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圣伟,苏江海
(云南省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放射影像科 云南 个旧 661000)
原发性肝细胞癌是高死亡率与发病率的恶性肿瘤疾病,由于其早期无明显症状,就诊时患者多为中晚期,在原发性肝细胞癌诊断中有很多种方法,但在临床诊断原发性肝癌准确率方面增强CT及MRI有一定的影像特征表现,可为临床提供更多诊断信息,结合有无肝炎病史及实验室检查,可临床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手段。两种检查方法在提高患者生存期及生活质量、随访观察等方面都非常重要。目前在诊断肝癌中肝脏MRI和肝脏增强CT使用的比较多[1]。现报道如下。
收集我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期间住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3例。年龄在30至79岁间,中位年龄数值(56.55±4.33)岁;实验组纳入23例,男性13例,女性10例;参照组纳入23例,男性14例,女性9例。验证比对参照组与实验组原发性肝癌患者涉及的基础资料,P>0.05,数据指标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经手术病理及经皮肝穿刺活得到确诊的患者,临床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肝区疼痛、乏力、消瘦等症状,患者和家属签字认可同意书内容,获得医学伦理会批复认可。排除标准:精神障碍疾病患者、不配合治疗患者及病变晚期、肝能Child-pugh3级患者。
参照组予以肝脏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CT扫描,设备选择GE16排螺旋扫描仪增强扫描患者上中腹含盖全肝,参数:电压设置为120kV,电流设置为150mA,T设置为0.8s,层间隔设置为5mm,注射对比剂流率为3.0ml/s,总量70ml,采用高压注射实施注射,行动脉期25s扫描、门静脉期60s扫描、延迟期180s扫描。
实验组予以肝脏MRI平扫、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及DWI扫描,选择PHILIPS 3.0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扫描中上腹含盖全肝,层厚设置为5mm,层间隔设置为2mm,梯度场强设置为45mT/m,予以患者T1WI加权扫描、T2WI加权扫描、T1WI动态增强扫描,以每秒2.0ml流速经肘静脉高压注射0.1mmol/kg钆喷替酸葡甲胺对比剂,行动脉期25s扫描、门静脉期60s扫描、延迟期180s扫描。同时加扫(DWI)弥散成像。
观察统计实验组与参照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CT及MRI增强扫描影像学表现、诊断准确率和病灶检查结果。
本次研究的46例行CT及MRI增强扫描检查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实施处置,实验组与参照组肝癌患者诊断准确率用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检验,实验组与参照组肝癌患者病灶检查结果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行t检验,P<0.05,数据指标显示统计学的意义。
数据计算研究表明,参照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肝内病灶检查结果(2.45±0.25),肝外病灶检查结果(1.83±0.45),实验组肝癌患者肝内病灶检查结果(3.11±0.22),肝外病灶检查结果(1.89±0.32),t为9.5047、0.5211,两组肝内病灶检查结果对比,P<0.05,数据指标之间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
数据计算研究表明,实验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直径<3cm(n=18)检出16例,直径≥3cm(n=14)检出13例;参照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直径<3cm(n=18)检出10例,直径≥3cm(n=14)检出10例。实验组准确率88.88%,参照组准确率55.55%,卡方为4.9846,P=0.0255<0.05,数据指标之间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
病理学诊断属于对肝脏病变诊断的主要标准,但组织病理学检查需要实施穿刺或者手术等操作,容易发生病灶沿针道术区周围种植转移风险、并可伴有出血等并发症,需要谨慎使用。16排螺旋CT扫描仪存在比较短扫描间隔时间,较高分辨率[2-3],而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此次入实验组病例不论大肝癌或小肝癌,均可表现出弥散受限。多篇文献分析认为,MRI不存在放射性辐射,可清晰显病灶,有利于准确诊断小肝癌[4-5]。本文数据结果显示,参照组肝癌患者影像学表现、诊断准确率和病灶检查结果对比实验组有关数据,数据指标之间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
综合以上结论,肝脏MRI、DWI和肝脏增强CT是临床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中行之有效的影像诊断手段,但相比较肝脏增强CT,肝脏MRI及DWI扫描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更具优势,特别是对小肝癌或肝内小子灶的检出,可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精准的治疗方案,在提高患者生存期及生活质量、随访观察等方面都非常有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