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仁明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通俗地讲,我们所积累的素材就是议论文的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论证观点的理由和根据。议论文素材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写作议论文时常常借助人物的典型事件、经典語录来证明某个观点,其中所运用的相关人物就称之为人物素材。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因其具有发散性的特点,我们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使得写作素材具有层次感、多样化,能有效论证中心论点;因为思维导图的图形化,我们可以借助导图积累素材,让素材积累在大脑中形成具象,从而记得更牢靠,用得更顺手。
下面我们就怎样借助思维导图积累议论文写作中的人物素材谈一谈具体做法。
积累什么?
我们在积累此类素材时可以积累人物的言论,此类言论必须具有典型性和哲理性,为世人所接受并认可,方有说服力和针对性。我们还可以积累人物事例,这些事例可以是秘闻野史,具有新鲜感和陌生化;也可以是广为流传、耳熟能详的经典事例,具有普适性和大众化;甚至是反面的事例,具有警世意义。
怎样积累?
首先是广泛阅读,把阅读和写作真正衔接起来;随时记录,吸取别人写作的成功经验。第二,要分类整理。可以按时代划分,形成自己的“线性”积累,一脉相承;也可以按主题分,比如“爱国类”“励志类”“善举类”等,形成自己的“素材库”。第三,要合理运用。运用,是最好的积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方能做到运用自如、驾轻就熟。
积累时要注意些什么?
首先是素材的典型性,积累是为了运用,是为了在写作中证明自己的观点,所以我们整理的人物素材要在一定范围内有影响力,具有代表性。
其次是素材的个性化。这与前面的“典型性”并不矛盾,主要是防止素材撞车,确保素材的新鲜度和可读感,让阅卷老师或读者不会产生审美疲劳。
第三,素材的选择性。人是最复杂的动物。无论是谁,都有多种多样的特性展示给社会。我们整理素材不可能面面俱到,包罗万象。只能是“为我所用”,围绕中心论点选取素材。与中心无关的只能弱化甚至大胆舍去。
第四,素材的动态性。万事万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人也一样。很多普通人物一开始并不出名,但后来进入公众视野和官方媒体,变得“有名”起来,这就有了整理的价值和意义。
第五,素材的群体性。有些人物素材,因为处于社会底层,名不见经传,所以更多的是“群像”形象。常人行非常之道,为非常之事,显非常之理,尤为可贵。在整理这种素材时,我们要能够概括归纳此群体的共性特征。议论文中援引或列举此类“常人”进行论证,可以引发读者共鸣,使文章更有“烟火气”“生活味”,更接地气,更有感染力。
下面以“林肯”为例具体说明积累人物类素材的方法:
当然,积累的目的是为了写作运用,我们在运用人物类素材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根据论证观点的需要选用素材,而非到处搬用、堆砌,那样会有掉书袋之嫌。
2.要积累真实准确的素材,包括时代、国籍、言论和相关事迹,切忌张冠李戴或无中生有甚至随意杜撰,那样有失论证的严谨性。
3.要客观分析评价名人素材,切忌过分拔高或过分贬低,否则就有失公允,削弱论证效果。
4.运用此类素材,一定要有分析,切不可以叙代议或以例代证。讲述人物事例要有高度的概括性,不能大写特写仔细写,以至于冲淡了议论的主体性地位,失去议论文的基本功能。
利用思维导图积累写作素材,打开你的脑洞,延展你的思维,丰富你的写作资源,为议论文写作锦上添花,为作文分数的腾飞插上理想的翅膀,盍试为之?
(更多例文和方法可参考《思维导图在议论文写作中的运用》《思维导图在记叙文写作中的运用》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