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涛
摘 要 基于目前的传播环境与传播发展趋向,视频业务的开拓与建设将会成为传统出版领域转型的一个重要支柱所在,及早规划相对长期的战略布局,在业务发轫之初即有实质性的意义与功用。文章基于视频业务的基本特色与工作流程,结合现下我国国内科学出版领域的资源与工作特点,通过SWOT分析与商业模式预估,对该业务类型的规划与布局做以简要分析,以期在全媒体时代,为出版工作的进一步开拓与视频业务的内容从业者提供可以探讨与实践的思路。
关键词 视频业务;科学出版;媒体融合;节目模式;媒体转型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24-0063-04
1 所谓的“视频”究竟是什么
典型意义上的“视频”(Video),是以数字化的技术,捕获一系列的静态画面,形成电子信号,并依据人眼的视觉暂留原理,即每秒不少于24帧(frame)加以制作,储存及重现的连续影像产品。因此,“视频”这一概念,适用于所有的,基于电视制作方式的影像节目以及基于数字化(非胶片)制作流程生产的电影节目。视频技术最早是为了电视系统而发展,但现在已经发展为各种不同的格式以利消费者将视频记录下来。网络技术的发达也促使视频的纪录片段以串流媒体的形式存在于因特网之上并可被电脑接收与播放。视频与电影属于不同的技术,后者是利用照相术将动态的影像捕捉为一系列的静态照片[1]。
由于互联网时代内容信息传递的愈加便捷与迅速,越来越多受众群体的节目收视习惯倾向于观看基于互联网(web)或移动互联网(M-web)的“视频”内容。这一变化,是新兴的媒体业态对传统媒体单位提出的挑战;是新生的用户习惯对传统的节目制作模式提出的挑战;是新近的互联网技术对传统的体制化思维提出的挑战。
针对现下用户收视习惯及节目制作单位的“视频”节目研判[2],本文将视频节目的制作类型做如下分类(表1):
1)新闻资讯类视频节目:该类项节目将主要向收视用户提供高效快捷的资讯类信息服务。客观上,新闻性,时效性要求较高,需要节目制作单位有极强的新闻编辑意识及新闻发布能力;节目内容高度集约整合,发布时点既有频度覆盖的周期性又有针对重大事件的及时性;该类节目的制作时间短,传播效果高,用户占有的黏性一般。传统意义上的《新闻联播》,光线传媒的《每日娱乐播报》及现下互联网视频传播率较高的娱乐资讯等节目,均属此类范畴。
2)内容专题类视频节目:该类项节目主要向收视用户提供具备一定主题,具有一定广度的综述性视频展示或论说,即传统意义上的“电视专题片”。在这一范畴中,节目的核心应紧紧围绕所展示和论说的节目主题展开,其影片中所讲述的人物或者事物均视为影片主题所服务的节目元素。客观上,该类节目的制作需要相对专业的业务团队投入较大的精力与较长的工作时间,对素材影像的收集与整理,对主题阐述的立场与态度,对节目内容的把握与编辑,都是对电视基本编辑业务及语言体系的考量,其节目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体编辑人员的业务素质与思维模式。该类型的优秀节目,即是好的内容产品,也是优异的内容编纂平台。所获得的用户对节目本身的黏性较高,节目具有一定的珍藏价值。诸如《中国高校巡礼》《中国奥运军团》《世界500强概览》《中国通史》等,均属此类项中的优秀电视节目。MOOC,网易公开课,斯坦福公开课之类的属于此类的节目制作的初级形态。
3)纪录类视频节目:该类项节目主要向收视用户提供尽量客观的纪实影像产品。该类型节目是影视节目诞生的标志与发端,其尽可能的“忠实”于“事件”发生本身,要求以“时间”作为节目结构和故事讲述的不二脉络,即典型意义上的“纪录片”(Documentary)。在传统的学科分类中,这一类项属于“新闻”的最佳“影像”表达方式。故此,节目的创作者,往往利用必要的制作技巧与影视手法,在高度获取收视用户忠诚与信赖的同时,大量的渗透和植入意识形态层面的教化与态度。这一类型的节目是典型意义上影像“典籍”和“文献”的概念,具有极高的存留和珍藏价值,也极易得到民众的认同和组织机构的资金与资源资助。诸如《火车进站》《北方的那努克》《意志的胜利》《中国》《奥林匹亚》等经典作品,在世代流传和研习的同时,一直以来也被奉为纪录片学习的教科书。与此同时,诸如央视纪录片频道,东方卫视的纪实频道、《东方时空》《大家》《探索发现》之类的电视频道与栏目,也是纪录片频道化栏目化的具体体现。
4)故事类视频节目:该类项节目主要向收视用户提供基于影视艺术创作的故事类节目产品。大多数倾向于传统“电影”概念。客观上,节目的创作需要相对较长的周期,投入大量的精力与成本。现阶段,节目的风格,市场,用户的接受程度与投资回馈,往往取决于具体的创作团队水平与既有的社会影响力。当下,大多数院线放映的电影,电视台播出的电视电影,绝大多数的电视剧与网络剧等,均属此类。
5)娱乐类视频节目:该类项节目主要向收视用户提供基于转播类的娱乐性(Entertainment)节目。这一节目的制作模式,原则上属于传统意义上的EFP/ESP节目制作模式,节目制作的技术门槛较高,节目制作方的固定成本的投入较多,节目多为活动主办方向节目制作方的定制生产,节目通常影响力较大,有着较好的用户受众基础,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和节目的社会影响力往往累加,形成放大效应。节目制作周期一般实时生产,利润率较高,投资回报周期通常可控制。诸如,谈话类节目的转播,央视春晚的转播,大型体育赛事的转播,会议的实况转播及大型新闻事件的转播等,均属此类。此外,该类型的节目制作,往往因为资金成本的局限,常常试图用大量无序的人力劳动充抵高昂的技术成本,完成节目制作工作,但其节目的制作周期与质量不可同日而语。诸如,现下流行的婚庆类视频的制作与小型会议的节目制作等均属此類节目制作的变形制作方式。
2 科学出版领域数字化过程中,视频扮演怎样的角色
相较于传统出版行业的纸质出版物,视频产品的创制与出品,在更大程度上,是倾向于注意力经济的产品,这就在内容与形式两个层面对视频业务的开展提出了客观的要求。立足科学出版领域的土壤与即有资源,可以在以科技服务创业的市场宗旨下,从战略布局上,将具体的视频业务分为两类进行开展(图1)。
1)品质视频节目的创制:该类型的视频业务基于视频创制本身的思考进行,结合科学出版领域的资源,针对“人”,科学家及科技界相关人士,进行类似“传记文”的视频产品出品;针对“事”,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节点与事件,进行类似“记叙文”的视频产品出品;针对“势”,科研成果的视觉化呈现,进行类似“说明文”的视频产品出品;针对“时”,科技与当下社会生活的应用,进行类似“议论文”的视频产品出品。2)学术活动的视频表达与呈现,以视频技术服务科技学术的传播,形成视频业务的服务性制作团队。
3 科学出版领域的视频布局SWOT分析
1)Strengths优势方面:出版领域占有大量自有版权的内容资源;大多具备国家级的出版发行资质;与多所高校及知名院士、专家、学者有较好的合作往来;具备较为充裕的人力与财务资源支撑新业务的探索与发展;与国家相关的行政职能部门有较好的信任背书与业务办理渠道;视频业务的开展符合大的数字化出版方向;国家相关部门具有相应的政策支持与倾斜。
2)Weakness劣势方面:科学出版领域视频业务的开展进场太晚,丧失了攫取先期资源的廉价优势;现下互联网视频网站已大规模抬高视频物料的成本价格;兄弟单位已有相对丰富的运营经验;缺乏必要的媒体运营基础与必然的视频客户资源;原有的读者群体不确定转化为视频用户群体;视频产品的市场深度垂直细分已非常明显却罕有付费用户。
3)Opportunity机遇因素:文化产业近年来的发展势头迅猛且整体规模日渐扩大;内容的价值增值日渐被越来越多的金融投资机构所重视;国家的教育改革力度与经费越加增多,为视频业务的B2B市场提供较为充裕的资金支持,易于依托现有资源回笼成本投入;待上市企业视频领域的产业布局有助于扩宽新的投融资渠道与价值增长途径;完全基于科学领域的专门性视频生产单位及发布渠道尚未成型;相较于传统出版业务而言,视频业务具有较大的利润回报;视频业务的开展,向内有助于企业内部组织机构的深化调整与改革,向外有助于新的市场领域与合作模式的建立。
4)Threats威胁因素:从经济运行角度考虑,文化产业的自我造血能力较差,国民的文化消费意识仍待提高;内容的视频再编辑、再创造过程需要法务、财务等诸多方面的保驾护航,前期投入精力较大;视频的业务工作完全迥异于传统的出版业务,工作模式,合作模式,生产模式均将经历一个相互适应的过程;相较于传统出版业务而言,视频业务的成本起点较高,投资大,风险大;市场靶向群体不明显,无尝试性视频产品。
4 视频业务转型与开展的契机及业务模型
基于科学出版领域现有的业务模式及相关合作资源,视频业务的开展契机大致可以分为:
1)服务于专著的视频业务,即纪录片Documentary。在专著的既有客户群体中挖掘开展人物、事物及科研项目的视频制作业务。对重大历史人物,著名专家学者,进行纪录片式的拍摄与制作。该方式对原有资源关系的深度挖掘需求较高,但利润回报丰厚,同时可沉淀的价值资源优渥,对进一步开展科学出版领域的相关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
2)服务于教材的视频业务,即专题片。整合相关资源,对可适用教材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再创造。视频化,碎片化,辅助教学。该方式较易于直接转化原有的资源关系,但需要组织内部承担业务开展初期的成本投入,由于诸如MOOC之类互联网视频已经在免费开放给用户的同时抬高了视频物料的成本价格,故此,该类项的视频产品,实质是传统音像出版的视频形式转变,易于前期收回成本,拓展业务途径,但较难进入流通市场进行开源交易。
3)服务于活动的视频业务,即基于EFP的视频业务制作模式。利用原有的资源关系与合作渠道,大量承制科技会议、活动类的视频服务,在进行视频服务的同时,沉淀视频的技术资源、团队资源和版权资源,自制作科学类的新闻资讯节目,在视频服务与视频产品两个方向上同时推进。该类项的视频业务,前期投入成本较高,团队管理相对繁琐,技术的门槛与壁垒也较为明显,然而就整体的业务布局而言,该类型业务终究将是所有视频制作单位的必经之路和应有之义。
基于視频业务自身的特点与现有的业务类型及模式,大致可以将视频业务的开展分为策划、生产和发布等3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基于资金供给的来源不同,如表2所示。
5 资源型视频业务的建设与持久的投入
基于目前的传播环境与传播发展趋向来看,视频业务的开拓与建设将会成为传统出版领域转型的一个重要支柱所在,及早的规划相对长期的战略布局,在业务发轫之初即有实质性的意义与功用。随着视频业务的试水与推进,其开展的目的,将由利益的驱动型逐渐转化为资源占有的驱动型,即就内部而言,在科学出版领域的个别子业务项中进行试水,继而发展成为通用的公器;就外部而言,从某个资源条件较好的视频业务类型着手,推进全业务类型的资源建设。从具体业务模型的三个方面来看:策划层面,将从国家相关组织机构扶持资金的申请,推进至合作方主动提出视频制作的业务需求,这是一个从“要我花钱”到“我要花钱”的意识培养和业务渗透过程;生产层面,将逐步由合作供应商的外包模式收拢至建设自有节目制作队伍的生产运营模式,在人员和工作两个层面保障业务的稳定与发展;发布层面,亦将在不断的业务开展与合作过程中,在占有合作媒体发布渠道的同时,着力建设自有的发布端口,直面受众,继而缩短整个视频业务的反馈流程,扩大市场份额,获取更大的价值与
利润。
参考文献
[1]中兴通讯学院.对话多媒体通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2]徐帆,徐方舟.电视节目类型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