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彬
(大连市血液中心,辽宁 大连 116001)
近年来,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无偿献血重要性,并愿意主动献血。而血液中心作为一个不以盈利为目的,采集血液为临床用血提供血液的机构,其护理工作呈现一定的特殊性,血液采集后对血液的护理是血液质量的保证,为了确保血液护理质量,并提高临床输血用血的安全性,可以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血液中心的护理工作中[1]。本文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提高血液中心护理质量的影响,报道如下。
1.1 材料:400袋ACD方8 h内采集的400 mL全血,SORVALL RC12BP大容量离心机,低温滤白柜(天津正源公司,LBG-22),全自动血液分离机(德国Fresenius Kabl公司,Compomat G4),医用空气净化器(山东新华公司,YKJF-2000),血浆速冻机(卢森堡多美达公司,MBF21),4 ℃贮血冷库-20 ℃低温冷库。
1.2 方法: 对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方案,对照组:将200份8 h内采集的ACD方400 mL全血接收后,在低温滤白柜内滤过,放入离心机内离心,在全自动分离机上分离,通过信息管理系统自动转化,分离出的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放入4 ℃贮血冷库贮存,去白新鲜血浆速冻放入-20 ℃低温冷库贮存。
对改进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PDCA循环管理模式护理方案,改进组:将200份8 h内采集的ACD方400 mL全血接收后,每袋血液在4 min内在低温滤白柜内滤过结束,将离心机预冷至4 ℃,将滤过后的血液离心,轻轻取出避免震荡,在全自动分离机上分离,通过信息管理系统自动转化,分离出的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放入4 ℃贮血冷库贮存,去白新鲜血浆即刻速冻放入-20 ℃低温冷库贮存。定期追踪护理人员的操作细节,确保高质量护理过程的持续性。
1.3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白细胞残留量、FⅧ含量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用t检验;合格率比较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表1 两组血液成分检测项目含量及合格率比较(,%)
表1 两组血液成分检测项目含量及合格率比较(,%)
注:*改进组与对照组
在血液中心的护理工作中,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有助于不断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并加以改进,提高护理质量,使纷繁杂乱的工作得以井然有序的进行,提高了护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提高工作效率。在整个血液产品分离的护理过程中,冷链的连续性非常重要,血液在滤过,离心分离,贮存等环节衔接上尽可能保证冷链的连续性,在去白新鲜血浆在速冻贮存环节确保-20 ℃的持续性;定期追踪护理人员的操作,采集的血液尽可能在4 min内滤过结束,如有血液凝块,采集时间长,冷凝等因素做好分类标识,充实丰富目视护理记录表,可持续追踪;加强血液分离环境的清洁消毒的护理[2-4],不定期检查血液操作台面的清洁消毒,各种血液分离设备的擦洗消毒,持续改进各种消毒护理记录的覆盖面,避免血液污染的可能;加强护理人员职业素质的考核:按照血站内部质量体系审核中对血液分离过程中,人员,设备,物料,法规,环境的各项要求,定期组织中级以上职称护理人员授课,定期笔试和现场实战操作考核,形成护理人员业务档案,追踪整改,提高各种血液产品的护理质量。结果表明,改进组的白细胞残留量、新鲜冰冻血浆FⅧ因子含量血液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提高血液中心护理质量有着良好的效果,通过对血液分离过程护理措施的持续改进提高,保证为临床提供安全高效的血液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