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刚 朱明霞
【摘要】良好和谐是师生关系的最佳境界,这凝结着老师的心血,操行和智慧,也薀含着学生的善良和纯真。老师要全面、多维度认识新时代的学生,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用阳光的性格和人格陶冶学生,做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
【关键词】和谐 师生关系 感悟
从教30余年,一路走来,有成功,也有失败。每忆起,总有遗憾,而更多则是感慨。今静坐而思,理出几点体会和感悟,与同仁探讨。
一、全面、多维度认识新时代的学生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学生知识的来源已不仅是老师的讲授,不论是学业,还是疑惑的解决,都是多渠道的。作为教师,不能仅仅只为学生授业,解惑,要以知识为载体,达到对学生的知育、情育、意育,甚至更多。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熟知教育对象,而要熟知教育对象就必须设身处地了解受教育者的需要。当今的学生,在某些方面,会比老师更有优势。作为老师,已不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对学生,应当多方位地去认识,不能认为学生是一个成人,也不能认为学生是十足的孩子,要用发展的,动态的、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困惑,理解他们的情感认知,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感受他们的心理需要。作为老师,授业,解惑是首当其冲,但更多的应该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指导者、帮助者、合作者。侃侃而谈,引经据典,故然是老师必备的能力,但更多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都在细微之处。
当一个学生高中入学时,其年龄已从少年步入青年,不论从个性,习惯,思维方式都有了雏形,仅靠简单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已远远不够,这只会让学生认为是说教,会显得苍白无力。再说,高中学生的课业负担已经很重,没有足够的时间让老师做这些重复的工作。每一个学生,在他接受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切行为,一定要转变为他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去走近学生,和学生能心灵交互,给他们提供思维的空间和时间,提供他们可以理解的范例,在认可他们情感认知的基础上,让他们真正能心悦诚服地自己动起来。
学生多元化的认知和情感体验,说明学生已是一个不小的有内含的综合体,在其成长教育过程中,首先要尊重其一些认知,认可一些情感体验。其次,老师也不能让学生听之任之,在不破坏和谐气氛的情况下,应给他们必要的疏导。还要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这就要求老师不仅要了解学生,还要有驾驭学生的能力。《学记》说:亲其师,信其道。要学生听你、信你,就必须要和学生之间有良好的和谐关系。知道学生的心理,更要知道自己的能力。平时用心多走近学生,使学生对你信任。要有一个“好老师”的魅力赢得学生的爱戴。当学生能达到“亲师”的时候,还会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培养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记得有一次,到了高一的第二学期,为了让班里有更好的和谐性,座位一般就得重新调整,可以自由组合,也可由班主任调整。平时的做法是以和谐为原则,以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结果是调整座位之事基本尘埃落定的时候,教室后面站着一个学生,同学都不愿意和这个同学同桌。理由是这个同学平时太多动。我做了一些工作,可收效甚微,这学生太好动了,同学说:“他在谁身边,谁没一分钟的安宁”。十七八岁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情感认知能力,而且应该有一定的宽容的能力了。我便给班长做了安排,把桌子抬出教室,让那位同学也出去。然后,对全班同学说,这位同学大家都不要了,而且那么绝决,我只能让他坐教室外面去了。我不能因为一个人,而让我们全班同学心情不爽。两位班长听了我的话,没有把桌子抬到教室外面。最终,班长给我说,他愿意和这个同学坐,他平时可以照顾这个学生。后来,这个学生和同学们相处得很好。
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过程中学习、发展的主体。老师的精湛教学艺术,优良的管理方法,只有通过学生才可以开花结果。通过这件事情,使我知道,对高中学生,应该去尊重他们的一些认知情感,也要提供适当的机会让学生去体验自己的情感认知。培养他们之间合作关爱意识。他们虽则仅仅走了人生的十几年,但这十几年的人生之路也给了他们不少的积累,也留下了应该有的足迹。他们也知道孰轻孰重,也知道一些取舍含义。他们心里已有了一些情感积淀,虽则不深,但真挚、感人。作为老师,可以和他们交流,可以指导,也以可帮助,但不可以武断。
二、平等、正直、阳光
教师是世界上最阳光的职业。从教几十年,我深深地体味到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在功利如此横行的今天,这句话显得更要分量。老师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好的,这是一个富有理想的群体,这也是其他职业不能相比的一个地方
从职业要求来讲,老师应该是平等,正直的化身。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件事情,这也是所有学生心灵的需要和渴求。只有这样做,才可以让学生从心灵深处健康地成长。任何一种偏颇,就是对学生心灵的伤害,这种平等不仅仅是老师对待学生,在老师和学生之间也是一样的,老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的。在知识体验,情感认知,表达需要上,都应该是平等。其实,在学生的认知里,最有说服力的法宝就是平等。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文明应该是正直的化身。从知识,能力的获得,以及情感的培养、追求、表达,大到智慧、思想的传递,小到修身、养性、齐家,做人的素质都凝结着正直这个至高无上的品格。作为老师,要把这种文明传承给学生,让其在心灵深处生根、发芽。正直不只是一个词,一个行动,或做一件事,而是一个综合的,有活性的灵魂。应该是根植在老师灵魂深处的一种极深的职业情感和品格。面对学生,以一个正直的情怀,才可以实施你对学生的知育、情育和义育。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教育之中如果不以正直贯穿始终,那是万万不能的。
但老师毕竟是一个凡人,以平等,正直的情怀持之以恒来教育学生,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是一种尽力去做,但不一定能完全做好的行动。老师也有没法正直的时候,也会有犯错误的时候。有主观的原因,有客观的原因。这就要求老师有理智的思维,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有错就改,以客观的态度来面对学生。用现在的語言讲,那就是阳光,有阳光的心态,阳光的行动,阳光的人格。在这个前提下,即使有错,也错不到那去。而且所犯的错误也容易得到学生的谅解。从某种局面来讲,也是学生和老师的共同进步。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才应该是更具体,更有成人味道的学生。这种教育更实际,会更有用。因为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是一个过程,每一个过程都需要孕育。
在一次考试中,在一个学生的脚下被发现一些夹带。直觉告诉我他作弊了,只是极为隐蔽,其他老师没有发现。我给这个学生界定为作弊,他不服,我既不宜和他过分争执,也不能无视这些夹带的存在,不了了之,这样会留下不好的影响。我就此开了个班会,以这件事情为主题,谈了我的想法,让班长来主持,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大家畅所欲言,包括那个学生也可以发言,我只作为记录者。学生在班长的主持下,模拟了事情发生的场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最终认定这个学生为作弊,夹带就是证据。如果他能拿出合理的证据来证明自己没有作弊,我就撤回我的判定,并且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他道歉,他什么时候拿出证据,我什么时候给他改正结论,时间一直可以到高三毕业。结果到了高三毕业的时候,这位同学才来澄清了这件事。他说,当时他是赌气不承认,现在他应该给我道歉,他当时作弊了。他愿意在全班同学面前给我道歉。我告诉他,作弊在当时是一个大事情,而到今天,已无意义可言,当时给你定为作弊,是我做老师的职责。今天你能说出事情的真相,说明你是真正长大了,自己做的事情,迟早只能是自己去面对。
这个案例说明,作为老师,在每一件事情的面前,都得有平等意识,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老师没有武断,而是给了他辩解的机会,更给了他反省时间。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看学生。以阳光的心态和阳光的行为解决问题。
三、起初的良师,一生的益友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所谓的终身必备的品格,就是指学生进入社会之后所具备的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关键能力是指终身适应的自主发展能力,合作参与能力,创新实践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老师,我们的工作就是培养学生,培养未来的接班人。中学生,不比小学生,只要强化知育,情育,就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也不比大学生,实施完全的专业教育。这是一个既有孩童心理萌动,也有成人理性的群体,易受感染,但也有其固有的思维。在平时的教育中,应该是方法重于知识,策略强于方法,思维才是教育的闪光点。方法、策略、思维可以终身受用,时间久了,可以铸入人的品格之中。构建一种认知体系,和对世界的分析框架,胜过只学知识。人生是一段可变的马拉松,知识、专业,可以过时,可以忘掉,但其中薀含的哲理,及人类探究过程中的方法、思想,会适应于人生未知的好多领域。这就要求老师有足够的素质和极强的专业能力。
作为普通中学老师,身正难及大师级别,但必须孜孜以求,学深难及泰斗范儿,但却是这些初具雏形的未来接班人学识的传播者。在平时的教育中,力求做到知育教到人不惑,情育教到人不忧,意育教到人不惧。
在学生入学时,我会组织一些课外课堂,请学校的一些专业老师,讲《平凡的世界》,讲林玉堂的《生活的艺术》,讲中国近百年的历史,以及诸多人物传记等,即实用,又引人。让学生知道,幸福的生活需要长久地努力,完美的人生需要个人修养,完整的家园是我们每一个国民必须用生命来长久的维护。每一个人的幸福只有我们相互之间付出应有的关爱。这些真可以根植于他们的心灵深处。前不久我见到一位毕业近三十年的学生,他给我说,老师,还记得你说给我们的林玉堂吗!
在学生毕业时,我都会给学生讲述几堂艺术欣赏课。现在高中也设置了这么一个科目,但对师资的综合性要求太强,专业知识过深,大多都是各自为政,不作为考试科目,不论从时间、空间上来讲,该科目的设置都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作为学生的培养和教育,艺术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一个合格学生必须接受的教育。我请专业人员讲授并欣赏。
戏剧《赵氏孤儿》,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等,学生不但喜欢,而且影响极深。有个深夜,一个学生给我打电话说,老师,我们这会儿听《梁祝》,您也欣赏吧!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双方在知识学习,情感交流,意志培养,行为规范等方面交互作用,相互影响,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否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过程和结果。当然,师生关系的构建是过去,现在,更是未来的一个永恒的话题,都永远会考验老师的智慧和操行。对于每一个成长之中的学生,老师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学生干净,憧憬的心灵世界里,需要理解,需要表达,需要帮助,那是亲人一般无法给予的,也只有老师,才可以保护那幼小的美好的心灵世界。对待学生不求达到解衣衣之,推食食之。只求做到推心置腹,坦诚相待,以心待心。在平时的育人中,本着科学求实的精神,以人为本的观念,天下为公的情怀,没有做不好的事情。用自己的绵薄之力,能为师生之间的这块净土做点什么,也终可对得起老师之称谓。
参考文献:
[1]杨圣山.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J].科技资讯,2010,(36) :151.
[2]李方安.关系责任视角下和谐师生关系构建探析[J].教育研究,2016,(11) :119.
[3]李奮.构建21世纪新型的师生关系[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4) :46.
本文是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农村学困生教学策略研究”(GS[2017]GHB282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