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猿叶甲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

2019-02-26 07:39:36袁永达张天澍常晓丽滕海媛王冬生
上海农业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虫螨腈呋虫胺噻虫嗪

袁永达,张天澍,常晓丽,滕海媛,王冬生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上海低碳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设施园艺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201403)

小猿叶甲(PhaedonbrassicaeBaly)属鞘翅目(Coleoptera)叶甲科(Chrysomelidae),别名猿叶甲、白菜猿叶甲、乌壳虫等,主要为害白菜、萝卜、芥菜、花椰菜等十字花科作物,还可为害莴苣、胡萝卜、洋葱、葱等作物,是我国蔬菜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小猿叶甲在田间常与大猿叶甲和黄曲条跳甲等混合发生,小猿叶甲以幼虫和成虫食叶为害,可造成蔬菜叶片空洞和缺刻,严重时,导致绝收。其排泄物也可污染受害蔬菜,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由于小猿叶甲易对杀虫剂产生抗性[1],近年来有危害加重的趋势[2]。目前,在生产中小猿叶甲的防治仍以药剂防治为主,为筛选出更多可交替使用的高效、低毒药剂,本试验在对上海地区小猿叶甲发生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对多种生物源和环境友好型药剂的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防治小猿叶甲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药剂

0.6%苦参碱(Matrine)水剂(AS),内蒙古清源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7.5%鱼藤酮(Rotenone)乳油(EC),广西施乐农化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产品;0.5%藜芦碱(Vertrine)可溶液剂(SL),成都新朝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产品;苏云菌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Bt)可湿性粉剂(WP),武汉科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40%辛硫磷(Phoxim)乳油(EC),连云港立本农药化工有限公司产品;2.2%甲维盐(Emamectin Benzoate)微乳剂(ME),浙江海正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产品;60 g/L乙基多杀菌素(Spinetoram)悬浮剂(SC),美国陶氏益农公司产品;22%氟啶虫酰胺(Flonicamid)水分散粒剂(WG),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产品;25%噻虫嗪(Thiamethoxam)水分散粒剂(WG),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产品;10%虫螨腈(Chlorfenapyr)悬浮剂(SC),巴斯夫欧洲公司产品;20%呋虫胺(Dinotefuran)可溶粒剂(SG),日本三井化学AGRO株式会社产品;10%溴氰虫酰胺(Cyantraniliprole)可分散油悬浮剂(OD),美国杜邦公司产品;20%啶虫脒(Acetamiprid)可溶性粉剂(SP),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产品; 22%氟啶虫胺腈(Sulfoxaflor)水分散粒剂(WG),美国陶氏益农公司产品。

1.1.2 试验虫源

室内测定虫源为设施大棚内常年种植的十字花科蔬菜上发生的小猿叶甲幼虫,挑选2龄幼虫,饥饿处理24 h后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田间试验虫源为设施大棚蔬菜上自然发生的小猿叶甲幼虫。

1.1.3 供试蔬菜

试验蔬菜为小白菜,品种为‘华王青梗菜’,设施大棚栽培,药剂处理时小白菜处于3—4片真叶期。

1.1.4 试验地情况

试验地位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庄行综合试验站内。试验地土壤为砂壤土,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中等。前茬作物为小白菜,排灌条件良好,试验期间天气以晴朗为主。

1.2 试验方法

1.2.1 小猿叶甲种群动态调查方法

2016—2017年分别选取露地和设施大棚小白菜观察圃各500 m2,采用棋盘取样法调查小猿叶甲种群动态,每点取30cm×30cm样方,统计样方内小白菜上小猿叶甲成虫的数量,每7 d调查一次。

1.2.2 药剂室内毒力测定

药剂室内毒力测定采用浸叶法[3]。选取未施用农药的甘蓝叶片,洗净晾干;分别将各供试药剂(0.6%苦参碱、7.5%鱼藤酮、0.5%藜芦碱、40%辛硫磷、2.2%甲维盐、25%噻虫嗪、3%啶虫脒、10%虫螨腈、50%氟啶虫胺腈、20%呋虫胺)稀释成5—7个有效等倍梯度浓度药液,清水处理作为对照;将大小一致的甘蓝叶片分别浸入药液中,10 s后取出并晾干;将晾干的叶片放入生测试管中,每管接入10—20头小猿叶甲2龄幼虫,用纱布封好管口,每个浓度重复3次;将试管置于光照培养箱内,饲养温度25℃、相对湿度75%—85%、光照周期L(光)∶D(暗)为14h∶10h。每隔24 h查看一次虫子的死亡情况,72 h后计算死亡率。毛笔轻触虫体无反应视为死亡。

1.2.3 田间防效试验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4]中的测定方法。小猿叶甲处于盛发期时对植株叶面通过喷雾的方式进行施药,施药采用利农HD400喷雾器,工作压力设为2 kg/cm2。试验共设9个药剂处理(0.6%苦参碱6 mg/L、16 000 IU/mg Bt.16 IU/L、10%虫螨腈 100mg/L、20%呋虫胺200mg/L、22%氟啶虫酰胺20mg/L、10%溴氰虫酰胺50mg/L、20%啶虫脒 100mg/L、25%噻虫嗪 250mg/L、60g/L乙基多杀菌素60 mg/L)和1个清水处理(CK),每处理重复 3次,小区面积20 m2,随机区组排列。采用五点取样法,每样点调查30cm×30cm面积内小白菜上小猿叶甲幼虫数量。分别于喷药前进行小猿叶甲虫口基数调查,药后 1 d、3 d、7 d、14 d进行残存活虫数调查。依据施药前后处理区和空白对照区小猿叶甲的活虫数,计算减退率及防效。

1.2.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死亡率、校正死亡率、拟合毒力方程、相关系数(r)、致死中浓度(LC50)及95%的置信区间和相对毒力指数。用邓肯新复极差法对不同处理的田间防效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图1 小猿叶甲发生周年变化Fig.1 Annual variation of Phaedon brassicae Baly

2 结果与分析

2.1 上海地区小猿叶甲发生规律

从图1可见,在设施栽培条件下,上海地区小猿叶甲可周年发生为害,发生量与温度密切相关,春秋两季发生高峰明显,高温和极端低温发生相对较轻。1—3月份小猿叶甲成虫能够越冬同时为害作物,0℃以下停止活动,但随着温度升高,小猿叶甲又开始为害。4月份开始,小猿叶甲成虫发生为害明显,5—6月份进入为害高峰,高温季节(7—8月份)小猿叶甲成虫发生明显减轻,9月份随着温度下降,发生量渐渐上升,至11月中旬为秋季为害高峰。

露地栽培蔬菜冬季小猿叶甲不发生为害,其他时间发生趋势与设施栽培条件下基本一致。2月底3月初成虫开始活动,4月份成虫和幼虫混合发生为害,5月中旬气温逐渐升高,发生为害加重。7月至8月中旬成虫蛰伏越夏。8月下旬温度下降又开始发生为害,9—10月盛发,11月中下旬成虫开始越冬。

2.2 室内毒力测定

从表1可见,各药剂毒力由高到低依次为:0.6%苦参碱>3%啶虫脒>2.2%甲维盐>10%虫螨腈>25%噻虫嗪>0.5%藜芦碱>7.5%鱼藤酮>20%呋虫胺>50%氟啶虫胺腈>40%辛硫磷。各药剂对小猿叶甲的毒力大小差异显著,如毒力最大的生物药剂0.6%苦参碱LC50值为0.0781 mg/L,毒力指数为40%辛硫磷的 294.97倍。环境友好型药剂中对小猿叶甲毒力较高的有3%啶虫脒、2.2%甲维盐和10%虫螨腈,LC50值分别为0.4824 mg/L、1.7444 mg/L和2.6286 mg/L;相对毒力指数为47.756、13.206和8.764。50%氟啶虫胺腈和40%辛硫磷对小猿叶甲的毒力较小,LC50值分别为18.6940 mg/L和23.0373 mg/L。

表1 10种药剂对小猿叶甲室内毒力结果

2.3 田间防效试验

从表2可见,两种生物制剂0.6%苦参碱AS和16 000 IU/mg Bt.WP速效性相当,药后3 d的效果在89%以上;0.6%苦参碱AS表现出较长的持效性,7—14 d的效果均在90%以上。环境友好型药剂中,速效性较好的有22%氟啶虫酰胺WG、20%呋虫胺SG和10%溴氰虫酰胺OD,药后1 d的防治效果均达到80%以上,显著高于其他药剂,速效性最差的为25%噻虫嗪,1 d的防效仅为67.57%;持效性较长的有10%虫螨腈SC、20%呋虫胺SG、10%溴氰虫酰胺OD、25%噻虫嗪WG和60g/L乙基多杀菌素SC,药后14d的防治效果还维持在89%以上,显著高于其他药剂。综合考虑药剂速效性和持效性,20%呋虫胺SG、10%虫螨腈SC、10%溴氰虫酰胺OD和60g/L乙基多杀菌素SC防效较好,药后3—7d的防效均达到95%以上。22%氟啶虫酰胺WG、20%啶虫脒SP和25%噻虫嗪WG药后3 d的防效均能达到90%以上,也是防治小猿叶甲的可选择药剂。

表2 9种药剂对小猿叶甲的田间防治效果

注:同列不同字母表示在0.05水平差异显著(DMRT)

3 讨论

猿叶甲是十字花科蔬菜上的一类主要害虫,包括小猿叶甲和大猿叶甲,常常混合发生,上海地区主要为小猿叶甲,一年发生3代。在广东地区,一年发生可达5代,5—6月以及9—11月产生严重危害[5],与上海春秋两个危害高峰相似。本研究发现,设施大棚栽培条件为小猿叶甲越冬提供了温暖的场所,使其在管理粗放的条件下可周年为害。因此要注意冬季大棚小猿叶甲的防控,可通过翻耕、清除杂草等农事操作减少越冬虫量。

在蔬菜生产中,由于小猿叶甲常与多种害虫混合发生,用药缺乏针对性。而以往一些研究多侧重于小猿叶甲的生物防治,如王丽丽等[6]将斯氏线虫与不同杀虫剂进行复配来防治小猿叶甲,潘克鑫等[7]测定了小卷蛾线虫对小猿叶甲幼虫的敏感性。此外,球孢白僵菌、Bt等对小猿叶甲的致病力也有相关研究[8-9]。有关小猿叶甲化学防治方面研究则相对较少[10-12],鲜见新型环境友好型杀虫剂的研究。本研究综合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两方面的结果,筛选出生物农药0.6%苦参碱及环境友好型药剂10%虫螨腈、10%溴氰虫酰胺、20%呋虫胺和60g/L乙基多杀菌素,均对小猿叶甲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小猿叶甲防治中可交替使用。

猜你喜欢
虫螨腈呋虫胺噻虫嗪
虱螨脲与虫螨腈的区别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新烟碱类杀虫剂呋虫胺的研究进展
现代农药(2021年1期)2021-12-06 22:23:08
噻虫嗪、吡虫啉灌根防治苹果绵蚜及砧穗组合抗性试验
河北果树(2021年4期)2021-12-02 01:14:40
新烟碱类农药呋虫胺对映体选择性研究进展
噻虫嗪在农田土壤中环境行为的研究进展①
土壤(2020年5期)2020-12-10 05:44:40
虫螨腈在青菜中的残留量及其消解动态
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在冬枣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25%呋虫胺·嘧菌酯·种菌唑种子处理悬浮剂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虫螨腈防治桑树害虫及对家蚕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蚕桑通报(2019年3期)2019-02-16 06:53:44
推广新型农药噻虫嗪防治甘蔗叶部害虫突破14万公顷
中国糖料(2016年1期)2016-12-01 06:4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