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之有境,学得有径

2019-02-26 00:19曹潆月辛晓明
湖南教育·B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司马光现代文古文

曹潆月 辛晓明

板块一:创设观察比较情境,巧识美写

师:亲爱的孩子们,第一次与大家见面,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曹,大家可以叫我曹老师。能告诉我,你姓什么吗?

生:我姓李。

生:我姓王。

生:我姓刘。

师:看来我们的姓氏都只有———一个字。这叫单姓。课文的主人公与众不同,齐读———“司马”。几个字?

生:两个字。

师:我们称之为———复姓。

师:既然这么特别,自然要把不常写的这个“司”字写好。(出示田字格中的“司”)。

按照我们观察汉字的三个步骤,说说,怎样才能写好“司”字呢?(教师示范板书)

生:“口”字写在横竖中线交叉位置。

师:看清关键位置,真好!

生:里面的横比外面的横伸出来一些。

师:找准了笔画间的位置关系。厉害!

师:如果说,汉字是一个人,你发现这个人最为挺拔、最引人注目的是哪一笔?

生:横折钩。

师:没错,它就是“司”字的主笔。写的时候需要平稳有力,写好这个笔画,“司”字就稳健美观啦!

师:来,我们一起在黑板上感受一下“司”字的主笔,大家书空。(教师再次范写)感受好了吗?试着在田字格里写一个吧。

(师巡视,相机点評)

师:真好!认识一个人从名字(完成板书)开始,来,读———

生:司马光。

师:字正腔圆。请再读———

生:司马光。

师:司马光的特别不仅在于他的姓氏,更多的特别潜藏在课文里,不过,要读懂课文得先认识这些字,老师得检查检查你们预习的效果。小小火车开起来———

(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师:在这么多汉字里,有两个字暗藏玄机。它们的意思相反。你找着了吗?

生:是“弃”和“持”。

(师板书)

师:同意的请举手。

师:我考考你,“弃”字的主笔是什么?

生:应该是最长的那一横。

师:准确无误。真棒!作为奖励,你带大家看看“弃”最初的模样吧!

师:这是小婴孩,因为养不活,将他放进簸箕框里,两只手抱着,送出家门(相机出示文字中的相应部位)。所以最初的“弃”指的是———

生:丢弃、抛弃。

师:后来简化了(出示篆书中的“弃”)。现在的“弃”上半部分可能表示———

生:小婴孩。

师:书写时自然要———

生:写得小一点。

师:下半部分需要———

生:写得大一些。

师:真是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孩子!说得好更要写得好,动笔吧。

(师巡视,相机点评)

师:看来了解汉字本源对认识和写好汉字大有帮助啊!其实,即使是简化字,我们也能看出汉字本源的影子。比如这个“持”字,从它的部首看,你觉得它可能与什么有关呢?

生:它可能和手有关。

师:厉害。瞧(出示字典里“持”的几种义项),“持”确实有抓住、握住的含义。课文里,“持”和“弃”这组字分别是怎样的含义?咱们不着急,一起走进字里行间去发现!

【评析】

随文识写生字,在三年级语文学习任务中依然重要。渗透汉字文化,让学生在观察发现中感受汉字魅力,不仅有利于识记汉字,更是一个培养文化自信的生动过程。教师让学生发现汉字书写美观的规律,根据生字特点,一课一得。语文课上的书写指导都能这样精准狙击,学生把汉字写正确、写美观就是必然的事情。

板块二:创设问题导探情境,读懂古文

师:学古文和学古诗词的方法有点相近,谁来说说,读懂一首诗,都有哪些方法?

生:看注释。

生:看插图。

生:还可以联系前后文字想意思。

师:真是一群善学的孩子!请大家轻声读课文,先把故事读通顺,读流畅。再想想故事里被“弃”的是什么?谁“持”了什么?

师:(几分钟后)谁先来说说,故事里被“弃”的是谁?

生:故事里被“弃”的是掉进水缸里的那个小孩。

师:同意的举手!(生均举手)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

生:我看图猜的。

生:我看前后的文字知道的。

生:我还看了下面的注释。

师:当时的情境连起来讲就是———

生:一群小孩在院子里玩,一个小孩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大家吓得都跑了。

师:你把读古诗的方法用活了。必须点赞!

师:第二个问题,谁“持”了什么?

生:司马光“持”了一块石头。

师:听起来有点怪,用我们平常说的话讲就是司马光———

生:拿起一块大石头。

师:掌声!(再次出示字典里“持”的几种义项)。孩子们,这就是根据汉字所在的句子情境和我们的生活情境选择义项的方法。读古文,也是可以查字典的!

师:孩子们,整个故事连起来怎么讲?不着急,自己先说一遍,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开始吧!

师:(自练互说结束后)故事讲得怎么样了,敢上台讲讲吗?

(学生纷纷举手)

师:这么多人呀!那老师得换一个检查的方式。老师听你读古文,就知道你说得怎么样?

(生读文)

师:“没”字有两种读音,这里凭什么读“mò”,不读“méi”?

生:那小孩掉进水缸,水很深,把他淹没了。

师:明白了,“没”在这里有被淹没的意思。如果水很浅,司马光却把好好的一口缸给砸了,那———

生:司马光就是蠢了。

生:得给老板赔钱。

师:看得出,你不仅联系了上下文,还在结合生活推敲意思,确定字音。没错,多音字读哪个音,当然得根据意思来。还有谁想读?

(生再读文)

师:字正腔圆,声音洪亮。八十分!知道为什么吗?

(学生茫然)

师:不着急。秘密稍后揭晓!哪位同学把这个故事用我们现代人的话语说一说?

生:一群小孩在院子里玩,其中一个小孩不小心掉进大缸里了,缸里的水很多,淹没了他。大家吓坏了,都跑了。司马光不慌不忙,拿起一块大石头把缸砸破了,水流了出来,小孩得救了。

师:故事过程说得多清楚!还可以加上你的手势、表情,甚至还可以补充点儿细节内容,谁再来?

生:一群小孩在院子里玩,一个小孩爬上一口大缸玩,突然,他一不小心掉进大缸里了,缸里的水一下子淹没了他。小伙伴们都慌了,有的人跑了,有的人去喊爸爸妈妈帮忙,只有司马光观察四周的情况,发现了一块大石头,他使尽全力抱起石头,哐哐几下,缸被砸破了,水哗地流了出来,小孩获救了。

【评析】

这篇课文虽然是统编教材中的第一篇古文,其实,从懂得它的学习方法层面看,学生并非是零起点。呈现学习材料,先学后教,先发现后交流,从“读懂古诗的方法”迁移到“读懂古文的方法”,不过一步之遥。教师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充分尊重单元导学助手“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意思”,从故事的主要情节及文言文难懂的特点出发,设计核心问题“请大家轻声读课文,先把故事读通顺,读流畅。再想想:故事里被‘弃的是什么?谁‘持了什么?”充分放手,顺学情而或点拨,或肯定,或指导。这个过程中,教师就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学习热情的点燃者,学习方法的擦亮者,学习实践的共同参与者。新理念下的教师站位,应当如此。统编教材的功能定位,应该如此。

板块三:创设互动游戏情境,读好古文

师:这是现代版的故事,太棒了!不过,古文故事该怎么读呢?谁试试?

(生读古文故事)

师:古文里的一个字或者一个词,背后就是一句话、一个画面。咱们读古文故事得注意停顿才能读出滋味。请听———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师:怎么读好古文故事,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读古文像读古诗一样,要有停顿。

生:我发现读古文像读古诗一样,有的音也是要拖长的。

师:善于发现的孩子最美!来,就这样读给自己听,开始!

(生练读)

师:看大家读得摇头晃脑,咱们玩个游戏,好吗?

生:好!

师:游戏的名字叫“现代文遇上小古文”。我读古文,你们说现代文,谁来?

(教师分别让七个孩子站起来,教师在每一个标点处停顿,学生说现代文)

师:接下来,该变成我说现代文,你们说古文了,谁来?

(教师同样分别让七个孩子站起来,学生读古文停顿不到位时,教师则有意识地加强现代文的停顿,并辅之以手势重读一遍,引起孩子的自主发现与悟读)

师:孩子们,还想玩吗?那同桌之间玩一玩吧!

(生互说互读)

师:孩子们,读古文好玩吗?

生:好玩。

师:古文与现代文有什么不同,你有什么发现?

生:古文很短,字很少。

生:古文有点难懂。

生:读古文和读现代文一样,也要想象故事情境。

生:读古文和读古诗一样,有停顿,有节奏。

师:是的,孩子们,这就是古文,也叫文言文(板书)。所有同学,注意古文的读法,预备———背!

(生背)

【评析】

读好古文,需要像古诗一样正确停顿,读出节奏。读好古文,又不雷同于读古诗,它的停顿基于字词涵义,相比古诗的停顿更为灵活,它的朗读还需有讲故事的语气和味道。这些学习起点,教师把握得较为准确,实施的策略贴近该年段学生特点:教师示范,感受特点;游戏实践,强化体验。读好古文变得简单、好学、好玩。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均积极投入,学生的成长变化看得见,实现了“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课堂表达。

板块四:创设拓思研学情境,读出文化

师:(结合板书)孩子们,文言文故事学到这里,我们不妨再一起回顾回顾:故事的題目叫———

生:司马光。

师:故事有两个重要的词语,一个是———

生:弃。

师:一个是———

生:持。

师:故事里,大家“弃”的是———

生:掉进水里的小孩。

师:“弃”的还是什么?

(生陷入沉思)

师:仔细想想,这个小孩是他们的什么人?

生:伙伴、朋友……

师:舍弃朝夕相处的伙伴、朋友的生命于不顾,他们舍弃的分明还是———

生:友情。

师:竭尽全力保护朋友的安全,其实,这也是朋友之间的———责任。孩子们,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孩子们,在危险发生的时候,在其他人四散离开的时候,司马光手里“持”的拿的仅仅是一块大石头吗,还是什么呢?

生:是责任。

生:是不慌张。

生:是聪明。

生:是机智。

师:如果当时你在现场会怎么做?注意,想象具体场景,仔细观察,想出具体可行的办法。

生:我会留几个人想办法,去两个人叫大人。不然,万一缸没有砸破怎么办?

生:我会找根棍子什么的,先让朋友拉住露头呼气,同时让人去叫大人。

生:如果找不到其他东西,我会像小猴子捞月亮一样,我伸手去拉,其他人拉我。

师:看来,遇事只要不慌张,智慧的办法总比困难多。给自己掌声!

师:这掌声当然也是给900多年前的七岁小孩司马光的。让我们带着赞赏之情再次背诵这个故事吧!

(生齐背)

师:孩子们,你们可知道那个被司马光救出的小孩叫什么名字,课前有谁搜寻过他的资料?

生:我查到那个小孩叫上官尚光。长大后,为了感谢司马光的恩情,他还专门修了一座“感恩亭”。

师:是的,在河南,今天我们已经找不到“感恩亭”的遗迹了。但是,上官家族的后人还成立有基金会,奖励上大学的孩子,照顾贫困家庭和孤寡老人(课件出示图文信息)。孩子们,冷静智慧地救人与“滴水之恩,涌泉相报”都是这个世间最美的风景。读———

生:(单元导语)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

师:这样的故事在《中华美德文言故事译注》里有很多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外可以好好读读。下课!

【评析】

走进一个文本,一种文体,是在习得具体的某种言语能力,更是在走进一种人,一种精神,一种文化。教师引导学生超越“弃”与“持”看见责任、冷静与智慧时,言语的枝干才能真正根深叶茂。归根结底,言语的根只有长在动心动情动脑向美的土壤中,才可能得到长足的可持续发展。所谓语文的“立德树人”,应该如此。这篇文言文的拓展走向何方?这是三年级孩子第一次接触文言文,這是“美好品质”主题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有着自己文体特点与单元任务的例文,教师从美好品质出发,推荐孩子们能读懂能丰富心灵的《中华美德文言故事译注》,我以为,很有匠心。

猜你喜欢
司马光现代文古文
绿豆发芽(小古文版)
称象
嫦娥奔月
流行语译成古文也有腔调
“阅读世界”2018年中考阅读题点题小结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现代文阅读教学
永不说假话
司马光说谎受责
中考语文应与教材中的现代文紧密结合
司马光“警枕”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