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伟
摘要:楷书和行书在笔法、结体、章法上各有其独特的技法和表现力,具有静中寓动、动中有静等审美特点。从楷书和行书的特点和变化,谈谈高中生学习书法先练楷书好还是先练行书好。
关键词:楷书;行书;动静;技法;变化
高中生入学后,笔者翻阅他们的作业,发现他们的字普遍写得较差,针对这一情况,于是我们书法课从楷书人手学起。但上课巡视时发现有的学生并没有好好临写楷书,而是按自己的一贯方式随意写写,问他们为什么不认真临写楷书,他们回答说我们平时有那么多的作业要写,用楷书写实在太慢了,能不能跳过楷书直接开始练行书呢?
笔都人为不太合适,先练习楷书有助于掌握行笔运笔的规律,了解字的间架结构,锻炼好腕力,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再学习行书,更能取得好的效果。从本质上说,笔者认为楷书和行书讲究的都是气韵,然而楷书练规整,行书练生动。从楷书入手,是因为楷书当中包含了中国书法中的很多传统技法,相比之下,行书的要求比楷书要高一些,增加活跃灵动的感觉。当然先练行书并非完全不可以,但这是需要基本功的,它会影响到每个字的线条书写、力度控制、结构布局等方面。所以笔者认为高中生还是先练习楷书为主。
如果直接学行书,可能练习好多遍才有点形似,而且感觉很吃力,不得其法,歪歪斜斜,而练过楷书以后,对线条的用笔和字的结构就理解了,控笔能力也强多了,再练习行书可能较容易入手,而且能读懂字帖的精妙所在,写出来的字形神兼备。所花费的时间反而比直接学行书要少,更重要的是进步更快。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行书写了好久发现进步不明显,反而回头去练正楷了。
楷书是基础,犹如周岁的孩子学习走路首先要能够站立,只有先站稳了然后才能够学习走路。楷书就像小孩学站立,行书就像小孩学习走路。楷书的基本功扎实了,行书就可以很自然地上手了。有了坚实的楷书基础,再去学习行书。
通过学习楷书,培养我们对线条的驾驭能力。楷书的每一笔都很规范,笔画与笔画之间没有牵丝连带。书写时首先要掌握好每个基本笔画的变化特征,注意笔画的穿插避让和间架结构的布局。楷书练的是用笔、结构、腕力,是打基础,行书则是在楷书的基础上运笔稍快一些,行书贵行,行则不同于立,也不同于走。笔画之间因为行笔较快而产生了牵丝连带。楷书和行书在用笔和结体上还是有一定的差异的,行书并不是简单的潦草字。
楷书在结构上强调笔画和部首均衡分布、重心平稳、比例适当、字形端正、合乎规范,字与字排列在一起时大小匀称、行款整齐,虽然也有形态上的参差变化,但从总体上看仍是整齐工整的。行书既有楷书的基本间架结构,又有草书简洁流畅的行笔和线条,正因为行书的这种特点才吸引了许多书法爱好者,他们以为学习行书是比较容易的,掌握起来较快,又可以自由发挥,于是不想寫楷书,直接奔行书来。写出来的作品,也不符合规范,更谈不上艺术性,更无神采和气韵。有些人则是先从行书人手,专心临摹范帖,但因为没有坚实的楷书基础,所以写起来结构并不能把握好,虽然写得有几分像,但不能做到形神兼备,创作出优秀的书法作品来。
同楷书相比,行书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行书可以减省笔画,增加牵丝连带。行书减省了点画,而且笔画之间有了牵丝连带,起笔、行笔、收笔变化较丰富,或牵丝连带,或笔断意连,既有明连,又有暗连,便显得笔势流动,意态活泼。比如四点底,由四点变为一笔完成;三点水,由三点变成了两笔完成。
第二,行书可以改变书写笔顺,打破楷书的笔顺规则。楷书严格按笔顺要求进行,行书则可以颠倒笔画顺序,自由发挥,字形较之楷书出现了不规整、多形态,体现线条与线条的穿插和避让关系等,这也是行书的魅力所在。楷书的字形大多是方正的,显出一种谨严之美,行书的笔画和结构有所删减,笔意连带外露,又在章法上讲究疏密错落有致。
第三,行书的用笔更灵活流畅,更富有变化。行书用笔比楷书灵活,同样的点画写法可以大不相同,同一幅作品中的相同字或相同笔画变化各异,王羲之的《兰亭序》中二十一个“之”字,个个形态各异,体态多变,这一点楷书是不具备的。张怀灌在《六体书论》中还说:“大率真书如立,行书如行,草书如走,其于举趣盖有殊焉。”意思是说:从大体上讲,楷书像人正立不动,行书像人在信步行走,草书像人在快速奔跑,指出了楷书、行书、草书的书写风格不一样。
第四,行书更具有实用性,更便于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交流。行书因为书写速度相对较快,所以大多人很喜欢行书,动静结合,虚实相间、气韵生动。行书比楷书放纵,静中有动。行书的牵丝连带运笔使线条更具美感,其笔法与结体更加丰富多变。
综上所说,楷书和行书各有特点,楷书体现的是一种静态的美,端庄大方,行书体现的是一种流动的美,行云流水;楷书的“静”与行书的“动”是相对而言的,行书灵活的运笔来源于稳健的楷书基础,这一点应该不用怀疑的。想要真正把字练好,笔者认为高中生还是先学楷书比较好,楷书基础扎实了,才能写好行书,从而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参考文献:
袁津琥.试论刘卧载及其《艺概》[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09(2).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