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阳
2018年12月18日,澳大利亚战略研究所高级分析员、越南裔学者向黎秋发表了一篇题为“为何东盟已经放弃‘塑造中国”的文章。该文称,中国对东盟成员国实施了分而治之的策略,从而阻止了东盟成员国对中国崛起的集体性制衡;中国改变了游戏规则,不再坚持东盟的中心地位,改为以中国自己为中心;东盟内部的变化,如各成员国国内的动荡和领导层的变化导致东盟失去了魅力;基于以上原因,东盟可以说已经放弃了“塑造中国”的行为,而且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尽管向黎秋的观点经不起推敲,更不能代表东盟各国的看法,但还是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同时也要做好解释说明工作。
首先是中国并没有改变对东盟的政策。冷战结束后,中国与东盟关系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政治上中国与东盟很快从部分对话伙伴国到全面对话伙伴国,再到睦邻互信伙伴关系,2003年双方同意构建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中国成为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域外大国;经济上2010年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中国已连续十年成为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17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突破了5000亿美元。中国驻东盟大使黄溪连指出,新时代中国对东盟的基本政策可以概括为“一个优先、两个更加、三个支持”,即:中国将一如既往地把东盟作为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致力于与东盟方一道,打造更高水平的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坚定地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支持东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次是中国和东盟已就未来的合作框架达成了共识。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印度尼西亚时提出了携手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随后李克强总理在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了中国—东盟“2+7合作框架”,强调双边关系要从“黄金十年”到“钻石十年”。2017年11月,李克强总理提出将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合作框架升级为“3+X合作框架”,即以政治安全合作、经济合作、人文交流三大支柱为主线、多领域合作为支撑的新框架。上述合作建议均得到了东盟各成员国的认可。2018年11月15日,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
再次是中国与东盟需要相互调适。从1991年到2001年中国“入世”,东盟为中国参与国际事务提供了一系列重要的平台,并在双方的经济合作中扮演着主动的角色。中国“入世”后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速,并迅速拉开了与东盟的差距。虽然中国认为自己没有变,但在一些东盟国家眼里,却认为中国已经发生了某些变化。从这个角度看,向黎秋的观点虽然不客观,但可能有一定的代表性。笔者认为,东盟要“塑造中国”不太现实,中国要“塑造东盟”也不具备可行性,中国与东盟只能在“求同存异、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理念下发展相互关系。
未来,东盟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旧非常重要,为了更好地进行合作,中国方面也需要做出一些调整。
第一是加强协调。首先是国内协调,要加强部际协调、省(区、市)际协调、企业之间的协调,做好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各种“走廊”以及与澜湄合作的协调,加强铁路、公路、港口、能源通道等项目之间的协调,真正形成全国一盘棋 。其次是加大与东盟之间的协调,真正按照“东盟方式”,在合作协议和规划出台之前,加强与东盟及其成员国各个层面的沟通。
第二是狠抓实效。目前中国与东盟之间签署的合作协议和项目很多,但执行率并不是很高。要全面有效执行《落实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行动计划(2016-2020)》及其后续文件,抓好《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的落实。要改变中国对东盟公共外交的评价标准,不再拘泥于做了什么,而是要以做成了什么,产生了什么效果为标准。
第三是重视对接。要做好与东盟组织、大陆东南亚和海岛东南亚两个板块以及东盟十个成员国等三个层面的对接;要做好观念和制度的对接,重视合作规则、制度和法律的建设;重视发展规划的对接,尤其要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共同体愿景2025》和《東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的有效衔接。
第四是把握节奏。对中国与东盟合作项目的总体推进速度不能过于求快,不能超越所在国政府和民众的心理接受度,不能超过所在国家的战略承载能力。