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
摘要:众所周知,预习是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一种认知活动,是其自主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新知内容进行感性认知、思考的过程。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起点,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不仅可以使学生重视语文预习,掌握良好的预习方法,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为语文有效教学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在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采取多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关键词:语文教学;中学生;预习习惯:培养策略
在中学语文教学开展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不仅对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还有利于实现语文的有效教学。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中学语文教学开展中培養学生预习习惯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一般会从预习指导、建立预习模式等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
一、重视第一次课前预习的指导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中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其需要从学生刚刚入学之初,就对预习习惯培养给予充分的重视,并在第一节课,就语文预习要求、预习目标等进行详细说明,以此使学生在一开始就对语文预习有一个系统的认知,方便其在之后反复的指导中形成预习意识,借此为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授人以渔,建立预习方法
在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尽管一些教师对课前预习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并立足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了多样的预习任务。但是,不少学生由于没有掌握有效的预习方法,其在拿到这些预习任务之后,仍旧是以读书为主来探寻答案。在此过程中,一些学生在枯燥的阅读中,无法有效预习,甚至对预习活动产生了排斥心理,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会讲解预习任务,自己不用提前学习,如此机械地预习。在这样的情况下,其预习习惯的养成效果可想而知。教师为学生设计预习任务只能起到一时之需,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要想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掌握必要的方法是必需的。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需要在授人以渔该原则的指导下,教给学生预习方法,使学生在方法的掌握和应用下,能在课前自主预习,久而久之形成预习习惯。参照我国心理学研究者张庆林等人提出的“阅读理解自我监控单”,我立足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设定了这样的“预习监控单”,引导学生在监控单要求的驱使下,一步步预习,形成预习模式,养成预习习惯。
语文预习监控单
一、略读
1.在文本主题的引导下,你觉得这篇文章在讲什么呢?
2.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呢?
3.通过阅读文章的开头、结尾,文本内容与你所预设的内容一样吗?
二、初读
1.这篇文章中展现了哪些背景知识呢?有没有可以补充的呢?
2.在阅读的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生字词或不理解的内容呢?
三、细读
1.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使用了哪些方法呢?
2.在阅读的过程中,你有何发现呢?如这篇文章的结构是?这篇文章主题的内涵是?
四、检测
1.你知道这篇文章讲了什么内容吗?
2.你知道这篇文章的结构是什么吗?
3你能运用这篇文章中的知识吗?如何运用呢?
在这样的预习任务的驱使下,学生可以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掌握方法,以有效的方法有针对性地文本内容进行探索,从而对所要学习的新知内容产生感性的认知,为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在这样的方法掌握中,学生也可以潜移默化地养成预习习惯,久而久之,利用此种方法,自主地在课前学习新知内容,提升其语文学习能力。
三、检测预习,保证持续预习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尽管一些教师重视语文预习,且为学生设计了预习任务,但是其仅仅是将预习任务展现在学生面前,忽视了后续的监督与检测,由此导致一些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或自我约束力较差的学生的预习流于形式,应付预习任务。如此,其自然无法有效地完成预习任务,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针对该问题,我认为,在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除了要指导学生预习,教给学生预习方法之外,还要采取有效的预习检测方式,以检测来引导学生重视预习活动,并使其在检测中发现自身自主学习存在的不足,从而在扬长补短中不断完善自我,建立语文学习自信心。在此过程中,我建立了以口头检测、书面检测和小组检测为主的预习检测方式。以口头检测为例,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之初,我会围绕新知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以此在问题解决中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而且,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还可以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新知学习状态,一举两得。再以小组检测为例,在新知教学活动开展中,我鼓励学生在小组中相互检测各自的预习笔记,以预习笔记为督促其预习。
总之,在中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发挥其教学组织、引导作用,以多样的方式教给学生预习方法,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测,以此使学生重视预习,并在有效方法的应用下养成预习习惯,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秀媛.语文教学中学生预习方法研究[J].成才之路,2016(15):86.
[2]杨锋.中学生语文课堂预习习惯的培养策略[J].甘肃教育,2015(23):56.
编辑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