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由此可见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经上升到了中央、国家层面。因此,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也呈燎原之势,各地各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国家级省级的高职院校学生、教师技能比武、信息化大赛、微课大赛、翻转课堂比赛层出不穷。到处呈现出一片热闹、繁荣景象。在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下,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创客教育的基本理念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创新思维教育[1],创客教育是一种创新、实践、分享的教育活动,鼓励学生在探索、发明、创造中主动与协作学习[2]。由创客教育发展而来的“创课”也暗含、借鉴并发展了“做”中学的理论,这与翻转课堂、技能比武、信息化教学,微课教学等教学方法的新尝试不谋而合,二者有机结合、综合实践势必会起到1+1>2的超叠加效应。
本文即针对上述问题,从调查高职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入手,开展创课研究,运用心理学研究人性特质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教师的智慧,用于高职学校课堂教学,在学生身心成长上反映出教育的目的与理想。真正把各种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起来,真正实现创课的核心目标——“创课=想法+做法”,设计出学生能接受、感兴趣、教学互动的理想课堂,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在教师创课的基础上实现学生的二次创课。
表1 成就动机量表测试结果分析表
表2 学习倦怠量表测试结果分析表
本文以高职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大二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心理学指导下的创课实践以一门专业课为载体,分析学生学习倦怠、学习投入量不足的症结所在,有针对性的开展创课实践,制定创课大纲及操作实施细则,最终研究出符合高职学生心理特点、学生易于接受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并进行合理教学设计,完成针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应对策略研究。其重点在于学生学习心理调查的现状和研究成果如何指导和应用到创课的实践中去,使创课的各种设计、各种组织、各项任务能行之有效的实施下去,使学生处于愉快的、无压力、放松的状态中,积极主动的完成学习任务,并激发出学生对于问题的深入思考甚至是创造创新,真正实现创课的核心目的——创之能用,用之能创。
本文研究对象共189人,开展了《成就动机量表》、《学习倦怠量表》(通用版)的相关测试[3,4,5]。
成就动机可进一步分别可称为希望成功的动机(MS)和回避失败的动机(MF)。
MA=MS-MF>0时,成就动机强;MA=MS-MF=0时,成就动机中等,MA=MS-MF<0时,成就动机弱。由上表可得,测试学生的MA=4.25,表明受测学生有追求成功的愿望;喜欢挑战性的任务,喜欢尝试新事物活动过程中积极主动,愿意承担责任。
该量表中纬度分别为情绪衰竭、讥诮(玩世不恭)、成就感低落。情绪衰竭指个人认为自己所有的情绪资源都已耗尽,对学习缺乏冲动,有挫折感、紧张感,甚至害怕学习;讥诮指与学习以及其他与学习相关的人员保持一定距离,对工作不热心、不投入,对学习的意义表示怀疑;成就感低落指个体对自身持有负面得评价,认为自己不能有效地胜任工作。得分45分(良好)、45-75分(倦怠),75分以上,其中45-75表示倦怠较为严重。由表2测试结果分析表明,该专业大二学生的学习倦怠评分平均值为51.34,属于倦怠较为严重。从倦怠的三个维度分析,学生的成就感低落是学习倦怠的主导因素,情绪衰竭次之。说明学生普遍对自身能力的低估和不自信程度高,因此不能集中精力并发挥自己最大的主观能动性。学习任务完成不到位,进一步导致情绪衰竭,最终陷入恶性循环。这也符合专家对高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的总结:自我效能感偏低,自卑畏难情绪高,学习被动,否定自身能力,不愿尝新。另外,玩世不恭维度分数相对较低,说明学生对于学习、对于专业、对于自己的未来前途的憧憬和热情并未随着自我否定而明显降低,仍然有热情、有干劲,希望能改变现状,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大展拳脚,有所作为。这也进一步印证了测试结果中虽然倦怠水平较高,但是成就动机表的得分仍然大于零的结果是不矛盾的。宏观上,高职学生普遍表现为“既不想付出努力,又想有个好结果”的矛盾共同体。(表2)
以学情分析为基础,着眼激发学习动机、开发出提高学生有效参与度的整体课程设计。(如图1)
着眼于学生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开发类心理干预课堂或课程。
情感因素是影响人的思想与行为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学习观念、学习方法甚至学习动力也会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在建材课的创课堂中,首先创“故事话建材”课。用生动有趣的建材诞生故事讲述建材史,师生之间展开讨论,探讨建材发明者的发明灵感和建材成型的过程。让学生对建筑材料的历史沿革有了基本认识的同时在情感上消除了对建材的陌生感,增进了学生与教师的情感交流、拉近了学生与课程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觉得有趣、轻松并产生进一步探究下去的冲动,激发了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此为“大开眼界”模块的一部分。“大开眼界”模块还包括“新型建材介绍及探索”等分模块。如:“马路创可贴”课程,介绍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修补新材料及革新前沿,这些新材料修补原理和修补方法跳脱了人们的传统常识、令人大开眼界、耳目一新,趣味性强,从情感上自发的想去了解、想去探索,发挥了指导性干预的作用。
图1
融冰活动融合了认知因素和情景因素的考量。认知过程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观察,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等生理和心理活动。传统教学一般从注意开始,并且需要 “有意注意”,需要学生靠意志力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师教授的内容中,一旦意志力不够或内容过于难懂、枯燥,会造成学生的注意力的转移,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融冰活动教师提供活动场景或学习资源,不设学习目标,让学生离开教室,自助探索或试验。教学进入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教师逐步较少对学生帮助,令学生的认知过程从第一步的感觉、知觉开始。如水泥这一单元,学生都知道水泥,但大多数同学对水泥的认知普遍停留在见过和知道颜色、了解基本性状的层面。融冰活动中,教师提供实验室、诱导性工具(并非全部为试验器材)、原材料,在确保安全、保证学生不被其他因素(如手机等)扰乱的基础上,把学生分组留在实验室,不设任何教学目标,上课的时间全部留给学生自由探索。实践证明,实验台上有水,学生自然而然会试着把水和水泥混合搅拌;有针,学生一定会在水泥拌合物中戳一戳;有表,有些同学就会发现水泥拌合物大概在多久以后就戳不动了(凝结),这些活动不但打破了传统课堂“你教我学”的冷冰冰模式,课堂气氛轻松,而且学生对材料的了解从表面上的“见过”发展到了“了解内部变化”等层次,某种程度上也在认识和学习上实现了破冰。
随着全国性教学资源整合活动的开展,互联网上慕课资源,各种省级、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微课资源十分丰富,但这些资源普遍被视为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资料,需要学生有很强学习动力才能实现。然而,高职学生学习动机不足,学习倦怠程度高,课外预习、完成学习任务程度低。因此,这些资源的使用需反其道而行之,需要在教师要求或指导下完成。如微翻转课堂:知识点学习(课前微课或慕课学习)→任务单→分组完成(课下)→学生论述完成过程及成果。相较于传统翻转课堂,微翻转课堂不同在“微”字上,传统的知识点学习完全为课前学生自主学习,微翻转课堂为课上教师带领学生完成,但只回答学生观看完学习材料后的问题,以保证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质量。课下完成任务单内容,下次课上课学生论述任务完成思路、展示作品,教师、同学讨论、点评作品。
(1)首次在心理学视域下以学情分析为基础,着眼激发学习动机开展创课内容及创课设计的研究。
(2)在研究的类型上,以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为着眼点设计“类”心理干预课堂,即在不脱离创课堂的专业内容的基础上,在学生并未察觉的情况下,刺激并激发学生的心理学习动机,潜移默化中使学生能够轻松完成学习任务,并提高后续学习投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