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内服联合火针针刺及耳尖放血治疗囊肿型痤疮41例临床观察

2019-02-28 07:25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1期
关键词:耳尖火针痤疮

河南省商丘市中医院皮肤科,河南 商丘 476000

痤疮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发生于青春期,主要发生于颈胸、颜面、背部等部位,临床上主要以丘疹、粉刺、囊肿、结节、脓疱等为主要表现,损容性较强,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囊肿型痤疮是一种严重的痤疮类型,主要是由于寻常痤疮病情未能得到及时控制发展而来,临床治疗难度大。中医认为,囊肿型痤疮的发生与痰瘀热互结有着重要关联,治疗时应以清热、散瘀、化痰为治疗原则,而中医外治能够直达病灶,引热外出,加快疾病痊愈速度[2]。该研究旨在观察中药内服、火针针刺联合耳尖放血治疗囊肿型痤疮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81例囊肿型痤疮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17~39岁,平均(27.99±2.63)岁;病程0.3~10年,平均(5.13±0.46)年。观察组41例,其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17~40岁,平均(28.02±2.71)岁;病程0.4~10年,平均(5.15±0.49)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3]颜面、背、颈胸等皮脂溢出部位出现米粒、豌豆或更大脓疱、囊肿、瘢痕等皮损,挤压有波动感,破溃后形成窦道和瘢痕,面部皮肤油腻,疹间皮肤正常。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伴有炎性改变及皮脂溢出,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治疗前30 d服用痤疮治疗药物者,药物禁忌症者,合并传染性疾病及精神疾病患者。

1.4 方法 两组均给予活血散结方内服,方中丹参15 g,生牡蛎15 g,益母草15 g,夏枯草15 g,苍术9 g,玄参9 g,白芍9 g,浙贝母9 g,赤芍9 g,连翘9 g,茯苓9 g,甘草6 g,水煎后分早晚两次温服,1剂/d,4周为1疗程,共计2疗程;观察组增加火针针刺及耳尖放血,针刺操作:消毒结节囊肿周围皮肤,点燃酒精灯,右手持笔式持针(华佗牌,规格:0.25 mm×25 mm),针尖放置外焰烧红后直刺刺入结节囊肿,迅速拔出,结节囊肿较大者多点针刺,针刺后再次消毒,1次/周;耳尖放血:定位耳尖穴,按摩耳廓使其充血,局部消毒,左手固定,右手持针刺入穴位2 mm,立即出针,出血后使用棉签吸血,血滴黄豆大小为宜,6~8滴/次,放血后再次消毒,1次/周,两组患者均于治疗8周后对比疗效。

1.5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皮损积分、皮肤油脂含量及临床疗效。

1.6 疗效判定 ①皮损积分:治疗前后对患者面部进行拍照并识别,对比结节囊肿、丘疹脓疱、粉刺数量,计分标准:结节囊肿>1 cm为4分,<1 cm为3分;②皮肤油脂含量:采用由德国CK公司生产的MPA 6/10型探头皮肤测试系统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双眉正中处油脂含量;③临床疗效 治愈:治疗后,皮损积分减少>95%;显效:皮损积分减少70%~95%;有效:皮损积分减少30%~69%;无效:未达有效标准[4]。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皮损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皮损积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皮损积分比较 (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 两组皮肤油脂含量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皮肤油脂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7.80%,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两组皮肤油脂含量比较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4周末治疗8周末对照组4091.45±13.3680.01±12.20△73.32±13.61△观察组4191.52±13.4372.11±11.36△▲56.36±12.13△▲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后比较,▲P<0.05。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痤疮是一种有多因素综合作用下导致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研究证实[5],皮脂过度分泌、内分泌失调、毛囊内微生物感染及雄性激素过度分泌等均与痤疮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关联。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加剧、生活压力提升、饮食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其发病率逐年提升,且年龄范围逐渐呈现扩大化趋势。囊肿型痤疮由于病情更甚于寻常痤疮,对患者的容貌损伤较为严重,是目前临床治疗的难点之一。囊肿型痤疮患者病程多较长,治疗时需长时间服药,而西药长时间服用毒副作用较大,整体疗效欠佳,中医药具有毒副作用低的特点,在治疗囊肿型痤疮中具有独特优势[6]。

囊肿型痤疮在祖国医学中属于“肺风粉刺”范畴,中医认为,患者体质多为湿热型,湿热集聚,促痰而生,或久病以致脾失健运,运化功能不足,水湿停饮,凝聚为痰,或胃肺积热,蕴结不解,酿湿为痰,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久治不愈发为瘀,与血搏结,互结于面发为痤疮,其以实热证居多,以湿聚为主,兼以痰凝、血瘀、热毒等证,常累及肝、胃、肺脏器,其病机为痰瘀内阻,临床症见皮损肿痛、色泽暗红、面色纳呆、晦暗、舌质暗、苔白腻,脉涩、滑,治疗时应以软坚散结、以通为用、化痰祛瘀为治疗原则[7]。活血散结方中丹参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本经》:主寒热积聚;生牡蛎软坚散结,潜阳补阴;益母草活血祛瘀,利尿消肿;夏枯草清火,清热散结;苍术燥湿、化浊、健脾;玄参降火、清热滋阴、解毒散结;白芍敛阴平肝;浙贝母清热化痰,散结解毒,《纲目拾遗》:解毒利痰,开宣肺气;赤芍行瘀消肿,治温毒发斑,痈肿疮疡,《别录》:通顺血脉,消痈肿;连翘清热解毒,散结消肿;茯苓健脾和胃,败毒利湿;甘草调和诸药,共奏软坚散结、祛瘀化痰之功[8]。该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皮损积分及皮肤油脂含量水平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中医联合方案能够更为有效降低油脂含量,改善症状体征。临床分析认为活血散结方中丹参能够调节凝血系统功能、降低血液黏度及抗血小板凝聚;玄参能够改善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性,促纤溶,增强免疫活性,抗炎,抑制肝细胞凋亡,发挥保肝效用;连翘煎剂抗菌消炎、利尿;茯苓酸、茯苓聚糖增强免疫力,抑菌降胃酸,防止肝细胞坏死,影响肾小管吸收Na+发挥利尿作用;诸药合用清热解毒,化痰祛瘀[9-12]。火针能够促进浅表气血通畅,驱邪外出,直达病灶,破坏结缔组织,祛除炎性物质,损伤小,不留痕,现代研究证实,火针能够直接作用于皮脂腺及毛囊,抑制丙酸杆菌水平,促使炎症介质及细胞变性坏死,改善炎症因子趋化作用及微循环、微环境,提升白细胞吞噬能力,加快炎症消退速度[13]。耳廓穴位较多,与脏腑经络关系密切,通过刺激耳穴,能够产生调治脏腑的作用[14],该研究中,通过应用耳尖放血,亦泻热祛火,后期放血部位结痂收涩,持续刺激穴位,促进脏腑功能恢复正常。该研究显示,中药内服、针刺结合耳尖放血,通过内调脏腑,改善内分泌,外泄炎性物质,驱邪外出,内外结合,发挥增益效用,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中药内服、火针针刺联合耳尖放血,内外同治,表里结合,治疗囊肿型痤疮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皮肤油脂含量,促进囊肿结节消除,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耳尖火针痤疮
火针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火针联合西药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不同针灸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网状Meta分析
耳尖放血配合耳背沟穴位按摩治疗急性高血压
适当放血可治猪病
中医耳尖放血治疗麦粒肿
抗病毒药物联合火针与刺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肝经郁热证的疗效分析
火针疗法联合甲硝唑治疗玫瑰痤疮疗效观察
针灸联合耳尖放血、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为什么有些人会得严重痤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