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入肌理,豁然其妙

2019-03-02 02:23刘海云
新高考·语文备考(高三) 2019年10期
关键词:肌理画作意象

刘海云

诗歌是最精致的文学,古代诗歌尤贵巧致,能在一字之间蕴含无限空间。

一、小诗贵在渗入肌理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的古代诗歌阅读题,以宋代诗人陈与义的《题许道宁画》为材料,命制了两道试题。题目如是:

题许道宁画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

可以说,两道题属于中规中矩的典型试题,难度偏低。第14题A选项考查首联的内容、语言类型和风格;B选项以整首诗的内容为基础,考查诗句所描绘的画面特色;C选项以颔联的内容为基础,考查诗人赏析画作的视角,又考查画作的视觉感;D选项考查颈联的画面感,又考查诗人的情感和画面的关系。解题的基础是读懂诗句,而该首诗很容易理解,加之选项考查的内容和角度并非偏僻,答案显然为C项,诗人并不是透过窗户远距离赏画,而是在小小的画作里看到了山水的辽阔万里之势,“窗”用来比喻画作。

第15题有两问,第一问“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很明确,就是要求准确翻译尾联诗句的意思。第二问“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也很简单,属于考查诗人的情感,只是考查情感的角度比较细致,是以借画抒情的考查方式,相对新颖。尾联“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理解的关键是“此中”二字,“此中”是代词,收缩了整首诗,就是指代整首诗的内容。整首诗写的内容主要是什么呢?诗歌的标题很明确地概括了诗作的内容和创作的性质。标题表明该诗不仅是题画诗,而且是紧扣画作的画面和意境来写的。“此中”就是指代“许道宁画”。我们学过陶渊明的诗作《饮酒》,其中的尾联第一句“此中有真意”,与“此中有佳句”很相似,“此中”都指代诗作所描绘的意境;而《饮酒》尾联的第二句“欲辨已忘言”与“吟断不相关”在情感上也很相似,都是说无法准确表达其中的意境之真之美。“吟断”“不相关”其实比较难懂,但确切了“此中”的意思,我们就能明白,“吟断”就是指不断地吟诵诗句,“不相关”就是指不能描述完美,不能描述准确。

于此不禁感慨,诗作虽然平实简淡,用字朴易,共为40字,题目整体上虽然简单,但仍然会因为对“窗”“此中”等关键字词的理解失误而造成解题错误。其中缘故在于,越是经典的诗歌,越有自然平淡却历久弥新之感,越是看似平淡贴近生活的小诗,就越需要细读。在考场中更需要高效地细读。

特别在考场上,如何正确高效解答古代诗歌阅读试题?关键时刻必须依靠准确理解字词,方能够正确细读文本。细读思维是什么?应该努力做到渗入肌理,要正确地细读文本归根结底就是要时刻训练“渗入肌理”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只有做到了细读,能够“渗入肌理”,才能有望准确拿捏诗歌脉搏,豁然领悟其艺术之妙,顺利答题。

二、读诗如何渗入肌理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Ⅱ的古代诗歌阅读题如是:

投长沙裴侍郎

杜苟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

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15.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6分)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Ⅲ的古代诗歌阅读题如是: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15.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6分)

(一)抓住意象

渗入肌理必須抓住意象。意象是诗歌灵魂的寄托,解读所有诗歌都必须重点关注意象。意象与间接抒情紧密相连,是间接抒情的重要载体和方式,所有诗歌都重视间接抒情,就必然重视意象的选择和使用,诗歌可能缺失直接抒情的词句,但万不可缺失意象和间接抒情。

意象与景语密切相融,不可分离,既然都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一切意象总关情。意象的定义就是情感与物象的结合。意象应该包括诗句中可见可感的景、物、人以及一些不可见但缥缈可感的景、物。

全国卷Ⅱ诗中意象有:朱门、孔门、至公、卷、朝士、书、垂纶、雨、渔乡、木、风、雁、夜、魂、男子、地。“朱门”既生动具体,描写了华贵之门,也能作抽象理解,借代富家权贵之人。“孔门”是孔家的门,侧重作抽象解释,借代孔子门派,儒家学派或学问道德,若作具体解释,就借代了裴侍郎的才学。“至公”既是对主考官的敬称,也流露出对公正的呼唤,“至公”会比其他指代主考官的词语更加突出公平公正,“至”是极致,程度深切,“公”是本應公平公正的考官。“卷”指答卷,象征才学。“朝士”指朝廷大员,更具体指长沙裴侍郎。“书”指书信,泛指用于自荐的信,读书人一般会给朝士积极写自荐信。“垂纶”从结构上看属于动宾短语或者述补短语或者偏正短语,总之关键意思是垂钓,有孤寂坚强之感。“雨”含有奋力科举的忧愁和思乡之愁。“渔乡”是钓鱼的佳境,也许是诗人的故乡,也许是向往的乡村生活或者隐居地。“木”字有苍劲枯瘦悲壮的意味。“风”在夜晚应该比较冷凉。“雁”在夜晚的叫声容易让人心紧、冷落、孤独,诗人或许会思乡念友。“夜”晚孤独寂静。“魂”更显得孤独凄冷,一方面也体现了诗人科举求仕的艰辛,另一方面会引发思乡之情,甚至引发归隐之心。“男子”有尊严和原则,人们常说“男子汉”这个词语,突出男子坚强有骨气,不会随便接受援助、恩惠。“地”字很模糊很难捉摸,有台阶的意思,是能从容站脚的地方,再抽象一点解释就是指受恩惠的理由,选择题D选项帮助了考生对“地”字的理解。

全国卷Ⅲ诗中意象有:冈头、花草、燕子、田塍、线、白水光、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歌、嘤咛、《竹枝》。“冈头”是山头、山峦。“花草”是鲜艳嫩绿的。“燕子”是轻巧舒心的。“田塍”是古朴农乡的。“线”显得狭长整齐有致,也许有弯曲,但并不能高低起伏。“白水光”应该是水田或池塘的反光,色彩是明艳的。“农妇”“农父”都是勤劳朴实的,是环境中的主人,使幽静的乡村显得更为祥和有生命力。“白纻裙”“绿蓑衣”是穿的衣服,颜色都是自然朴素的,白色和绿色都属于清纯之色,色彩很协调,衣服样式是干净简朴适合劳作的。“歌”是听觉上的意象,应该是乡村农人劳作的歌曲,更显示出意境的恬淡美好。“嘤咛”类似清唱,是很随意简单的歌唱,特别能显示出画面的轻松悠闲幸福感。“竹枝”是指巴蜀民歌《竹枝词》,《竹枝词》明快活泼,多有俚语俗语,充满普通百姓的浓郁生活气息,刘禹锡也写了很多出名的《竹枝词》。

通过抓住这些意象,大致弄清也就各首诗歌的含意已经在全国卷Ⅱ的第15题可以作答,题中的“两个具体场景”已经豁然明了,在情感表达上属于生动的间接抒情,可以更加细致一点说是借景抒情,或者是用典抒情,“垂纶”也可以联系姜子牙未遇见西伯侯姬昌之前,曾垂钓于渭水之滨。按照题干的提示,场景描写与直抒胸臆比较起来,在抒情上自然是更为生动细腻深刻地表达了坚强耿直自觉之意,在结构安排上自然舒缓了全诗的脉络。第15题题干表述看似复杂,似乎有解答难度,其实题干的提示和意图很明显,而颈联与其他三联的语言形式差异迥然。学生应该很容易解答该题。

全国卷Ⅲ的第14题和第15题都已经能作答。第14题对各选项比较排除,推断出答案为B项。“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这句话中的“起伏”理解错了,“田塍望如线”突出了田埂狭长,并不是说田埂起伏,田埂起伏更不符合事实逻辑,“粼粼的波光”“白水光”应该是水的反光,说明田中有水,田是水田,不是旱田,水田的田埂更应该是水平的。“参差”的主语是水光,只能说水光的大小强弱不同,“时隐时现”。水光参差也说明各块水田在整体上并不齐整,各水田应该位于山坡上,位置高低不同,属于面积大小不一的梯田,也并非主要指田埂能够连绵地“起伏”或“时隐时现”。

全国卷Ⅲ的第15题要求比较两首诗的语言风格。细品乡村意象,我们能充分感受到《插田歌》语言的明快恬淡清新活泼,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语言严肃庄重,相对深奥。

(二)咀嚼修饰词

意象的中心词是客观的“象”,象的特点由修饰词来刻画,象中的“意”生动深刻地流露在对“象”予以精准刻画的修饰词上。因此,对古诗“渗入肌理”就不能放过包括意象的修饰词在内的一些重要修饰词。

全国卷Ⅱ《投长沙裴侍郎》中,“朱”修饰“门”,将朱门区别于寒门。“至公”虽然为特殊敬辞称谓,但“至”修饰“公”,强调了对公道的渴求。“朝”修饰“士”,将“朝士”区别于“寒士”,“朝士”是成功的士子。“渔”修饰“乡”,使得“乡”境更加生动可感,温馨美好。“雁夜”修饰“魂”,使得“魂”更加有孤独坚强的穿透力。“等闲恩”比较难理解,对第14题的解答构成障碍,“等闲”是一般的意思,所以“等闲恩”就是轻易接受恩德的意思。于是,卷Ⅱ的14题D项解释错误,诗句并无“受恩必报”的含义。

全国卷Ⅲ《插田歌》中,“花草齐”用“齐”来修饰“花草”,让花草变得美好圆满和谐。“东西飞”用“东西”修饰“飞”,让燕子“飞”得更加轻盈悠哉。“田塍望如线”用“如线”修饰“田塍”,让“田塍”显得细长小巧。“白水光参差”用“参差”修饰“白水光”,突出了“水光”的强弱大小变化,“白”修饰“水光”,突出了光泽的明亮。“白”修饰“纻裙”,“绿”修饰“蓑衣”,突出了和谐朴素之美。“齐”修饰“唱”,说明劳作唱歌以欢娱的人数很多,突出了插田的画面十分祥和,百姓生活都很幸福。“《竹枝》”修饰“嘤咛”,不仅使得“嘤咛”更加具体可感,而且竹枝词本身也是清婉恬心的歌词。通过细细考量修饰词,第14题的B项田埂“蜿蜒起伏,时隐时现”这一错误就更明白了。第15题所要求的对诗句语言风格的鉴赏评价也更加容易确切描述了。

(三)探究修辞

古诗词常用修辞手法,尤其是经典的古诗词常有巧妙的修辞,修辞不仅能更深刻地寄托情感,还能产生奇妙的艺术表达效果。因此,探究修辞手法就有助于准确贴近诗句的情感、用意和艺术之美。

全国卷Ⅰ《题许道宁画》中,“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运用了对比、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画中的壮丽景色、无限大观与小小的画作尺幅进行对比,鲜明的对比中突出了画作的奇妙;又以“窗”比喻画作,就突出了画作的生动天然,画中的天然景观不像是人画出来的,倒像是一扇窗打开的;“万里”是一种夸张,突出了画作的高超水平,画作似乎具备容纳万里山河盛景的气势和韵味。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运用了拟人手法,“含晚”赋予“众木”以人的情感,“孤”“不还”赋予“云”以人的含情。两句通过生动的拟人刻画,突出了画作的逼真奇妙,就是对画作者许道宁的夸赞。

全国卷Ⅱ《投长沙裴侍郎》中,“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运用了对比和借代的手法,诗人将自身卑微的身份和自己的求仕原则、处世观念、孤高品质作对比,强调了人生操守;“朱门”和“孔门”形成的对比,强调了诗人的正直,忠守儒道,不托关系;“朱门”和“孔门”都是借代。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运用了拟人手法,“结”是人的动作,雨“织结”了诗人对渔乡的思念,描写得生动细腻,“吹”“传”也都是人的动作,风“吹打”着树木,还“传送”来了大雁的孤鸣,“魂”也富有人性,“雁夜魂”就使得大雁的鸣叫更有穿透力,更触摸人的灵魂。“男子受恩须有地”用“地”借代受惠的缘由、台阶,化抽象为具象。

全国卷Ⅲ《插田歌》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对少。“田塍望如线”采用了比喻修辞,将“田塍”比喻成细长的“线”,突出了农田的精致宁静和谐,原野的秀丽。

修辞手法是我们最熟悉的表达技巧之一,仔细探究诗作修辞,能帮助我们读出诗句的背后语言和诗意之美,不失为渗入诗歌肌理的一条捷径。

(四)通达脉息

古诗词都有章法,比如律诗中讲究的“起承转合”。经典的诗作应该会有章法,章法能使诗歌脉络流畅,结构完整,诗意更加自然精妙。因此,穷幽探微的较高要求或境界应该是通达脉息,置身诗歌作者的视角,将诗歌融成一个个自然流动的镜头。

将全国卷Ⅱ《投长沙裴侍郎》连成流动镜头,镜头约如是,诗人拜谒裴侍郎,声泪俱下地说:“我虽然身份低微,但是心怀道义,此次拜见您,并非因为您担任侍郎,而是因为您心怀道义,满腹经纶,希望您能看看我的诗作,聊一聊读书作文。我不是为了求官而特意给您写自荐信的。我要坚守节操,常常在雨中孤独垂钓,忍受对渔乡的思念之苦,又常常在月黑风高的秋夜,忍受归鸿清寂钻心的鸣叫。我要坚守节操,作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接受恩赐必须要有合理缘由,要依靠真才实学,绝不随随便便接受一般人的恩惠或提拔。”

将全国卷Ⅲ《插田歌》连成流动镜头,镜头约如是,诗人站在田野上,看到岡上头花草一抹齐,燕子飞东呵又飞西。远望田塍像条线呵,一片白水波光参差。农妇穿着白麻布裙,农夫披着绿草蓑衣。一齐唱起田中歌呀,轻声细语好似《竹枝》词。

诗歌也是情感不断流动,意境或者画面不断切换的文学作品,只不过极为精练含蓄。诗人创作诗歌之时,就是一个思绪与情感不断流动的过程。只有将每个字词融通连贯,将诗句贯通成动态的流动空间,才能有望读懂诗作,豁然其妙。

[综述]

题目千变万化,从短短的2017年到2019年,三年高考,诗歌测试题变化显著,考查的知识点、出题角度、题量、分值等都已经改变,但无论何种题目,解读能力才是鉴赏诗歌的基础能力和核心的能力。如何才能提升诗歌的解读能力?核心就是要提升细读能力。如何细读文本?就需要渗入肌理,掌握方法,不断探索诗意,以企及在诗歌内涵领悟上的豁然其妙。

猜你喜欢
肌理画作意象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爱情神话》台词点到为止 描摹深入肌理
来自林间的风
肌理元素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
感受肌理
学生画作欣赏
住宅室内设计中材料肌理运用的思考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