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出生于杭州动物园的一只幼黑麂发现蹄部肿胀,物理保定后检查发现蹄部出现化脓,无菌种脓液做细菌培养,结果为大肠埃希氏菌Ⅰ和嗜水气单胞菌混合感染,通过抗菌消炎、清除脓液、化腐生肌治疗措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基本治愈。现将发病、检查、治疗情况汇报如下。
黑麂,1月龄,2018年7月2日出生后一直生活在杭州动物园黑麂馆仿原生态场馆,8月2日发现蹄部肿胀,跛行,卧地时间增多;8月3日对该黑麂进行物理保定检查,并进行治疗。
2.1一般检查 皮毛光亮,鼻镜湿润,体温在正常范围,听诊呼吸无杂音,触诊肿胀部位有波动感。
2.2血常规检查 采集后肢下段隐静脉血1 mL置于抗凝管,使用迈瑞BC-2800 vet兽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并选绵羊通道对采集的血样进行检测;制作血涂片,染色后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详见表1。
表1 血常规检查结果
检查结果发现,白细胞数升高,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升高。说明有细菌感染的可能。
2.3细菌培养鉴定
2.3.1病原分离及鉴定 无菌采集黑麂蹄部脓液,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及SS培养基,37 ℃培养24 h。对培养基中不同形态菌落进行分类,涂片染色确定有两种革兰氏阴性菌存在。将两种细菌分别接种中国蓝琼脂培养基,37 ℃培养24 h,分别取单菌落,使用API 20E试条,按照操作指南进行生化鉴定。
2.3.2药敏试验 分别配制浓度为0.5麦氏浓度(1.5×108cfu/mL)的菌液,采用K-B纸片扩散法将菌液涂布接种于普通琼脂平皿,37℃培养16-24 h后测量抑菌圈直径,判定常用药物敏感性。判断依据:WS/T 125-1999纸片法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标准。
2.3.3结果 分离出的细菌经API 20E试条鉴定为大肠埃希菌Ⅰ及嗜水气单胞菌。其中,大肠埃希菌Ⅰ对环丙沙星、头孢拉定、头孢噻肟、头孢呋辛、丁胺卡那、庆大霉素“敏感”,复方新诺明均“抗药”;嗜水气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头孢呋辛、丁胺卡那、庆大霉素“敏感”,头孢拉定、复方新诺明均“抗药”。
3.1治疗原则 抗菌消炎、清除脓液、化腐生肌。
3.2治疗方案 表面消毒,蹄部肿胀部位下部切开皮肤,消除脓液,除去坏死的角质层,直至健康组织,用0.9%生理盐水充分冲洗创口,再用聚维酮碘充分消毒,用聚维酮碘纱布填充死腔引流脓液,用纱布包扎后用自粘绷带包裹,包扎隔开重新换新,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氧氟沙星药膏进行封闭;同时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头孢噻肟钠0.25 g,im,Bid。
3.3治疗效果 治疗一周后脓液得到有效控制,新的肉芽组织开始生长;治疗两周后伤口结痂,由于当时脓液腔比较大,两蹄甲之间肌腱已经断裂,蹄间皮肤和真皮层均已坏死,因此蹄叉分叉比正常时要大,但是不影响正常行走和奔跑。
4.1化脓性蹄炎在牛羊上较为多发,但黑麂发生化脓性蹄炎的概率较低,之前没有报道过,在本园也是首例。病因可能是蹄叉角质不良,在台风季雨量较大,仿生态化场馆泥土湿软,引起蹄部角质软化进而导致腐烂感染;也可能是运动场中存在比较尖锐断枝刺破蹄部皮肤继发感染。因此,良好的排水系统是仿生态场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天清理黑麂吃剩的树枝条和检查运动场是否有尖锐异物是保育员日常工作中的重点。
4.2本病应尽早发现,及时治疗,这样预后一般都较好;如果不能及时发现,随着病程的发展,会出现严重败血症,甚至死亡。本病例也未能第一时间发现,发现检查时已经比较严重的化脓性伤口,部分角质已经坏死,因此治疗病程相对较长,不能达到完全恢复程度。野生动物对疼痛的耐受力比一般家畜要强,往往病初无明显临床症状,但细心观察常会发现行为有所差异,比如运动时间下降,卧躺时间增加,这就需要保育员加强平时行为观察,做好行为管理记录,以便更好的观测到动物异常行为。
4.3嗜水气单胞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普遍存在于污水、淤泥、土壤中,有致病性菌株和非致病性菌株之分。致病性菌株可感染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动物,临床上以急性出血性败血症为主要特征,慢性感染则主要表现为皮肤溃疡。嗜水气单胞菌可单独或与其他致病菌共同感染,引发外伤性感染和败血症等病症,是一种典型的人-兽-鱼共患病原菌。本病例即为嗜水气单胞菌与大肠埃希氏菌Ⅰ共同感染引起黑麂化脓性蹄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