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楠, 曹明
(1.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北京 100050;2.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 100053)
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erebral circulation,PCI)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已经成为中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表现可见头晕、肢体麻木或伴有无力、头疼头胀、恶心呕吐、视物旋转、短暂性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眼球运动障碍、眼震、Horner综合征、构音或吞咽障碍、感觉异常、步态或肢体共济失调、跌倒发作等[1,2]。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属于中医“眩晕”范畴。眩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称之为“眩冒”、“眩扑”、“掉眩”。古代医家对眩晕病因病机的认识不外乎风、火、痰、虚、瘀五个方面,如“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瘀不作眩”等[3]。笔者临床中应用行气活血化痰方治疗痰瘀阻络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1研究对象及分组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在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门诊或住院部接受治疗的明确诊断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中医证型为痰瘀阻络证的患者,共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
1.2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4]。后循环缺血的主要症状:眩晕,头昏,头疼,肢体和或头面部麻木,肢体无力,呕吐,复视,短暂意识丧失,视觉障碍,行走平衡障碍。主要体征:眼球运动障碍,肢体瘫痪,感觉异常,步态和或肢体共济失调、构音和或吞咽障碍,视野缺损,Horner综合征等。
1.2.2 中医诊断和辨证标准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①有典型的眩晕症状,自身有旋转或晃动感,或目眩或视物有旋转感;或自觉头晕、昏沉或头胀不适。②可有反复发作史。(2)中医辨证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临床辨证属痰瘀阻络证。主症见:反复发作性头晕目眩,自身或视物旋转、晃动感,脉弦滑。次症见:耳鸣,复视,肢体麻木,站立或行走不稳,呕吐或有晕厥发作,纳少神疲,口唇紫暗,心慌,失眠,舌质暗,有瘀点或瘀斑,舌下静脉瘀曲,苔白或黄腻。主症必备,加次症2项以上即可确诊。
1.3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②年龄50~85岁;③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4排除标准①年龄<50岁或>85岁者;②临床资料证实为良性位置性发作性眩晕、美尼尔氏综合征、小脑炎、癫痫、低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引起的眩晕患者;③有或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器官疾病者;④存在精神疾患、重度感染、神志不清者;⑤依从性差,不配合临床治疗者。
1.5干预方法
1.5.1 对照组 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包括:控制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抗血小板聚集等,疗程14 d。
1.5.2 观察组 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行气活血化痰方治疗。用法:行气活血化痰方颗粒剂(由川芎、泽兰、郁金、天麻、钩藤、石菖蒲、赤芍、当归、桃仁、陈皮、红花、葛根等中药组成,由康仁堂医药公司提供),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用温开水冲服。疗程为14 d。
1.6观察指标(1)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眩晕症状的改善情况,评价2组临床疗效。(2)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TCD检测结果的变化情况。TCD检查具有简便、无创的特点,能够反映颅内动脉的血流状态,对后循环缺血的诊断和疗效的判断都具有重要价值。
1.7疗效评价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拟定。痊愈:眩晕等症状消失。显效: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头微昏沉或头晕目眩轻微,但不伴有自身及景物的旋转晃动感,可正常生活及工作。有效:头昏沉或眩晕减轻,仅伴有轻微的自身或景物的旋转晃动感,虽能坚持工作,但生活和工作受影响。无效:头昏沉及眩晕症状无改善,或反而加重。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8统计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对照组45例患者中,男22例,女23例;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64.8±8.4)岁;中风病程27~106 d,平均(45.13±19.08)d;合并疾病:高血压36例,糖尿病18例,高脂血症39例。观察组45例患者中,男20例,女25例;年龄52~79岁,平均年龄(65.2±7.8)岁;中风病程 28~101 d,平均(45.93±18.17)d;合并疾病:高血压35例,糖尿病18例,高脂血症37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和合并疾病情况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表1结果显示:治疗14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77.78%,组间比较,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2组患者治疗前后TCD监测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比较表2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患者TCD监测椎动脉和基底动脉V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椎动脉和基底动脉Vm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患者仅椎动脉Vm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V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in the two groups n(p/%)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TCD监测椎动脉和基底动脉Vm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Vm of vertebral artery and basilar artery monitored with TCD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Vm/(cm·s-1)]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TCD监测椎动脉和基底动脉Vm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Vm of vertebral artery and basilar artery monitored with TCD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Vm/(cm·s-1)]
①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②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基底动脉23.38±3.44 24.69±3.01 23.93±3.49 30.64±4.38①②组别对照组N观察组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45 45 45 45椎动脉左侧24.13±3.92 26.11±4.06①24.42±4.43 28.07± 3.96①②右侧24.51±4.24 26.75±3.83①24.78±4.50 28.57± 3.58①②
2.4不良反应情况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复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油高脂饮食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存在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高脂血症与中医的“痰浊”、“瘀血”密切相关[7,8]。血流动力学改变亦是血脉瘀阻的表现[9]。因此,由饮食不节导致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也逐渐增多。后循环缺血(PCI)是神经内科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大多由脑血管狭窄引起,PCI引发的眩晕则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早期症状[10]。早期诊断并有效治疗PCI可较好保证疾病预后,避免高致残率和致死率的发生[11]。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属于中医“眩晕”范畴,其病机复杂,中医传统理论认为,痰浊和瘀血均为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同时又是致病因素,它们既可以单独致病,又常相兼为患。中医认为眩晕病的病因不外乎风、火、痰、瘀、虚几个方面,有“无痰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无瘀不作眩”之说[3]。《黄帝内经》曰:“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说明气的升降运动失常而导致的气血逆乱是发病的关键。痰瘀互结、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脑府失养而发为眩晕。物质代谢紊乱,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的生成与存在进一步影响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形成恶性循环。因此,笔者认为眩晕的发病与气机的失调和痰浊、瘀血相关。
本次研究中选用的行气活血化痰方,方中川芎镇肝熄风、化瘀通络;泽兰活血破瘀,入肝脾经,可以疏肝理脾;郁金入肝经且能活血行气,增强活血行气功效。天麻、钩藤平肝熄风。石菖蒲活血理气,赤芍、当归、桃仁、红花活血化瘀。陈皮理气化痰以使气顺痰消。葛根升发阳气,气行则水行,气行则血脉通畅。肝属木主疏泄,主调畅气机,维持全身气机正常升降出入。肝藏血,能调节全身各部分血量分配,其中包括脑血量的调节。方中多味中药同入肝经,不仅能活血,同时又可以调气,诸药合用,共同发挥行气活血化痰的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天麻具有增加脑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12]。红花能降低红细胞压积和全血黏度[13,14]。陈皮能拮抗组胺、溶血卵磷脂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能增强纤维蛋白溶解,抗血栓形成。川芎中川芎嗪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管平滑肌的收缩,增加脑及肢体血流量[15]。葛根中所含葛根总黄酮有明显选择性扩张脑血管的作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显著改善脑循环[16]。
本研究结果显示:行气活血化痰方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头晕症状,改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其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有研究发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TCD改变主要是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减慢[17,18]。本次研究中行气活血化痰方治疗痰瘀阻络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有关,但其具体的机理仍有待于今后进一步观察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