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波,黄 鹏,吴 博,聂少春
(武汉有机实业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300)
近些年来,我国化工企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无论企业的规模还是数量都有所增加。在化工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污染废水。氨肟化法己内酰胺生产废水的排放量最大,加上其处理较为困难,对于环境的污染较为严重,所以遵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必须加大技术的研究,提高对于氨肟化法己内酰胺生产废水的净化质量和效率,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效益的平衡。
我国化工企业,在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废水。由于化工废水中的污染物较为复杂,而且污染性较高,所以直接排入普通的处理系统,会对系统本身造成莫大的损害,无形中加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就目前国内的各种化工废水处理技术而言,处理的经济成本过高,很多的化工企业无力负担,致使一些技术只停留在实验的层面,并没有具体的落地实施,这种状况无论对于化工企业的经营,还是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都极为不利。
由于技术的限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化工废水处理相比较,我国在技术层面仍旧欠缺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废水处理设备的运行速率较低,没有实现完全的自动化,需要一定的人工参与,这加大了企业的投资成本。二是成套的设备价格较高,占地面积也较大,操作和维护都比较复杂,导致在对于内酰胺生产废水进行处理时,处理的效率无法保证。另外,相关的处理技术依然不够完善,存在各种弊端,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善。
对于氨肟化废水进行预处理,是废水处理的第一步,具体的原理是:在氨肟化设施的内部废水中,存在很多的有害成分,比如甲苯和丁醇等,以及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的部分杂质成分,这些成分对于大部分的微生物都会产生不良的损害,因此绝对不能将其输入相关的净水系统,以避免导致微生物过度的死亡,对于净水系统的生化装置造成严重的损害。因此在氨肟化废水排入净水系统之前,必须使用相关的技术对其进行预处理,使得废水所含有的有害成分适当的减少,符合相关的标准,并且将其和内酰胺以其排入废水的净化系统,以减少其对于净水装置的损害程度,同时提高净化的质量和效率[1]。
在氨肟化废水中,含有大量的CODCr,这对废水的净化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因此,在正式实施废水净化之前,必须对于CODCr的浓度进行处理,使其降低到标准的程度。一般的操作为:利用适量的硫酸铵,将其与氨肟化的废水按照相关的比例进行搭配,可以使用混合器装置,使得两者之间充分的搅拌、融合;然后将充分混合之后的废水装入反应釜,在强烈的化学反应的作用下,废水内部的有害物质会进行分解,进而改变废水的质量。在进行过一系列的处理之后,废水所含有的CODCr会大幅度的降低,一般会由5000mg/L降为3000mg/L。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废水与硫酸铵混合时,一定要严格的安装相关的比例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有效的降低氨肟化废水的酸碱度。在正常反应的情况下,其pH值将到3.6左右最佳,可以保证水质的改善程度。将废水与硫酸铵的比例控制在2.00∶1.83,就可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2]。
根据我国目前的研究与实践情况,对氨肟化废水进行氧化预处理也是非常必要的。氧化剂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氧化处理的质量。在具体的操作中,一般会选择双氧水。利用双氧水的催化效果进行试验,废水在实验室的环境下,会发生激烈的氧化反应,可以有效的杀死或者转换大部分的氧化物,而留存的有机物对于外生物并无多大的伤害,因此可以保护废水处理站生化系统的稳定和安全。在进行氧化反应之后,氨肟化废水就与普通的废水在成分和污染性方面较为相似,因此,可以将其与别的废水同时排入污水处理的管道,流入生化系统做净化处置。我国相关部门和企业已经进行过大量的实践,充分表明将氨肟化废水进行各种预处理,在不同化学反应的作用下,可以有效的改善废水的水质,提高氨肟化废水的可生化性,这既降低了对于生化系统的损害,也提高了污水净化的质量和效率。将氨肟化废水与双氧水进行混合处理,分别经过调节池、氧化池等,在氧化反应结束之后,再进行静置沉淀,将底部的絮凝杂志及时的清除,提高废水的水质,再将其与普通的废水混合排入生化系统,进行进一步的净化处理,也可以适当的减少净化的成本,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平衡。
将氨肟化废水进行各种预处理之后,废水的水质会得到一定的改善,将其与以内酰胺废水进行混合。就实际的情况而言,充分混合之后的废水里,依然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而且有害的物质较多,这是因为对于以内酰胺废水也要经过技术的处理,以消除其中的有机物质。与氨肟化废水的处置相比较,以内酰胺废水的处置需要更为复杂的技术工艺。
2.4.1 A/O-MBR处理技术
A/O-MBR处理基本利用的是生物膜的分离技术。在理想的情况下,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利用膜系统将废水中的不利物质进行分离。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生物膜的最佳状态有限,所以在A/O-MBR运行的过程中,对于CODCr要做好把控,防止其含量超出一定的标准,而使得废水中的有机物质破坏生物膜,进而影响到正常的化学反应,使得技术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另外,在实际的操作中,要把握好氧化剂的量,过多会对于反应产生危害,过少又会使得废水内部的有机物质发生内源消耗的现象。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的操作环节都得到了完善,在传统的技术下,以内酰胺废水在进行过A/OMBR系统运行的处置后,依然有部分的有机物质无法充分的分离。但是在技术改良之后,增加了后续的操作,将处理后的废水继续排入相应的处理池,利用生物法进一步处理。同时在处理的过程中加入一定的过滤装置,可以有效的确保处理的质量,使得废水的质量得到改善[3]。
2.4.2 A/O-MBR-臭氧-BAF工艺
以内酰胺废水进行净化的另一种常见工艺即是A/O-MBR-臭氧-BAF工艺。以内酰胺废水的污染成分虽然较为复杂,但是基本都为不容易降解的物质,而且废水中的含有部分的CODCr,其浓度相对较高,为100~140mg/L,但是利用A/OMBR-臭氧-BAF工艺,可以对废水实施较为彻底的处理。就实际的情况而言,BAF段处于后置的位置,对废水中的CODCr含量处理效果较弱(大约50%含量消除掉),而且对浓度的影响也不大。在处理过后,CODCr的浓度基本在60mg/L,属于浓度较高的情况。而当BAF段处于前置的位置时,可以有效的将废水中70%的CODCr消除掉。
随着氨肟化技术的应用,以内酰胺的废水处理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而且氨肟化法己内酰胺生产废水的污染性较高,对处理技术的要求更高。因此化工企业必须提高重视,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在考虑经济成本的基础上,选择价格合理、操作较为简单、处理效果良好的工艺及设备,以提高对于废水的处理质量,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