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补充论点,显得稳固而周严。所谓“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陆机《文赋》)。
另外,在论点中作者没有使用一个虚字,《阿房宫赋》中为了写出宫女之多,连续用几个排比,每一句后面都有一个“也”字。而在这里,如果试着给此文句子加上“者”“也”,变成“六国破灭者,非兵不利也,战不善也,弊在赂秦也”,气势一下就消减很多。对比之下,苏洵立论却笃定坚挺、振聋发聩、一语中的。
诚然,笃定坚挺背后是作者在这方面深入思考之后的充分自信。接着作者从贿赂秦国和不贿赂秦国的两面进行论证:对于赂秦的韩魏楚来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对于不赂秦的齐燕赵来说,“不赂者以赂者丧”。细心读者很快发现:在初步论证结束之后,作者似乎有意地重复了一下自己的观点,“故曰:弊在赂秦也”。这重复是一种自信,是一種绝对自信地强调,似乎不容分辩。
我们不禁要问,作者为何要这样自信地表达?
首先,这份自信来自于自己的学养。《上欧阳内翰第一书》中说:“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年,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年既已晚,而又不遂刻意厉行,以古人自期。而视与己同列者,皆不胜己,则遂以为可矣。其后困益甚,然后取古人之文而读之,始觉其出言用意,与己大异。时复内顾,自思其才,则又似夫不遂止于是而已者。由是尽烧曩时所为文数百篇,取《论语》《孟子》、韩子及其他圣人、贤人之文,而兀然端坐,终日以读之者七八年矣。”多年的潜心学习,不断地反思与汲取古人精华,砥砺自己的德行,让苏洵在洞察事理与文章写作上都有了飞跃。其次,具备这样的能力的人也不一定就要写出如此的文章。毕竟这篇策论是劝谏为国者的,一不小心就可能引来祸患。恰是这里,我们能看出作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怀揣谋略以求用世的情怀。
二、节制与爆发之中抒真情
在论证的主体部分,作者的内心情感呈现出由隐微节制到明显爆发的变化。
第三段开始,作者先从规模与数量进行对比,娓娓道出“秦人战胜而得与受贿所得”与“韩魏楚因战败丧失的土地与丧失的全部土地”两个百倍之差。两个“百倍”前面的“其实”含有慨叹,却写得不动声色。接着作者说出这些土地的由来与去向:先人暴霜露,斩荆棘,争取的尺寸之地却被子孙毫不吝惜地拱手相送。“然后得一夕安寝”句将作者内心的惋惜之情跃然纸上。进而明确:赂秦是一条自我毁灭的不归路,“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作者在这一段,冷峻而节制地分析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第四段分析不赂者“齐、燕、赵”三国的灭亡之因。齐国的策略是“与赢”即亲附秦国,对一个虎狼之国摇尾亲近,下场可想而知。苏洵在“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中就语含讥讽。对于燕赵之君,苏洵的态度是赞赏与惋惜:一方面,赞赏其勇于抗秦,合乎“义”;另一方面也惋惜他们的决策失误与所处时机不好。所以作者发出“战败而亡,诚不得已”感喟,紧接着又提出一些对策,试图为他们的失败再次争取宽容。
“赂秦”实际上是削弱自己力量,助长秦国的侵略野心,促使自己走向毁灭。战略的失势最终还导致“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两段的情感和态度,不管是赞赏还是批评,不管是哀怜还是怨尤,都仿佛隔着一层,有所保留,有所抑制。
第五段进入议论抒情,由对古人的感叹转入对今人的呐喊,感情渐趋强烈。单纯从形式上看,本段多用感叹词。“呜呼!”“悲夫!”两个叹词,感慨万千:原本有良策啊,也许能让“秦人食之不得下咽”。可惜啊!良策弃置不用,失去战略优势。“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实际上是苏洵认为六国在战略上失去了与敌人较量的勇气,在秦国强大气势的威压下,自我失“势”,自甘灭亡,失败已成必然。
“赂秦”是表象,丧“势”是根本。所以苏洵在文章最后呐喊:“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这一句呐喊值得揣摩:这个句子和前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句式相近,但多了祈使语气。很显然,祈使的对象不是长眠千年的六国统治者,呼唤他们有些荒唐,所以“为国者”当是宋朝君主。苏洵在此处跳出了六国历史强烈呼唤大宋君主,是因这时的大宋“为积威之所劫”,力避与契丹、西夏作战,为求苟安,以银、绢赂敌。此处,我们似乎看到一个人在祈请,在呼告“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全文情感终于爆发。
三、委婉与尖锐之见肺腑
读《六国论》,我们读出的是肺腑之言,是诚恳而殷切的老泉之心。
苏洵写作《六国论》,他设定的理想的阅读对象是大宋统治者,或者说就是宋仁宗,故而表达是要讲究委婉艺术的。他只好以大半的篇幅论说旧事,到文章末尾也只能含蓄地指出“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这一段充满沉重、焦灼、恳切,却不能表现得太直露。
纵观全文,不乏委婉之表述,如“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这里对燕赵有明显赞赏。为什么赞赏?因为燕赵抗击强敌,不畏强暴,这正是苏洵盼望北宋采取的政策;对韩魏楚三国,恨他们因怯懦赂敌而失势力,但是这种“恨”绝不同于对秦的仇恨,而是透着无限的怜爱,因为虽然笔下所写的是韩魏楚,心中所想的却是大宋,这是自己的国家啊!再如“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苏洵常以贾谊自比,认为自己有王佐之才,堪为帝王之师,然而年近半百仍不得重用。明乎此,则句中“谋臣”“奇才”不乏对自我的确认。这里也若隐若现地写出自己久久蛰伏的忧愤与渴求报国的热望。我们也似乎看到一个不甘隐于幕后,几欲站上前台的苏洵。
隐藏肺腑之言并不是完全调转尖锐的话锋。苏洵拿北宋与六国作比,因为他明白,大宋之“势”远超六国。首先是六国诸侯只是占有局部地区,力量有限,而北宋王朝则占有全国主要地区,力量远远超过六国诸侯。“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那么,北宋王朝如果敢于斗争,取胜当然不成问题。但是北宋王朝却在“以天下之大”的条件下向辽政权和西夏政权屈服,一味妥协退让,不敢进行斗争,不用说,它最终也必然会得到和六国破灭一样的后果。在这里,尖锐、犀利的观点与婉转、含蓄的情感表达形成强大的张力,相反而相成。
情懷之大者方可论史而情深。《六国论》成为史论的经典,不仅是因其结构之明朗,论证之有力,更是因为其背后的笃定与情怀。“洵先奉敕编礼书,后闻臣寮上言,以为祖宗所行不能无过差。不经之事,欲尽芟去……遇事而记之,不择善恶,详其曲折,而使后世得知而善恶自著者,是史之体也。”(《议修礼书状》)苏洵的确有贾谊那样的匡时济世之才,而不是一个迂腐的儒生;他又有着成为圣贤的自我期许。所以他身上就有一股浩然之气,他敢于斥责“尸位素餐”的当朝宰相,他敢于批评宰相不恤民情厚葬仁宗,他敢于秉笔直书皇家的不经之事而不肯隐恶。总之,唯兼有识见、抱负、担当、情怀,才能写就如此情理兼胜的醒世篇章。
学法指导
一、知悉创作背景
苏洵生逢宋真宗、仁宗两朝,当时社会极不安定、各种矛盾非常尖锐。宋真宗景德元年时,为了求得苟安,宋王朝以财赂敌,每年贡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从此,抗敌卫国之气锐减,委屈求安之风日上。到了宋仁宗庆历二年时,契丹又以武力威胁、要求大宋增加割地。宋王朝又每年给契丹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以求得片刻苟安。
二、把握文章结构
开篇点题,前两段承题。第三段以秦人永不知足、赂秦者奉之弥繁,正面论证赂秦之害。论证紧扣“赂”字展开,围绕“亏”字挖掘,终于引出颠覆的必然结论。第四段列举不赂三国对秦的态度进一步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两段,慨叹历史的悲剧,指出为国者不应为敌人的积威所劫;忧虑现实的危机,警戒当国者不能重蹈六国破亡之覆辙。
三、体悟作者内心
本文虽是一篇史论,但其间充满作者的真性情。开篇的自信立论是作者实力与担当的表现。对赂秦者的分析中,我们感受到作者情感的节制;对不赂者战略上的失败,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惋惜。这是委婉地给宋朝“为国者”的提醒,也是表达作者对宋朝的忠诚和爱护,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希望统治者能够放弃与外族和谈、贿赂的愚蠢策略的良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